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Daling River),又称榆水,
白狼水,灵河,凌河,位于中国东北,发源于
辽宁省与
河北省接壤地区,全长447公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横贯
辽西,东南汇入
渤海。
名称演变
大凌河大凌河是朝阳市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中国东北独流入海的较大河流之一,古时称“渝水”,又称“白狼水”。唐朝时改称“白狼河”,辽时称“灵河”。金、元时改“灵”为“凌”,称“凌河”。也有记载称“凌江”(元至正年间《通济桥碑记》中记载:“城京合龙山下,有水曰凌江”)。明朝时始称“大凌河”,以与“小凌河”相区别。清朝时蒙古语称“傲木楞河”。
干流情况
大凌河,古称渝水、白狼水,白狼河,蒙古语“傲木楞”。发源于辽、冀交界处。有两个源头。北源出自辽宁省凌源市红山街道热水汤村,南源出自辽宁省
建昌县黑山山脉大青山东北麓。流经辽宁
凌源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朝阳市、
北票市、
义县、
凌海市六个县市,全长382公里,流域面积23546平方公里。老虎山河口以上,两侧为中低山丘,河道比降大,水资源丰富,义县至老虎山河口属于中游段,地势平缓,河道渐宽。老虎山河口以下流经海滩冲积平原,河两侧多沙丘沙地,河面宽达1公里。
大凌河有北、西、南3源。北源出于凌源市红山街道热水汤村,由此向南。流经万元店镇、城关街道、东城街道至凌源市城南辛杖子汇入西源。
西源出于河北省平泉市榆树林子镇水泉沟,古名“榆河”,今称“南大河”,河源1097米,于宋杖子镇段杖子村北进入凌源市境。流向东北转东,经宋杖子镇、大王杖子乡、东城街道和城关街道,先后纳入宋杖子河、万元店河,至辛杖子与北源汇合,流长51公里。而后,河流折向东南,于乌兰白镇三家村东纳入黄金带河,再向东南流15公里,经乌兰白镇进入喀左县境。再经喀左县官大海农场、大城子街道,至山嘴子镇汇入南源,流长为98.5公里。
南源出自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的水泉沟,由西南流向东北,初为潜流,到土金塔屯西陆续见有明水。继之再东北流至张家湾,方见明显明水、常年不断,由张家湾经南台子、狮子沟、三湾子、陈家店至岱王山沟口,陆续有川水注入。由岱王山口到宫山嘴,河流形成回水,建有宫山嘴水库。河水由宫山嘴再东北流9公里,到建昌县建昌镇北营折转西北向流,至荆条沟北立龙山,进入喀左县境。再西北流,经南公营子至白塔子乡大西山村,纳入白塔子河。再西北流至桃花池,左纳渗津河。而后转向正北,流经平房子、三台至三家乡,左纳四官营子河,再转向东北流,至南哨镇的山嘴与西、北2源(大凌河西支)汇合,流长99.5公里。
三源汇合后,呈西南—东北流向,经东哨、水泉乡,至水泉东纳入忙牛河。而后,进入朝阳县境。仍取东北向流,经乌兰河硕、木头城子镇,纳入胜利河。又经台子、大平房乡,纳入老虎山河。经馒头营子乡,于下三家乡嘎岔纳入大三家河,于十二台乡纳入八道河水。再经朝阳市城区(包括双塔、龙城二区境),于城北纳入十家子河后,再经他拉皋、长宝营子乡,于金沟车站东流入北票市境。此段流长80公里。河流进入北票市境后仍为东北向流,经章吉营、南八家子、大板、下府等乡后折转东南,于九官台门进入锦州市义县境内,流长57公里。而后,大凌河经义县、凌海流入渤海。在北票段中,于桃花吐乡坤都营子纳入顾洞河,于上府纳入凉水河,于下府乡纳入忙牛河,又于常河营乡纳入长皋河,于九官台门纳入衮齐老河。
大凌河在朝阳市境内。流经3县2市2区,总流长为283公里,总流域面积为14162平方公里,境内共有大凌河支流22条,主要支流有
大凌河西支、
老虎山河、
牤牛河等。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
宫山嘴水库、
菩萨庙水库、
瓦房店水库、龙潭水库等。
大凌河古称“渝水”,亦名“白狼水”。唐朝称水为河。辽名“灵河”,是以白狼北源之神水为名。金、元易“灵”为“凌”,是取寒冷冻结冰凌之意。明称“大凌”,以对“小凌”而言。清代或用蒙古语称“傲穆楞”。古代大凌河流域林木葱茏,水草丰茂。几千年来,除汉族外,先后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多种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大凌河流域东邻绕阳河流域(闾山为界),南邻小凌河和六股河流域(松岭为界),西南邻青龙河流域,西北邻老哈河和敖来河流域(努鲁儿虎山为界),东北邻柳河流域。大凌河源头在建昌西南境要路沟,东北流经喀左、朝阳两县至北票市转向东南,至九官台门进入柳边为锦州市义县境。右受上园河,左受亮甲山、压儿山水,转西南抵锦承铁路,又转东南,右受马山沟水和大安河。又东流在破台子东南穿过庄林公路桥,又东北左受万佛堂河,又东流左受岔路沟水、尚姑堂河和石洞沟水,东南流穿新义铁路桥,右受小沙河。经义州古城北门,又东穿锦阜公路桥,右受南沙河,左受义县东沙河。又东流,右受泥河,王巨河,左受红台子水。又东经复兴堡,左受细河,转南流,右受平坊峪水,左受官厂沟水。经石佛堡之西,左受宝林河,右受岳家屯、孙家沟水。经王民屯之西,左受松山沟河,河逼右岸,擦山而南,穿庄林公路张家堡大桥,左受刘立沟水和一家峪水,经牧场堡之西,西南流入凌海境。经三角城子,左受高峰河,右受大定河。转南经大方堡之东,石窗子之西,左出水渠灌溉白台子、石山等乡镇。河又西南流,右受冷泉河(牛心河)和苑家沟河左支。又东南,右受大业河和毛家峪水,经尤家山子东北,东南流穿沈山铁路桥和京哈公路桥。左岸金城镇有著名造纸厂。右岸大凌河镇是凌海人民政府驻地。右出灌渠流向新庄,阎家等乡镇。河又东南流经复兴、靳家街西南、六段、朱坨东北。转东流至右屯卫之西,又转东南,左岸有东岳、小黄、大马等屯。经南地头子渡口,右岸有獾子洞和乱坨子。左出水渠经东三义屯流向欢喜岭以南的油田和苇塘。河又南流穿公路桥,经张家铺之西、地耳屯之东,转东流至南井子西北,再转西南成为凌海与盘山县界。