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subject)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一般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从创造知识和
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
知识体系;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从
大学里承担教学科研的人员来看,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
概念明晰
定义描述
“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discipline词义本身具有多重含义。国外一些著名辞书,如萨美尔的《
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
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
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
概念辨析
学科与专业概念区分
现代社会里的大学承担着三大职能: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而学科是大学有效完成这些职能的载体。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他的《
高等教育新论》一书中提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一般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
知识体系;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从
大学里承担教学科研的人员来看,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这是学科的三个基本内涵,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体现不同的内涵。学科水平对大学能否培养优秀人才、产生丰硕的
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科水平既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体现在
应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
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每一所大学都能够通过不断提升学科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学科通过专业承担人才培养这一职能。通常,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专业是“
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大学为了满足
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业的本质内涵,表明了专业的范围、对象和功能,而“专门领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特征之一。大学中的专业是依据社会的专业化分工确定的,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社会分工的需要作为一种外在刺激促成了专业的产生。有学者提出,专业处在
学科体系与社会
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这一观点基本反映了专业这一概念的本质。因此专业的定义中有
两个关键概念:
社会需求与学科基础。一个专业要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必须首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必须依托与它相关的学科来组织
课程体系,然后实施
教学过程,获得教学效果。
划分标准
国家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推荐标准,由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第一版本。
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第一版本
GB/T 13745-1992。
2006年国家开始对第一版
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并于2009年6月26日由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2009年第6号(总第146号)》发布第二版即现行最新版GB/T 13745-2009。
该标准由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全国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与计划
财务局起草,规定了学科
分类原则、学科分类依据、
编码方法,以及学科的分类体系和代码。此标准适用于基于学科的
信息分类、共享与交换,亦适用于国家
宏观管理和部门应用。
国家标准GB-T13745-2009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
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学科进行分类,分成五个门类(A自然科学、B
农业科学、C医药科学、D工程与
技术科学、E
人文与社会科学),下设62个
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
三级学科。在中观层次上已发展出约5500门学科,其中非
交叉学科为2969门,
交叉科学学科总量达2581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58%。
通用划分
《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是根据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规定印发的,分为
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开展
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
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
1997年颁布《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国高等学校
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减少到381种。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高校
本科教育学科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军事学、管理学12大学科门类,72个
一级学科,249个专业。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0501)、外国语言文学(0502)、新闻传播学(0503)、艺术学(0504)四个并列
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
一级学科,
艺术学理论(1301)、
音乐与舞蹈学(1302)、
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 )和
设计学(1305,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此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
一级学科由89个增加到110个。这是中国27年来第四次更新学科专业目录。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中国普通高校的
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3大门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学科设置
国标设置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通用设置
学科建设
普遍的认识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学科建设的内容上来认识的。即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以学科为划分,对学科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建设。二是从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认识的。即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心,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