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偃(?—前554年),
姬姓,
中行氏,名偃,字伯游,谥号“献”,又称中行偃(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
称姓,虽为姬姓,却不叫
姬偃),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又多称荀偃,时人尊称其
中行伯,史称
中行献子,春秋中期
晋国卿大夫。
六卿之一,
晋悼公时升任晋国中军元帅,即
正卿。
荀林父之孙,
荀庚之子,
荀罃(即
智罃)堂侄。
中行世家
中行氏在晋国起家,还得从
荀林父说起。
晋献公的相国
荀息生
逝敖,逝敖生长子荀林父,又生幼子
荀首。前631年,
晋文公在三军之外又设置三行军以防备
戎狄,其中刚刚出道的荀林父率领中行军,立中行氏。
荀林父在朝中凭借着
独当一面的才能,官衔不断升迁,为官
刚正不阿,
公忠体国,成为晋国仅次于中军元帅
赵盾的高级
官僚,即中军佐。
前597年,荀林父晋升为中军元帅,荀氏家族一夜爆发,就连荀首的智氏家族也因为哥哥的得道而得以升天。
前594年,荀林父告老,
荀庚继立。中行氏家族已经在晋国站稳了脚跟,而且实力强劲,与至亲的智氏,同朝为官。前588年,
晋景公为褒奖
鞌之战中表现优异的三军将士,增置12卿,其中,荀首佐中军,荀庚将上军,
荀骓将新
下军。荀氏一门
三卿,显赫异常。至前577年,时任中军佐的荀庚逝世,
中行偃代父上朝,因为荀氏在朝中的实力较大,且与
正卿栾书的关系比较牢靠,中行偃一出道,就高居上
军佐一职,可谓
官运亨通。时八卿
将佐如下:
厉公时代
早在前587年,年轻的
栾书就接替
郤克,成为了晋国执政,晋国进入了栾书时代,栾书作为晋国朝臣的一把手是非常称职的,他具备着一个成熟政治家所应该拥有的一切才能,《
左传》称他“从谏如流”;
赵朔赞扬他:“实其言,必长晋国!”可见郤克在临终前对栾书的安排是多么的睿智!
由于郤克与栾书的关系是世交,栾郤两家关系密切。遗憾的是郤克的儿子
郤锜过分狂悖自大,而且权欲熏心,不断地安排自己的本家人成为
卿大夫,组成强大的
三郤。三郤成型后,在政治、军事、司法、外交各方面都渗透极深,对栾书的正卿权威形成了巨大挑战。
三郤张狂,锋芒外露,在晋国倚强凌弱造成众怒所向。相比之下,
栾书则要显得温和得多,至少是外表上的温和。
中行偃完全与栾书站在了同一战线。
前574年,栾书阴谋陷害
郤至,利用厉公的力量图灭三郤,中军佐郤锜被杀,中行偃顺势代郤锜成为了中军佐,出道仅仅3年,就幸运的成为了国家的二把手,地位仅仅次于
正卿栾书。
总言之,由于父亲与正卿栾书的关系亲密,又有着共同的政治对手,荀氏、栾书相互扶持。中行偃对栾书的态度非常谦和,是栾书非常坚实的追随者。
弑君从犯
三郤被灭后,
胥童与长鱼娇并没有因此而息兵,而是率队扑向了
栾书,将中军元帅栾书与上军将
中行偃一并拿下,交由
晋厉公处理。本来这是一次剿灭强族,重新树立国君权威的最好机会,可惜厉公放弃了。他自己声称:“一天杀了三个卿,寡人已不想再残忍下去了。”
遗憾的是,晋国的竞争本就很残忍,由不得厉公
优柔寡断。所谓“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晋厉公释放了栾书,还好言相劝,这是误会…误会。
之后的栾书、中行偃
度日如年,整天心惊胆战。老谋深算的
栾武子自然清楚,胥童将自己逮捕肯定不是误会,至少是晋厉公对自己已动杀心。
在晋国打拼了二十余年的栾书意识到了危机的来临,与其被
晋厉公所杀,还不如自己
先发制人。
栾书决定向晋厉公下手,又担心自己实力不济,最终
弄巧成拙那就麻烦了。既然要出手,那就必须成功。首先就找到年轻脑热也已被厉公下了警告处分的中行偃,中行偃在
中行氏家族当家已经有3年了。最善于搞政治阴谋的栾书甚至不惜要挟荀偃。如今
郤氏被灭了,如果栾氏再被灭,恐怕下一个轮到的就是你们荀氏和范氏了,上次
胥童逮捕我们只是一个热身运动。
想到了自己家族的未来,想到栾书昔日的诸多恩惠,荀偃被征服了,他决定跟着栾伯“闹革命”,走上了一条影响了他一生命运的不归路。
前574年,晋厉公按照往常的习性,出游于
匠丽氏,朝中空虚。
栾书乘虚以“
清君侧”为名,发动政变,出动亲兵逮捕游兴正浓的厉公。一代霸主竟然一夜间沦为了臣子的阶下囚。
栾书与
中行偃共谋杀了
晋厉公,另立新君,深恐被后世所唾骂,分别向韩厥与
士匄询问意见。士匄刚入政坛,相对低调,婉言拒绝。
韩厥大骂栾、荀之流弑君,而且名正言顺的表态:“我绝对不会苟同!”
