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产权是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一般用“
权利束”加以描述,土地产权包括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权利,它们可以分散拥有,当聚合在一起时代表一个“权利束”,包括
土地所有权及与其相联系的和相对独立的各种权利,如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土地租赁权、
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
地役权等。
产权分类
我国土地产权总体上可以分为:土地所有权、
土地用益物权和
土地他项权利三大类。其中土地他项权利包括
土地抵押权、
土地承租权、
土地租赁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产权构成
土地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
排他性完全权利,是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是一个
权利束,包括
土地所有权、
使用权、
租赁权、
抵押权、
继承权、
地役权等。
特点介绍
一方面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而缺乏明确的人格化代表,
土地集体所有制赋予每个集体组织成员平等拥有土地的权利,名义上归集体所有,实际上人人都无份,从而严重背离了产权的排他性原则,即所有权缺位。为此,农民很少愿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并进行掠夺式经营,导致
农业资源无序配置。
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权分属于不同的
利益主体而其对土地的
合理使用及对
所有者又不承担任何经济的和法律的责任关系。这就使
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合理使用,由此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经济。
历史变迁
纵观建国五十多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从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地流转的出现等几个阶段。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1949-1952)。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农民租种地主土地,“
两权分离”。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
劳动人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产权。当然土地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土地的过于细碎使规模化生产和
农业现代化难以进行,更主要的是这种土地制度不符合建国后宏观政治
经济形势的要求。
人民公社体制
人民公社体制(1953-1978)。土改完成后,我国农村历经了
互助组、
初级社和
高级社形式的合作化道路的探索,最终确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即将农民私有、集体
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
制度改革为集体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这种
制度安排导致土地产权的模糊性——土地既是集体的,又是国家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以产权
主体资格参与分配,农民的利益不可避免被侵占。同时,这种“一大二公”的单一
产权制度必然导致劳动
监督成本、
组织成本过高和劳动激励过低的弊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它是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变革为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确立了
多元产权格局,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农民事实上成为生产
经营权主体。在这种新的产权制度格局下,农民在分配中是作为拥有部分产权的一方
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农户通过“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利益承诺,换取了土地的使用权和
剩余索取权。但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它对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固有缺陷采取了回避态度,试图通过
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仅没从根本上解决
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持续增长的激励问题和对各
经济主体的约束问题,还引发诸如
集体所有权对经营权的侵蚀、农民土地承包权不稳定等新的矛盾。
土地流转出现
土地流转的出现。1984年前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激励作用由潜能释放进入消散阶段,农地制度的又一次变革——土地流转应运而生。土地流转的实质是让农民不仅拥有土地使用权而且拥有在承包期内的
转让权。2002年8月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调整农地承包关系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但相关制度不完善和配套措施不健全。农地赋予农民以生存保障的福利机制,限制了土地流转;同时由于
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契约规定的债权性质而不是法律赋予的物权,使农民集体和农户对农地实际上没有交易权、租让权、抵押权,导致一些农村
集体土地流转严重“异化”,出现侵农害农事件。
产权分析
土地产权是指权利人在其权利存在的土地上,为实现其利用土地的目的,分别依法行使其权利时对土地的用益、流转、管理权。确立
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土地产权权利内容,在调整
土地法律关系上有其重要作用。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被称为“
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
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我国应完善农村土地
权利体系和
保障机制,并对农村产权组织予以重构。
现实问题
农村土地制度
1、所有权主体虚位。 我国《宪法》和《
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归
农民集体所有,但是该规定实质上是模糊的,“农民集体”的含义并不明确。根据我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无论是村民小组还是村委会都不可能成为农村
集体土地的所有者。这样就造成了农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实践中,村民小组、村委会、乡政府,甚至一些
集体经济组织都成为集体土地的实际支配者,行使着所有人的权利。由此导致现实中的严重后果是,村干部和乡干部成了农村集体土地的实际支配者和最大受益者,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际已被虚化,乡村干部“寻租”成为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
2、所有权效力的
相对性和权利内容的不
