兴福寺,位于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
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
寺庙历史
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在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
唐咸通九年(868年)
懿宗御赐“
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完整无损。
1949年前,兴福寺殿堂破旧。1949年后多次维修保护。1981年11月起全面维修,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1985年重阳节,举行开光大典,距明朝万历年间的开光已384年。
布局构造
兴福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
崇教兴福寺塔、
华严塔、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
四高僧墓、伴竹阁、饱绿轩等。寺内古木参天,林荫夹道,曾有一棵唐朝
桂树,树冠如伞,惜于1953年枯死。
兴福寺塔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后因筹建僧人去世而未能竣工。咸淳年间(1265—1274年),将原构拆去,重建九层塔。此时塔侧有崇教兴福寺,塔遂属于寺。
寺已几经兴废,唯塔尚存。因塔平面为方形,故有“方塔”之称,寺一度也随塔名称“方塔寺”。塔自创建以来,历经沧桑,仅明清两代就经历地震达十八次以上,遭雷击、兵燹等数十次,塔顶斜欹。
寺内古塔
塔为四方九层,砖身木檐楼阁形式,总高69.14米,底层原有木构外廊,现仅存石础与台座;塔身每边宽5.25米,原四面辟券门,清乾隆年间重修塔时置石碑,北门堵封。其他各层皆四面开门,门两侧隐出直棂穿,转角置半圆角柱,柱间阁枋子、斗拱承挑出檐,再荷上面的平座,座周绕有几何纹样的栏杆,每面分三扇间立“擎檐柱”,直支檐下,层顶覆盔形,顶中套金属覆钵和相轮七重等刹件。塔外轮廊为柔和的抛物线,
翼角萦绕,造型清秀。塔室底层作八边形,与二层间做有隔层,一层正中有“宫井”与底层联通,原供四面千手观音立像,现已废。井口暂作天花隔封,自二层起,室平面改为方形,每层置有木扶梯,可登顶层。
兴福寺已成为佛教徒礼拜的圣地和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名胜古迹。兴福寺著名祖师为
应慈。现任方丈
妙生法师,88岁,江苏人,兼任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常熟市佛教协会会长。
景区特色
兴福寺山门前有三株枫香树,如金刚守卫。门前破龙涧在大雨后,水势奔腾,回音隆隆。过涧上石桥,入山门、天王殿。
三圣殿涧边对着山门有两根高大的石经幢,一古一新。到大殿,佛像后有高大的
善财五十三参群塑。中轴线东有纪念兴福寺祖师的四高僧殿及
藏经楼等。
方形的
白莲池中有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池旁一株白玉兰树斜伸入池,与莲叶相映成趣。池后有救虎阁,传说高僧彦称深夜在此坐禅,闻阁下虎吼,见一虎中箭,乃拔箭裹伤放之,后来老虎来阁向僧致谢。再东面是米碑亭,内有宋代书法家
米芾手书唐代诗人
常建的名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都)寂,惟闻(但余)钟磐音。”
米芾书碑时,对原诗作了改动(括号内的字),使诗与宋代兴福寺景点更贴切。米碑旁园内两株桂花飘香,一丛芭蕉阴绿。碑后有竹香书屋,推窗但见青竹成海,竹香扑鼻。书屋东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桥作九曲,周围黄石堆砌如峭壁,潭边空心亭飞檐凌空,亭北一株
金钱松高大劲拔。空心潭北的葫芦潭中,曾产一种别处所无的无尾螺,还曾有
绿毛龟。
中轴线西有华严讲堂旧址和回廊曲径通幽处。从西北弥勒洞旁上山顶日照亭,亭周老松繁茂,怪石
嵯峨,可俯视
江南园林式的兴福寺全景。山上有一排式样各异的墓塔,其中有高僧
月霞法师的墓塔。
史料记载
兴福寺,在
虞山北麓
破龙涧畔,据历代邑志载,始建于南朝齐,由邑人郴州
刺史倪德光
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
大同三年(537)改名兴福寺。
唐贞观年间,相传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
破山寺”;唐懿宗
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额,因名“兴福寺”。兴福寺,寺内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唐代诗人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让古寺名声愈盛,成为江南四大名刹之一。此寺依山而筑,
破龙涧自寺前迂曲而过。
主体建筑
兴福寺,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遗构,自南而北共分五列,中轴线上依次有头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系硬山顶,外檐斗拱用
四铺作,象鼻昴,每间施斗拱三朵。明间作抬梁造,四椽袱及平梁线条柔和,用材硕大。
椽底有铭文:“皇明万历已未年丁丑月丙寅日癸已立,善信张拱斗喜舍,吉祥如意。”大雄宝殿为歇山顶,广五间
八架椽,四椽袱及金柱皆楠木制,外壁嵌明万历间《重修破山寺记》碑一通。左右二侧轴线上分列救虎阁、佛堂、四高僧殿、
藏经楼、观音堂和
斋堂、
香积厨、
五观堂等。寺有东西二园,东园有
白莲池、空心潭、空心亭、米碑亭、饮绿轩等。西园则有放生池、团瓢、对月谭经亭、君子泉、印心石屋等景观。
沿后山麓处,置以长廊,使各景点疏密相间,曲径通幽。寺前
破龙涧上跨明代龙涧桥、法华桥石拱桥二座,山门口涧前空地上耸立唐代大中年造及近年建石刻十通。寺自唐宋以降即高僧辈出,有唐之怀述、
