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古
普鲁士语:Prūsa;德语:Preußen;英语:Prussia;
拉丁语:Borussia),是欧洲
历史地名,位于
德意志北部,通常指1525年至1701年的
普鲁士公国(其中1618年-1701年间以
勃兰登堡-普鲁士形式存在)、1701-1918年间的
普鲁士王国以及
普鲁士自由邦。
历史发展
早期历史
从法理上说,这块地方并不属于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只是因为后来
勃兰登堡藩侯合并
普鲁士公国,
勃兰登堡-普鲁士作为整体才成为
德意志第一帝国的一部分。
在中世纪早期,普鲁士这块地方是蛮荒之地,古代的居民为古普鲁士人,所使用的
普鲁士语属于
波罗的语族,与
拉脱维亚人和
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928年,勃兰登堡就已经由
萨克森公爵捕鸟者亨利建城,此后在不同的家族之间继承和易手。
12世纪时,德意志人的殖民运动开始进入
波罗的海东岸地区。
1170年,
波美拉尼亚的索比
斯劳公爵在普鲁士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即但泽附近的奥利瓦
修道院,1224年该修道院被古普鲁士人焚毁。
1226年,
波兰王国国王之子、马佐维亚公国首领康拉德公爵(
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也遭到古普鲁士人袭击,以此为契机,
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了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
托伦、
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鲁士人居住的地区,普鲁士成了条顿骑士团的地盘,德意志人、波兰人、
立陶宛人和欧洲其他种族纷纷前来移民。条顿骑士团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语。
条顿骑士团统治下的普鲁士地区在名义上属于教皇领地,但教皇只享有名义上的
宗主权。为了吸引定居者,条顿骑士团依据
汉萨同盟法律,在其领土上兴建了一系列
自由市。
1370年
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
波兰国王的女儿海德维希与立陶宛大公缔结婚约,波兰与
立陶宛联合,此后对扼守其出海口的条顿骑士团发动了一连串的进攻。
在1410年7月15日的
坦能堡战役中,条顿骑士团败于波兰和立陶宛联军,被迫签订
第一次托伦和约,除赔款600万格罗申外,还将但泽城置于波兰主权之下。
1466年条顿骑士团再度战败于
十三年战争,在
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
西普鲁士。这些地区被称为“王室普鲁士”(Royal Prussia)。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余领土,但被迫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
附庸国。
16世纪后,普鲁士人同化于德意志人,所使用的
普鲁士语也逐渐消失。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
骑士团总团长。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教,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
罗马梵蒂冈的联系,随后宣布将
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改为
普鲁士公国(Dukal Prussia),阿尔伯特自任
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
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阿尔伯特之子阿尔伯特·腓特烈死后无子,普鲁士公国遂由其长女之夫、
勃兰登堡公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属
霍亨索伦家族)继承,建立了
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此举为
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1660年的
瑞典-
波兰战争中,勃兰登堡大选帝侯
腓特烈·威廉通过《
奥利瓦条约》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获得了瑞典、波兰等国对普鲁士公国主权的承认,并且压制国内的等级会议,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政治制度。
建国
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
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
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
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并从此展开了
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崛起与扩张
由于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
教育素质高着称,尤其是
腓特烈二世(即
腓特烈大帝)以骁勇善战著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进攻西里西亚,从而引发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通过战争,普鲁士获得了奥地利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
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
伏尔泰那里接受了
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
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
直接购买了
安斯巴赫侯国和
拜罗伊特侯国,并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普鲁士参加
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其子
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参加
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
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
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
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
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
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
法郎。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
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
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
1809年在
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
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
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1812年冬,
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
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
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
莱比锡大败
法军。
根据
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
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
