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的水
冰,是由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开阔”(低密度)的刚性结构。水结晶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
晶体结构
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由液体固化形成的产物,经过冷冻环境凝结而成,受到高温就会液化溶解,属于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自然形成,也可人为制造。
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不过也存在范德华力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其密度比水小。但因在不同压力下也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
物理性质
密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结冰的温度为0°C,此时水的密度为999.87kg/m3(纯水在4°C时密度最大,为1000kg/m3),冰的密度为917kg/m3。
熔点
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11(水体积最小时为4℃)。
冰的熔点与压强存在着一种关系:在2200大气压以下,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但非常不明显,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降低1°C;超过2200大气压后,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但为非线性关系。3530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17℃,6380大气压下为 0℃,16500大气压下为 60℃,而20670大气压下冰在76℃时才熔化,称为名副其实的“热冰”。冰在0℃下密度为0.92g/cm3,而水的密度正常为1.00g/cm3,所以冰能浮于水上。除了水(H2O)以外,金刚石(C)、碳化硅(SiC)、(Si)、(Ga)、(Ge)、二氧化硅(SiO2,水晶)、(Sb)、(Bi)等能形成类似四面体结构的晶体也具有固体密度比液体小的性质。
其他物理参数
冰的各种物理参数都随压力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冰在0°C时的融化潜热等同于水的冻结潜热,约为333.5 kJ/kg(约80 cal/g),升华潜热约为2837 kJ/kg (约678 cal/g),比热容约为 2.097 kJ/(kg·K),导热 率 约 为 2.1 W/(m·K)。随温度降低,比热容有降低趋势,而导热率则会增大。
熔化
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在常压环境下,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冰就会开始熔化,变为液态水。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冰开始熔化的时候,是以结晶内的一个水分子开始脱离结晶为契机,相关机制有助于弄清含水的蛋白质出现结构变化的机制。
如果用电灯等的强光照射,冰的内部就会熔化,浮现出称为“冰花”的类似雪结晶的形状。来自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和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调查冰从内部开始熔化的现象,利用计算机演算了由约1000个水分子形成的冰被加热时将发生什么变化。
冰的结晶是水分子呈六角形规则排列的结构。加热之后,首先是一个水分子从结晶脱离,开始自由运动,而这个水分子并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导致结晶出现歪曲。而结晶一旦出现歪曲,就会逐渐扩大,最终整个结晶分解,变为液体形态。
特性与功效
特性
水在4℃以上是符合热胀冷缩的。水在低于4℃时热缩冷胀,导致密度下降,而大于4℃时,则恢复热胀冷缩。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有价值的特性之一。
这是保障生物存在的很重要的一点,当水结冰的时候,冰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当天暖的时候,冰在上面,也是最先解冻。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会不断沉到水下,天暖的时候也不会解冻,来年上面的水继续冰冻,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那所有的水生生物都不会存在了。
功效
古书记载
冰 (《本草拾遗》)
【异名】凌(《纲目》)。
【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
【功用主治-冰的功效】退热消暑,解渴除烦。
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
①《本草拾遗》:主去热烦。
②《日用本草》:解烦渴,消暑毒。
③《纲目》: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
亦解烧酒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含化。外用:罨敷。
相关知识
特殊的冰
热冰:除了前面提到高压下形成的热冰之外,重水(D2O)在3.8℃时结冰,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热冰”。
水有一种性质。它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在4℃以上,液态水遵守一般热胀冷缩晶体
人类已经能够在实验室里制造出19种冰的晶体。但只有天然冰能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都是高压冰,在自然界不能稳定存在。
天然冰中水分子的结合是按六方晶系的规则排列起来的。所谓结晶格子,最简单的例子是紧密地堆砌的砖块,如果在这些砖块的中心处代之以一个假设的原子,便得到了一个结晶格子。冰的晶格为一个带顶锥的三棱柱体,六个角上的氧原子分别为相邻六个晶胞所共有。三个棱上氧原子各为三个相邻晶胞所共有,二个轴顶氧原子各为二个晶胞所共有,只有中央一个氧原子算是该晶胞所独有。
“中密度无定形冰”:一种全新形式的冰,有助更好地理解水在低温下的行为。
冰与水
由于分子间有氢键结合这样的结构所决定的四面体结构。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这个四面体是通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开阔结构,因为五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约为摄氏4度时液态水的92%。
除了(H2O)以外,金刚石(C)、碳化硅(SiC)、(Si)、(Ga)、(Ge)、二氧化硅(SiO2,水晶)、(Sb)、(Bi)等能形成类似四面体结构的晶体也具有固体密度比液体小的性质。
冰融化时拆散了大量的氢键,使整体化为四面体集团和零星的较小的“水分子组”(即由氢键结合形成的一些缔合分子),故液态水已经不像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象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相对冰就增大了。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
河冰
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但是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的不全是好处,黄河洪水冰害经常掠去两岸人民的财产和生命。
远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对于黄河的冰情,已有详细的记载:“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仲冬之月,冰益坚,地始坼。季冬之月,冻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结冰、封冻和解冻的冰情文字记录。
陆地冰
全球陆地表面上的冰的体积,总共有26,660,000立方千米,相当于24,000,000立方千米的水。其中绝大部分的冰都集中在南极地带——23,820,000立方千米。假使这些冰化成水,相当于全世界的河流的650年的流量,它们足以使全世界的海洋的水位升高66.3米。
立方冰
1943年,德国科学家König通过电子衍射,最早报道了立方冰结构。后来人们在实验室中又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冻结纳米液滴法、离解气体水合物法、纳米限域结晶法等方式制备出了立方冰。水结晶也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而影响立方冰形成的关键因素可能在于无处不在的异质界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02
目录
概述
晶体结构
物理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