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大德意志装甲师
德国的“活历史”部队
“大德意志”师可以说是德国的“活历史”部队,它从一支小分队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为军。它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几乎所有重大战役。它赢得了国防军中最显赫的荣誉:总共有84人获得骑士勋章,8人获得橡叶骑士勋章,2人获得宝剑橡叶骑士勋章。
荣誉
它被最高统帅部誉为“东线德军消防队”(Die Ostheer Feüerwehr)。然而它也付出最惨重的代价:总共有50000人阵亡,其中包括1500名军官。可以说他们就是一部德国陆军由起步到强大,然后最终毁灭的写照。而它的官兵们在大战时期的表现,可以用其第二任师长哈索·冯·曼托菲尔将军(von Manteuffel)一句话来概括:“我们的荣誉就是全心全意忠于我们的职责!”
大德意志师师训“GOTT-EHRE-VATERLAND”--“上帝-荣誉-祖国”
组建过程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战败的德国只能拥有不超过10万人的陆军力量。此时停战后的德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各种“革命”运动在全国境内纷纷爆发,许多地方成立了私人部队和中央政府暗地或者公开对抗,而来自东部邻国--波兰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右翼极端组织“自由军团”(Freikrops)的侵袭也对德国本土的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为了应付这一局面,在首都柏林组建一支常备军事组织就显得极为重要。
1921年,一支名为“柏林卫戍团”(Wacht Regiment Berlin)的部队成立了--这也就是”大德意志“部队的前身,这支新组织的职责不仅仅是镇压革命暴动,而且还要承担起平时的检阅和保安的作用,但是该团就在同年6月被解散。
不久之后,在刚刚解散的柏林卫戍团基础上又成立了一支“总部卫戍队”(Kommando der Wachtruppe),这支部队驻守在首都直到1934年。在每个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六,卫戍队的士兵们就要在公共场合举行换岗仪式,而在星期天,星期二和星期四,全部的卫兵就要在军乐队的伴奏下,从莫阿比布特军营(Moabit)出发,穿过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直到战争纪念碑。
总部卫戍队的卫兵们来自全德国的7个师,每个师抽出一个连的卫兵,每个连要在卫戍队内服役3个月,然后再回到他们的原部队。
1934年,总部卫戍队该名为“柏林卫戍队”(Wachtruppe Berlin),次年其在最初的7个连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连--本部连,负责整个卫戍队的指挥管理。1937年6月,这支部队又被重新被命名为“柏林卫戍团”。而当时冯·弗里契上将(Generaloberst von Fritsch)亲自下令:所有加入该团的成员必须是其原部队中操练成绩最优秀成员。另外应征者的身高上必须超过1.80米.所有卫戍团士兵的肩章上都绣有哥特字母“W”;并且每日还额外可以得到一个格罗申(Groschen--注:德国货币单位,相当于四分之一便士)作为值勤补贴,每个士兵的标准服役期是6个月。后来在原有建制上又增加了一个军械连,但是大约只有50%的成员能回到他们原来的部队。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其说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只是一个概念更准确些,其军队在名义上仍然属于不同的地区,例如:普鲁士(Prussen),巴伐利亚(Bavarian),萨克森(Saxon)等等。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理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仅只包括德意志(Deutschland),还包括在凡尔赛条约中“被迫”从德国分出去的周边国家的日尔曼人地区,甚至全欧洲的德意志族人地区(Volksdeutschland),这个理想国被希特勒称之为“大德意志”(Grossdeutschland)——这也是后来“大德意志”部队名称的由来。