常达,五代之月霞、应慈、持松等,称誉禅林。历代文人墨客来游者如明清间
吴伟业、
钱谦益、
翁同和及
康有为等也均在寺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或碑记。
文物保护
兴福寺,1982年11月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
寺内胜景
常熟兴福寺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
兴福寺颇多古今名大家
题咏,
常建以下,诗则有唐
吴融;宋李光、
真山民;明
吴讷;清
钱谦益、
吴伟业、翁同龢、
陈三立、
杨云史等诸人之作。缁流作者则有宋
居简、
仲殊;明法乘;
清格庵;近代
应慈、持松,皆名僧也。文则有唐
皮日休之记;宋仲殊之记;明
屠隆之碑;清钱谦益之记、
汪应铨之记、
翁心存之记等。皆辑于《兴福寺志》,展是一编,如入宝山,时逢异境。志乘所载:兴福寺高僧有唐之怀述、常达;梁之彦偁;宋之晤恩,或弘宗演教,或神应感通,溯自开山以来历干五百余载。世变沧桑,兴废屡更,端赖硕贤,砥柱其间,奕叶相承,传之无尽。
兴福寺自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一咏,驰誉千载,今犹存诸多名迹:唐尊胜
石幢:二幢立于山门前,左为平原陆展书,右为京兆全贞书,精妙无比,今尚存旧刻一,后复制一,立于
破龙涧畔。救虎阁:梁高僧
释彦偁,德腊具高,
戒行清苦。一夕登阁,有虎中矢,咆哮于地,徐为拔之,虎瞑目舐血,顾偁而去。及晓,猎户寻踪而至,偁示以矢,猎户感悟罢猎,此阁因名救虎阁。
白莲池:位于救虎阁前,池产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
空心潭:志载兴福寺山下有泉,潴而为潭,汨汨灌注,冬夏常盈,渊深澄澈,可烛须眉,天光日华,上下交映,颇蕴禅意。
空心亭:亭以常建诗得空心之名。破山之秀,钟于斯亭。设置既宜,称谓允当。人知
少府诗之工,而不知所以为工,一登斯亭,不言而喻。
君子泉:志载《泉铭》曰:
石窦出泉,澄清莹澈。一勺多耳,不盈不竭。
岂伊谦受,
将毋安节。君子饮之,洁厉冰雪。
廉饮堂:位于“
君子泉”前。同光二帝之师,翁同龢削籍后,与方外交,一度隐息于此。
近年来又耗巨资相继重建玉佛楼、
斋堂、伴竹楼、雨花厅、清冷室、退居寮、讲堂等,蔚然丛林。
至于
常住教乘,明末有天池僧明昱,阐扬“慈恩
法相”。清代光宣之际,
法灯和尚开堂说戒,专弘“南山”。其后住持乏贤,山门寥落。民国丁巳夏,本寺
檀越及邑中耆老,礼请常州天宁寺
冶开和尚莅临主持
法席。时冶公方以慈善事冗,难以兼顾,因命
嗣法弟子月霞、
应慈法师来主斯寺,重振宗风。
月霞法师为
华严宗大师,历主法筵,秉拂伊始,即席不暇暖,筹设“华严讲堂”,以扬法化,未几示寂。应慈法师
一遵霞师遗训“力弘华严,不作方丈”,年登九十有奇,犹
斋讲不辍。法门人
持松法师,继主法席,惠宗、潭月二师相与辅弼,创立“
法界学院”,培植僧材。退席后,复求法东瀛,于
高野山天德院谒
金山穆韶,受
真言宗传授,得五十一世
阿闍黎位,有《华严》、《
密乘》、《唯识法相》名著于世。今欣逢盛世,
佛日重光,和尚率众行道,禅诵雍和。唐少府诗“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之清境得以再现。
2010年10月11日始,施行文明敬香,进庙礼佛的进寺信众受赠三支清香一对蜡烛,此一举措既免去了火灾之虞,保护了寺庙文化资源和周边生态环境,又改变了千年敬香礼佛的传统习俗,还复了佛教
敬香礼佛只在心诚的原貌,也是佛教界落实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
相关诗歌
《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
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文中描写到
常熟兴福寺(又名破山寺),以写景表达“禅意”,独突一个“静”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
兴象深微,意境
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
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⑵,初日照高林⑶。
曲径通幽处⑷,禅房花木深⑸。
山光悦鸟性⑹,潭影空人心⑺。
万籁此⑻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⑼。
作品注释
⑴破山寺:又名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
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地为“丛林”,此有称颂禅院之意。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空人心: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此都寂: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这里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⑼但余钟磬音: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交通信息
常熟102路、120路、5路、7路、8路、9路“兴福”站下,沿寺路街向西南步行900米到达。
虞山景区内可乘坐常熟游1专线“祖师”站下即到。
游客须知
兴福寺位于
虞山北麓中部的幽谷间,是
南朝齐、梁
古刹,坐北面南,寺前有香花桥,过桥有门楼。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
韦驮殿、大雄宝殿,主要景点有“兴福石”、“
白莲池”、“君子泉”、“救虎阁”、“日照亭”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