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
欧洲列强之一。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
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
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
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邦联议会奉上的“
德意志皇帝”称号。但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
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
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
1861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
威廉一世。
1862年9月22日,
威廉一世任命
俾斯麦担任首相。俾斯麦上台后,即着手策划
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
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
普鲁士在1864年击败
丹麦,夺取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1866年
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并使其退出德意志。普鲁士吞并了
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地,并在1867年建立
北德意志邦联。1871年
普法战争打败法国,统一德意志,建立
德意志帝国,普鲁士作为帝国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一个大邦继续存在。
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
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
凡尔赛宫镜厅登基,成为
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
普鲁士王国为首的
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即所谓的
德意志第二帝国(Das Zweite Reich)。
1888年,
威廉一世之子
腓特烈三世在位99天后去世,其孙
威廉二世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其统治以德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告终。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亚发生革命,其国王退位。
柏林旋即爆发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时
威廉二世在
比利时斯巴的德军
大本营亲自指挥作战,得知发生革命后,试图仅放弃德意志皇帝头衔,而保留普鲁士国王称号,但陆军统帅兴登堡劝其彻底退位。
为避免发生更大变乱,
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亲王于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经退位,并于同日将首相职务移交
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
荷兰,
德意志帝国及
普鲁士王国灭亡。11月11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1919年至1947年历史
由于
柏林发生
斯巴达克团与社会民主党
临时政府之间的内战,1919年,艾伯特在
魏玛召开国民议会,于2月10日通过《德意志共和国临时约法》,即
魏玛宪法。根据魏玛宪法,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个邦,即“
普鲁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ssisch;),实行地方自治,其领土即原普鲁士王国的疆域。
1920年代,普鲁士自由邦政府多由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领导。1932年,
纳粹党在德国国会和普鲁士邦选举中取得优势,
赫尔曼·戈林成为德国国会议长以及普鲁士邦议长,并掌握了普鲁士
内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纳粹党上台执政,随后废除德国的地方自治制度,
普鲁士宪法被废除,邦议会和
立法机构被解散,仅保留
行政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同盟国和
苏联的领导人经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即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
德国军官团和
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
策源地,必须予以消灭。美国总统罗斯福在
德黑兰会议上曾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丘吉尔则认为“普鲁士——这个德国军国主义的罪恶核心必须同德国的其余部分分离开来”。
雅尔塔会议和
波茨坦会议确立了将
东普鲁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在战后的德国废除普鲁士建制的
原则性意见。
1947年2月25日,同盟国对德
军事管制最高委员会(Allied Kontrol Kouncil)正式下令废除普鲁士建制。(法令46号)原普鲁士邦领土分别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英、法、美、苏四国
占领区。原普鲁士邦政府的财产由盟国和苏联共同瓜分。
1949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在其境内的原普鲁士领土上建立了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特两个州,以及梅克伦堡-西波美拉尼亚州的东半部(1952年民主德国废除州级建制,改设专区)。在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原普鲁士领土上成立的州包括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此外,
下萨克森州、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黑森州、
巴登-符滕堡州和
萨尔州内都
有原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邦领土。在被并入
波兰和
苏联的普鲁士领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经基本被全部迁出。
发展道路
兴起
在德意志诸邦中,唯一能与奥地利相抗衡的力量是普鲁士。普鲁士是德意志诸国中领土最广、力量最强、地位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从17世纪起,它一直影响着整个德意志的历史。
普鲁士国家是靠不断扩张领土而发展起来的。
普鲁士的统治者是
霍亨索伦家族。早在10世纪,霍亨索伦家族就统治了
瑞士北方的索伦山上一个城堡。到12世纪,这个家族的代表又成为
纽伦堡城的城主。
1415年这个家族的代表
腓特烈一世从
神圣罗马皇帝那里取得了勃兰登堡领地和
选帝侯的称号。勃兰登堡位于德意志东北边境,经常与邻近的斯拉夫人发生战争,因而它的军队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
勃兰登堡选帝侯接受了路德教,并且攫取了天主教教会的土地财产,由是勃兰登堡遂成为一个重要的新教国家。
到16世纪初,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以他妻子的名义取得了莱茵河下游的克列夫兹公爵领地和马尔克、拉文斯堡两个侯爵领地。
1618年选帝侯又取得了波兰的附庸国——
东普鲁士,因而他就从勃兰登堡选帝候一跃而成为勃兰登堡-普鲁士选帝候。为了取得东普鲁士,他不惜向波兰国王称臣纳贡。
三十年战争结束时(1648年),选帝候
腓特烈·威廉兼并了东部
波美拉尼亚及威悉河流域和易北河流域的几个小领地。同一年,他又趁波兰新王即位的机会,摆脱了对波兰的臣
属关系。
到1701年,选帝侯
