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海军(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 Kriegsmarine或者缩写为k.u.k. Kriegsmarine)是
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组建于1867年。
简介
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1867~1918年,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称为kaiserliche und königliche Kriegsmarine,既帝国与皇家战争海军,简写为k.u.k. Kriegsmarine。奥匈帝国海军继承自
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
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今天奥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队,但隶属于联邦警察,而非海军建制了)
创始
直到18世纪末之前,奥地利是没有正式的海军的,虽然在与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长期较量中,奥地利发展了在多瑙河作战的水上力量,在
奥属尼德兰(今比利时)也有保护
商船队的军舰,但并无海军建制,也没有统一指挥。
1756-1763的
七年战争中,奥地利商船因为没有海军保护而饱受
私掠船之苦。于是奥地利开始组建以护卫舰为主的海军。1797年,时任法军的意大利方面军司令的
拿破仑挥师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奥地利军队遭到重创,
威尼斯共和国被灭亡。1797年10月17日,法国与奥地利签署坎波福尔米奥条约(Treaty of Campo Formio)。条约决定
奥地利向法国割让多块领土,包括:
奥属尼德兰(即比利时)、
地中海若干岛屿(包括
科孚岛及其他威尼斯共和国在
亚得里亚海的岛屿)。威尼斯共和国则被法国和奥地利瓜分,其中
威尼斯(连同威内托/意大利语:Veneto)、
伊斯特拉半岛和
达尔马提亚(今
克罗地亚沿海一带)归属奥地利。原属威尼斯共和国的海上力量与设施都随之归属了奥地利,并成为此后奥地利与奥匈帝国海军的基础。
19世纪
1802年,奥地利在威尼斯建立皇家海军学院。后来该学院1848年迁往
的里雅斯特(今属
意大利),再后来又迁往
阜姆(意大利语:Fiume,今为
克罗地亚的
里耶卡,克罗地亚语:Rijeka),直到1918年
奥匈帝国解体。
1837年奥地利海军迎来了第一位有影响力的支持者
弗里德里希大公。他着手对海军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并使之奥地利化,而不再仅仅是挂着奥地利旗帜的威尼斯海军。
1840年,东方危机爆发。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埃及的实际统治者穆罕穆德·阿里帕夏寻求建立一个由他自己统治的独立的
埃及,
英国、
奥地利、
普鲁士站在奥斯曼帝国一方进行干涉。由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挥的奥地利帝国舰队与
英国皇家海军协同封锁了
亚历山大港,炮轰了
西顿、
贝鲁特,并在阿克(Acre,或译做阿卡,今属以色列)组织了登陆,攻陷了阿里帕夏的部队的城防。这是奥地利海军建军以来首次实战。大公本人也因此获得
玛丽娅·特蕾莎(已故的奥地利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君主,1740-1780在位)勋章。1844年
弗里德里希大公被提拔为海军中将和海军总司令,但1847年就不幸去世了,年仅26岁。
大公的死并没有使奥地利海军的奥地利化和现代化停止。海军中德语逐渐取代了意大利语,到1850年代初,奥地利海军的规模发展到4艘护卫舰,6艘
巡防舰(Corvette,中国海军无此称呼,可视为介于护卫舰与驱逐舰之间的舰种),7艘
双桅横帆船以及一些小型舰艇。
1854年,时任奥皇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即著名的