而此时崛起的纳粹政权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新德国的面貌,扮演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政治角色,开始了包括对周边国家出访,拍摄宣传记录片(例如1936年首映记录1934年纽伦堡党代会的《意志的胜利》,获得纳粹国家奖,威尼斯电影展金奖和巴黎电影节法国政府大奖等一系列奖项。1938年4月20日首映记录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共获得四个国际大奖)和在本土举行世界级的重大赛事(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
在这些活动中维持会场安全秩序的光荣任务一直都是由柏林卫戍团担当,他们身穿笔挺的军服,在雄壮军乐中埋着整齐步伐的身影出现在各国电影宣传片和报纸图片中。
而到了1938年,希特勒到各个新占领地出访的活动开始多了起来,为了保卫元首在各地的安全,柏林卫戍团抽调其下属2个连中的机械化排;组成了一支秘密称呼为“元首旅途”(Führer Reise)的近卫组织,其指挥官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这也是后来“元首护卫师”的前身。
大德意志
此时的柏林卫戍团的成员几乎每天都是在训练场上渡过,而到了星期天所有连的官兵们在团军乐队伴奏下到公众场合举行阅兵式。在1939年4月12日,希特勒亲自下令将柏林卫戍团改名为“大德意志”步兵团(Infantry Regiment Grossdeutschland),同时将原来的7个月定期轮流服役制改为固定服役制,所有新兵的训练工作均在该团内进行,新编入的成员来自其它师的过剩人员和志愿人员。而要求是身高必需超过1.75米,无犯罪前科和良好的教育水平。首任团长冯·施托克豪斯。
作战经历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次大战爆发。此时该团的兵认为他们这支背负国家荣誉称号的部队有责任参加首战。最高统帅部原本计划在9月6日将其空投到波兰作战,但是这个计划因为苏军发兵波兰东部而取消。在随后的整个战役期间。“大德意志”步兵团仍然留在本土进行编制和训练。
9月15日,该团的士兵得到一条绣有哥特字母“大德意志”字样的绿色袖章,这对德国军队来说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因为在德国历史上只有精锐部队才有资格佩戴袖章。但是他们却觉得不满意,因为这条袖章的颜色和邮递员的一样(这一情况直到1940年才解决)。为了和党卫军区别,官兵们都把袖章戴在右臂。
10月1日,最高统帅部下令该团抽调一个连负责柏林的警卫工作。25日,大德意志团的车辆上开始正式采用“铁盔”标志(Stahlhelm)。
入侵西欧
此时的大德意志团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普通的步兵团,最高统帅部也意识到是该让其参加实战的时候了。而他们的初战就是黄色计划(Fallgelb)--对西欧的入侵。
至1940年5月,全团编制如下:
第1步兵营
第2步兵营
第3步兵营
第4重装备营
(每个营都下属三个步兵连,一个重装备连。第4营是重装备营,下辖一个轻炮连,一个重炮连,一个反坦克连以及第640突击炮连)
大德意志步兵训练营(原第99机械化步兵训练营)
卡车连
第43机械化工兵营
机械化侦察连
第40后勤支队
1940年5月10日,隶属于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的“大德意志”团在第10装甲师炮兵和工兵支援下,穿越卢森堡向比利时的要塞前进。同时大约400名该团第三营的士兵乘运输机从比特堡(Bitburg)和德肯多夫(Deckendorf)起飞伞降至比利时,12日,该团在萨莫依斯(Samois)首次和敌军轻微交火。次日既占领了横跨色当(Sedan)的马斯河(Maas)。随即暂属于第1装甲师,开始突破法国边境上的马奇诺防线(Maginot)。在接下来的5天里,“大德意志”团一直在法国境内的波尔松(Bolson)和斯通尼高地(Stonne)激战。