腓特烈一世又以参加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条件,从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取得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于是,勃兰登堡一普鲁士选帝侯就变成普鲁士国王。
1772年
瓜分波兰时,又分到
西普鲁士(
格但斯克和托伦除外),这样就把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勃兰登堡原来领地的面积仅有23751平方公里,到1772年,普鲁士王国的领土就增加到194891平方公里了。
普鲁士之崛起,是有其经济前提的。
正是在17世纪以后经济繁荣的基础上,这个国家才能强盛起来。普鲁士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二:
第一,勃兰登堡的地理位置对
经济发展有利。贸易航路之从地中海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虽然引起整个德意志经济衰落及停滞,但是却促进了勃兰登堡的经济繁荣。贸易航路的转移,使南德和中德的个别地区不得不向北海海岸寻找贸易出口,而勃兰登堡就成为必经之路。
第二,
霍亨索伦王朝实行的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普鲁士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加
财政收入,早在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在位时期(1640年-1688年)就开始奖励工商业发展。
1685年
法国政府取消南特敕令后,胡格诺教徒纷纷逃往国外。腓特烈·威廉下令收容法国流亡者并给予优待。至1703年大约有2万名法国胡格诺教徒和13000名其他国家的新教徒定居到勃兰登堡。他们主要是手艺高强的手工业者和能干的商人,因而把资本和技术带到这里。这些新来的移民建立了
毛织和棉织
手工工场,对丝进行加工,并生产
天鹅绒、蜡烛、绢带等物品。但是在农奴制存在的条件下,自由劳动力来源非常有限。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腓特烈·威廉利用
刑事犯及狱囚、
流浪汉以及乞丐充当新工业的劳动力。其孙
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年-1740年)继续实行这个政策,他特别奖励
军事工业,如
毛呢工业。
普鲁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强,还因为它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即位时正值
三十年战争,勃兰登堡被瑞典军占领。他亲身体会到军队为立国之本,因此他决定向瑞典学习,建立一支
常备军。
1653年,他与
容克贵族达成协议:允许容克对农民行使
警察权和
裁判权;容克则同意选帝侯征收“军事税”,以便创立常备军。在这个协议中,选帝侯也同意让容克担任常备军的军官。从此以后,容克就与普鲁士军队结成不解之缘。从腓特烈·威廉以来,普鲁士国家就变成一架强大的军事机器。到腓特烈·威廉一世在位时期,普鲁士军队的数目几乎增加了一倍,达85460人,相当于全国居民的4%。在全欧,普鲁士在人口方面占第13位,但是其军队的数目却占第4位,国家财政收入的3/4都用在军事上。在军队中实行盲目服从,容克出身的军官可以任意鞭挞士卒,有些士卒往往因不堪军官的虐待而自杀。平时军纪甚严,但是一到战时,军官却纵容士兵烧杀掠夺。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是与容克阶级紧密相联的。容克阶级积极支持军国主义政策,这是因为这个政策给他们带来许多利益:第一,实行军国主义及侵略扩张,他们就可以获得新的地产。第二,随着国家领土的扩张,
行政管理机构也就扩充起来,这就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当官机会。第三,加强
军事力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军官的数目从而为容克的子弟提供了更多的军官职位。
容克阶级拥有雄厚的
经济力量,他们的经济力量是建立在农奴制上面的。德意志的“
农奴制第二版”在普鲁士表现得最为突出。从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期,普鲁士,特别是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农民又农牧化了。他们完全被束缚在土地上,并且被迫向地主提供
劳役地租及代役租。农奴每周要在领主的土地上劳动4~6天。1710年一个官员在报告中写道:“地租、劳役、租税、士兵驻扎和
贡赋等经常增加,人民很难维持下去;农奴一直很穷而且越来越穷,一如既往,最后他们无可奈何只好逃跑……”
普鲁士的官僚系统也是靠军队的力量建立起来的。
本来普鲁士一些地区的
征税权掌握在各领地的等级会议手中,但是
腓特烈,威廉却靠武力征税。他曾派军队以武力相威胁,迫使克列夫兹和马尔克接受了新税。接着,他把这种新税变成事实上的
永久性税收,从而剥夺等级会议最主要的职权——收税权。最后,由于各地税款主要用于军队开支,他就把税收事务交给军方去办,为此组建军事总部,下面设军事
财务处,向各地派遣军官,负责征税。这些军官用军事命令的方式进行工作,很快把
工作范围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并把各地原有的行政机构排挤到一边,其中包括各领地等级会议和市镇自治当局。
通过军事总部,腓特烈·威廉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官僚
行政系统,而这个系统的灵魂是军队。
1723年他设立直属国王的“财政、军事与王室领地最高总管理处”,作为管理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这位“军曹国王”用管理军队的方法管理国家,认为专制君主最懂得他的人民需要什么。他曾说:“朕乃君主,故可为所欲为。”在他的统治下普鲁士发展成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军营式的纪律与
等级制度支配整个
社会生活。所谓的“普鲁士精神”到这时已完全成形了,它的公式是
专制主义加上军国主义。
历史背景
德意志是一个民族
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年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
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
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我们讲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
从1618-1648年,
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法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胜利者法国和瑞典有权保证德意志各邦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各邦有充分权利同欧洲任何国家签定条约。这样,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最后确定下来。三十年战争后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种程度,有这样一组数据很能够说明问题:当时在德意志境内,共有360个独立的邦国和1500个半独立的领地。绝大部分的邦国版图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亚地区,每个邦国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这些邦国的君主却都很自负,无论其邦土大小都一样建立起自己整套的专制制度,
国家机构健全,也拥有军队。一支军队有时只有12个士兵组成。
在这种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个社会有秩序、中央有威权、政府有效率、军队有战力的普鲁士显得十分与众不同。须知近代欧洲,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不是温情脉脉、和风细雨的曼妙之旅,在那个弱肉强食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普鲁士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用火与剑来铺就它的王者之路。
特点
新兴的
普鲁士王国是个家底薄弱的小国,被列强戏称为“
铁罐堆中的一只陶罐”,随时都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险。因此从1701年普鲁士王国建国伊始,历代统治者就把强化军队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
