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是由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于1823年的年底完成,1824年5月7日,该曲首演于
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
剧院。该曲一共四个乐章,一直以来,该组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在
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作品简介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
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
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
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的《
欢乐颂》为歌词而
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作曲历程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标题《合唱》。直到作曲家的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下苦功开始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理想。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四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的年底,这部凝聚着贝多芬
人生哲理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虽然经历的时间不算短,但作品的创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几乎是一气呵成。在很多人看来,这时候可以迎接欢呼和胜利了。
但情况恰恰并非如大多数人所想,因为《第九交响曲》的首演充满了坎坷。贝多芬的
音乐风格在当时的维也纳受到了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的强大冲击,有些人甚至攻击贝多芬的音乐已经过时。面对这种状况,贝多芬忧伤受辱,将去
伦敦定居,并想在那儿演出《第九交响曲》。这时候维也纳听众熬不住了,反而又强烈的呼吁《第九交响曲》应该在
维也纳首演,很多人联名写信给作曲家要求他留在维也纳,信中充满了真切的感情。贝多芬为此回心转意,开始筹划作品在维也纳的首次演出。
在演出前的排练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问题。贝多芬的这部作品,确实是对乐团乐手的严峻考验,有不少段落演奏起来颇具难度,需要乐手有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技巧。而且《第九交响曲》也是贝多芬最为引人入胜的一部交响曲作品,其中一些高难度的段落令当时参加首演排练的歌唱家的表现不够完美,而使贝多芬恼怒。综合这些因素,第一次
合练的效果很差,有人甚至建议贝多芬改动某些段落,以减小表现上的难度。但是对艺术追求完美的乐圣坚持自己的理念,没有改动一个音符。为此,演出日期不得不一改再改。
首演
《第九交响曲》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康特纳托尔剧院(Theater am Kärntnertor,现已不存)首演。
第九交响曲的首演由贝多芬组建的规模最大的
交响乐团参加,需要康特纳托尔剧院管弦乐团、
维也纳音乐协会和一批优秀的业余爱好者。虽然首演的表演者还没有完整的名单,但许多维也纳最优秀的表演者都参加了。
女高音和中音部分由两位著名的年轻歌手演唱:
汉丽爱特·松苔格(Henriette Sontag,1806-1854,时年18岁)和卡罗琳·翁格尔(Caroline Unger,1803-1877,时年20岁)。在贝多芬1824年的首演中演出后,翁格尔在
意大利和
巴黎声名鹊起。安东·海辛格(Anton Haizinger,1796-1869,时年28岁)和约瑟夫·塞佩尔特(Joseph Seipelt,1787-1847,时年37岁)分别演唱了
男高音和
男低音/
男中音部分。四个人中有三个年龄在30岁以下,而桑塔格还处在青春期。
首演远未达到完美(只有两次排练),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期间掌声多达五次。首演过程中,康特纳托尔剧院指挥乌姆劳夫(Michael Umlauf)对乐团实际指挥。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是他时隔12年后再次
公开露面。据称,两年前,乌姆劳夫目睹了贝多芬试图为他的歌剧《
费德里奥》进行彩排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于是在《第九交响曲》
首映礼前不久,乌姆劳夫叮嘱音乐家不要理会贝多芬的指示。不过在每一乐章的开始,坐在舞台边的贝多芬都翻阅乐谱,为一支他听不见的
管弦乐队敲打
拍子。
演出结束后,大厅里回荡着欢呼声和掌声,但贝多芬听不到。据称,年轻的歌唱家、20岁的卡罗莱纳·翁格尔(Carolina Unger)来到
台前,在掌声中引导贝多芬转身,使他可以看到热情的观众欢呼。
“贝多芬亲自指挥,也就是说,他站在指挥台前,像个疯子似的来回扑来扑去。有一刻,他挺直到了最大的高度,下一刻,他蹲到地板上,用他的手和脚挥舞着,好像他想演奏所有的乐器,唱所有的合唱部分。实际的
指挥棒是在杜波特的手中;我们音乐家只跟着他的指挥棒走。
谁是路易斯·杜波特?也许小提琴家是在拿一位著名的
芭蕾舞大师开玩笑。
据《戏剧评论报(Theater-Zeitung)》报道:”公众以极大的敬意和同情接待了这位音乐英雄,以最集中的注意力聆听了他精彩的、巨大的创作,并爆发出欢腾的掌声,常常是在乐章之间,而且在节庆结束时反复鼓掌。“
翁格尔后来回忆道:”观众完全被震惊了……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他是个聋子。在这间
音乐厅里听不见这部作品——也永远不可能听到的人——就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者。
如今距离1824年的首演,已经过去近两百年了,但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
欢乐颂》却成为了长盛不衰的
经典作品。在这两百年岁月中,几乎所有的后辈音乐家、作曲家都被这部宏伟的作品所倾倒;更有无数业余的听众被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音乐哲理、音乐气度所感染!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欢乐颂》成为了
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不灭的自由、和平之明灯。
章节
《第九交响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roppo,un poco maestoso.),
d小调,2/4拍,
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第二主题为bB
大调,
木管乐器显现出一丝悲凉的气氛。发展部为g小调,
弦乐器紧张的搏斗将乐曲引发至高潮。作曲家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Molto vivace.),d小调,3/8拍,庞大的诙谐
