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直公是《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中的人物。
妖怪故事
三藏正自点看,渐觉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道:“
十八公请得圣僧来也。”长老抬头观看,乃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色。各各面貌、衣服俱不相同,都来与三藏作礼。长老还了
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十八公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宽坐叙怀,足见禅机真派。”三藏躬身道:“敢问仙翁尊号?”十八公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
凌空子,虚心者号
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三藏道:“四翁尊寿几何?”孤直公道——
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寿,但劲节翁又千岁余矣。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汉时之四皓乎?”四老道:“承
过奖,承过奖!吾等非四皓,乃深山之四操也。敢问圣僧,妙龄几何?”三藏合掌躬身答曰: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老俱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
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
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
希夷,六根
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
象罔,踏碎涅般?。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四老侧耳受了,无边喜悦,一个个稽首皈依,躬身拜谢道:“圣僧乃禅机之悟本也!”
拂云叟道:“禅虽静,法虽度,须要性定心诚,纵为大觉真仙,终坐无生之道。我等之玄,又
大不同也。”三藏云:“道乃非常,
体用合一,如何不同?”拂云叟笑云:我等生来坚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
生身,蒙雨露而
滋色。笑傲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凋,千枝节操。似这话不叩冲虚,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
草鞋,不知寻个什么?
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
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壮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
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
三藏闻言叩头拜谢,
十八公用手搀扶,孤直公将身扯起,
凌空子打个哈哈道:“拂云
之言,分明漏泄。圣僧请起,不可尽信。我等趁此月明,原不为讲论修持,且自吟哦逍遥,放荡襟怀也。”
拂云叟笑指石屋道:“若要吟哦,且入小庵一茶,何如?”长老真个欠身,向
石屋前观看,门上有三个大字,乃“木仙庵”。遂此同入,又叙了坐次,忽见那赤身鬼使,捧一盘
茯苓膏,将五盏
香汤奉上。四老请
唐僧先吃,三藏惊疑,不敢便吃。那四老一齐享用,三藏却才吃了两块,各饮香汤收去。三藏留心偷看,只见那里玲珑光彩,如月下一般水自石边流出,香从花里飘来。
满座清虚雅致,全无半点尘埃那长老见此仙境。以为得意,情乐怀开,十分欢喜,忍不住念了一句道:“
禅心似月迥无尘。”劲节老笑而即联道:“诗兴如天青更新。”
孤直公道:“好句漫裁抟锦绣。”
三藏道:“弟子一时失口,胡谈几字,诚所谓班门弄斧。适闻列仙之言,清新飘逸,真诗翁也。”劲节老道:“圣僧不必闲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望卒成之。”三藏道:“弟子不能,烦
十八公结而成篇为妙。”劲节道:“你好心肠!你起的句,如何不肯结果?悭吝珠玑,非道理也。”
三藏只得续后二句云:“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十八公道:“好个‘吟怀潇洒满腔春’!”孤直公道:“劲节,你深知诗味,所以只管咀嚼,何不再起一篇?”