普鲁士的
军国主义非常突出,1740年
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铁腕统治下,普军人数由原先的7万人激增至20万,占全国人口9.4%,
军费开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预算的4/5。当时的普鲁士面积在欧洲仅居第十位,人口居第十三位,但它的军队却排到了全欧第四的位置。而且这一数字在腓特烈二世的后继者
威廉二世那里又增加到了23.5万人。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对其他国家来说,是国家拥有一个军队;对普鲁士而言,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性质是如此的鲜明,它的好战性直接促成了后来俾斯麦“
铁血政策”的出台,并进而成为了两次
世界大战的原因。
(二)
容克长期把持
国家政权,并成为唯一能够担负起领导民族统一大业的阶级
普鲁士是一个容克国家,市民阶级在这里的力量非常微弱。这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工场
手工业发展缓慢,其在国家整个
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还不到10%,而且它们的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封建
王公贵族的
生活消费和政府军队的开支;另一方面,当18世纪末英法早已克服
行会的传统束缚时,
德意志的手工业却仍为行会所控制,古老的法规和条例还在严格的执行,一切能够促进竞争和创新的路径都被封建桎梏无情的堵塞。经济上的这种
依赖性以及自身实力的先天不足,造成了德意志资产者在政治上对封建权力的怯懦性和卑躬屈膝。
农民也无力反抗强大的封建专制王权。德国曾爆发了伟大的
农民战争,但最终被残酷镇压下去,而
三十年战争则彻底摧毁了
农民阶级最后的反抗力量,地主成为农村唯一的主人,强迫农民服劳役的农奴制度变成了德意志的普遍制度,而这种状况在普鲁士表现的尤为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曾打算把德意志各地分散的工人团体联合成一个全国性的
政治组织,以便推进革命。但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散的德意志不存在这种条件。当时德意志工人阶级还很不成熟,他们中大部分人仍是
手工业者,而且基本上是跟着
资产阶级走的。而且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1848年革命在整个德意志都被镇压下去,工人运动长期处于低潮。
既然资产阶级和农民都无力完成德国的统一大业,而力量尚十分弱小的
无产阶级又在政治上远没有成熟,那么这一任务便历史的落在了普鲁士贵族
地主阶级(容克)的身上。
(三)王权强大,同时在保留容克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
资本主义容克经济掌握着国家
经济命脉,
容克地主垄断了粮食出口,同时还免付
出口关税。在
普鲁士军队中,容克则占据了所有的军官职位。普鲁士的
农奴制与早期农奴制不同,它是
商品生产发展的结果。随着粮食和各种农产品日益成为重要的商品以及价格上扬,
农业生产变得有利可图。于是容克地主便开始抢占农民土地,合并成大田庄,面向
市场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生产。
农奴制体现的只是普鲁士
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凸显了普鲁士高度中央集权的
君主专制特色。而这一
政治体制保证,对于任何一个近代欧洲强国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
彼得一世治下的
俄国如此,
路易十四统辖的法国亦然,普鲁士也不例外。
1848年革命失败后,尽管普鲁士没有像
奥地利那样恢复纯粹的
君主制,而是维持了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但贵族仍在这个联盟中保持了
领导地位,国王则依旧拥有无上的威权。虽然存在议会,但
上院(贵族院)是由国王指定的显贵组成,而下院(
众议院)又借助不平等的
三级选举制保证了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多数地位,因此,普鲁士的君主专制就打着民主的幌子得以延续,甚至还有所巩固。
形成原因
农奴制强化了容克的政治统治地位
从
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奴制是一种野蛮的、落后的
生产方式。农奴不仅无偿的为地主服劳役,还要自备牲畜和农具,他们的财产任意被剥夺,完全没有
人身自由,被禁锢在地主的田庄里不许迁徙。通常认为,农奴制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制度置于普鲁士崛起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的话,却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今人可以批评腓特烈二世在普鲁士“强化军事容克地主的
专制制度,以及向其臣民推行奴性教育”是历史的倒退,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当时普鲁士王国的柱石是贵族,而贵族的实力就在于占有广大的地产和对农奴的剥削。从这个角度讲,没有农奴制就没有容克,而没有容克的支持,强大的普鲁士王权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推行重商主义 注重发展经济
德意志向北出海的主要河流如
莱茵河、
威悉河、
易北河、
奥得河都流经勃兰登堡的领地,这就使普鲁士拥有了一个发展经济的有利
地理位置。而普鲁士的历代统治者也把工商业看成是一种重要财富,他们开凿
运河、修桥筑路、统一
币制、实行
保护关税的措施来发展经济。同时普鲁士还注重开拓海外市场,在1788年它就已向英国出口了1万1千多吨生铁。到18世纪80年代,普鲁士建立起三个贸易公司:
地中海东部贸易公司、中国贸易公司和孟加拉贸易公司。
鼓励移民 收容新教徒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及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新教联盟的获胜,使得普鲁士成为当时欧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间乐土。到1703年,大约有二万名胡格诺教徒从法国迁到勃兰登堡定居,占当时这座城市居民的1/9。这些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或拥有一定资本的商人,结果法国工商业因此遭受严重损失,而普鲁士却得到了好处。除法国移民外,还有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大量进入普国。据统计,到1740年普鲁士有人口240万,其中光外国移民就占去1/4,多达60万。勃兰登堡是三十年战争的重灾区,移民对它的复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鲁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国更早的实现
经济复苏与高涨。
统治者忧患意识强烈 较少陷入腐化堕落
与当时
欧洲王室盛行的奢靡之风迥异,几代普鲁士统治者都近乎自虐的过着清教徒式的节俭生活,以便节省下宝贵的军费与政府开支。比如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父亲
威廉一世(与后来同名的普皇是两个人)在位时,普鲁士的外交使臣以寒酸龌龊“驰名”欧洲。而显赫的王室成员们,无论王子公主,
亦或是王妃乃至国王本人,其饮食烹调拙劣,饭菜简单菲薄,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于节俭已到了悭吝的地步,以致人们在背后叫威廉一世为“乞丐国王”。
他的后继者腓特烈二世,则更具有越王
勾践卧薪尝胆一般的坚韧与刻苦,他以过人的精力躬身勤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他还号召国民勤俭节约并以身作则,绝对禁止宫廷的奢华排场。他本人平时只穿士兵服,毕生只有一件礼服。在腓特烈二世逝世20年后,
拿破仑在
耶拿战役大败普军,来到位于
波茨坦的
腓特烈二世的墓前。拿破仑用
马鞭指着墓碑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
统治阶级能够顺应潮流 及时推进各项改革
