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耶拉(Capoeira),也叫卡迫威啦,香港称为巴西战舞,是一种16世纪时由巴西的非裔移民所发展出,介于艺术与武术之间的独特舞蹈,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
本土文化象征与
国技之一。其特色在于两人一组的配合,并融入丰富的侧空翻、回旋踢、倒立等动作,且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兼具战斗实用性。
作品介绍
卡波耶拉(Capoeira),也叫卡迫威啦、卡波拉、卡波卫勒,香港称为巴西战舞,是一种16世纪时由巴西的非裔移民所发展出,介于艺术与武术之间的独特舞蹈。虽然其伴随
音乐节奏以通常为两人一组的方式而起舞与一般舞蹈雷同,但是
舞蹈动作中结合了大量
侧空翻、回旋踢、倒立等武术动作,却被认为有极浓厚的战斗用途。虽然已经存在数百年,但一直到1930年代以后卡波耶拉舞才正式地被允许在民间习授流传,由于这种舞蹈起源于非洲却又融入了相当程度巴西本土
原住民的文化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
本土文化象征与
国技之一。
由来
由于最早是以
口述历史的方式代代相传,“Capoeira”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舞蹈的起源,早已在时间的洪流之间遗失了。关于其命名的解释众说纷纭:一些巴西的学者认为它源自巴西当地原住民图皮人(Tupi)的语言中,农人要进行
火耕时将
森林用焚烧或砍伐的方式所辟出的林间空地,这可能与奴隶在逃亡时,在森林中的临时聚居地有关;在
葡萄牙文中,这个字意指大型的鸡窝或其他
鸟类居巢,可能是用来暗喻进行奴隶买卖时,用来囚禁货物的设施;著名的刚果学者奇亚·布恩赛奇·伏奇奥博士(Dr. K. Kia Bunseki Fu-Kiau)则认为“Capoeira”一词其实源自
刚果语(Kikongo,刚果的
官方语言之一)中的“Kipura/Kipula”这个字,意指拍翅、跳跃、挣扎、鞭笞——这些全都是两只
公鸡在相斗时所做的攻击与回避动作,因此他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泛指所有以斗鸡的技巧为基础所衍生出的打斗方式,非常符合卡波耶拉舞这种兼具舞蹈与武术用途的表演动作,因此也有人将“Capoeira”译为“巴西战舞”,或因为其技击型态多以腿部攻击为主,而称之为“巴西腿法”。
在16世纪时,葡萄牙人自西非地区大量引进了黑人奴隶到南美洲,而被运往巴西的人数就占了移入人口约42%的比重。在这些被送到巴西的人口之中,来自安哥拉、刚果与
莫桑比克等地的班图族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这些非洲来的新移民将他们在家乡的
宗教信仰与
文化传统带到新世界,但由于拥有他们的葡萄牙主人蓄意地压制,许多活动是无法明目张胆地举行。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成--奴隶们表面上是进行这种舞蹈作为信仰仪式,但暗地里却利用它来练习武艺,以求有朝一日能用来对抗奴役他们的主人。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源自这些非洲黑人们在短暂逃离他们的葡萄牙奴役者之控制时(1624年至1630年间,
荷兰入侵巴西,造成许多巴西的农场或甘蔗园停摆,大量奴隶逃入邻近森林地区),在森林的藏匿处中以部落般的型态聚居,并且开始练习发展一种可以抵御葡萄牙人进攻的徒手武术。
发展
政府禁止
1888年巴西的奴隶制度废除以后,许多被解放的奴隶恢复自由身份并涌入巴西的主要大城市,但却因为找不到适当的工作而加入了帮派组织。在这些组织中他们继续练习卡波耶拉舞,但却转为犯罪或反政府活动的用途,因而成为令当局非常
头痛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导致新成立的巴西共和国当局在1892年时制定的新宪法中,加入了禁止卡波耶拉这种活动的规定,违犯者会被处以非常严重的刑罚。
地下化
然而,政府的禁令并没有令卡波耶拉消失,只是转为地下化而已,这样的背景因素也造成了另一项卡波耶拉活动的传统--为了避免警察与官方的追缉,卡波耶拉的参与者(葡萄牙文中称为capoeiristas)在活动时通常不透漏自己的真名,而是改用“昵称”(葡:apelido)互相称呼。这样的传统一直都还继续使用著,当卡波耶拉舞者通过
受洗仪式(葡:batizado,类似其他武术中的升等测验,但不同的是batizado是一种庆典仪式而非测验)正式入门时,他们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专用昵称。
政府恢复
巴西政府对卡波耶拉舞的禁令一直延续到1930年带时才结束,而带领卡波耶拉运动重见天日的,是备受推崇的卡波耶拉宗师宾巴师父。1942年时,另一位著名的卡波耶拉宗师巴斯奇亚师父(Mestre Pastinha)在
巴伊亚(Bahia)开创了第一所安哥拉卡波耶拉(Capoeira Angola)学校--安哥拉卡波耶拉运动中心(Centro Esportivo de Capoeira Angola)。
作品特点
没有规则。你的伙伴的动作和能量以及音乐将指导你的动作。正因为富有创造性和表演的自由,它才会如此让人愉悦。它是如何改善你的身体和精神的?