完全性。与
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受到相对保护。 [4] 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及其运作来看,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所有权。国家对其用途、流转、处置进行严格地管制。对照所有权的权能构成,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则表现残缺不全。我国农村土地的法律所有权(即名义所有权)与实际所有权完全不一致。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是国家(
中央政府),各级政府只是这个所有权主体的代理人,乡、村、组集体是
国家所有权的基层代理人。这些规定违背了所有权平等的要求。
3、农地
承包合同性质不明。在
理论界,农地承包合同的性质有
行政合同说和
民事合同说两种观点。行政合同说认为,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使农民通过与政府签订行政合同获得土地使用权,以行政合同代替了计划体制下的
行政命令或
指令性计划,国家在农业领域
管理方式上行政合同占据了
主导地位。 [5] 而民事合同说认为,农地承包合同如同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一样是
平等主体间签订的双务、有偿、
诺成合同。 [6]理论上的争议在立法上也得到了相关的支持。由于行政与民事关系不分,承包合同已不限于发包人与承包人的
民事权利义务,失去了本来的含义,成为地方政府和乡村干部对农民进行全方位治理的手段。
4、
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不清。我国学术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物权说 [7] 与债权说 [8] 之间,除上述两种观点外,还包括劳动
关系说、物权兼债权说、债权兼物权说、(复合)所有权说、
田面权说(所有权为
田底权)、附加土地所有权说、社会保障说等。
5、
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虽然我国《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规定了
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但我国农村并未形成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如流转客体有限,流转性质不明确,流转种类的不科学性和流转程序的不规范性。流转障碍主要在于:一是将
农业承包合同定位于
债权合同,因而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转包土地或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需经发包人同意;二是依我国《
担保法》第37条之规定,耕地、
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原则上不可抵押。不可抵押限制了农地流转。 [9] 对此,有学者提出了质疑:“这一规定未必合适,农地使用权都可以转让,为何就不能设定抵押权呢?” [10]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生产力无法重新配置,
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处于要么重新调整土地
承包关系,要么放弃规模经营的尴尬局面,土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原因透析
土地问题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陷入困境,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失范。我国《
宪法》、《土地管理法》、《
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涉及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相关规定表现出含糊不清、相互矛盾或严重背离
社会现实等问题。例如,对农村土地仅规定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对“农民集体”的含义、
表现形态未做明确界定,并将“农民集体”与农村、
农业经济组织混用。《土地管理法》中规定村民小组具有
经营土地的权利,而在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小组却隶属于村委会,无独立地位,其对土地的
经营管理权也就当然地收归村委会了。
村民委员会并不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它只是村集体事务的实际操作者,我们应该把村民委员会与农民集体本身相区别。一方面,从村民委员会性质来看,我国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是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另一方面,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可见,法律并没有赋予村民委员会以土地所有权,村民委员会只是土地的经营管理者,并非土地所有者。
尽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说明具体规定体现了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然而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却由
发包方和
承包方约定,并未法定化。另外,根据该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
合同义务,应承担
违约责任。由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难以得到
物权法的保护。
2、行政介入。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矛盾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在
利益驱动下的政治操纵和强势介入。在
计划经济时代,
国家计划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分配,土地的
控制权事实上不在所有者,而在国家手中。在实行农村
家庭承包经营制后,国家基于其利益的需要,仍未放松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控制,只是变换了方式,通过政策和法律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
实际控制。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使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支配更加畅通无阻。现实中,圈地和拆迁问题不断,一些政府或部门滥用
行政权征用土地,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了一些
社会问题的产生。
3、理论缺失。根据我国《
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然而《土地管理法》却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经营”职能,这与根本法相冲突。
村民委员会即不是
行政组织也不是民事组织,不享有
民事权利能力和
行为能力,不是民法上的“第三主体”,然而《农村土地承包法》却规定了它的
民事责任,该组织的民事责任基础是什么?最典型的是无财产基础,这一问题颇值探讨。另有不足的是,该法仅规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民事责任,却未涉及村干部的责任,因为在实践中村民委员会侵犯农民利益实际上表现为村干部在缺乏应有的监督情况下滥用“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