茜茜公主的丈夫)的弟弟,时年22岁的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成为海军总司令(此人1864年一度成为法国
拿破仑三世在墨西哥扶植的墨西哥帝国的皇帝
马西米连诺一世,但1867年就被墨西哥的共和主义者推翻并处死)。他狂热的扑到奥地利海军的工作上,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工作,在任期间创建了
的里雅斯特海军基地和一支强大的作战舰队,这支舰队在1866年
普奥战争中在司令威廉·
冯·特格特霍夫指挥下击败了作为
普鲁士的盟国参战的意大利的舰队。
诺瓦拉号
诺瓦拉号是奥地利海军一艘护卫舰,于1850年建成下水,以1849年
拉德茨基伯爵指挥的奥地利军队在意大利米兰以西的诺瓦拉击溃试图统一意大利的
撒丁王国的数量占优的军队的决定性胜利命名。1857年,该舰携其345名官兵和7名随舰科学家,由Bernhard von Wüllerstorf-Urbair准将指挥,开始了奥地利海军史上首次环球考察航行。这次航行由
维也纳帝国科学院策划与准备,沿途考察天文、植物、动物、地理、海洋学和水文学。
诺瓦拉号1857年4月30日从
的里雅斯特启航,经过
直布罗陀、
马德拉群岛、
里约热内卢、
开普敦、
圣保罗岛(南印度洋上的法属岛屿)、
锡兰(今
斯里兰卡)、
马德拉斯、
尼科巴群岛(今属
印度)、
新加坡、
巴达维亚(
爪哇)、
马尼拉、香港、上海、
波纳佩岛(西太平洋
加罗林群岛的一个岛),于1858年11月5日抵达
悉尼,又经
奥克兰、塔希提、
瓦尔帕莱索(
智利)、大西洋,于1859年8月30日返回的里雅斯特港。这次环球探险,大大丰富了奥地利乃至人类的知识库存: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到了纯的
可卡因,奠定了
圣保罗岛、
尼科巴群岛和
新西兰的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海洋学的观测带来了该学科的若干革命;考察中做了全程的地磁场测量和记录,给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
1864年,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赴墨西哥就任法国扶植的墨西哥皇帝时,正是乘坐的诺瓦拉号护卫舰。1867年他被处决后,也仍是诺瓦拉号把他的遗体运回
奥地利安葬的。
丹麦战争
1864年,
普鲁士与
奥地利联合进攻丹麦以夺取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当时在丹麦统治下,今为德国的一个州)。威廉·冯·特格特霍夫上校率领一支分舰队从
地中海赶赴北海,5月9日于
黑尔戈兰岛与丹麦海军交战。普鲁士海军的一艘明轮蒸汽舰和两艘炮艇与奥地利海军的两艘螺旋桨护卫舰组成的联合舰队与丹麦海军两艘螺旋桨
护卫舰和一艘螺旋桨
巡防舰交火。丹麦海军取得战术性的胜利,重创了普奥联军的旗舰,迫使后者退出战斗。
战事结束后,双方各自声称自己获胜,丹麦舰队返航后得到了英雄的礼遇,而特格特霍夫上校回国后也得以晋升为少将。这次海战也成为欧洲海战舞台上木质舰船的谢幕战,自1853-1855的
克里米亚战争开始,至
丹麦战争,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海军基本上完成从木质帆力舰队到装甲蒸汽舰队的过渡。同时这也是世界海战史上丹麦的谢幕战,从此之后丹麦没有再参加过任何海战。
普奥战争
1866年,
普鲁士为谋求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发动了
普奥战争。意大利为得到
威内托(威尼斯所在的大区,意大利语:Veneto),与普鲁士缔结盟约而对
奥地利宣战。
虽然这场战争中,奥地利在北线被普鲁士军队击败,但在南线战场,奥地利陆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库斯托扎战役中,7.5万奥军击溃了12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于是寻求依靠其在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海军取得一些胜利以获取谈判的砝码。1866年7月20日,试图夺取奥地利在亚得里亚海的海军基地利萨岛的
意大利海军,与特格特霍夫少将指挥的奥地利舰队爆发了
利萨海战。
奥地利海军成功的击败了优势数量的敌军取得胜利。
普奥战争以
普鲁士的胜利告终,普鲁士吞并了
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黑森-卡塞尔、