5月20日,该团向敦刻尔克(Dunkirk)以南的圣·奥玛(St.omar)挺进,当天德军已切断了法国西北部和比利时境内英法联军主力与法国中,南部地区的联系。21日,英法联军为了打破包围,截断德军先锋与后卫部队的联系,在康布雷-阿拉斯-亚眠三角地域对德军细长的封锁线突然发起了南北对进式进攻,全线德军在这一带的兵力十分薄弱,陷入了空前苦战。在阿拉斯(Arras),“大德意志”团遭到了英国远征军和法军的顽强阻击。但是在德国空军的强大支援下,地面部队与22日下午粉碎了英法联军的反攻企图。
从24日开始,战场重心移到了法国西北海岸的佛兰德尔地区(Flander)。24日-26日,“大德意志”团在敦刻尔克以南和英国远征军交战,并且在圣·皮尔布鲁克(St.Pierre Brouck)建立了桥头堡。
接下来2天,该团向霍特(Wormhoudt)和赫滋勒(Herzeele)进攻,围绕着敦刻尔克的激战一直持续进行着。29日,贝格尼斯(Bergnes)被“大德意志”团攻陷。6月4日,敦刻尔克被德军占领。随即德军开始实施法国战役的第二阶段作战“红色方案”(Fall Rot)向法国中南部推进。
6月6日,“大德意志”团奉命调往亚眠桥头堡(Amiens)。2天后,德军全面进攻威甘德防线(Weygand),6月8日,德军开始向奥依瑟河(Oise)追击法军。6月11日,由于奥依瑟河上的桥梁被破坏,德军转向东南进入圭斯卡德地区(Guiscard)。15日,横渡塞纳河(Seine)的战斗打响,次日开始沿克卢梭特(Creusot)和马隆(Maron)继续追击向里昂(Lyon)退却的法军。6月17日,法国政府被迫投降。
6月19日,德军终于占领了港口重镇—里昂。
从6月20日-7月4日,“大德意志”团一直驻守在里昂地区,一边担任占领军的角色,一边进行休整。7月5日,全团开入巴黎(在10日,该团吸收了一个摩托车连,成为其第17连)。
很有意思的是7月19日,全团还在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做了一次弥撒。
空闲时光
随后从7月27日-10月26日的三个月里,“大德意志”团一直在瑟尔萨斯(Celsace)训练,为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做准备。在这段时期内,他们进行了整编和补充:8月1日,第17连至第20连编成一个重运输营。9月5日,加入了第400机械化炮兵营。10月7日,对于该团官兵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们终于得到了一条黑色的袖章,替换下了原来的绿色袖章,戴在右袖口。10月12日,一个新的机械化工兵连成为其第18连。
也在同日,希特勒秘密下令停止执行“海狮计划”。因为从7月10日至10月底,德国空军不列颠空战中已经损失了飞机1688架,飞行员6000余人,而对手英国皇家空军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人.飞机损失比接近2比1,人员损失比是6比1.到10月底,德国从空中制伏英国的企图已基本被挫败.而海军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将陆军运过英吉利海峡
10月27日,“大德意志”团被送往靠近瑞士边境的瓦尔达宏(Valdahon)训练场,为突击直布罗佗的“猫科动物计划”(Fall Feline)作准备.他们在这里度过了1940年剩下的日子.期间得到了新的补充:11月29日,加入了1个机械化防空连成为其第20连。12月16日,第99机械化步兵后备营被改名为 “大德意志”机械化步兵后备营。
1941年4月5日-10日,全团由火车运至维也纳,再经包伯(Baub),布达佩斯Budapest)和塞格丁(Szegedin)抵达罗马尼亚。在这里编入第41机械化军序列。
入侵南斯拉夫
4月11日,“大德意志”团进攻南斯拉夫.13日,其第1营参加了攻打贝尔格莱德的战斗.从15日到5月16日,4月18日,南斯拉夫宣告投降,“大德意志”步兵团作为占领军驻扎在多瑙河以东的巴纳特(Banat)。在作为占领军的这段时间,阳光、音乐和美酒成了德军士兵的最爱,该团的宣传队甚至还为贝尔格莱德电台录制节目,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就是那首著名的《莉莉·玛莲》。
东线战场