卡波瑞拉其实分为两部分:你的表演和阻止伙伴表演的能力。使用你的直觉,同时提高你的能力。推动自己就会改善体能。你会变得更强壮,有更好的灵活性和
协调性。同时,卡波瑞拉让你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它很依赖本能,你必须一直在运动中。
正因为卡波耶拉把武术融合在舞蹈里,是“舞”也是“武”,这种格斗术,正在全球蔓延。
游戏规则
卡迫威啦一般是在
轮圈 (roda, 发音 ho-dar) 内完成的。轮圈 (roda) 由演奏乐器,唱歌并合拍鼓掌的所有参与者围成的圆圈。 roda 意为轮子,它不仅象征着圈子的形状,同时也意味着参与者连续周期性的交替参与,对歌曲的响应和快速的空中旋转与翻转。
在卡迫威啦中,练习者运用大脑的机智和身体的敏捷与其他参与者进行身体的对话。踢腿,翻转,旋转和优雅的移动都是对话的一部分并且整个表演都是在轮圈参与者的演唱和百灵宝及其他乐器的陪伴下完成的。
练习卡迫威啦的目的是为了强健我们的身体并体会轮圈的精华。卡迫威啦最重要的是参与,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更多的加入轮圈中来。我们鼓励所有人学习演唱卡迫威啦歌曲并演奏乐器,而不是仅局限于身体的锻炼上。
其他一些用轮圈进行训练和表演的
艺术形式包括: Angola Capoeira (安哥拉 卡迫威啦), Regional Capoeira (瑞吉农 卡迫威啦), Benguela (班圭拉)和 Capoeira Contemporanea ,一些和卡迫威啦相关联并可在轮圈中共同表演的舞蹈有 Samba de Roda, Samba Dura 和 Maculele( 马库
雷磊 )。
流派
卡波耶拉的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因此发展出许多风格与重点互异的流派,是理所当然的现象。虽然,如此的划分并不见得能完全解释各派表演方式的异同,也存在有许多风格比较不明确的混种表演方式,但一般来说,现代的卡波耶拉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大流派:
安哥拉卡波耶拉
安哥拉卡波耶拉(Capoeira Angola)的命名来源不是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此名称应该来自于当初被运送至巴西的非洲人里面,为数不少的安哥拉班图族人。安哥拉卡波耶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正统的卡波耶拉,通常会使用比较慢,比较
低姿态、隐动微妙的动作,以比较近距离的方式让两名舞者互动。安哥拉卡波耶拉比较注重卡波耶拉舞的宗教性,与正统舞步的传承。不过,虽然传统的慢速舞步在此流派比较常见,但也存在有使用节拍快速的音乐、非常有律动感的安哥拉风格跳法,差异性比较大。
耶吉欧纳卡波耶拉
耶吉欧纳卡波耶拉或 “区域性”卡波耶拉(Capoeira Regional,
regional在葡萄牙文中也是代表“区域性”之意)是一种比较新式、比较武术取向,由宾巴师傅开始倡导的改良式卡波耶拉舞。宾巴师父利用这样的改良将卡波耶拉变成一种比较能广为一般民众所能接受、具有主流风格的运动方式,也希望能透过这方式尽量减少地下帮派时代卡波耶拉给人的坏印象。虽然耶吉欧纳卡波耶拉偶尔也可以像安哥拉流派那般,搭配比较慢的音乐来表演,但一般来说此流派还是以非常快、较具有韵律感的方式来进行。不过可能让大部分的人感到意外的是,耶吉欧纳卡波耶拉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有很多花俏的表演性动作,相反的,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战斗用武术。
另外一个可以看得出耶吉欧纳卡波耶拉之武术取向的特色,在于此流派拥有类似其他武术(如跆拳道、空手道)在使用的升级系统。此派的参予者通常会佩带一条当作腰带用的彩色绳子,称作“corda”或“cord?o”,来辨识他的等级。
当代卡波耶拉
当代卡波耶拉(Capoeira Contempor?nea)并不真的是一种流派,而是泛指一些同时融合安哥拉与耶吉欧纳风格,甚至混入其他当代舞蹈与
音乐元素的混种卡波耶拉舞,通常不同的团体拥有自己不同的诠释方式,有些非常新进的团体,甚至将卡波耶拉转变为一种注重花式技巧的运动风格,而非传统的
文化表达活动。一些现代流行舞蹈,例如