法兰克福、
拿骚和
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一部分,原以奥地利为首的
德意志邦联解散,另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
北德意志邦联。意大利虽然战场上没有捞到好处,但还是如愿以偿的得到了
威内托大区。奥地利海军的主要基地于是从威尼斯移到普拉(今属
克罗地亚)。
和平时期
普奥战争结束后,奥地利迎来一个长达48年的和平时期。1867年,
奥地利帝国改组为奥匈二元帝国,匈牙利不再作为奥地利的一部分,而成为
匈牙利王国,但与奥地利共尊同一个君主即奥皇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奥地利海军也随之改称奥匈帝国海军。
1869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乘螺旋桨动力巡防舰联合力量号(SMS Viribus Unitis,注:不同于后来的同名无畏舰)赴埃及参加苏伊士运河开通仪式。
1872年,奥匈海军特格特霍夫号(纪念1871年逝世的奥地利海军原司令特格特霍夫)踏上北极探险的征程。该舰抵达、发现并命名了
新地岛以北的
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以奥皇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命名)。因洋面被冰封,探险队弃舰改用雪橇和小艇返回,1874年9月终于到达俄罗斯大陆。探险队返回
维也纳时受到了热烈欢迎。
1880年,奥匈海军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世纪之交
克里特起义
1896年,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
克里特岛爆发起义。1897年,希腊派遣军队在克里特岛登陆,以驱逐
奥斯曼的势力而将
克里特光复为希腊领土。欧洲各大国纷纷干涉。奥匈帝国海军派军舰到克里特附近海域执行封锁,将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排除在该海域之外。克里特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建立起一个国际保护国,并与1913年与希腊合并。
镇压义和团
中国爆发
义和团运动后,作为
八国联军的一员,
奥匈帝国派出4艘巡洋舰玛丽娅·特蕾莎女皇号、伊丽莎白皇后号、Aspern号(纪念奥军击退
拿破仑的法军的战役)和Zenta号(Zenta,或Senta,今属塞尔维亚的小镇,1697年奥地利、匈牙利军队在此以少胜多大破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和2艘训练舰,并搭载了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于1900年到达中国,并驻扎在
沙皇俄国控制下的
旅顺港。随后奥匈舰队与海军陆战队参加了进攻大沽炮台和镇压义和团行动。《
辛丑条约》签订后,奥匈海军从中国撤军,但留下了伊丽莎白皇后号常驻天津(奥匈帝国唯一的海外领地,就是
天津奥租界),并且根据《
辛丑条约》规定,海军陆战队得以驻扎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以保卫奥匈帝国使馆。后来在1965年的好莱坞电影《
音乐之声》中扬名的冯·特拉普(Von Trapp)上校,在此次行动中为玛丽娅·特蕾莎女皇号巡洋舰上的上尉,因镇压义和团有功而获得勋章。1908年他转入新成立的潜艇部队,并在随后的一战中成为奥匈帝国海军的功勋艇长。截止1917年10月,他指挥的潜艇击沉了一艘法国巡洋舰、一艘意大利潜艇,以及11艘
协约国货船,外加俘虏了一艘货船,此后到1918年5月,他指挥的潜艇又击沉了10艘敌船。因此他被授予玛丽娅·特蕾莎骑士十字勋章,并被提拔为少校军衔和
科托尔湾(今属
黑山共和国)潜艇基地的指挥官,直到奥匈帝国解体。
干涉巴尔干半岛
1912年,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奥匈帝国海军与英、法、德、意四国的海军一同封锁了
黑山王国的港口巴尔,以迫使
黑山交出刚从
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的