西南流入海,全长403公里(干流流经6县),义县境内段长65公里,凌海境内段长67公里,锦、盘边界段长12公里。全流域面积为23549平方公里。是辽西第一大河。在义县的汇水面积为1750平方公里,在凌海的汇水面积为1330平方公里。上游地区因无森林,侵蚀极重,沙土随风入河。每遇大雨,表土大量被冲刷,河水含沙量猛增。朝阳以下淤积很重,义县淤层厚20米,均为沙土,因而也极易被冲刷。义县以下地势平坦,沿河土地肥沃,河漫滩越来越宽,水面也较宽。平时河道变幅不大,但洪水期极不稳定,冲淤变化,高岸深潭时有改动。河中多沙洲,汊流发育形成辫状水系。下游河床开阔,水流缓慢,淤淀更重。锦县境内沿岸耕地多为风沙所掩,水位也高,河道极不稳定,洪水则易改道,结果淤成广阔的冲积扇。一般洪水历时1~2天,特大洪水(1962年7月)曾持续25天之久。近海处比降不足1/2000,因受海潮影响,有大片的洼池、沼泽和苇塘,海岸不断向前伸展,河口变迁不定,河宽水浅不能行船。河水已受污染,水中含有氨、氮、氰、酚、汞、铬和氯化物,由于河水浑浊故不产鱼虾,但有河鳖。中下游地区尤其是冲积扇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也好。锦州在建业乡博字屯,锦州电厂在余积镇马黄旗屯,辽河油田在右卫镇西彭屯,分别建有水源深井。
大凌河源出两个分支: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榆树林子镇水泉沟;南支发源于建昌县要路沟多王杖子村北沟。两支流在喀左县吉利嘎营子附近汇合后,经朝阳、北票、义县,于凌海东南的南圈河与盘山县东郭镇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总流域面积23562平方公里,河长403公里,盘锦市境内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河段长22公里;河床比降1/9000,系常流水,感潮河。平均年径流量22.64亿立方米。为盘山县与凌海市的界河。大凌河下游河床曾有5次变迁:明代以前,大凌河主流偏于大洼区小三角洲的北侧,经右屯卫东入海。明代后期,河身南移,从王段村东南流经大有屯至元宝坻折南入海。清代,大凌河又北移,自王段村经古龙湾、狼坨子至鸳鸯沟入海。民国时期,大凌河主流北移到右屯卫南250米,经黄屯、龙王庙北再折南入海。如今大凌河再次南移,自古龙湾以下,从明清大凌河故道之间入海。大凌河在盘锦境内的河道宽220—420米,河底高程入境处2米,注入口负0.4米。最高水位8米,最低水位2.95米。最大流量36700立方米/秒,枯年1.7立方米/秒。河水含沙量每立方米13.1公斤;结冻期约101天(11月26日—3月7日)。
大凌河源出两个分支: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市榆树林子镇水泉沟;南支发源于建昌县要路沟乡王杖子村北沟。两支流在喀左县吉利嘎营子附近汇合后,经朝阳、北票、义县,于凌海东南的南罔河与盘锦市东郭苇场南井子之间注入渤海,流域总面积23562平方公里,河长403公里,盘锦市境内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河段长22公里,大凌河在北魏时期称白狼河,辽代称灵河,金代称凌河,元代称凌水,至明代始称大凌河,大凌河曾是辽河右岸支流,其下游河床曾有5次变迁,明代以前大凌河主流偏于三角洲的北侧,经右卫屯东入海;明代后期河身南移,从王段村东南流经大有屯至元宝坻折南入海。清代,大凌河又北移,自王段村经古龙湾、狼坨子至鸳鸯沟入海。民国时期,大凌河主流北移到右卫屯南250米,经黄屯、龙王庙北再折南入海。今大凌河再次南移,自古龙湾以下,从明清大凌河故道之间入海。盘锦境内的大凌河河宽220~420米;河底高程入境处2米,注入口负0.4米;最高水位8米,最低水位2.95米;最大流量36700立方米每秒,枯年1.7立方米每秒,平均5.1立方米每秒;结冻期约101天(11月26日~3月7日);含沙量每立方米为13.11公斤。
水文特征
最大径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最小径流量0.0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为6.5549亿立方米。
古代的大凌河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被列为朝阳八景之一。大凌河流域更是林木茂盛,水草葱茏,除汉民族外,曾有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视为“福德之地”,使朝阳成为曾称霸北方的“三燕故都”。清朝以后,大凌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草木稀少,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径流系数低。又因河源地区植被残缺、水土侵蚀极重,加之区内风沙大,每遇大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使河水含沙量猛增,造成河流下游的严重淤积,大凌河水因浑浊,所产鱼虾、河鳖逐年减少。尤其朝阳段已很少见,大凌河水虽混浊,水质较好,除北票凉水外,主流及其它支流河水基本处在尚清洁水平,经澄清后均可饮用。但近年来,特别是1981年以来,凌源至喀左河段、朝阳河段水质污染加重,使水中的COD、BOD5、挥发酚等均超过三级地面水标准,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生态平衡。
主要支流
万元店河,发源于凌源市红山街道热水汤村,流长26公里。
宋杖子河,旧志记载谓“石塔河”,源于河北省平泉市郑杖子。
凉水河,又名“百里水”,有二源均出自平顶山东麓。
四官营子河,古名“赛音河”,发源于凌源市牛营子镇邢杖子,流长33.5公里。
渗津河,又名“石城川水”、“狗河”,蒙古语称“僧机图河”。发源于凌源市三家子蒙古族乡宣杖子。流长45公里。