1941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正式开始,“大德意志”步兵团划拨给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隶属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6月27日,“大德意志”步兵团越过布格河正式踏上苏联国土;与此同时第2装甲集群与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汇合,完成了对苏联西方面军的合围。“大德意志”步兵团赶上了这场著名的围歼战——明斯克战役。战至7月9日,德军共俘虏苏军32万余,缴获坦克3000多辆。
明斯克战役后,“大德意志”步兵团被划拨给第10装甲师,先后在叶利尼亚基辅莫斯科作战。12月5日该团被苏军的反击驱逐出莫斯科城外。
1942
1942年3月,东线战场陷入沉寂之中。这时“大德意志”步兵团也接到了扩编的命令,该团被撤往奥廖尔地区休整,并成为该师的第1步兵团;与此同时,第2步兵团在柏林组建完毕,调往东线。此外,该师还获得一个装备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装甲营、一个突击炮营、一个侦察营、一个反坦克营、一个通讯营和一个防空营。扩编为师的“大德意志”师在武器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待,装甲营获得了48辆3号及4号坦克,其中一半是长身管的4号坦克(Pzkpfw-Ⅳ,75mm L/43)。
扩编完成后,该师加入肯普夫将军指挥的第48装甲军,参加“蓝色”行动,其目标是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向高加索进军。
6月28日,该师作为先锋,一举突破了苏军第40集团军的防线。7月4日,“大德意志”师在顿河上游强渡成功,两天后突入沃罗涅日。庆幸的是该师并没有被派往斯大林格勒。8月,该师退往顿涅茨河北岸进行防御,作为集团军预备队使用。此后,该师参加尔热夫战役,与第9集团军一起死守勒热夫突出部。1942年10月初,“大德意志”师的第1步兵团被命名为“大德意志”掷弹兵团、第2步兵团被命名为“大德意志”燧发手枪团。
东线1943
1943年1月13日,第13大德意志重装甲连被编入“大德意志”师,开始是接收9辆虎式和10辆3号坦克
1943年2月,“大德意志”师所属的第18装甲军接到命令,会同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前往苏联中部,抵挡苏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2月14日,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进攻哈尔科夫,该师与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撤出该城,前往波尔塔瓦休整。一周后,该师在曼施坦因的指挥下发动反攻。3月5日,“大德意志”师加入战团。3月15日,德军重新占领哈尔科夫
3月22日,该师再次来到波尔塔瓦休整。在这里,“大德意志”掷弹兵团1营得到83辆SdKfz251型半履带车,彻底从摩步营变成装甲掷弹兵营,师属防空营得到12门88毫米高射炮。6月23日,该师更名为“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
7月1日,第13重装甲连扩编为“大德意志”重装甲营,第2连和第3连分别来自国防军第501重装甲营第3连和国防军第504重装甲营第3连。8月14日,第2连和第3连与第1连会和。此后,该营一直战斗在残酷的东线战场,直至战争结束。1945年3月,该营在巴尔加口袋被歼灭,但在该营近两年的战史中,该营摧毁了1036辆坦克和各种装甲车辆以及300门各类火炮,创造了5.76倍的交换比。
在完成换装后,“大德意志”师加入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48装甲军,为“堡垒”行动做准备。7月初,“大德意志”师再次迎来“强援”——第39装甲团(装备豹式D型中型坦克)。
7月5日凌晨,第48装甲军与武装党卫队第2装甲军在库尔斯克凸角南线进攻,但德军第1天进攻就损失了200辆以上的坦克。到7月15日,“大德意志”师已经损失全部的3号坦克和半数的黑豹坦克及4号坦克,该师被迫撤出托马洛夫卡。