此时的栾书
骑虎难下,只有荀偃才是他忠实的追随者。栾书还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弑晋厉公已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他们已经商量好新君的人选。
前573年,栾书、中行偃派遣荀氏家族的程滑,杀晋厉公于狱中。同时新君
孙周已经在来晋国的路上。
悼公打压
前573年二月初一,
孙周正式即位于朝堂,是为
晋悼公。晋国进入了悼公复霸时代,年仅15岁的晋悼公胸怀大志,力图匡扶晋国霸业。首要的就是惩治祸乱元凶。不久,
栾书消失了,去哪里了?不知道。被杀了?还是被废了?我们都无从知晓,反正到前这一年的11月份,
韩厥已经顶替了栾书,成为了晋国的新一任执政大夫(晋悼公第一任正卿为士渥浊,见成公18年:使为士渥浊大傅,使修范武子之法。即中军帅兼大傅)。
与以往的正卿不同,韩厥是晋悼公一手破格提拔的,而不是前一任正卿安排。之前的韩厥只是上军将,职位在
中行偃之下。而晋悼公一即位,直接将荀偃隔过去。本已官居中
军佐的中行偃按照
晋国六卿的常规制度,只要身体健康,接替栾书的必然是他。由此可以看出晋悼公的用人标准,才能重要,政治品质更重要。
前566年,正卿
韩厥告老,荀罂执政。此时晋国六卿将佐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
晋悼公与以往的
晋灵公、
晋景公、
晋厉公不同,他有着极强的驭人之术,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八卿
将佐的任免升迁。这次,晋悼公安排中行偃的叔叔
智罃为执政,又破格提拔
士匄为中军佐,委屈中行偃继续率领上军。
中行氏与
智氏虽然在名义上已经分家,但是在血统上还是一宗。晋悼公提拔智罃为
正卿,也算是中行氏的光荣。然而士匄的功勋与资历都不如中行偃,却位居中行偃之上。这应该是晋悼公为平衡
世卿而做出的调整。如果荀氏家族的智罃与中行偃一起率领着晋国最为精锐的中军,就可能具备左右君权的实力。悼公刻意设置范氏(
士匄、
士鲂)与荀氏的权利交叉,便于自己操控国政,又可以继续压制有弑君案底的中行偃,长期观察。
升任执政
公元前560年,
正卿智武子荀罃以及
下军佐彘恭子
士鲂几乎同时寿终正寝,
晋悼公裁撤新军,是八卿重新编制回六卿。按照常规,中军将智武子死后,就该由中军佐
范宣子士匄执政。但是悼公却又撇开士匄,直接提拔上军将中行偃为正卿。此时
六卿将佐如下:
经过
晋悼公长期的观察与考验,中行偃终于修成正果,继叔父
智罃成为了晋国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族弟
荀朔(智罃之子)早亡,族侄
荀盈尚幼,难得卿位,晋悼公未设置新军将领,晋国回归六卿军制。荀偃本为
中行氏之主,现又代理智氏之权。荀偃一身相当于两家共主,势力强大的同时,亦在呵护着智氏的发展。
南征北战
在叔父
智罃执政时,晋国的中原霸权就已经确立,楚国已经无力再与晋国争夺,悼公成功复兴了晋国霸权。
迁延之役
在晋国人对中原进行轰轰烈烈的复霸运动时,秦国人却在不断地袭击晋国后方,由于
秦国的力量很有限,对晋国完全构不成致命威胁,但是态度终归不好
前562年,
郑国彻底被晋国征服,剩下的只是扫尾工作。
晋悼公得以腾出手来收拾一下一直在给晋国添麻烦的秦国人。
前559年,晋悼公号召诸侯“
合纵”伐秦,
晋国六卿全体出动,晋悼公在秦晋国境线上等待,中行偃统领全军。这个与战国时代的合纵伐秦不一样,春秋时代的秦国对晋国基本上不构成杀伤力的,中行偃的任务就是教训秦国人。
晋、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
杞、小邾13国诸侯联军浩浩荡荡的开入秦国,强渡泾水,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推进到秦国的腹地,
秦景公顶住压力,不肯屈服。元帅中行偃决定继续前进,并命令全军:明天鸡叫时套车,填塞水井,推平灶台,跟着我的马头的方向前进(唯余