曲式。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
慢板,但是在低沉压抑的背景后需要出现带有动力的
谐谑曲,因此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可是在其中人们依然可以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乐曲
三声中部主旋律中带有
奥地利民间舞曲“
连德勒”的特征(
D大调),和谐而具有舞蹈性,轻松而细腻。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便成了
慢板乐章,如歌的柔板(Adagio molto e cantabile.),
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可见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
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
哲理性,第二主题温文尔雅(D大调-
G大调),富有浓厚的
浪漫主义气息。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但乐曲在第三次奏完第一主题之后,却出现了猛烈的
号角声,说明革命尚未结束。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
急板(Presto.),D小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
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
席勒的诗作《
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宣叹调),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
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
大提琴与
低音提琴奏响了
欢乐主题,继而加入
中提琴、
大管、
小提琴等乐器,意味着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随后,乐曲转入bB大调,使歌唱声更富有活力。紧接着乐队奏出了多重
赋格,将乐曲推向第一个高峰。待平息之后(D大调),
合唱团闪现《欢乐颂》的旋律,将乐曲推向光辉灿烂的结尾。
前面就说到过,这首诗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
交响曲》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
交响乐领域的封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理想的体现,当时他还在计划着《第十交响曲》甚至《
第十一交响曲》、《第十二交响曲》。但最后乐圣还是妥协了。或许是宿命、或许是巧合,《第九交响曲》成了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他作曲生涯的巅峰。
评价
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
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
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
独唱、重唱以及
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
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如今《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
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乐家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贝九“的成就,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都将是永恒的!
欢乐颂精神永不灭!
配器
短笛(第四乐章)、2
长笛、2
双簧管、2
单簧管(A调、降B调、C调)、2 低音管、低音
巴松管(第四乐章)
4
法国号(D调、降B调、
降E调)、2 小号(D调、降B调)、3
长号(中音、次中音、低音,第二、第四乐章)
定音鼓、
大军鼓(第四乐章)、
三角铁(第四乐章)、钹(第四乐章)
人声(第四乐章)
4 独唱家
(注意:有时为了渲染宏伟气氛,在
木管中采用三管编制,在铜管中采用四管编制,以配合天籁般的和声)
公演
献给Moritz和Von Fries伯爵,首次公演于1824年5月7日
作品影响
1831年复活节,
瓦格纳将该作品改编为钢琴独奏。由于钢琴无法演奏所有的声部,所以瓦格纳的取舍也有其自己的特色。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末乐章主题与“欢乐颂”主题很相似。据说勃拉姆斯对此的回应是“笨蛋都看得出来”,因而可能是有意为之。又,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被誉为“贝多芬第十”。
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中,也运用了
半音构成的四度,与该作品首乐章尾声基本相同。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首乐章的开头处,可能是在模仿该作品开头的
织体和氛围。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三乐章对该作品
谐谑曲致敬,尤其是下降的四度和鲜明的定音鼓音响。
在其它领域该作品亦有相当大的影响:
该作品对CD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当初
飞利浦与
索尼公司都计划用较小的光盘,但最终使用了直径12厘米,因为这能装下当时《第九交响曲》最长的录音,
富特文格勒1951年指挥的74分钟版。然而也有说法称事实并不是这么浪漫,容量的巧合只是牵强附会的理由。
在小说和电影《
发条橙》中,该作品都处于重要地位,是主人公最喜爱的
音乐作品之一。
冷战期间德国分裂时,欢乐颂曾作为其
奥运会联合队的队歌。
1972年,欢乐颂的音乐(无歌词)被采用为当时的
欧洲共同体(现欧盟)之歌,1985年则成为欧盟盟歌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的《赞美诗新编》第18首《快乐崇拜歌》也以此曲为
歌谱。
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一位集
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
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
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
小提琴奏鸣曲、16首
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
清唱剧与3部
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
室内乐、
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贝多芬被也被尊称为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