7月30日,中央集团军群放弃奥廖尔突出部,“大德意志”师的使命就此完成。
8月3日,该师参加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战役,该师的任务是与其他两个装甲师在波戈杜霍夫以南发动进攻,但苏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像海绵一样吸干了“大德意志”师的动能。
后来,该师被分为几个战斗群,分批在第聂伯河防线上救火,反击时充当先锋,后退是负责殿后。到11月底,“大德意志”师在乌克兰南部的克里沃罗格与苏军作战。
1944
在1943年11月之后,该师从一个防线转向另一个防线,从一场寡不敌众的战役转向另一场寡不敌众的战役,麻木、悲观的情绪在士兵中蔓延。
1944.1.27曼陀菲尔接替将GD师由“阅兵部队”带成王牌师的霍尔雷恩少将成为GD师师长。
1944.2.1曼陀菲尔晋升中将。
1944.2.27希特勒下令对GD师进行结构重组,目标是在增强作战能力的前提下削减兵员。
1944年3月,“大德意志”师跟着残破不堪的南方集团军群撤往罗马尼亚边境。4月,该师在边境城市雅西同苏军作战,以掩护友军撤往萨拉比亚。
1944年5月,GD师的防线总体比较平静,他们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刚刚组建不久的1029掷弹兵团(由班德罗夫上校指挥,兵员主要来自GD师预备役部队)被解散,被分配到GD师各部,部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1029团的1、2炮兵连成了炮兵团的10、11连,并在此基础上重建炮兵团第4营。1029团的防空营被加强给师属防空营,防空营成了六个连的庞大编制。此前遭受重创的燧发枪兵团2营也得有重建,而贝瑟斯上尉的燧发枪兵团一营则回本土换装为一个全机械化的SPW(半履带装甲车)营,放眼德军一个师级单位中只有GD师和装甲教导师一次有两支SPW营。整编历时一个月,1944.6归建。同时重点加强补充的还有侦察营,得到足够的补充兵,还有大量装甲车辆,甚至包括捷克制38(t)坦克,重建后的侦察营缩编为4个连,减少一个,但各连全部满编。虽然1029掷弹兵团的补充使得GD师实力得以重新恢复,兵员减少了,为确保战斗力,两个主力装甲掷弹兵团都从4个营缩编为3个,每营由5个连缩编为4个。
GD师的结构性重组进行了好几个月,同时也补充了许多装备。例如在2月,GD师除了补充了45辆装甲运兵车外,还陆续接收了17辆四号、16辆豹和16辆虎式坦克。装甲团基本满编,有四号和虎式坦克各40辆,豹式坦克80辆。两个步兵团也拥有数量众多的装甲运兵车。对这样一支拥有160辆坦克、40辆突击炮、总兵力两万左右的部队,曼陀菲尔曾不无自得的说:“.....我拥有的大量豹式和虎式坦克都是那时的主战坦克,它们在性能、射程和装甲等方面都属绝对顶尖......我的机械化步兵团有3营之众,而其他装甲师只有2个营......我师的军士和士兵大多是来自希特勒青年团的志愿兵,这些年轻人周身洋溢着自信和无与伦比的责任感”。
在1944年4-5月间的特尔古—弗鲁莫斯防御战中,GD师隶属于沃勒将军第8集团军麾下的57装甲军(军长是吉青纳),与友邻的骷髅师、46步兵师和24装甲师密切协同,以自身损失不到10辆坦克的微小的代价击毁苏军超过350辆坦克和200辆装甲车,几乎打残了科涅夫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麾下的装甲部队。此战是为科涅夫的耻辱,战后回忆录中对1944年4、5月间的罗马尼亚北部战场只字未提。而貌不惊人、资历不深的曼陀菲尔则借此战脱颖而出,作为东线能员干将的声誉牢牢树立起来,也成为二战后期德军装甲部队的一颗耀眼战星。此战也成为闪电战防御层面的一个经典战例,战后被美英诸多军事历史学家推崇,沃勒、吉青纳和曼陀菲尔对此战的胜利也都倍感自豪。
1944.5.30被称为“东线德军1944年唯一的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正式发起,计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23、24装甲师担任主力,第二阶段由GD师和24装甲师。德军进攻初开始比较顺利,迫于后劲不足,苏军迅速增援,6.6沃勒下令中止进攻,他认为雅西北面和西北一系列高地均已攻克,自身的防御态势因纵深增加而有利。曼陀菲尔领导的GD师丢失了一些地盘,不过防线并未崩溃。6.8开始,GD师陆续从前沿撤出,享受一段难得的休整时间,并接着完成之前中断的结构重组共组。就连6.22苏军发起的规模宏大的巴格拉季昂攻势似乎也与他们很遥远。整个6月,GD师的装甲团得到了40辆豹式坦克和6辆虎式坦克,其它单位得到了140余辆装甲运兵车。完成休整补充没多久的GD师即将派往最危险的地方充当消防队的角色。