马首是瞻)。时任
下军将的
栾黡跳出来反对:“什么?看着您的马头?我们晋国从没有这样的军令。我的马首还向着东方呢!”于是带着自己的下军以及附属的新军(相当于晋军的半数)掉转方向提前回国了。
中行偃看到晋国人自己整出这样一出闹剧,在天下诸侯面前丢尽颜面,干脆委屈自己服从栾将军,下令全军撤退。就这样,秦国逃过了一劫,中行偃统帅军队回国,
晋悼公对中行偃没有处罚,对栾黡、
魏绛等下军一班
将佐也是姑息不惩。这场声势浩大的伐秦战争不了了之,晋国人戏称为“
迁延之役”。
湛阪之战
前558年11月,时年不满30岁的
晋悼公突然病危,不久薨逝。其公子彪立,是为
晋平公,由执政
中行偃辅佐。
前557年,
许灵公担心楚国靠不住,一意孤行打算投靠晋国,并向晋国请求把整个国家都迁到晋国境内,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前557年初,尊王攘夷的晋国自然是欢迎的,会合诸侯为新成员搬家。没想到许国人民留恋故土不愿搬家,晋国人十分恼火,准备出兵攻打出尔反尔的许国。
夏六月,中行偃、
栾黡率领晋、郑、宋、鲁、卫五国组成联军伐许,大军进到棫林(在今河南省
叶县东北)驻扎。9日,联军进驻于函氏(叶县北)。荀偃、栾黡进而率领诸侯攻击楚国本土,以反报前561年楚秦伐宋的扬梁之役。在湛阪(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与由公子熊格率领的楚军决战,楚军大败,
中行偃、栾黡乘胜追击,攻打方城(山名,为进出楚国腹地的门户),进攻楚国本土,并再次顺便讨伐
许国,而后胜利班师。
大举攻齐
晋悼公后期,齐国在东方再次
蠢蠢欲动。前558年夏,
齐灵公背着晋国联合
邾国攻打鲁国,
鲁襄公急忙向晋国求救。晋悼公会合诸侯,准备讨伐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齐国人。很不幸,就在这一年的11月9日,晋悼公病倒了,再也没有好起来过,不久与世长辞。援鲁计划只能搁浅,晋悼公的死大大助长了齐灵公的野心与决心。
前557年,晋国人安葬晋悼公,
晋平公与诸侯们会盟于温(今河南温县)。齐灵公派遣
高厚参加会盟,会议还没有结束,高厚心中有鬼,就提前开溜。
随即晋楚发生了湛阪之战,齐国也乘机再次攻击鲁国,鲁襄公派
叔孙豹前往晋国求援。
正卿中行偃与中军佐士匄决意伐齐。
前555年,晋平公携
六卿,会合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诸国国君,正式起兵伐齐。中行偃向天祷告:“齐国的
吕环靠着地形的险要,仗着人多,丢弃好友并违背盟誓,欺凌虐待百姓。陪臣彪(晋平公的名)将率领诸侯前去讨伐,他的
官臣偃(中行偃自称)在前后辅佐,如果得到成功,不带给神灵羞耻,官臣偃不敢再次渡河。唯神灵制裁!”言罢,将玉沉入水底,大军横渡黄河。
齐灵公在
平阴(今山东
平阴县西南)驻防,企图抵挡联军。中行偃坐镇中军,率领联军很快便兵临平阴城下,联军强行攻城,齐军伤亡惨重。首战不利,
雄心勃勃的齐灵公信心受到不小的打击。
不久,齐国大夫析文子从晋国人那里打听到鲁国与
莒国打算破釜沉舟,出动兵车1000辆攻打齐国后方,为晋国助战。析文子也不管是真是假,连忙向齐灵公报告,齐灵公更加胆怯了。
中行偃下令联军到处插上旌旗,伪装军队。每辆战车左面是士卒,右面摆上草人,打着大旗走在前面,后面的战车干脆拖上干柴进发,一时间征尘漫天,要有“
草木皆兵”的视觉效果。
齐灵公等高一看,漫山遍野都是晋军,顿时吓破了胆,撇下守军,逃回
临淄。
最高指挥官
吕环(即齐灵公)临阵脱逃,这个仗已经没有意义再打下去了,没过几天,
平阴守军悉数撤离,中行偃下令追剿……
以晋军为主力的联军向齐国腹地平推,齐灵公在兹(在今山东
平阴县东)、邿(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卢(今山东
长清县西南)囤积了防御重兵。仅仅一个月,联军就将齐国的兹、邿、卢三城团团包围。这是齐灵公的最后赌注,吕齐政权的最后一道防线,关乎齐国生死存亡的时刻来临了!
