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为云南省曲靖所辖县级市。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沾益县毗邻,西隔
牛栏江与
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秦以前属古被郎辖地。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
郁邬县(今宣威)。东汉,并
郁邬县人汉阳县(今贵州威宁、水城)。蜀汉时复置
郁邬县,改属建宁都(今曲靖)。唐代,大理国置磨弥殿部,其地域舍今宣威、沾益、富源之境。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立云南中书行省,建立路、府、州、县,沾益州隶曲靖路,领交水(今沾益)、罗山(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东北部)三县,州治石堡山西(后迁今宣威河东营)。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为曲靖府,沾益州隶曲靖府,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州治今宣威河东膏,同时废除州领三县。同年,于土府腹地(今
宣威城)设乌撒卫后三所,隶贵州都司。洪武十六年,筑后三所土城,增设流官知州,侨居后三所内,开始土、流宫合治。
同时,设沾益(今宣威城)、倘塘、可渡三站,并交水、罗山、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后所军电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隶四川布政使司,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明天启二年(1622),乌撒土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后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翌年,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土知州仍居河东营。清顺治十六年(1659),经略洪承畴至滇,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本境称旧州。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商。五年七月,取原宣威关之名设宣威州,裁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各营火地面自高坡顶以上属沾益,以下属宣威。宣威州之名沿至民国元年(1912)。民国2年裁州设县,改宣威州为
宣威县,隶属云南省第二区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宣威县,隶曲靖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4年6月3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改宣威县为榕峰县11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宣威县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威县-改设宣威市(县级市)。
2009年,
宣威市辖区有26个乡(镇、街道),即
宛水街道、
西宁街道、
双龙街道、
虹桥街道、来宾镇、
倘塘镇、田坝镇、板桥镇、
羊场镇、格宜镇、龙场镇、海岱镇、落水镇、务德镇、龙潭镇、宝山镇、东山镇、热水镇、得禄乡、普立乡、西泽乡、杨柳乡、双河乡、乐丰乡、文兴乡、阿都乡。有331个村委会、25个居委会。2009年未,全市有总人口1442484人,男762699人,女679785人,男女比例为112:100,其中非农业人口143084人,少数民族94232人。出生率为7.54%0,死亡率为4.35%0,自然增长率为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