.7.25希特勒亲自打电话给曼陀菲尔询问罗马尼亚北部战况,以及GD师是否绝对有必要留在雅西和塞列特河之间。不等曼陀菲尔回话,希特勒就告诉他说安东内斯库每天打电话询问是否会调走GD师。显然安东内斯库认识到GD师极端重要的支柱作用。曼陀菲尔也认为所部足以左右此间战场,但认为还是有必要开往更需要的地方,那就是正面临苏军威胁的东普鲁士。前一天的7.24时候,GD师就接到调往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命令,但一天后要求迅速调往东普鲁士。
8.8,GD师意外接到了要其进攻距离东普鲁士不远的立陶宛重镇维尔卡维什斯基的命令,GD师和曼陀菲尔对此大为不满和意外,因为大本营根本无法提供任何详细的信息,而且GD师并未完成集结就又被拆开使用。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虽然成功突入城池,也完成了任务,并摧毁了苏军69辆坦克突击炮和61门火炮,但离开罗马尼亚时齐装满员的GD师也损失惨重,其中装甲部队自身一个小时就损失80辆以上坦克,其中彻底报废23辆。此战惨痛的损失震惊了参谋总长古德里安和希特勒,8.10曼陀菲尔被召往大本营解释,最后澄清了GD师损失惨重的原因,是因为副统帅凯特尔误把希特勒的一个尚未形成命令的想法当成了命令,命人下达,导致事起仓促,损失惨重。
8月中旬,GD师作为主力部队参加了双头作战,虽然实现了部分战术目标,但自身损失也很惨重。
9.1,GD师的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卡尔.洛伦兹上校完成了师级指挥官的近一个月培训,接替曼陀菲尔出任GD师师长,之后他晋升了少将,而曼陀菲尔则被越级晋升为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官,而排在他前面的资深将军有至少9位,包括他的老上级原第7装甲师师长丰克。洛伦兹一直指挥GD师直至战争结束。
最后时光
1944年11月,“大德意志”师一路西撤到东普鲁士,总算在征战3年多后又回到德国本土,不过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苏联红军。尽管部队伤亡惨重,早期成军的骨干士官十不存一,但德军统帅部相信“大德意志”师能够起死回生。比如在战争后期的德军装甲部队中的装甲连的坦克数量已经由标准的17-22辆坦克下降到10-14辆,即便党卫军和组建最早的老牌装甲师也不例外,而GD师在12月时候,坦克连有的还能维持到17辆左右的坦克。到11月时候依然保持师的编制,但一些新的部队被配属给该师,原有师直属单位得到扩充,足以组建另一个师。因此GD师扩编为军,除原来GD师外,还包括勃兰登堡师。而且将一个个搜刮来的部队塞进“大德意志”师。因为部队过多,该师被扩编为“大德意志”装甲军,下辖“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和“勃兰登堡”装甲掷弹兵师。GD军的军部直辖部队有:第500炮兵指挥部、第500工兵团指挥部、大德意志装甲军军属燧发手枪团、大德意志装甲军军属重装甲营、第500炮兵团、第500装甲工兵营、500装甲通讯营、大德意志战地补充团和第500后勤补给团。军部直属的重装营就是原GD师的装甲团的虎式重装营,燧发手枪团就是由原GD师的装甲掷弹兵团和燧发枪团各抽调一个营组建而来。绍肯将军后来将大德意志师和勃兰登堡师等部队和组为大德意志军。他想他这支新组成的军应该不会被分割使用了。然而1945.1,大德意志装甲军却受到上级干预而被迫留在东普鲁士,而军部和隶属的勃兰登堡师、赫尔曼.戈林师则奉命参加里曼兹斯塔特以西的作战。到1945.3,GD师兵力已减少到4000人左右。1945.3.1大德意志师将所有的装甲车辆集中为一个混编装甲营。下辖一个重装营(7辆虎式坦克和1辆灰熊突击炮)、一个中型坦克连(5辆黑豹和1辆四号)、一个突击炮连(2辆三号突击炮和2辆四号坦克歼击车)。此外营部直辖一辆虎式坦克和2辆四号坦克。1945.3.19大德意志师损失掉了最后的虎式坦克。该师的人员先后从崩溃的梅梅尔桥头堡登船撤离,后转到皮劳继续苦战,最后大多战死或者被迫投降。这样国防军头号精锐便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评价
