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二年(1352),
颍州、
亳州爆发起义,
太不花任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率兵讨伐。刘哈剌不花上书陈十事,其中七条涉及用兵的机谋及攻守方略。太不花大喜,征召为
掾史。不久,上奏升任左右司
都事。太不花以刘哈剌不花曾为探马赤,有
膂力,善
骑射,命统领前八翼军,任先锋。刘哈剌不花明号令,信赏罚,士卒皆乐为所用。刘哈剌不花料敌成败,所向无失。
答失八都鲁的军队被击溃于
长葛,收集
散卒,屯兵
中牟。刘哈剌不花率军至
汴梁(今
河南开封)南彭子冈。刘哈剌不花听到失利的消息后说:“敌军取胜,兵必再至,我不可不往援。”于是整兵而前。有使驰报:“夜四鼓,敌军从
洧川渡河,未知其所向。”刘哈剌不花说:“一定是袭击答失八都鲁的军营了。我行已缓,不及事,不若以精锐截断敌军归路,敌军定会失败。”于是领军徐行。天未明,伏军于敌军的归路。敌军果然袭击答失八都鲁的军营,大掠辎重而回。哈剌不花伏军四起,敌军大败,尽俘获之。此时,答失八都鲁虽以平章政事率领大军,而刘哈剌不花功名与之齐名。
至正十七年(1357),
毛贵率
红巾军由
河间直逼
直沽,进犯
漷州(今
北京通州南),至枣林。红巾军攻占了柳林(今北京通州东南),逼进
都城,
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
京师人心大骇。大臣们有人劝
元顺帝北巡避难,有人劝他迁都
关中,众议纷然,唯独
左丞相太平认为不可。哈剌不花时任
同知枢密院事,奉诏率兵抵抗,与毛贵战于柳林,大捷。毛贵大败,撤退至
济南,京师安定,刘哈剌不花居功最多。不久,升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卒。
刘哈剌不花与
信州人倪晦(字孟晰)同时成为
太不花的掾史。倪晦熟读书史,精通文墨,机识警敏,得到太不花的重用,言无不从;而刘哈剌不花提出的建议,多次没有得到太不花的采纳,于是心中记恨太不花。
太不花事败,前去
保定找时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的刘哈剌不花求援。刘哈剌不花见太不花来,张乐大宴,举酒慷慨说道:“
丞相国家柱石,有
大勋劳,天子终不害丞相,是必谗言间之,我当见上言之,丞相勿忧。”刘哈剌不花到了京师,首先拜见了太平。太平问其来意,刘哈剌不花详细告知,太平说:“太不花大逆不道,今诏已下,尔敢妄言耶!”刘哈剌不花闻言,闭口不再做声。太平猜测太不花必在刘哈剌不花那里,于是对他说:“而能致太不花来,吾以尔见上,尔功不细矣。”刘哈剌不花答应了。太平于是引刘哈剌不花入见元顺帝,赏赐很多。刘哈剌不花知事已不可解,于是将太不花父子押送至京师,未至,皆杀之于保定,被君子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