阿尔巴尼亚土地。随即在奥匈帝国支持下,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建国,奥匈帝国于是成功的避免了阿尔巴尼亚落入
塞尔维亚之手而使后者获得出海口。
欧洲军备竞赛
一战前的10年间是欧洲乃至世界海军军备竞赛的时代。德国加紧扩充海军军备追赶英国,扩建基础设施,特别是
基尔运河以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使德国的大型舰船无需通过
斯卡格拉克海峡-
卡特加特海峡就能畅行无阻。沙俄在
日俄战争失败后急于重建一支现代化的海军。而奥匈帝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意大利,两国也在进行军备竞赛以求夺取亚得里亚海的
制海权。这一时期,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成为奥匈海军的热情而坚定的支持者。
1906年,
英国皇家海军无畏号战列舰建成,成为世界上首艘
无畏舰(即以该舰命名的舰船类型)。无畏舰的出现,使此前的老式
战列舰,或者说,
前无畏舰都显得过时了。于是世界各海军强国掀起建造无畏舰的竞赛热潮。
奥匈帝国于1908年开始在
的里雅斯特建造其第一艘无畏舰,而舰载武器由比尔森(今捷克共和国)的
斯柯达工厂(今天仍是汽车、电车、火车和发动机的大生产商)制造。1910年的海军预算大大的增加了,以建造更多的无畏舰以及对已有的军舰进行改装。
1911年6月24日,特格特霍夫级无畏舰(也称作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首舰“联合力量(SMS Viribus Unitis)”号(舰名来自奥皇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个人格言)在的里雅斯特下水,斐迪南大公主持了仪式。其姊妹舰“特格特霍夫”号、“欧根亲王”号(纪念奥地利古代名将)、“伊什特万”号(纪念匈牙利王国第一任国王)与1912-1914相继下水。特格特霍夫级无畏舰建造时间上稍晚于英、法、德、意的首批无畏舰,在设计上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安装了马可尼无线电设备和防空武器,并且很有可能是世界上首批在舰首安装鱼雷发射具的无畏舰。
1914年5月,“特格特霍夫”号与“联合力量”号一同对
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
马耳他基地进行了友好访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夫人在
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
普林西普刺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随之爆发。奥匈海军在“联合力量”号无畏舰上为
斐迪南大公夫妇设了临时灵堂,供公众吊唁,以纪念大公生前对海军的支持。
Zenta号巡洋舰于1914年8月16日在执行封锁黑山港口巴尔的任务时,遭遇7艘英、法军舰的围攻并被击沉,成为一战中奥匈海军损失的首艘军舰。
青岛之战
1914年8月23日,根据英国和日本之间的盟约,日本对德国宣战。奥匈海军伊丽莎白皇后(就是
茜茜公主)号巡洋舰1900年到1905年曾在天津驻扎。1913年,伊丽莎白皇后号再次来到中国。1914年7月初,该舰奉命从天津大沽口将驻守在
天津租界及使领馆的奥匈警卫部队(奥匈驻中国殖民军“驻屯军”185名官兵,携带2门77毫米速射野炮和奥制
马克沁重机枪8挺)搭载南下,7月22日抵达芝罘港。经过短暂逗留于同月27日来到德国租借地青岛。此次奥匈军队是作为德国的同盟军,在远东地区协助德军作战,在得到奥军统帅部的指令后,汇集青岛参加保卫
胶州湾殖民地的战斗。9月2日,以日军为主的英日联军在山东
龙口登陆,9月18日又在青岛的崂山登陆,遂开始进攻青岛。在
青岛战役期间,“
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的
奥地利官兵表现英勇。尽管在战争初期,该舰为了支援德军陆上炮台的火力,将舰上4门150毫米舰炮和2门70毫米副炮及部分50毫米速射炮拆下,分别安装于德军中央堡垒后侧的仲家洼西侧高地(位于今海信立交桥北)及大鲍岛山(今
观象山),部分官兵也随之登岸加入地炮作战。但是该舰依然能够利用所剩的火炮抗击日军,在战争期间始终活跃在胶州湾水域,与德军炮舰一道不断地配合德军陆上炮台向日军阵地发炮轰击,支援德军堡垒,迟滞日军推进。