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并非像其他欧洲国家的封建贵族那样一味的因循守旧,顽固拒绝一切变革。他们善于审时度势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当然也迫于形势),并牢牢的掌控着改革的领导地位,从而既顺应了历史潮流,又免于使自己大权旁落。与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走过场的改革不同,普鲁士历代君王大多能够把改革坚持下去,而不是将前人成果半途而废,这样就既保证了普鲁士大政方针的
连贯性,又使整个国家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势头。
以普鲁士的农奴制改革为例,
拿破仑战争期间普鲁士接连惨败,几近亡国。战争的惨败和屈辱和约的签订,使普鲁士人从封建的德意志与资本主义的法兰西的较量中,愈来愈看清农奴制社会的衰败。一批深受英法
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对旧有的封建秩序进行改革。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普鲁士开始艰难的改革。1807年10月,主持国家事务的
施泰因男爵颁布了解放农民的“
十月敕令”,使得普鲁士终于在从
封建农奴制向资产阶级社会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但第一轮改革并不彻底,这使得普鲁士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对于容克继续霸占大量土地和人力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在欧洲1848革命中曾一度
倒向共和反对帝制。为了互相勾结,协调利益以便巩固政权,
容克地主阶级政府于1850年3月颁布了《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法》,从而最终完成了始于1807年的农奴制改革。改革的结果,资本家得到了发展大工业所必需的
廉价劳动力,资产阶级对君主制感到满意;通过收取农奴的高额赎金,大量被割让的份地和财富迅速积聚到
容克手中,地主阶级也发了横财;而只有农民却纷纷破产,丧失了土地和牲畜,大批的沦为半无产者,进而变成了资本家工厂和容克庄园中的雇佣工人。普鲁士统治阶级的这一“经验”,为后来的1861年
沙俄农奴制改革提供了绝佳的效仿“样板”。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普鲁士的崛起,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从16世纪以来,由于分裂,德意志在欧洲人眼里不是一个
政治实体,而
德意志民族也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正是这种长期受屈辱、受轻视的状况激发了德国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并使之内化为普鲁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也由于这种精神,促使他们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事物,大力兴办教育。这方面普鲁士王国的成就最被后人所称道――为贯彻
民族主义教育,从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
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
义务教育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腓特烈二世颁布《学校法规》,强制5-14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并任命老兵为校长,对学生进行准
军事训练。这一切都为日后普鲁士组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所推行的
教育制度改革,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
文化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
柏林大学,则作为世界上第一所
新制大学,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各国的
高等教育发展。
在普鲁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
基本义务。据统计,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各主要国家中,德国的
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国人无论在读、写、
计算能力上,还是
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方面都要领先于欧洲各国。
善于利用外交手段 最大限度为本国谋求利益
无论是早期的普王腓特烈二世,还是后来的首相
俾斯麦,他们都被公认为是当时最机敏的外交家之一。虽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可谓是“背信弃义、贪狠奸诈”,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他们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难想像普鲁士能在列强环伺的欧洲得以生存和壮大。
团结盟友,孤立对手,是普鲁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开始运行的
关税同盟是普鲁士的一个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整个德意志在政治上开始向它靠拢,既增强了普鲁士领导德国统一的能力和决心,又逐渐从政治经济上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可谓是一箭双雕。关税同盟有点类似于1993年成立的欧盟,各(邦)国通过政治经济的一体化,来最终向统一的国家共同体迈进。普鲁士善于笼络德意志各邦国,作为关税同盟的成员,这些邦国从中得到物质上的好处,加上它们的发展程度都没有达到哪怕是接近普鲁士的水平,于是普鲁士成了这些邦国资产阶级向往的中心。这些资产者把普鲁士看作是自己在经济上的前卫和将来在政治上的靠山。这样,普鲁士就开始跃居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外力推动
1805-1807年的军事胜利使拿破仑占据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鲁士王国充当了了法国反英反俄的附庸。为维护和实现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在对普鲁士实行
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外交操纵的同时,也按照法国
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模式,在当地强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废除农奴制,解除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革除古老的
典章制度,取消行会法规等等。
虽然由于战争的频繁,以及反法势力的极力阻挠,拿破仑在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改革最终没能坚持下去,但此举已经对德意志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由于拿破仑猛烈荡涤着封建割据势力,扶植正在生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才使德意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
近代工业,也使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恩格斯曾说过:“德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
传播者,是旧的
封建社会的掘墓人”。
综上所述,正是经由这样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普鲁士才能在短短百年内迅速崛起并完成了近代德国的统一,所以普鲁士有时就成为了德国人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词,而一部“
普鲁士道路”的演进史,也在某种意义上不断给予着我们警示和启迪。
内政外交
版图疆域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原东普鲁士地区(现俄罗斯