白塔子河,古名“蒿桑河”,发源于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大黑沟,流长28公里。
忙牛河,又名“牛儿河”,上游名“深井河”。发源于建平县深井乡努鲁儿虎山梁,流长66公里。
老虎山河,古称“波罗台根河”。发源于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西麓,流长75公里。
顾洞河,又称“哈尔脑河”,古称“固都河”,发源于平顶山南侧,流长60公里。
忙牛河,是大凌河一条较大的支流,又名“北土河”,古称“滥真水”,蒙古语为“图尔根河”。发源于内蒙古奈曼旗的黄音他拉,由台吉营乡入北票市境,流向西南,为北票、阜新的界河。先后有固尔班和尔图泉水及黑城子河、宝国老河、马友营河、什巴奋河、蒙古营等河水汇入,全长136公里,流域总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流经北票市境71公里。
细河:古称“候水”,明称“清河”,清称“细河”,近代误称“西河”。上游称“伊马图河”(依玛图河,汉名“毅羊河”)。源头在阜新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头山(海拔831.4米)西南谷。南流抵义县境。转向西南,左受稍户营子河。又南穿小小公路,左受石柱沟水。西流,左受马家沟水。转西南,左受瓦子峪河。又西流经孟屯北,右受清河。又西南经至曹家屯西南,右受大靖河。西阻于山,南流至石头庙子西南,左受下洞水库之水。又西南至常家屯之南,右受斗家屯水和敞亮屯水。转南流经王宝城子之东、七家子之西,至靠山屯东南,左受小榆树堡河。又过羊坊之东、车房之西,至复兴堡之东,穿过鞍羊公路大桥。又东南至破台子以南,左受大榆树堡河,而后南流入大凌河。流域面积为3083平方公里,其中义县部分是509平方公里。细河是山溪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一般涨落过程10小时左右,特大洪水可达3天之久。干流全长112公里,义县境内段长23公里,左岸瓦子峪河以下建有老龙口灌渠与本河并行而南,直到石佛堡东侧。细河是大凌河中、下游的最大支流,仅次于上游的牛亡牛河,是义县的第二大河。
大定河,原名“石河”,又名“石房河”。源头在义县大定堡乡西境西大岭(海拔226米)东麓。东北流经太平屯,左受公路沟水。转东,左受獾子洞水。经蔡家楼至大定堡南,右受后招军沟水。转东北入红旗水库,左受宋家屯水和大青山西麓之水。出库后东南流至牌坊屯西,右受老虎沟水。又东南经至刘温屯南,右受石厂山水。又东流左受八塔堡河。又东南经团山子屯西南、双山子屯东北,东南流穿锦承铁路。经洪家屯南,穿锦阜公路,右受李恒沟河。经西后屯南,转东南,经景家堡之东,穿庄林公路,至上坎子之北,又曲流而东,左受新民屯河。又东经开州村南,曲转东南,经树林子、肖家屯,左受灰山河。转南经沙河亮之西、高台堡之东,南流出义县界,至凌海余积镇小方堡东南流入大凌河。河道弯曲,全长约36公里,义县段长约34公里,凌海段长约2公里。在义县的汇水面积是187平方公里,是义县的第三大河。
大业河:明称大蛤蜊河。源头在义县大定堡乡西界红石砬子山(海拔261.6米)东麓。东南流经树林子,右受台子沟水,左受曹家沟、狼洞沟水。经下潘庄子,左受前招军沟水。经孟家屯,东南流入锦县余积镇境,左受后营沟、前营沟水。经千军寨,右受杨广峪水,左受土岭沟、石耳峪水。经蒋家坟,右受郭达沟水,左受从茶沟水。经茶山寺、半拉山、小石家堡、大兴隆庄,穿锦承铁路和锦阜公路,经锦州电厂西南八角台、魏家屯东北,至大有庄西南,右受樱桃园水。至大业堡东南,右受迟家水。又东至潘庄子东北,左受苑家沟河。又东经峰岭寺(海拔32.4米)之北,于自章旧址之南,东南流入大凌河。全长约31公里,义县段长约7公里,凌海段长约24公里。
河道治理
大凌河。清代至解放初,朝阳地区共发生洪水灾害200余次,其中多数发生在大凌河流域。1962年7月大凌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沿河两岸险工险段明显增多,为了防洪保安全,省政府分别于1964、1965、1966年3次拨款10万元,先后修建了木头城子镇的永来店、大平房镇的八棱观和东平, 房、台子乡的东台等处护岸工程,提高了重点地段的安全防洪标准。自1979—1985年,国家共投资260万元,群众自筹130万元,在大凌河流域共修建各类护岸坝4550座,长524.5公里,动用土方191.85万立方米,石方141.4万立方米,使大凌河大部分地段的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建国前,大凌河堤防工程简陋,沿城区河岸只有3座中水位的石砌丁坝。1949年汛期朝阳连续降雨,历时15天,8月8日大凌河朝阳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高达1.2万立方米/秒。大凌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朝阳的城镇和农村受灾严重。市区损失惨重。洪水过后,大凌河河道主流偏向左岸城区,南河沟口以上形成凹岸。之后,人民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沿城区河岸修筑丁坝22座,加固河堤,减轻了洪灾的威胁。1959年朝阳建市以后,为了防御大凌河洪水灾害,市政府于1960年以工代赈。由旧城东北隔角起至靠山屯,沿河修建了7300米长的防洪大堤,可防6500立方米/秒的洪水。但西大营子、下河首、七道泉子(即喇嘛坟沟)3条沟系的山洪,仍然全部穿过市区流向大凌河。对市区安全构成威胁。1962年7月,朝阳地区又连降暴雨,大凌河洪水猛涨,朝阳水文站的最大流量高达1万立方米/秒以上,将1960年所建防洪坝中的靠山屯、南马场、五间房、兰州胡同等地段冲毁,洪水直奔市区,使市区低洼区遭受到严重损失。水灾后,由市建设局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编制《大凌河防洪大堤设计任务书》上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复。