1914年11月1日,当最后一枚炮弹从“伊丽莎白皇后号”上发射出去之后,该舰的炮声沉寂了。为了防止军备资敌,为了阻塞青岛港口的主航道,“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于次日凌晨3时打开海底阀门自沉于团岛和黄岛之间的主航道水域(即团岛灯塔西南4.5链处海底),其沉船的精确坐标为北纬36度00分,东经120度15分。
亚得里亚海的斗争
在Zenta号被击沉后的9个月里,驻扎本土的奥匈舰队基本上是静静的在
普拉(今属
克罗地亚)军港里度过的。1915年5月,经过了在
协约国和
同盟国之间反复的讨价还价,意大利决定对
奥匈帝国宣战(奥匈给意大利的开价是,若参加同盟国,战胜后可得到
法属突尼斯,但意大利最后接受了英法的开价,加入协约国,战胜后可得到奥匈帝国的
伊斯特拉和
达尔马提亚)。奥匈海军随即从他们位于普拉、
希贝尼克(今属克罗地亚)和
科托尔(今属
黑山共和国)的基地出发,炮轰从威尼斯到
巴列塔的意大利东海岸,其主要打击目标是
安科纳等城市,以及沿海岸修建的铁路。这样,直到1917年,奥匈海军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当时
协约国在
地中海同时有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三国把
亚得里亚海划分成11个防区,由英国负责其中的4个,法国4个,意大利3个。由于三国的海军指挥系统不同、语言障碍和民族之间的骄傲,他们的合作效率是很低的,这使得德国和奥匈海军的潜艇部队有机可乘。一个典型的缺少配合的例子是:1917年2月,一艘意大利运兵船Minas号在载着意大利军队从意大利开往希腊的
萨洛尼卡的途中,在英军负责的防区内被奥匈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870人死亡。在从意大利负责的防区开进英国防区时,本应由英军舰艇接过为运兵船护航的任务。但英军错误的理解了意大利护航的驱逐舰的信息,没有接过防务,而不明就里的意大利驱逐舰就径自撇下运兵船返回自己防区了,使得运兵船在无护航状态下被击沉。
都拉斯海战
1915年12月28日,奥匈海军派遣由1914年完工的黑尔戈兰号轻巡洋舰和五艘Tatra级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开往
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与已在
都拉斯附近海域的奥匈潜艇U-15和另两艘驱逐舰会合,试图攻击正在撤退的塞尔维亚军队。途中,奥匈舰队发现法国潜艇Monge号,奥匈驱逐舰Batalon号向其开火,并随即撞沉了法国潜艇。29日,奥匈舰队抵达都拉斯并炮轰了这座城市。黑尔戈兰号击沉了一艘希腊汽船和两艘双桅纵帆船。但不久之后驱逐舰Lika号误入水雷区触雷沉没,另一艘驱逐舰Triglav也触雷了,所幸只是重伤而没有沉没。驱逐舰Csepel号试图将Triglav号拖回,但一个螺旋桨被缠住了,拖船工作改由Tatra号执行。于是这样一支瘸腿的奥匈舰队向北返航。驻扎在意大利布林迪西的协约国舰队闻讯赶来,首先是2艘英国轻巡洋舰,随后是2艘意大利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5艘法国驱逐舰。29日午后,协约国舰队在奥匈舰队返航的半路上截住了奥匈舰队。法国驱逐舰攻击了正被拖行的Triglav号,奥匈海军被迫放弃该舰,将其凿沉。随后协约国舰队试图再击沉奥匈军舰,特别是黑尔戈兰号。炮战持续了一下午,但奥匈舰队成功的逃脱追击返回科托尔基地,只有Tatra号主机中了几炮而受损。
科孚岛的三国会议
1917年4月28日,英、法、意三国在
科孚岛举行会议,讨论
亚得里亚海的战局。英法想发动比封锁更为积极的行动,但意大利对奥匈海军的势力(包括4艘无畏舰)仍相当忌惮,而英法在这一地区的兵力又不足以撇下意大利而单独与奥匈海军决战。而此时的奥匈海军也没有闲着,整场大战中奥匈海军的最大规模行动即将开始。
奥特朗托海峡之战
奥特朗托海峡是
亚得里亚海的出口,也是奥匈海军开往远洋的唯一通道。其位于意大利与
阿尔巴尼亚、希腊之间,最窄处只有72km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协约国在奥特朗托海峡设置了防潜封锁线,从意大利的“靴子跟”到海峡东侧的
科孚岛(属希腊,希腊作为协约国参战)。这条封锁线主要由拖网渔船构成,只是渔船拖的不再是渔网,而是
防潜网,并且渔船都经过了改装,安装了发射6磅炮弹的炮并携带深水炸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条防潜封锁线,却并没有能对