加里宁格勒州)的领土。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
条顿骑士团购买了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了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15世纪时将但泽和
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
1618年
普鲁士公国并入
勃兰登堡公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
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
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特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瑞典、波兰和奥地利获得前波美拉尼亚、
波森、西里西亚等地区。三次瓜分波兰后,普鲁士获得了新
东普鲁士、南普鲁士、但泽、托伦,以及
波兰王国的西部和中部,包括华沙地区。1806年普鲁士败于拿破仑后,被迫割让波兰地区,法国在此成立
华沙大公国。
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
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失去了拜罗伊特、安斯巴赫、纳沙泰尔(加入瑞士)、东弗里斯兰、希尔德斯海姆等领地,
华沙大公国除西部以波森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外都被俄国吞并。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了
萨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
汉诺威、明斯特主教区、莱茵河东西两岸的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以及萨尔路易、
萨尔布吕肯等领土。
19世纪,普鲁士经过战争,又先后兼并了黑森-莱茵、
石勒苏益格、
荷尔斯泰因、法兰克福等王国、公国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已经拥有22个省,包含了巴伐利亚、巴登、
符腾堡以外的大部分现今德国领土与西波兰及北波兰,还有于
普法战争中夺自法国的
阿尔萨斯和
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属普鲁士王国的波森省、西普鲁士和但泽割让给波兰,默麦尔地区割让给立陶宛,石勒苏益格的北部归还丹麦,莱茵兰地区南端被并入萨尔区,
阿尔萨斯和
洛林归还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盟军定下的奥德河-尼斯河线,界线以东的
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及波美拉尼亚被并入苏联及波兰;普鲁士的西部地区并入西德,中部并入东德,地理意义上成建制的普鲁士已不复存在。
对外关系
1862年,
俾斯麦出任
普鲁士王国首相兼
外交大臣之后,先后发动了对
丹麦、
奥地利的战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
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
北德意志联邦,并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
拿破仑三世力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的统一,俾斯麦亦决心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德国的统一。
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
色当会战”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10万军队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三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
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上述内容。为建立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同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的“
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
战略格局,史称“
俾斯麦体系”。
在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在欧洲中中心,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国出现于开始衰弱的俄国、法国、英国和奥地利的身边,使得欧洲的
均势开始动摇。但英、法、德、奥、俄仍是左右欧洲乃至世界形式的主要强国,仍是一种群雄角逐的多极状态。因此,“法兰克福格局”也称“法兰克福
多极格局”。这一格局大致维持了40年左右。
帝王世系
简介
普鲁士王国(德语:Königreich Preußen)是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国家元首称普鲁士国王(德语: Könige von Preußen),所有普鲁士国王均属
霍亨索伦王朝(德语HausHohenzollern)。
公元1701年,时任勃兰登堡大
选帝侯兼
普鲁士公爵(德语:Markgraf von Brandenburg-Herzögevon Preußen)的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支持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了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利奥波德一世的承认,使
普鲁士公国(德语:Herzogtum Preußen)升为普鲁士王国。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今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此后,积极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继续扩大领土,获得林根、默尔斯、上盖尔登、诺因堡等地,此外还买得泰克伦堡和
奎德林堡,为普鲁士争夺
欧洲霸权打下基础。由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1850年,
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被拒绝。1871年
普法战争结束后,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
威廉一世在法国
巴黎近郊的
凡尔赛宫加冕称“德意志皇帝”(德语:Deutsches Kaiser),由此普鲁士王国国王兼任德意志帝国皇帝。
1990年,东西德合并,共称德意志。
1947年2月25日,
联合国管理委员会颁布第47条法令宣布普鲁士这个国家正式灭亡,不复存在。
以下为普鲁士王国的历代国王。普鲁士升格为王国是在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他由于承诺要帮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皇帝便把他的封号由
选侯提为国王。在此之前,普鲁士曾建立过臣属于波兰的普鲁士公国,该公国后来与勃兰登堡选侯国合并。
国王列表
腓特烈一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 1701年-1713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一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 1713年-1740年在位
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大帝)(德语:Friedrich II) 1740年-1786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二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I) 1786年-1797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三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II) 1797年-1840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四世(德语:Friedrich Wilhelm IV) 1840年-1861年在位
