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中漏下
妇女不在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又称“崩中漏下”。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者叫“崩”;来势较缓,血量,淋漓不断者称“漏”。常常二者相互转化,故称“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功能性子宫出血”范围。
临床表现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
并发症
(1) 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 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3) 邪毒感染: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病因病机
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1.暴崩致脱 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 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 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 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 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诊断检查
临床对以崩漏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崩漏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辨病思路:  1.崩漏病特指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出血如崩似漏的疾病,包括崩中和漏下。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妇女,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病变。  2.崩漏以外的其他疾病出现阴道非正常性出血者,常有:  (1)阴道出血量多,小腹部扪及肿块者,多为石瘕。  (2)确诊妊娠,阴道出血,可见于胎漏异位妊娠。  (3)产后阴道出血,量多者分为新产出血、血崩、晚期产后出血;量少淋漓不尽者,为产后恶露不绝。  (4)崩漏,伴全身皮下出血、身热者,应考虑疫斑病、紫癜病、蓄血病等。  (5)周期性于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且白带增多者,为经间期出血。  (6)因损伤所致阴道出血,有损伤原因可查,称女阴损伤。  (7)伴全身多处出血而出血难止,不发热者,可能为血溢病。  (8)中老年妇女阴道时有出血,带下臭秽或夹血丝者,应疑及胞宫癌等之可能。  3.常规妇科。产科检查,应作为必备诊断。  4.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必要时可作脊髓液、细胞培养等检查。  5.腹部X线摄片、B超、CT扫描等,能帮助确定病位和明确诊断。
辩证论治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具体运用止血方法时,还要注意崩与漏的不同点。治崩宜固摄升提,不宜辛温行血,以免失血过多导致阴竭阳脱;治漏宜养血行气,不可偏于固涩,以免血止成瘀。塞流之药可酌用十灰散、云南白药紫地宁血散等。  澄源即是求因治本。崩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针对引起崩漏的具体原因,采用补肾、健脾、清热理气、化瘀等法,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塞流、澄源两法常常是同步进行的。  复旧即是调理善后。崩漏在血止之后,应理脾益肾以善其后。历代诸家都认为崩漏之后应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之康复。近代研究指出,补益肾气,重建月经周期,才能使崩漏得到彻底的治疗。“经水出诸肾”,肾气盛,月事才能以时下,对青春期、育龄期的虚证患者,补肾调经则更为重要。当然复旧也需兼顾澄源。  总之,塞流、澄源、复旧有分别,又有内在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情灵活运用。
肾虚型
(一)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手足心热,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虚火内炽,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阴虚内热,故血色鲜红,质稠;肾阴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荣空窍,故头晕耳鸣;精亏血少,不能濡养外府,故腰腿酸软;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虚热上浮,则颧赤唇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  治疗法则: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二)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经乱无期,经血量多,淋漓不断;肾阳不足,经血失于温煦,故色淡质稀;肾阳虚衰,外府失荣,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于温化,故小便清长;肾阳虚不能上温脾土,则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也为肾阳不足之征。  治疗法则: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脾虚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气虚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故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失于温养,故四肢不温;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不思饮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面色淡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象。  治疗法则: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血热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邪热内炽,津液耗损,故口渴喜饮;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邪热上扰,故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血瘀型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滞冲任,血不循经,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断;冲任阻滞,经血运行不畅,故血色紫黯有块,“不通则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固冲止血。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1)止血 ① 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② 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③ 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2) 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①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②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③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3)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①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②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③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4) 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5)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   (1) 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中极次髎  配穴 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 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 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其他治疗
(1) 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2) 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3) 皮肤针法 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4) 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预防办法
(1) 注意身体保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在生活上劳逸结线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这对功血崩漏的防治很有效。  (2) 应用药物进行止血。药物止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子宫内膜脱落干净,可注射黄体酮;一种是使子宫内膜生长,可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再用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治疗功血崩漏的目的。  (3) 恢复卵巢功能,调节月经周期。一般连续服用已烯雌酚等药物,每天0.5-1克,连用20天,用药最后5天增加注射黄体酮每天20毫克。一般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合理治疗,可以很快痊愈。对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排卵前期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望调节月经周期。  以上就是一些预防功血崩漏的方法,大家可以仔细研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降低功血崩漏的发病率。从根源上杜绝它的发生。
食疗保健
简介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但二者常相转化,故概称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认为本病为任亏损;肝肾失调所致。
芝麻粥
[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生苎麻根30克,炒陈皮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细盐少许。  [制作]先煎苎麻根、陈皮,去渣取汁,后入粳米及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少许。  [用法]分作2次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红米生地粥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还可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  [注意事项]此粥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阿胶粥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1—2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服,3—5日为l疗程。  [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咳血衄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项〕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故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乌雄鸡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乌雄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作]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再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恍白或浮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山药山萸粥
[来源]经验方  [原料]山萸肉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山英肉、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功效]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注意事项]因热致病者忌服。
保胎要领
1.生活规律:起居以平和为上,既不可太逸(如过于贪睡),亦不可太劳如提掣重物或攀高履险等。逸则气滞,导致难产;劳则气衰,导致伤胎流产。因此,孕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要有规律,最好每日保证睡够8小时,并适当活动。这样,才能使自己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来应对孕期的各种情况。另外,孕妇衣着应宽大,腰带不宜束紧,平时应穿平底鞋。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要适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时,避免用泻药。  2.合理饮食:孕妇要注意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易于消化的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等。胃肠虚寒者,慎服性味寒凉的食品,如绿豆、白木耳、莲子等;体质阴虚火旺者,慎服雄鸡、牛肉、狗肉、鲤鱼等易使人上火的食品。民间有不少食疗方对预防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很有效果,这里向大家介绍两则:  ① 莲子、桂圆肉各50克,文火煲汤,加山药粉100克煮粥。怀孕后即开始食用,每日1次。此方适宜于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腿酸软、苔白舌淡、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② 南瓜蒂3个,莲蓬蒂6个,共焙黄为末,分3次米汤送服,1日服完。此方适宜于妊娠数月后胎动腹痛、阴道出血、面赤口干、五心烦热、小便短赤的血热型先兆性流产者。  3.注意个人卫生:孕妇应勤洗澡、勤换内衣,但不宜盆浴、游泳,沐浴时注意不要着凉。要特别注意阴部清洁,可每晚用洁净温水清洗外阴部,以防止病菌感染。  4.保持心情舒畅:研究认为,一部分自然流产是因为孕妇中枢神经兴奋所致。因此,孕妇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消除紧张、烦闷、恐惧心理,尤其不能大喜大悲大怒大忧,否则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5.定期做产前检查:孕妇在妊娠中期就应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胎儿健康发育。  6.慎房事:对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来说,妊娠3个月以内、7个月以后应避免房事,习惯性流产者此期应严禁房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04:35
目录
概述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