同盟国的潜艇实现有效的封锁,德国和奥匈的潜艇依然上百次的出入亚得里亚海攻击协约国在
地中海的船只,而只有两艘被封锁线捕获或者摧毁。于是这条封锁线被戏称为“筛子”。但是,由于渔船的报警功能,以及驻扎在附近港口的协约国舰队的存在,这条封锁线事实上把奥匈海军的水面舰队关在了亚得里亚海里。
于是,突破
奥特朗托海峡封锁线就成为奥匈海军的重要课题。他们组织了多次进攻以求摧毁这条封锁线,1915年5次,1916年9次,1917年则多达10次。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17年5月14日夜至5月15日拂晓。此前的3个月里,奥匈海军对封锁线发起过4次攻击,但都没有明显成效。
奥匈海军的2艘舰艇事先前往意大利的
布林迪西港外布水雷,另一艘则监视港内英国和意大利舰队的行动。14日夜里,3艘意大利商船在驱逐舰Borea号护航下前往
阿尔巴尼亚的
发罗拉。他们在黑暗中正好遭遇奥匈驱逐舰Csepel号和Batalon号。Borea号被击沉,三艘商船中,一艘运送弹药的中弹爆炸沉没,另两艘中有一艘中弹,另一艘起火。两艘奥匈驱逐舰随即向北撤退。与此同时,由
霍尔蒂上校(匈牙利人,军人,1920年后成为匈牙利独裁者)率领的三艘奥匈巡洋舰诺瓦拉号(注:不同于早先的护卫舰诺瓦拉号)、Saida号和黑尔戈兰号已经抵达封锁线,巡逻的4艘法国驱逐舰把他们当做了友军而未予理睬。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一段愉快时光,击沉了当时封锁线上47艘渔船中的14艘,另重伤了三艘。
协约国舰队闻讯由
意大利海军少将Alfredo Acton率领赶来与奥匈舰队交火。Saida号受伤,而诺瓦拉号失去行动能力,
霍尔蒂本人也受伤了。诺瓦拉号是被拖着返回基地的。奥匈的后援舰队从
科托尔基地开出,协约国舰队发现后即脱离接触,双方各自返回基地。英国巡洋舰Dartmouth号在返回布林迪西的途中被奥匈潜艇U-89的鱼雷击中而受伤。U-89潜艇此前在布林迪西港外布设的水雷,在14日夜里炸沉了法国驱逐舰Boutefeu号。到整个行动结束,奥匈帝国海军击沉两艘
协约国驱逐舰和14艘拖网渔船,击伤一艘巡洋舰,自己两艘巡洋舰受伤,总的来说占了便宜。
海军航空兵
1916年,奥匈海军还成立了海军航空兵,抽调海军军官接受飞行训练,配备了包括福克AIII、福克EIII、汉莎-勃兰登堡B.I、汉莎-勃兰登堡D.I、福克D.VII等德国产的飞机,也有少量奥匈国产的飞机,如Lohner L型。
1918年兵变
1918年2月,科托尔军港的奥匈海军发生兵变,多达40艘军舰的水兵参加,要求更好的待遇,以及结束这场已经对奥匈帝国一方很不利的战争。兵变被控制在
科托尔军港内,3天后被包括舰队、海岸炮兵和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忠于政府的部队镇压。800名水兵因此被捕,其中几十人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最终有4人被判死刑,包括兵变的领导者,
波西米亚(今
捷克)人Franz Rasch。
一战末期
1917年12月9日,
意大利海军的两艘鱼雷艇溜入的里雅斯特港,对奥匈海军的前无畏舰维也纳号及其姊妹舰布达佩斯号发射了鱼雷。布达佩斯号侥幸没有被击中,维也纳号则中了两枚鱼雷,不到5分钟内就沉没了。
1918年6月,已被提拔为奥匈海军总司令的
霍尔蒂计划调动包括4艘无畏舰在内的主力舰队对奥特朗托封锁线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突袭,但在前往海峡的途中,伊什特万号无畏舰被意大利的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吃水线处。霍尔蒂认为突袭所必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已经丧失,于是整个计划取消。奥匈海军的官兵们试图挽救伊什特万号,一边修理、排水,一边由特格特霍夫号拖着伊什特万号返回基地。但在拖航途中,由于排水的水泵的排水效果不对称,伊什特万号严重倾斜,奥匈官兵不得不弃舰,眼看着它沉入海底。
随着
同盟国在一战中走向失败,奥匈帝国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其舰队在战败后落入
协约国之手。战争结束前夕的1918年10月29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国(State of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缩写作SCS)宣布脱离奥匈帝国独立,以