霹雳舞(Break dance),就被认为可能是源自或至少融合了部份卡波耶拉舞的概念,逐渐转变而成。
卡波耶拉是由巴西的非洲奴隶在四百年前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武术,到了 1970 年代才开始在国际间广为流传。
历史与哲学
卡波耶拉是一种
非洲与
巴西文化结合的武术形式。从十五世纪,由送往
南美洲的
西非奴隶发展,其中有将近一半流传至巴西。这些奴隶之所以发展出卡波耶拉这样的武术,目的是想藉此保存随他们远渡重洋的文化与宗教。事实上,卡波耶拉的背后正代表着非洲奴役和压制的血泪史。
随着
奴隶制度的废除,这些生活在巴西的非洲奴隶因为长期失业的关系,辗转加入甚至组织了帮派。卡波耶拉这项武术也因而与犯罪或反政府等活动划上了
等号,而在 1892 遭禁。练习卡波耶拉也因此成了地下活动,一直到了 1937 年,
巴西总统欣赏过卡波耶拉的表演后才下令允许设立第一所传授卡波耶拉武术的学校。自此之后卡波耶拉便成了巴西的国家运动,更在 1970 年代间,迅速风靡全世界。
“Capoeira”这个字有几种不同的含意,其中一个意义是指森林或丛林中的不毛之地;另一个意义则衍生自刚果文,意指振翅及挣扎,特别是指公鸡决斗的动作。
功能
卡波耶拉以基本的防卫动作“ Ginga ”为基础,双脚前后弓箭或左右张开,手则在前抵挡保护,乍看可能会质疑这些简单、大多属防御的动作会有多少
运动效果,其实,光是 Ginga 的架式摆出来,左右来回动就能感觉大腿使力,加上老师编排的整套有氧动作,运动效果其实不亚于热门的拳击有氧或 Body Combat 。
加州健身中心武术有氧教练潘家玉说,卡波耶拉除了对下半身屁股、腿有运动效果,腰、腹、背核心肌群也是关键,因为卡波耶拉的踢腿动作与拳击有氧不同,像回旋踢卡波耶拉的
髋关节就不打开,比拳击有氧的踢法困难,必须身体先走、才能带动腿转踢,如果腰腹不够力,根本踢不起来,地板动作也必须腹部有力才做得到,而非光靠手支撑。
卡波耶拉的趣味之处,就在于与音乐的结合,教练甚至会现场用琴、沙铃舞动节拍,随音乐的节奏快慢变化动作,对基本的攻击、防御动作有概念后,最后大家围成圈圈,两个两个在不能接触的原则下互动,你攻、我防,也让课程更好玩。
最早叫卡波耶拉专业的学校只有在
中国台北和香港,后来在中国大陆也开始慢慢发展。最早2005年在上海一个意大利人叫DiegoPappalardo开了一个免费的班。这个班里一开始没有中国人,都是外国人与华侨(来自美国,
加拿大,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06年来自巴西的卡波耶拉大师MestreMarcelo来到
中国上海举行中国第一次的卡波耶拉workshop活动,Diego的卡波耶拉班也当了中国大陆最早的专业学校也成为了驻上海《卡波耶拉曼丁加》
国际学校。2008年9月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卡波耶拉Batizado互动,这个活动有很多其他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参加了。
北京现在也有卡波耶拉班,但是没有专业的教练,水平高的学生自己教卡波耶拉。这个班由非洲人EdZingu开的。2009年2月来自香港的Capoeira Brasil的教练InstrutorChumbinho(澳大利亚人)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capoeira workshop。
深圳也有专业的卡波耶拉班叫Grupo Axe Capoeira Na China,在这个学校由来自巴西Contra-Mestre Eddie Murphy开的。
音乐
音乐为卡波耶拉重要一部分,当时把音乐加入就是为了让主人相信他们在唱歌及跳舞。音乐由乐器及歌唱一起构成,节奏可从慢(安可拉)到快(大圣本图),歌词可以是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可以是一个洗衣妇女或是一个卡波耶拉的名人,有时也可能是失恋悲词或是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音乐的节奏是由贝林报(Berimbau)来控制,节奏改变的时候歌词也会改变,比如他们看到警察来的时候,就会改用骑兵队的节奏,并利用暗语含蓄的作为通知。