朝阳大凌河防洪堤建设规模为防洪堤1513米,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总投资57万元。工程于1963年汛期前完成,保证了当年的安全度汛,与此同时,动员义务工,将胜利桥河口以上冲毁的土堤进行了复修。又对原有22座护岸丁坝进行了整修和加固。为了根治朝阳市区的洪水灾害,1963年新建了3座长度不同的石笼沉排丁坝,总石方工程量为1.16万立方米,投资24万元,于1964年1月开工,5月末基本完工。其次,对下河首截洪沟进行修筑,该沟由下河首至十家子河,全长4755米,设计标准是20年一遇洪水,土方量为24.66万立方米,占地340亩。省计委对此工程批准投资39万元,于1964年只勉强完成土方工程,桥梁、护坡石等附属工程于1965年才投资完成,这条防洪沟工程,对防御朝阳市区山洪灾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72年和1974年,汛前发动城区机关、驻军、学校和工矿企事业单位进行义务劳动,将大凌河堤防,由靠山屯至南大桥水文站的1921米段,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土一方工程2.71万立方米,干砌石1.186万立方米。1978年汛前,地区建委和朝阳县城建局又组织地、县、区等单位义务劳动,对水文站至马场间的大堤进行修复,在原基础上,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增高补强,动用土方4万立方米,并在东大桥下游增加两座护岸丁坝。1980年汛前,全市区义务劳动,将马场至胜利桥口的2880米地段进行修建,并在兰州胡同口下,增设11座护岸丁坝,以保护扣北水源地附近岸滩,从而基本完成了由靠山屯至扣北的7.8公里朝阳大凌河防洪堤工程。但市内的3条山洪沟山洪水威胁仍然未减轻,为了降低其对市区危害,1983—1984年连续两个春天,驻市各单位和驻军义务劳动,军民共建,对北大沟、南大沟进行了清淤疏通背覆,动用土方达10万多立方米,把朝阳有名的“龙须沟”改造成行洪标准为10年一遇。的朝阳市区两条新的交通道。
水库
宫山嘴水库,是葫芦岛地区唯一的1座大型水库。水库坐落在建昌县宫山嘴乡、距县城9公里的宫山嘴村西大凌河干流上,坝址以上河长5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51平方公里。宫山嘴水库修建于1958年9月,1963年末竣工,总库容1.27亿立方米水库设计养鱼面积1D亩,1961—1982年累计捕鱼497吨,年平均捕鱼21.2吨。1982年后,年捕鱼量稳定在40吨。水库建有水力发电站4座,装机10台,容量为3255千瓦,年发电量达773.86万千瓦时。
菩萨庙水库(原名东风水库),位于凌源市四官营子镇大房身村上三家子屯的大凌河西支流上。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22.2平方公里,河长23公里,是座以灌溉为主、养鱼、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350万立方米。该水库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
龙潭水库,位于北票市龙潭乡、哈尔脑乡交界处的大凌河支流上,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00平方公里,河长24.9公里。是座以灌溉为主、抗洪、养鱼、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4163万立米。龙潭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冬,继续施工到1962年停建。1974年11月续建。1976年基本完成大坝、溢洪道、输水洞枢纽3部分。1980年后,陆续完成了水库大坝浸润线观测孔、大坝沉陷观测点、大坝整形补坡、护坡石翻修、防浪墙照明等一些收尾工程。
瓦房店水库,位于喀左县大营子乡下湾子村、大凌河西支流的大营子河上。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20平方公里,河长18.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7.25%。该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防洪、养鱼、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3300万立方米。1976年11月动工,1977年4月29日导流,1979年9月合拢,1980年末大坝填筑基本完成。
义县老龙口水库;坝址位于西河支流之一的瓦子峪乡东四台村。1958年初开工,1959年8月27日暴雨时因土坝临时溢洪道淘刷而溃决,1975年末复建基本完成。主坝坝高24.4米,坝长470米,总库容5 600万立方米,溢洪道最大泄量1 060立方米/秒,输水洞最大泄量19立方米/秒,电站总装机2台250千瓦。经济效益,保护下游耕地7 000亩,提供养鱼水面3 800亩,灌水田2 500亩、旱田2.60万亩。发电站因设计上有缺点建成后一直未运转。
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观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000年9月,白石水库主体工程竣工。水库坝长513米,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平方公里。是辽宁省第三大水库,辽西第一大水库。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水库大坝雄伟、壮观、由拦河坝、12个泄洪排沙底孔、11个溢流表孔、水电站和取水口组成。大坝坝型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0.3米,坝顶长513米。