“大德意志”师属于德国国防军的头号王牌精锐。甚至可以看作一战后德国陆军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欧洲战场和东线多次和“帝国”师,第7装甲师在古德里安等人指挥下作战。周明与马文俊先生撰写的3册《“大德意志”师》,非常详实地记录了“大德意志”师的整个组建和战斗历程。德法混血士兵盖伊·萨杰的《被遗忘的士兵》,背景也是在“大德意志”师。“大德意志”师是陆军里拥有唯一一个正式装备虎式坦克的装甲掷弹兵师。并拥有自己的袖标和迷彩服
在德军众多的师级单位中,最精锐的莫过于GD师,GD师也被视为东线德军的消防队。GD师战斗力强劲有目共睹,同样也伤亡惨重。据历史学家巴尔托夫的数据统计,1940.5.9--1943.9.30,GD团师阵亡失踪8994人,负伤30317人。1945.1.25—4.22GD军伤亡高达16988人。由于根据GD步兵团繁衍出来的单位众多,据战后成了的“大德意志军事单位幸存者协会”估计,二战中先后有15万人服务于GD团师军的各个单位,战死4.5万,负伤8万,到1953还有1.5万下落不明,若按照此统计,该部战损率高达90%以上!GD师不属于党卫军,但却得到希特勒及诸多军政大员的垂青关爱,它是国防军和党卫军中唯一永久配备虎式坦克重装营的单位。国防军的重装营一般直属于集团军,党卫军的重装营直属于装甲军或者集团军。GD师下属的元首警卫营直接负责卫戍总理府、参谋本部等要害部门,足见其特殊地位。也说明它有相当数量的纳粹同道者。它优先于党卫军获得新式装备,还被希特勒视为纳粹党全面控制陆军的试点和桥头堡。早在法国战役结束后不久,GD团就禁止参加教堂礼拜活动,后被禁止配备随军牧师。1944.1.27希特勒召集东线高级将领到大本营,向他们做有必要在陆军进行纳粹教育的必要性报告。一个月后,GD师被挑选出来作为新式政治教育的典型,希特勒直接下令该师一周政治学习两次,还将结合某些政治仪式隔一周进行一次额外学习。这些学习其实还是有作用的。720政变时候,元首警卫营营长李梅尔少校就率部平乱,希特勒大加赞赏并破格提拔。在曼陀菲尔执掌GD师后,该师的补充人员九成以上来自狂热的希特勒青年团的志愿兵,有理由相信该师是不是党卫军的党卫军。该师在东线与党卫军一样极端仇视苏军,伤亡率极高。攻击中侵略性十足,防御中坚守不退镇定自若,战术运用机动灵活,战斗力极为恐怖。
GD师如果有缺陷的话,那么恐怕首先就是两个主力步兵团即装甲掷弹兵团和燧发枪兵团有比较深的矛盾,二者虽然都战斗力很强,但联系较少。GD师的前身就是GD摩步团,燧发枪兵团是后备单位。在GD扩充为师级单位后,掷弹兵团并没有派出任何有经验的军官予以指导。两个团自成立之日起就充满了竞争。两团的首任团长考赫勒尔上校和伽斯基上校就一直互相视对方为最大的对手。两团竞争的结果始终是掷弹兵团压着燧发枪兵团。伽斯基上校曾向参谋总部控诉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很明显是无效的。GD装甲掷弹兵团的主力在1943年就完成了机械化的改装,而燧发枪兵团直到一年后的1944.6才获得了一个营的SPW装甲运兵车。在师长的人选问题上,也是竞争的焦点。作为国防军最精锐的师,师长一职必须由希特勒亲自决定。在扩充为师后,原GD摩步团团长霍尔雷恩上校晋升为少将,成为师长,作为将GD师由阅兵部队带领成为精锐之师的人,他虽然才能有些欠缺,但为全师官兵爱戴,任职时间最长。巴尔克也曾代理过一段时间的师长。曼陀菲尔任职时间较短,只有7个月,却是GD师各部相处较为和谐和战斗力最强与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曼陀菲尔之后的师长卡尔.洛伦兹少将是原掷弹兵团的团长,荣获过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久经战阵。不过他出身掷弹兵团,明显的偏爱掷弹兵团,掷弹兵团和燧发枪兵团的关系变的更为糟糕,几乎能闹到水火不容的敌视地步。不过这距离战争结束也不远了。
编制
1942年
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师(简称GD师)
总人数:1.8万人
GD1团:3个摩步营,1个重机枪营 摩步营下辖3个摩步连,1个装甲连,1个重机枪连 重机枪营下辖1个高炮连,1个步炮连,1个反坦克连