贝林报是用一根木棍加上一线铁丝,再与作为共鸣的葫芦弓型部分组成的乐器,有分高、中及低音的宫伽(Gunga)。 有三种主要的乐器: Berimbau (百灵宝), Pandeiro (潘得落)和 Atabaque (阿他巴克)。
代表人物
Mestre Bimba(宾巴师父)
巴西政府对卡波耶拉舞的禁令一直延续到1930年带时才结束,而带领卡波耶拉运动重见天日的,是备受推崇的卡波耶拉宗师宾巴师父(Mestre Bimba,Bimba是当地语言中小男生的
外生殖器之意)。宾巴在1937年时受邀在
巴西总统面前首度公开地表演这种舞蹈,并在之后获准成立巴西的第一所卡波耶拉学校。自那时起,卡波耶拉从一种受打压的地下活动突然跃升为巴西的国家运动,并迅速地散播到世界各地。宾巴所建立一系列系统化的卡波耶拉教育方式,对于推广与延续整个卡波耶拉社群有莫大的贡献,被誉为是现代卡波耶拉之父。
1942年时,另一位著名的卡波耶拉宗师巴斯奇亚师父(Mestre Pastinha)在
巴伊亚(Bahia)开创了第一所安哥拉卡波耶拉(Capoeira Angola)学校--安哥拉卡波耶拉运动中心(Centro Esportivo de Capoeira Angola)。虽然巴斯奇亚并不一个“开创”安哥拉卡波耶拉这流派的人,但通常提到谁是现代安哥拉卡波耶拉的祖师时,还是会将这头衔归功于他。
1977年生于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拉蒂夫·克劳德是一名著名的演员。他从小学习巴西战舞,被誉为巴西卡波耶拉王子。具有很强的
平衡性,腿功手功相当了得,腿功可以说是攻击范围最大,外围转速最大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其现在在美国发展,是卡波耶拉电影中的代言人。他曾在多部电影中扮演使用卡波耶拉的格斗家,让无数观众见识到了这种
格斗术独特的魅力。他还曾被某科学看武术的节目邀请去作为巴西战舞的代表人物,与习练泰拳、
空手道、跆拳道的格斗家比拼
腿法力量,并以1800磅的力量和99英里的时速在攻击效率上小占优势。此外他还给著名格斗游戏《铁拳》里使用卡波耶拉的角色做过
动作捕捉,吸引了许多格斗迷喜欢上卡波耶拉。总之,拉蒂夫·克劳德毫无疑问为宣扬卡波耶拉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MMA运动员,也曾代表过巴西战舞参加著名的“
岩流岛异种格斗赛”,并且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是他一次又一次在搏击擂台上的拼杀中使出卡波耶拉那令观众炫目、却又诡异难防的腿法击败他的对手,彻底打消了世人对看似花哨的巴西战舞实战能力的怀疑。
基本动作
Ginga
Ginga 劲戈 (发音:jin ga。字面意思:前后移动;回转).劲戈是卡波耶拉的基础动作。该动作在安哥拉(Angola)卡波耶拉和瑞吉欧内(Regional)卡波耶拉中的形式有所不同。在安哥拉系统中,劲戈是非常自由和个性化的,但在瑞吉欧内系统里,则是比较固定的形式但仍允许
个人风格的发挥。在两个体系中的动作内容都是:两脚大约与肩同宽分前后站立,类似于
中国武术动作中的“
弓步”,但后腿不应绷紧以保持弹力,两脚以一定节奏不断交替变换位置,从垂直地面的方向看,形成了三角步的步法。
在劲戈中可准备其他动作:躲藏,闪避,佯攻和进攻。它可使卡波耶拉武者保持不间断的运动,使他们成为令人头痛的对手。
身体的其余部分也会牵涉入劲戈:手臂:协调动作(以保护身体不被攻击),躯干:(许多核心肌群会参与,不过取决于个人的风格),身体的倾斜(与脚一起前后移动;身体向后可以避开攻击,向前则可以创造攻击机会)。整个的
动作节奏应跟随
鼓点(bateria,
巴特落)。劲戈也被认为是卡波耶拉的招牌动作,很少有武术像卡波耶拉那样通过劲戈进行固定的节奏运动。一个例外可能是
朝鲜半岛独有的武术“
跆跟”。
Cadeira 卡代拉
卡代拉 是 劲戈 动作中双脚并立(马步)的姿势,其实是劲戈的基础。取决于不同卡波耶拉流派而有所不同,常常是较低的蹲立位置.一只手保护面部另一只手臂伸展保护身体另一侧。由于采用较低的蹲立所以身体在腰部略弯,主要的核心肌群都参与了维持平衡(所以做的时间长了会很累)。从这动作可以毫无困难地转入所有的攻击,移动,防守动作,包括:巴兰萨(Balança)(倒立),阿乌(Aú)(
侧手翻),奇达-德-瑞(queda de rins),马代落(martelo),瑞斯特夏(resistência),等等。这个动作也可以叫做‘帕雷落 (parlelo).