水电
宫山嘴电站 ,位于大凌河上游建昌县建昌镇西南8公里的宫山嘴乡是结合溢洪道工程修建的水库坝后电站。其电站工程由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设计,1970年9月正式开工修建。1971年10月第一台机组320千瓦安装完毕并开始试运行,1972年正式投产发电,当年发电30万千瓦时。1973年3月,由于外界电网突然停电,造成320千瓦机组飞车事故,水轮机飞轮飞出,支座损坏,事故原因属机组制造质量问题,经过1年的修复,重新制造底座和轴承座,于1974年恢复生产。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第三号机组于1975年10月安装完毕,此机组性能较好,自动调速器质量较高,自投产运行以来始终正常,经过多年运行宫山嘴电站到1985年底共发电2700万千瓦时。
蟒挡坝电站,位于建昌镇东南4公里处,电站引水使用宫山嘴水库右干渠,也就是宫山嘴水库由输水洞放水,经过宫山嘴坝后电站发电后的尾水,再通过9公里长的引水渠道引至蟒挡坝处,利用30多米的天然落差跨流域(由大凌河流域引入六股河流域)引水发电。电站于1971年10月破土动工,1973年4月正式投产运行,安装320千瓦机组。1975年11月,建昌县黑山灌渠开始动工修建,而蟒挡坝电站是宫山嘴水库通过右干渠向黑山灌渠放水的必经之路。黑山灌渠采用浆砌块石矩型渠道,最大引用流量为5立方米/秒。蟒挡坝电站第一期工程两台320千瓦机组,引用最大流量只有2.36立方米/秒。因此,建昌县提出原来的蟒挡坝电站增容扩建计划,电站增容扩建后的规模为1260千瓦。1977年10月扩建工程开始动工,1981年投产运行。
灌区
建昌灌区,系利用宫山嘴水库为供水水源的灌区之一,为大凌河建昌宫山嘴水库至白石水库坝北总体规划最上游的一个独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99万亩,其中水田占24.4%,旱田占75.6%。利用宫山嘴水库水量2111万立方米,渠首设在水库坝后200米处,与坝后电站尾水渠相接。灌溉用水全部由水库供给。灌区总长53公里,宽2~4公里之间,是地形狭长的河谷平原灌区。干渠合计长度2.91万米,浆砌石明榘14段,总长1.88万米,渡槽11座,长900米,各类闸门包括进水闸,分水闸,节制闸、退水闸等39座。排洪管洞25个,渠上桥涵25座,跌水1I处。
黑山灌区,始建于1975年,从宫山嘴水库第二输水洞引水,属跨流域调水工程。总干渠及支干渠合计长度5.88万米,其中总干渠长1.88万米,设计流量5立方米/秒。浆砌石明渠长4.6万米,隧洞32处、长5081米。渡槽67座、长7782米,各类闸共计138座,排洪管洞103个,渠上桥涵6座,跌水5处。黑山灌区第一期工程从1975—1981年,虽全线开工,将干渠伸至黑山科黄土坎于,但由于渠问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及煤矿开采,渠道塌陷严重,渠道通水仅能到雷家店。第二期工程从1982—1985年修建,虽设计灌溉面积6.45万亩,但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仅0.69万亩,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凌丰灌区 ,为宫山嘴水库下游灌区之一。渠首枢纽工程为有坝(拦河坝)引水,分左右两条干渠,设计流量为7.7立方米/秒,原设计灌溉面积4.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该灌区于1966年3月开始施工,至1968年末建成通水。渠首枢纽工程——拦河坝长165米,坝顶高程343.5米,宽2米,坝底高程341.5米,坝全高2.5米。干渠大部分为梯形断面土渠,一部分为矩形断面浆砌石防渗渠道。灌区渠首枢纽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洪水位为345.87米;设计干渠总长45公里,实有28公里。
白山灌区,该灌区为建平县大平房自流引水灌区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渠首距老虎山河汇入大凌河入口7公里处。灌区受益村10个,受益面积3.4万亩,是朝阳县重点产粮、产棉区。主要粮谷作物有高粱、谷子、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该灌区属无坝引水灌区。1951年由热河省水利局负责勘测设计施工,至1982年国家先后4次投资进行维修、改造和配套。最初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东西干渠全长25.5公里,修筑了干渠交叉建筑物18座,其他建筑物19座。1980年后,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渠首为无坝引水且渠系配套不完善,管理不善,引水流量无保证,灌溉效益一直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甚至逐年减少。
菩萨庙灌区,位于凌源市四官营子镇,是利用菩萨庙水库水源灌溉的引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2万亩。灌区始建于1973年,1976年正式投入使用,总干渠长4000米,设计流量4.1立方米/秒。在新房子分南、北两条支干,其中北干全长1.2万米,设计流量为2.7立方米/秒,南干全长1.38万米,设计流量1.08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92万亩中,自流灌溉面积1.57万亩,提水灌溉面积3500亩。1980年实际灌溉面积1.1万亩,至1985年,已完成总干和北干全长1.6万米并投入使用,共架设大小渡槽16座,长940米,隧洞3处、长550米,浆砌块石防渗渠道1470米,有30条支渠为地下管路。