萨格勒布为首都,其领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和
波黑(1918年12月1日即与
塞尔维亚王国合并,成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又改名为
南斯拉夫王国)。奥匈帝国原计划在战后改组成联邦或者邦联制国家,但面对其治下各民族的独立浪潮也无法阻止,只好顺水推舟,把海军的舰队、基地、军械库、海岸要塞和商船队都交给了这个新诞生的国家(
的里雅斯特例外,因为其所在的伊斯特拉地区战后被并入意大利)。作为回报,后者接收了这些东西后,宣布自己为中立国。
但SCS国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其中立地位也没有得到保障。1918年11月1日,
意大利海军的
袖珍潜艇(或称人操鱼雷,但是是由潜水员驾驶,在目标上安装炸药后返航或者弃艇逃生的,不同于二战中日本海军的自杀式人操鱼雷)潜入原属奥匈帝国的普拉海军基地,炸沉了奥匈海军“联合力量”号无畏舰(刚于10月31日移交SCS国,改名为“南斯拉夫”号)。随后,特格特霍夫号无畏舰被迫交给意大利,被放在威尼斯当做战利品展示,又被当做道具用来拍摄电影《Eroi di nostri mari》(《我们的海上英雄》,讲述意大利鱼雷艇击沉伊什特万号的故事), 然后于1924年被拆解。
欧根亲王号则被法国海军强行征用,先用来演练空军对舰船的攻击,然后被当做靶船击沉。至此,奥匈海军的4艘无畏舰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而
奥匈帝国也在一战最后的硝烟中土崩瓦解,其原有的沿海领土分属于意大利和
南斯拉夫王国,
奥地利只保留了她的
日耳曼核心领土,就是奥地利现有的版图,成为一个内陆国。奥匈帝国海军因此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存在于《音乐之声》里冯·特拉普海军上校(海军不复存在,因此被迫退役)的心里。
一战奥匈舰船损失
1914: 巡洋舰Zenta号、伊丽莎白皇后号
1915: 潜艇U-12,U-3,驱逐舰Lika号和Triglav号
1916: 潜艇U-6,U-16
1917: 潜艇U-30,驱逐舰Wildfang号(好像是“迁徙的鹰”的意思,懂德文的朋友请指正,1917年6月4日触水雷沉没), 前无畏舰维也纳号
1918: 潜艇U-23,U-20,U-1,勇士号(SMS Streiter,1918年4月16日因碰撞沉没),无畏舰伊什特万号,联合力量号
1919: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号(被交给法国作为战争赔偿,航行途中遇大风沉没)
制约奥匈海军问题
1.海军的地位
在奥匈帝国的外交政策和公众的视野中,海军从来都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奥匈帝国这样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公众眼中的海军,只是一个“离自己很远的烧钱机器”,即使海军开放日和新成立的海军俱乐部们也没能使之明显转变。海军的军费是由战争部管理的,而这个部又很大程度上受到陆军的影响和控制。
海军只在受到三位皇室成员先后关照期间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分别是
弗里德里希大公(1844-1847任海军总司令)、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1854-1864任海军总司令)和
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王储,1914年在
萨拉热窝事件中被刺身亡在世时是海军的积极支持者)。但不幸的是,弗里德里希大公26岁即英年早逝,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离开奥地利到墨西哥去当皇帝(3年后死于墨西哥),斐迪南大公则未及继位即遇刺身亡,使海军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
2.民族问题
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反映在海军里,就往往是这样一个局面:军官需要会说四种语言才能有效的指挥,因为信号系统和轮机舱里多半是
日耳曼人和
捷克人,炮手是匈牙利人,水手和司炉是意大利人和