威廉一世(德语:Wilhelm I)1861年-1888年在位
腓特烈三世(百日皇帝)(德语:Friedrich III,全名Friedrich Wilhelm Nikolaus Karl) 1888年在位
威廉二世(德语:Wilhelm II ) 1888年-1918年在位
王位继承人
领土变化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当代
立陶宛以南、
波兰东北部
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
西普鲁士地区,以及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原
东普鲁士地区的领土。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购买
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
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15世纪时将但泽和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
1618年普鲁士公国并入勃兰登堡选侯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
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特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
瑞典、
波兰和
奥地利获得前波美拉尼亚、波森、西里西亚等地区。
三次瓜分波兰后,普鲁士获得新东普鲁士、南普鲁士、但泽、托伦、以及波兰王国的西部和中部,包括
华沙地区。1806年普鲁士败于
拿破仑后,被迫割让波兰地区,法国在此成立
华沙公国。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
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失去
拜罗伊特、
安斯巴赫、
纳沙泰尔(后加入
瑞士)、东弗里斯兰、
希尔德斯海姆等领地,华沙大公国除西部以
波森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外都被俄国吞并。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
萨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
汉诺威、
明斯特主教区、莱茵河东西两岸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
莱茵兰、以及萨尔路易、
萨尔布吕肯等领土。
19世纪,普鲁士经过战争,又先后兼并黑森-莱茵、
石勒苏益格、
荷尔斯泰因、法兰克福等王国、公国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已经拥有22个省,包含巴伐利亚、
巴登、
符腾堡以外的大部分现今德国领土与西波兰及北波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属普鲁士王国的
波森省、西普鲁士和但泽割让给波兰,
默麦尔地区割让给
立陶宛,
石勒苏益格的北部归还
丹麦,莱茵兰地区南端被并入萨尔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盟军定下的奥德河-
尼斯河线,界线以东的
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及波美拉尼亚被并入
苏联及
波兰;普鲁士的西部地区并入
西德,中部并入东德,地理意义上
成建制的普鲁士已不复存在。而在1947年2月25日,联合国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第46条法令,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
教育文化
普鲁士王国除了建军武备,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外,在
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也被后人所称道。为了贯彻民族主义教育,1717年,普鲁士王国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为往后普鲁士高素质的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809年
威廉·冯·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开始改革普鲁士的教育制度,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基石,
1810年,成立的
柏林大学,则是第一所新制大学,更影响了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
统一之路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
德意志关税同盟,除
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
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
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国民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与宪法,打算趁奥地利忙于扑灭革命的空档,强迫多数诸邦国奉其为联盟共主。
1850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俄、奥的武力恫吓下,放弃称霸的计划,乖顺地回到
德意志邦联之内。
1853年,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维持将近五十年的俄奥联盟瓦解,双方反目成仇;加上1852年由
拿破仑三世成立的
法兰西第二帝国,特别敌视奥地利并处心积虑要给予打击,于是在普鲁士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可以自由挥洒的国际空间。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
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
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
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
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
兵役制度。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俾斯麦上台后,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在
普丹战争中击败
丹麦和在
普奥战争中击败
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
北德意志邦联及南方的德意志诸邦,在
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登基,成为
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
由于普鲁士拥有德意志帝国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并且在军事、经济、工业等方面远远超过帝国内其他欧洲王国、公国,因此德意志帝国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扩大版。各邦国享有内政和财政的自治,但将外交、军事(巴伐利亚除外)、海关等权力交给德意志帝国
中央政府。普鲁士历史从此并入德意志帝国历史。
崛起之议
在复杂的近代欧洲,普鲁士曾经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只是破碎的德意志联邦中的一员,贫穷落后,一度沦为波兰的附庸国。当欧洲爆发
工业革命时,普鲁士依然是个
农业国,还保有农奴制,其工业化进程晚于英国、法国,而且是个
内陆国,没有多少
海外贸易,四面被当时的欧洲列强包围。然而,从18世纪开始,不到100年内普鲁士迅速崛起,先是成为欧洲强国,随后又统一德国,成为一个
军事强国,在
一战前它的工业实力也超过了英法的总和。普鲁士是如何崛起的呢?