苇田渠系盘锦苇田总面积7万公顷,实际收割面积5万公顷。解放前芦苇靠潮汐自然灌溉,1954—1960年改为小面积人工灌溉和利用内燃机或电力提水灌溉,灌溉面积6700公顷。1962—1963年在东郭、羊圈子修建淤河盖、西大湾两座简易抽水站,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建和完善水利设施,基本形成5条苇田引水渠系,至1990年各渠系基本配套。苇田灌溉,一是利用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等河水;二是利用农田的回归水;三是利用潮水。建国后,苇田灌区共修建27条引、排于渠,993座各类建筑物,272.5公里防潮堤和总提水能力99.4立方米/秒的13座灌溉站。(1)红旗渠系 渠系内分红旗、曙光、三义、南阳4个小灌区,各有引水总干1条,4条总干长25公里,灌溉站共有5座,总提水能力47.5立方米/秒。苇田灌溉期间,除固定站外,还在北屁岗、南屁岗、壶嘴等地临时设泵抽水。(2)胜利塘渠系 渠系内有引水干渠2条,总长27公里,灌溉站3座,总提水能力25.5立方米/秒,其中以提水能力21.6立方米/秒的胜利塘站为最大。(3)赵圈河渠系 建有赵圈河、红塔、五六合塘3座抽水站,总提水能力15.2立方米/秒。引水干渠有4条,总长20.5公里。(4)辽滨渠系 建有提水能力为5立方米/秒的刀把子灌溉站一座,总长5.2公里的引水干渠两条。(5)新生渠系 渠系内有长4公里的引水干渠一条,提水能力为6.2立方米/秒的三大队站一座,以苇田灌溉为主,排队内水为辅。
西源支流
万元店河。发源于
凌源市红山街道
热水汤村,流长26公里,在凌源市注入大凌河西源。
宋杖子河,旧志记载谓“石塔河”,源于
河北省
平泉市郑杖子,在凌源市注入大凌河西源。
南源支流
白塔子河。古名“
蒿桑河”,发源于
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大黑沟,流长28公里,在喀左县白塔子乡
大西山村注入大凌河南源。
渗津河。又名“石城川水”、“
狗河”,
蒙古语称“僧机图河”。发源于凌源市
三家子乡宣杖子,流长45公里,在喀左县桃花池,左岸注入大凌河南源。
四官营子河。古名“赛音河”,发源于凌源市牛营子镇邢杖子,流长33.5公里,在喀左县三台,左岸注入大凌河南源。
主干支流
(
喀左)牤牛河。又名“牛儿河”,上游名“深井河”,发源于建平县深井镇努鲁儿虎山梁,流长66公里,至水泉东注入大凌河。
(
北票)牤牛河。是大凌河一条较大的支流,又名“北土河”,古称“滥真水”,蒙古语为“图尔根河”。发源于
内蒙古奈曼旗的黄音他拉,由
台吉营乡入北票市境,流向西南,为北票、
阜新的界河。先后有固尔班和尔图泉水及黑城子河、宝国老河、马友营河、什巴奤河、
蒙古营河等水汇入。全长136公里,流域总面积为4400
平方公里,流经北票市境71公里,于下府乡注入大凌河。
顾洞河。又称“哈尔脑河”,古称“固都河”,发源于
平顶山南侧,流长60公里,于双塔区桃花吐镇坤都营子注入大凌河。
凉水河。又名“百里水”,有二源均出自平顶山东麓,于北票市于上府注入大凌河。
老虎山河。古称“波甸台根河”,发源于内蒙古
敖汉旗大青山西麓,流长75公里,于龙城区大平房镇注入大凌河。
细河,明代称清河,清代始称细河。源出于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头山。由
义县瓦子峪乡
孟家屯西北入义县境至东
高家屯东南与清河汇流,至车坊乡石头庙子分两支,于常家屯东南两支复合,
再经王宝城子、靠山屯、复兴堡之东穿过鞍羊公路大桥,于破台子西南流入大凌河。细河在义县境内长约23公里,
流域面积509平方公里,是义县第二条大河。两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粮谷棉花主要产地。
清河,因河水
含沙量少,水清澈故称为清河。发源于北票市境内。流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双山子,至
清河门区的后窑,由
三道壕注入义县境内,又经高台子乡的
清河城子、清河洞,至东高家屯东南注入细河。清河在义县境内流经面积为19平方公里。河平均宽度约200米。
大定河,原名石河,又名石房河,发源于大定堡乡西大岭的东麓,流经蔡家楼、大定堡、红旗水库、牌坊、刘温屯、团山子西汇入一支流,再经西后台、景家堡、开州,经高台堡东南出义县界于凌海市余积镇小方堡东南注入大凌河。河宽约100米,
平均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沿河两岸修筑石坝2400
延长米,设有
提水站3处,
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
李
二河,亦称二道河,旧称大安河,发源于地藏寺乡东北部359高地,经冯家岭、歪脖岭、
高家沟、小岭子、西砖城子、英窝山、
头道河、二道河至大康堡穿过
锦承铁路后流入大凌河,最大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
最小流量为0.13立方米每秒。
小七里河,又称泥河子,发源于
前杨乡西部黄花山东南龙头沟,流经
大营子(原达子营),经前泥河子,穿过锦承铁路转东北,再经中泥渣子、后泥河子至小七里河屯桥,引入
人工河后,注入大凌河,全长20公里。
沙河子(河北沙河子),
因河多沙得名。发源于高台子乡西境老黑山,海拔712.2米。经旧陵、桑土营子、观音堂、大
蔡家屯、庙儿沟、卧龙泉,至
九道岭镇的西
树行子流入大凌河。全长20公里,河宽0.5公里,河岸有大量沉积
河沙,是
工业建筑用的优质细沙。
红台子河,因发源于
罗家屯乡的红台子而得名。流经偏坡子、石佛寺、夏家沟、星星屯后汇入大凌河,季节河,全长10公里,河宽约0.5公里。
柳河沟河(旧称
大靖河),源出高台子乡西北白台沟附近,流经石柱沟、高家屯、砬子山、老黑册、北砖城子,经台子山南至马户穿过锦阜公路和
新义铁路,再经高台子、雷家屯、
前营子注入大凌河,全长约20公里。
瓦子峪河,源出冷家乡东南南长岭沟附近,流经
刺梅花沟、二道沟、柳河梁子、上下五间房至冷家沟、龙湾、商家屯南,至瓦子峪西南,入老龙口水库,北出老龙口,经四台子西流入细河,全长约28公里。