克罗地亚人。据统计在1914年开战当时,其海军军人民族构成成分如下:
克罗地亚31.0%、匈牙利20.4%,德国与奥地利16.3%,意大利14.1%,
捷克斯洛伐克11.8%,波兰与罗马尼亚3.0%,
斯洛文尼亚2.8%。这大大提高了指挥的难度,降低了作战效能。
3.地理因素
奥匈帝国只濒临
亚得里亚海,该海是一个口袋型的半封闭海域,只通过
奥特朗托海峡通往
地中海,而地中海本身仍被陆地包围,只通过
直布罗陀海峡和
苏伊士运河与
大西洋和
红海相连。奥特朗托海峡西岸是与
奥地利素来不睦的意大利(奥地利是意大利独立与统一运动的主要反对对象,1848、1859、1866和1914-1918的一战中两国四度成为敌国),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又都被英国控制(一战中英国作为
协约国的主要成员,与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
同盟国作战)。这样的地理因素,给奥匈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也使得奥匈海军的作战与舰船设计思想倾向于近海作战,一战中最终采取的仅仅是
存在舰队路线(即驻守港内以牵制敌方的注意力与兵力,但轻易不出港交战),直到奥匈帝国解体。
海军学院
奥匈帝国海军的人才教育系统非常完善,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海军开办了一些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设置了相当多的课程,为培养海军军事人员提供了有力保证。本章节仅详细介绍三所院校,其中两所专门培养士官人才,另外是海军军官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海军军官。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位于西贝尼克,是一所海事学院。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课程主要传授基本的军事理论、基本的海军常识和比较简单的海军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属的船只和场地上进行实际操练。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将会成为初级士官,依据成绩的好坏,毕业生将成为军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毕业之后所有的学生(当然也就是现任的初级士官)将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
皇家机械学院
皇家机械学院位于普拉,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学院只为校内这些将成为士官的学生们设立了两种专业:电机学和电气工程学。该学院声誉极高,事实上它是当时欧洲最好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毕业生的晋升方式与皇家希夫荣根学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机械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皇家海洋学院
皇家海洋学院坐落于里耶卡,主要为海军培养军官。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为十五岁或十六岁。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海军军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时间后可以晋升为高级候补军官,大部分海军军官都是毕业于皇家海洋学院。
如果海军需要更多的海军军官,那么海军还可以公开在高中毕业生中选招海军军官。这些毕业生将参加十八个月的培训课程,包括十个月的理论培训和八个月的海上实习。课程期间这些学生被定为候补军官。课程培训结束后,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将会成为海军后备军下士。这些地方大学选出来的都是些非全责军官,一般在军中任工程人员、医务人员或者教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