中行偃决定分兵强攻齐国的三座防御堡垒:中军(
中行偃、
士匄)攻打兹;上军(赵武、韩起)攻打卢;
下军(
魏绛、
栾盈)攻打邿。11月13日,中军攻克兹城;19日,下军攻占邿邑。只有卢邑在
高厚的领导下仍然坚守,卢是高氏的封地,经历过高氏世世代代的经营,城郭牢固,人民
殷富,才没有被晋军迅速攻破,也给了这几个月来不断受到刺激而近乎崩溃的
齐灵公一丝安慰。
中行偃的身体就快支撑不住了,也想着尽快结束对
齐国的剿杀。12月,
中行偃率中军、下军绕过卢,径取齐都
临淄。联军将临淄团团围住,这比起后世的
乐毅伐齐提前了足足270年。
齐灵公坚守的信心动摇了,精神近乎崩溃,又想着逃离临淄。齐国世子
吕光强留父亲坐镇临淄,保卫齐国社稷,与齐国共存亡。联军在临淄周围大行扫荡,联军向东侵及潍水,向南推进到沂水,齐国依然在坚挺。诸侯联军士气仍然士气高涨,晋国人却要退兵了,因为主帅中行偃已经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命了。
死不瞑目
晋国军队终于要撤兵了,最大原因还是中军元帅中行偃就快走到他人生的尽头。
自从厉公被弑,悼公即位以来,中行偃总是做恶梦,梦见
晋厉公向他争讼索命。不知道
栾书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梦境,这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可以看出
中行偃在与栾书合流弑君后内心深处的惭愧与忏悔。
就在中行偃即将大举伐齐期间,他又一次做了噩梦,梦见自己与厉公争讼,自己理亏,厉公拿着戈一挥,首级就坠落身前,荀偃赶紧跪下来把自己的头捡起安上,捧着脑袋就跑。遇到了一个巫师。噩梦惊醒后,过了几天,荀偃还真的就在路上碰见这个巫师,谈起梦中景象,不料巫师也在同一天做了同样的梦。巫师告诉荀偃:“今年,您必死无疑!”
伐齐战争
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荀元帅的身体已是一天不如一天。中行偃强挺着身体的种种不适,以国家为重,也算是对当年造成国家内乱的自我赎罪与解脱吧!
自从晋军渡过黄河以来,大约也是水土不服,中行偃的病情加重了。他头部生了恶疮,两眼突出,死亡已在旦夕之间。
晋国的
卿大夫都来探望他,他拒不接见。就连自己的得力副手
士匄都没有见他的机会。前554年2月,中行偃走完了他的一生。诸卿前往探望,入殓时,中行偃两眼不瞑,咬紧牙关,仆人无法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玉珠。士匄抚摸中行偃的尸体:“我侍奉
中行吴哪里敢不像侍奉您一样啊?”中行偃如故,死不瞑目。士匄疑惑,士匄的外孙
栾盈(栾盈之母栾祁为士匄之女)站在一旁说:“元帅是不甘心没有将伐齐大业进行到底而不瞑目吧!”士匄的外孙栾盈又说:“如果你死之后我们不继续你的愿望进攻齐国的话,有黄河为证!(主苟终,所不
嗣事于齐者有如河!)荀偃这才闭上眼,松开嘴巴接手做口含的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