稍户营子河,亦称沙河,源出
北镇市大寺乡天仙观,流经北五台沟王景屯、花尔楼、铁河嘴子、销西、树林子、马圈子、至孟家屯折向西南流,在冉家窝堡西汇入细河。全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老公沟河,源出
刘龙台镇境内大台子山,流经老公沟、大白庙、小白庙子、金善堡、王家屯、
富家屯、六台出义县境内,注入北票境内柳河,全长22公里。
小沙河,又称城西沙河,源出大定堡乡民家屯后山,流经头道河乡的大魏家沟、三百垄、靖家屯、
树根底下、老爷庙、拉拉屯、贾庄子,穿过五里屯西桥,经后五里屯西关,流入大凌河,全长19公里。
灰山河,源出白庙子乡灰山子,流经吴家屯、戴家屯、白庙子、老君堡、大白台子、李家窝堡,注入大定河,全长25公里。
小岭子河,源出留龙
沟南大山(大安山),由泉水汇集成河,经由北房子、小岭子、东霍居庙、西霍居庙、王家庄、大叶屯,流经曹家屯水量增大,经靠山屯水库流入北小河,于许家屯西南入凌海市境内,在义县境内全长约20公里。
地干河,亦称北小河,是地藏寺乡境内仅有的河流。源出地藏寺乡上三宝屯西沟。流经下三宝屯、烧锅、杨树沟、铁匠沟、刘龙沟乡的许家屯后入
凌海境内汇入
小凌河。在义县境内全长约12公里。
文献记载
辽水右会白狼水。(白狼)水出
右北平白狼县东南,北流,西北屈,迳
广成县故城南,
王莽之平虏也,俗谓之广都城(
喀左县南公营子镇境内)。又西北,石城川水注之。
(石城川)水出西南
石城山,东流迳石城县故城南,《
地理志》:右北平有石城县(喀左县
山嘴子镇境内)。北屈迳白鹿山西,即
白狼山(喀左县
白塔子镇大阳山)也。其水又东北入
广成县,东注白狼水。
白狼水北迳
白狼县故城东,王莽更名伏狄。白狼水又东,方城川水注之。
(
方城川)水发源西南山下,东流,北屈迳一故城西,世谓之
雀目城。东屈迳方城北,东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东北,迳
昌黎县故城西。《地理志》曰交黎也,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禽虏也。
应劭曰:今昌黎也。高平川水注之。
(高
平川)水出西北平川,东流迳倭城北,盖倭地人徙之。又东南迳乳楼城北,盖迳戎乡邑,兼夷称也。又东南注白狼水。
白狼水又东北,自鲁水注之。(自鲁水)水导西北远山,东南注白狼水。
白狼水又东北迳龙山西,燕
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
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
龙城县。十二年,黑龙、白龙见于龙山,皝亲观龙,去二
百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悦,大赦,号新宫曰和龙宫。立
龙翔佛寺于山上。
白狼水又北迳黄龙城东。《
十三州志》曰:
辽东属国都尉治,昌黎道,有黄龙亭者也。魏营
州刺史治。《魏土地记》曰:黄龙城西南有白狼河,东北流,附城东北下,即是也。又东北,滥真水出西北塞外,东南历重山,东南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东北出,东流,分为二水,右水疑即
渝水也。《地理志》曰:渝水首受白狼水,西南巡山,迳一故城西,世以为河连城,疑是
临渝县之故城,王莽曰凭德者矣。渝水南流,东屈与一水会,世名之曰榼伦水,盖戎方之变名耳。疑即《地理志》所谓侯水北入渝者也。《十三州志》曰:侯水南入渝。《地理志》盖言自北而南也。又西南
流注于渝。渝水又东南迳一故城东,俗曰女
罗城。又南迳营丘城西。营丘在齐,而名之于辽、燕之间者,盖燕齐辽迥,侨分所在。其水东南入海。《地理志》曰:渝水自塞外南入海。一水东北出塞,为白狼水,又东南流至
房县,注于辽。《魏土地记》曰:白狼水下入辽也。又东过
安市县西南,入于海。
自然灾害
大凌河流域
洪水灾害频繁,自1930年以来,先后于1930、1945、1949、1962、1963、1977、1984、1994年发生
较大洪水8次,平均不到10年就要遭受一次较重的洪水灾害,给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其中以1949、1962年洪水灾害最重。
1949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辽宁大部分地区
阴雨绵绵达超过40d,又受台风袭击,各地河水猛涨,泛滥成灾,尤以
辽西地区为重。据
洪水调查,1949年洪水是大凌河历史上最大的洪水,
义县站洪峰流量30400m3/s。在义县,洪水越过城墙,进入城内,造成县城内洪水泛滥。
1962年辽西地区大凌河中上游普降暴雨,造成大凌河河水暴涨,发生了1962年7月26日的大凌河实测最大洪水,义县站洪峰流量为17 300m3/s。此次洪水造成
朝阳市哨口营子村左堤决口,洪水冲入市区,水深最大处达3.5m,锦承铁路停运3d,公路多处被冲毁,交通损失达1.66亿元(1962年
不变价),市郊村屯大部分受灾,淹没农田2.0hm2,
直接经济损失4 400万元,凌海以下两岸决堤75处,受灾农田3.6hm2,受灾人口9.5万人,倒塌房屋7 338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
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辽宁省各地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
历史洪水重现,
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综合社会影响将越来越大。
水利工程
白石水库坐落在
辽宁省
北票市大凌河干流上,地处
朝阳、阜新、
锦州三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地理环境优越。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