GD2团:2个摩步营又1个摩步连,1个重机枪营(编制同上) 摩步营下辖4个摩步连,1个重机枪连
炮兵团:2个轻炮兵营,1个重炮兵营 各下辖3个连
侦察营:1个装甲连,1个掷弹兵连,1个摩步连,1个机枪连,1个重装连
装甲营:3个装甲连(19辆4号坦克+34辆3号坦克
突击炮兵营:3个突击炮连(21辆三号突击炮
防空营:3个重型防空连(12门88毫米高射炮),2个轻型防空连
坦克歼击营:2个摩步连,1个坦克歼击连
医疗大队:1个野战医院,1个医疗队
通迅营:1个无线电连,1个有线电话连
突击工兵营:3个突击工兵连,1个架桥队
后勤补给大队:18个汽车排,3个野战工厂,1个补给连
1943年6月
总人数:18000人
GD掷弹兵团:3个掷弹兵营,1个重机枪营 掷弹兵营下辖4个掷弹兵连,1个重机枪连 重机枪营下辖1个高炮连,1个步炮连,1个反坦克连
GD燧发枪兵团:3个掷弹兵营(编制同上),1个重机枪营(编制同上)
装甲团:3个装甲营,第一、二装甲营各下辖4个连(3号或4号坦克) 第三装甲营下辖3个连(虎式坦克)和营部(1个装甲排,1个侦察排,1个突击排,1个防空排,1个掷弹兵排)
炮兵团:下辖4营 第一、二营各下辖2个轻型炮兵连,1个重型炮兵连 第三营下辖2个重型炮兵连,1个重迫击炮连 第四营下辖1个火箭炮连,2个轻型炮兵连
侦察营:1个轻型装甲车连,1个掷弹兵连,1个摩步连,1个机枪连,1个重装连
防空营:5个防空连 第一、二防空连(37毫米自行高炮) 第三、四、五防空连(88毫米高炮)
突击炮兵营:3个突击炮连
突击工兵营:4个突击工兵连
警卫营:1个步兵排,1个机枪排,1个反坦克排,1个防空排,1个摩托化排
通信营:1个有线电话连,1个无线电连
医疗大队:野战医院,医疗连
后勤补给大队:18个卡车排,3个野战工厂,补给连
装备
摩步连
18挺MG34轻机枪,10挺MG42通用机枪,2门中型迫击炮,3挺轻型反坦克枪,1挺重型反坦克枪,4台“古斯塔夫”战地无线电接收机;在车辆上,连部直接配属4辆Sdkfz.70(配有冷气),每个摩步排装备有6辆Sdkfz.15以及5辆3吨欧宝卡车,一般情况下,这5辆卡车会有1辆装载燃油,1辆装载武器弹药,1辆装载工具和零部件,2辆带有顶棚的卡车视为战地炊事车,连部还配有3辆重型越野摩托车(宝马700)。
重装连
拥有3门轻型步兵炮,1个装备有3挺机枪的突击排,1个装备有3门50毫米反坦克炮的反坦克排,和1个装备有3挺反坦克枪的反坦克小队。
炮兵团
第1(轻型)炮兵营:辖3个炮兵连,每连装备4门I.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第2(轻型)炮兵营:同上;第3(重型)炮兵营:辖3个炮兵营,其中2个连装备4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1个连装备4门100毫米加农炮;营部直属1个通信排。
坦克歼击营
第1坦克歼击连:辖3个排,每排配备3辆76.2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使用缴获的苏制76.2毫米反坦克炮,安装在二号坦克的底盘上,只改装了60辆)。
第2,3摩步连:辖3个排,每排装备4门50毫米反坦克炮(牵引型)。
该营的辎重部队还配备了大量用来进行弹药补给的卡车。
侦察营
第1连是装甲车连,装备有4轮和8轮装甲车;第2连是机械化连,装备1.5吨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第3连是摩步连,装备大众卡车和宝马摩托车;第4连是机枪连,装备载有各款机枪的大众卡车;第5连是重型连,拥有1个反坦克排,1个摩步排和1个突击排。
装甲营
辖3个装甲连,装备了标准的三号、四号坦克(三号坦克数量较少,装备了1门42倍径50毫米坦克炮;四号坦克的装备数量较多,配有24倍径,43倍径两款75毫米坦克炮)。按编制,每个装甲连共有15辆坦克,其中营部直辖3辆。
补充营
5个连的规模,其主要任务就是从德国本土募集志愿兵,然后送往指定训练营,一旦前线需要,就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必要的补充兵员。
参考资料
大德意志师—刻耳柏洛斯战记.二战军事基地.2010-12-24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09:30
目录
概述
荣誉
组建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