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团:真正影响并促使普鲁士崛起的是四位君候——大选侯腓特烈·威廉、腓特烈一世、腓特烈·威廉一世以及腓特烈二世。这四位统治者对普鲁士的诸多建树为普鲁士的强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真正使普鲁士步入欧洲强权之林的是被尊称为“大帝”的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即位后,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他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来,一直操劳政事直到深夜。他的生活十分简朴,他要求他的官员严格遵守法律,发现
贪污行为,严惩不贷。因此,在当时的欧洲,其他各国贪污腐败成风,只有普鲁士的官员清廉。
为了使普鲁士跃上强国的位置,腓特烈二世可以说采取了最直接、毫不隐藏的方式,即是战争。在腓特烈二世一生的执政中,通过两场著名的战事——西利西亚战争和七年战争,夺取了大量土地,大大增强了国力。1772年,腓特烈二世又勾结奥地利和俄国瓜分波兰,夺取了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一位高级官员(指
米拉波)不得不惊叹:“别的国家是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军国主义】
除了战争外,外交的手段亦是腓特烈二世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当战争的预期目标达成时,腓特烈二世会立即和敌方签下和约以确保战果,如1742年的布勒斯劳条约即是一例。可一旦局势又转为对普鲁士不利时,腓特烈二世又立即撕毁和约投入战场。就这样,通过不断的战争和外交手段夺取地盘,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他将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
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腓特烈二世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去世,他被尊为“大帝”。他身后无子,由侄子继承,是为腓特烈·威廉二世。
评价
如果问
二战结束后的反思中,被清算最彻底的字眼是什么?你也许会想起
法西斯、
纳粹抑或是
日本军国主义。其实,真正的答案是个让不少人十分陌生的字眼—普鲁士。
普鲁士是欧洲
历史地名,在这里建立的普鲁士王国曾是德意志境内最强大的邦国。19世纪,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
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普鲁士国王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实现了德国人完成民族统一的夙愿。然而,21世纪如果拿一张欧洲地图,人们却找不到普鲁士这个地方,因为普鲁士在二战之后遭到了同盟国的彻底清算,拆得连毛都不剩一根了。
其实早在二战尚未结束时,这个字眼就已经上了同盟国的
黑名单。1943年,美、英、苏三巨头第一次在德黑兰聚首,
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忙不迭地咒骂:“普鲁士是万恶之源!”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也是在这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就已经达成共识:在战后,德国可以被允许存在,但作为德国一部分的普鲁士一定要在地图上被抹去。
二战结束后,说到做到的同盟国把东普鲁士的首府
哥尼斯堡及其周边地区补偿给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东普鲁士的剩余部分被划给波兰。至于奥得河—尼斯河以西的普鲁士地区,则和其他德国领土一起被分为四块,分别由美、苏、英、法占领。在被占领的德国土地上,所有能让人联想起普鲁士的东西都被抹去,地名被更改、人民被驱逐、宫殿被拆毁。更有甚者,在苏联控制的东普鲁士地区,一些著名容克(普鲁士贵族)的陵墓都被拆毁和填平。
1947年2月25日,占领德国的盟军管制委员会颁布第46号
暂行法,宣布“普鲁士国中央政府及附属各级机关即日起解散”。同日,联合国管理委员会又颁布了第47条法令,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理论上讲,这两条法令其实依然生效。根据这些法令,德国甚至不被允许以普鲁士之名重新组建一个邦—虽然统一后的德国,仍然占有历史上的西普鲁士的一部分领土。
仇恨往往来源于恐惧,为什么普鲁士这个字眼会被如此惧怕,甚至被定性为“万恶之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