观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平方公里。规模列辽宁第三,
辽西第一。
大凌河干流上的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并
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位于辽宁省
朝阳市北票境内,
坝址距北票市区46千米,距义县县城45千米。
工程始建于1995年5月,2000年8月正式落闸蓄水,同年年底基本建成。坝址以上
集水面积17649
平方千米。水库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其中
防洪库容3.89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8.7亿立方米,
死库容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
年调节水量5.2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约80平方千米。
宫山嘴水库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休闲、度假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
辽宁省大Ⅱ型水库,绵延18公里,坝址以上河长5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51平方公里。它修建于1958年9月,1963年末竣工,
总库容1.27亿立方米。水库设计养鱼面积1万亩,1961—1982年累计捕鱼497吨,年平均捕鱼21.2吨。1982年后,年捕鱼量稳定在40吨。水库建有
水力发电站4座,装机10台,容量为3255千瓦,
年发电量达773.86万
千瓦时。水库按100年一遇防洪
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为多年调节,
设计洪水位75.05米。宫山嘴水库距县城9公里,坐落在建昌县宫山嘴乡的宫山嘴村西大凌河干流上,故起名为宫山嘴水库。
菩萨庙水库位于辽宁省
凌源市
四官营子镇房申村上三家组,是
大凌河西支大川河上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库。
瓦房店水库位于
辽宁省喀左县大营子乡瓦房店村,因此取名。
这座水库于1976年11月动工,1982年11月竣工。
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大坝为粘土
心墙沙壳坝,高33.3米,长389.5米,
顶宽5米。
库容量3343万立方米,正常水容量为1380万立方米。此水库是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也是该县最大的水库。
水库里养殖着鲢、鲤、
甲鱼等
鱼类,每年可捕捞5万公斤左右。灌溉利用水量为936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3万多亩。水面为1650亩。
老龙口水库,位于细河支流,库址在义县
瓦子峪镇东四台村。1958年动工,1959年完成
拦洪坝和
溢洪道主体工程。1975年复修大坝和浇灌干渠。坝高程105.4米,长470米,高22.4米。水库设计标准为200年一遇,
校核标准为2000年。水库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总库容近60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900多万立方米,校核5600万立方米。
靠山屯水库,是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的综合性水库。位于义县
留龙沟满族乡靠山屯大队。原名群英湖水库。1960年3月开工,同年9月竣工。设计库容1460万立方米,校核库容2010万立方米。
红旗水库,位于 义县西南大定堡满族乡牌坊村,1970年9月形式,1972年9月竣工。设计库容684立方米,校核库容918.6万立方米,
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设计标准为50年,校核标准500年。
花尔楼水库,位于义县城东北
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1958年9月动工,同年11月竣工。设计库容553.5万立方米,校核库容834.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5000亩。设计标准200年一遇校核标准500年。
历史文化
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其沿流经过,山川壮丽,物产丰饶,舟楫之利,滋养之功,载在史籍。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10万年前已有“
鸽子洞人”在此休养生息,与
老哈河、
西拉木伦河共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
红山文化、
三燕文化和辽文化,清代朝阳诗人沈芝先生曾把它比作东北的“
黄河”。
大凌河又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
交通枢纽,齐国北伐
山戎、曹魏征讨
乌桓、前燕入主中原、
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
高句骊,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明朝末年曾发生过
大凌河之战。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