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9月,法国人在
越南中部的
岘港登陆。法国要求在岘港设立领事馆等单位,但被越南政府拒绝,法国因此而占领岘港。
为了拥有整个越南的
宗主权,法国与中国爆发
中法战争,并在1883—1885年的期间占领了越南中部和北部及
柬埔寨,将越南中部更名为
安南,北部更名为东京。
虽然法国拥有
中南半岛地区的实际
统治权,但之前各王国的皇室仍被当作傀儡一般地被保留。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法属印度支那曾经爆发过数次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但都被法国统治者镇压下去。
1940年9月,
二战正打得如火如荼,亲
纳粹德国的
维希法国默许日本的
军事力量进入越南北部,这让正在与日本进行战争的蒋介石极为不悦。中南半岛对日本的
太平洋与
东南亚战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很快日本以法属印度支那为跳板占领了
荷属东印度。同时,日本保留了法国的政府结构,主要的管理权仍操在法国官员手中。
1945年3月9日,法国解放,德国的势力不断败退,美国也在太平洋上不断逼近日本本土,日本政府因此决定全面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程度。日本驱逐了法国官员,宣称
中南半岛为日本保护下的“独立”国家,直到美国在
广岛和
长崎投下
原子弹,
日本投降后才告终。
而法国也试图恢复其在中南半岛的统治,1946年3月18日,法国军队开入越南北部地区,同时法国挟持越南阮朝末代皇帝
保大帝在越南南方的西贡成立
越南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
1954年7月21日,
日内瓦会议发表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法国承认印支国家的独立,
法军逐步撤出,越南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并在1956年7月进行自由选举后统一合并。其中
胡志明领导的位于北方的
越南民主共和国倒向
苏联和中国的
共产主义国家一边,南方的
越南共和国则受到美国的大力扶持,从此越战逐渐爆发升级。
法属印度支那成立之初,法国资本主要投资在位于越南北部的鸿基煤矿。在
湄公河和
红河沿岸,有大量欧洲人投资的
种植园。大量的米和煤在
海防港向外出口,支撑了殖民地的经济。法属印度支那也大量从法国进口纤维制品。法属印度支那重要的交通动脉是从
云南到
河内的
滇越铁路及河内到西贡的南北纵贯铁路,相对而言
海路和
公路运输比较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