十八公亦慨然不辞道:“我却是
顶针字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道:“我亦体前顶针二句: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
福寿图。”
拂云叟亦顶针道:“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亦顶针道:“夫因
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敢再起两句。”孤直公道:“圣僧乃有道之士,大养之人也。不必再相联句,请赐教全篇,庶我等亦好勉强而和。”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曰:
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
玉象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四老听毕,俱极赞扬。
十八公道:“老拙无能,大胆搀越,也勉和一首。”云: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山空百丈
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孤直公道:“此诗起句豪雄,联句有力,但结句自谦太过矣,堪羡,堪羡!老拙也和一首。”
《西游记》
《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
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
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
唐僧出世、
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修成正果的故事。以
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
西游记》文字以
白话文为主,间有赞赋诗词,多用夸张、
比喻手法,铺陈、排比句式,音调韵律铿锵,朗朗上口,适合高声说出或者唱出,
平话、弹词、戏曲脚本痕迹很重,仿佛说书人或者戏台就在你面前,这样的语言极大发挥了音调韵律对人心理的作用,增强了感染力,其缺点则是说书人口吻太重,在生活中不容易用得上。白话文诙谐有趣,间或有狡黠、奸猾之处,颇有西域语趣;大量赞赋诗词,大量华丽绮靡辞藻铺陈堆砌,描绘出华丽富足、祥和自由的仙界风光、妖魔洞府;刻画出形象毕肖的神仙形象、妖魔形象等等。让读者满眼珠光宝气、玉宇琼枝、如梦如幻、恍入仙境。这些“仙境”在佛教来说并非仅仅是幻象,确实是佛教统治理念下应有的风景,印度确实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公、贵族阶层,千百年来都能过上比较安康、富足的生活。佛教适合城邦制,往往能“饶益”一方土地!《西游记》更加市侩化。《西游记》大量降妖伏魔历险情节设计,与佛教重视“力”、“无畏”有关。
《
西游记》的文体实际上是一种佛经体,其构思、体裁、情节、表现方法均来自佛经故事,佛经故事大量使用幻想、夸张的构思方式;使用神变、分身、幻化(化人、化物、
化境)、魔法、异变(地动、
地裂、大火等)、离魂、梦游、入冥(地狱)、升天、游历它界(龙宫、大海等)等等情节,更多用比喻
修辞方法。《大涅槃经》里提出八种:“喻有八种:一者顺喻,二者逆喻,三者现喻,四者非喻,五者先喻,六者后喻,七者先后喻,八者
遍喻。”接着对它们举例作了解释。《
大智度论》又指出“譬喻有二种:一者假以为喻,二者实事为喻”。这即是所谓“假喻”和“实喻”。特别常用的还有所谓“博喻”, 即并列多种比喻。这些在具体作品里触目皆是,就不胜列举了。
佛教的
本生故事本生谭艺术价值最高、也最为普及的部分之一,被称为是
古印度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并称的古代世界寓言文学的宝典。
昙无谶所出《
大般涅槃经》说:”何等名为闍陀伽经(《本生经》另一音译)如
佛世尊本为菩萨 ,修诸
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罴、作麞、作兔、作粟散王、
转轮圣王、龙、
金翅鸟,诸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本生经》的形成大体与集结佛传同时。
部派佛教三世诸佛过去七佛中央邦马尔瓦地区
阿育王(前268?-前232?)所建桑奇大塔牌坊浮雕里已多有本生和佛传故事。东晋
法显西行求法,在
天竺曾到本生故事讲的菩萨
割肉贸鸽、施眼、
舍身饲虎处;在
师子国(
斯里兰卡)他遇到
王城大唐西域记》同样记载了五印流行本生故事的情形 。
胡适曾说:“《华严经》末篇《入法界品》占全书四分之一以上,写善才童子求法事,过了一城又一城,见了一大师又一大师,遂敷衍成一部长篇小说……这种无边无尽的幻想,这种‘瞎嚼蛆’的滥调,便是《封神榜》‘三十六路伐西岐 ’,《
西游记》‘八十一难’的教师了。”
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孙昌武说:“《
贤愚经》的《须达起精舍品》则对其中舍利弗与六师外道斗法情节进行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发挥。
陈寅恪论及这段故事,联系《
增壹阿含经》卷二九和《
大智度论》卷四五所记佛弟子舍利弗与
目连角力事,指出‘今世通行之《西游记》小说,在唐三藏
车迟国斗法事,固与舍利弗降服六师事同。又所述三藏第子
孙行者猪八戒等,各矜智能诸事,与舍利弗
目犍连较力事,或亦不无类似之处’ 。”
分辨原形
他三人同师父看处,只见一座石崖,崖上有木仙庵三字。
三藏道:“此间正是。”行者仔细观之,却原来是一株大
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再看崖那边,还有一株老
杏,二株
腊梅,二株
丹桂。行者笑道:“你可曾看见妖怪?”
八戒道:“不曾。”行者道:“你不知,就是这几株树木在此成精也。”八戒道:“哥哥怎得知成精者是树?”行者道:“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
柏树,
凌空子乃桧树,
拂云叟乃竹竿,
赤身鬼乃
枫树,
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今
江苏省
淮安市楚州区)人,汉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
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82岁。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
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
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
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
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人物图像如《吴承恩像》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