Aú(阿乌,侧手翻)
阿乌(Au)是卡波耶拉里对通常被称作侧手翻一类动作的术语。与传统的侧手翻或侧空翻略有不同。阿乌的基本形式,通常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手臂和腿部弯曲以保持较低的投影。背部也可弯曲以进行腿部攻击。由于卡波耶拉武者在倒立的时候要冒被踢击的危险,所以总是盯着对手而不是看着对面。卡波耶拉武者也可以将侧手翻与其他的攻击动作组合起来,包括Aú Malandro(阿乌-马兰多) Aú Batido(阿乌-巴提多,单手侧翻踢击)。在动作的中途有时会停止住以通过侧手翻转入倒立姿势,这样可以实施各种变化的动作。阿乌的变种包括:
● 阿乌-阿贝尔多 从闪避动作厄斯奇巴(esquiva)开始,不用做防守的那一只手臂在头上沿
运动方向成弧形,同侧的腿完全伸展离开地面,跃起并提供动量。之后手接触地面放在身体的另一侧,弯曲手臂通过
肘部支撑两腿越过头顶时身体的重量。在翻转的时候,身体应该完全打开并伸展。两只脚先后落地。一旦手臂不再需要支撑身体的重量,就应该立刻抬起以进行保护。
● 阿乌-巴提多(Aú Batido) 是阿乌(Aú)的变种,只用一只手支撑,且
髋部扭转两腿分开。看起来像是倒立的战锤(martelo)(卡波耶拉里的另一类动作,见下文)。在这个动作过程中,一只手保护头部另一只手主要地是支撑身体。阿乌-巴提多 的字母意思是“中断的侧手翻”。这是一个防守动作,当一方想做侧手翻而另一方攻击时(通常是用卡巴萨达,用头部撞),阿乌-巴提多就派上了用场,在对方攻击之前就出其不意地先攻击。这个动作在
特技表演中也很常见,并且,在霹雳舞(breakdancing)中通称为L型踢。该动作在不同的流派中也有不同的名称,包括Beija Flor(蜂鸟,字母意思为“吻花者”),Leque(扇),Aú Québrado(也是“中断的侧手翻”之意),Aú Malandro(狡猾侧手翻), Aú Amazonas (“亚马逊侧手翻”或“亚马逊的”).
● 阿乌 巴特恩多(Aú Batendo )-一种相似的招式,除了手一般是保持接触地面且在踢的过程中翻转是连续不停顿的
● 阿乌-菲沙达从防守动作厄斯基巴(esquiva)或内伽提瓦(negativa)开始,不用做防守的那一只手臂在头上沿运动方向成弧形,同侧的腿完全伸展离开地面,跃起并提供动量。之后手接触地面放在身体的另一侧,弯曲手臂通过肘部支撑两腿越过头顶时身体的重量。在翻转的时候,身体应该收缩并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两只脚先后落地。一旦手臂不再需要支撑身体的重量,就应该立刻抬起以进行保护。最后的动作是回到闪避(esquiva)。
● 阿乌-斯-茂 不用手做支撑的阿乌(Aú),即侧空翻。可以很帅地躲开下盘扫踢如
哈斯代拉(rasteira) 或
班达(banda)。
Balança 巴兰萨
一连串从一侧到另一侧的
假动作可以欺骗对手,破坏他们的时机,并且使他们更难跟踪
运动轨迹。有些类似速滑选手,在劲戈(ginga)的过程中通过小幅度的横向侧摆,身体的重心快速地从一只腿转换到另一只,手臂的动作也是同样进行。巴兰萨(balança)通常用在向前移动的劲戈(jinga)动作之后,如卡巴洛(cavalo)。其他的卡波耶拉招式,所有的踢法,手部攻击和头撞动作都可以通过巴兰萨(balança)出其不意地实施。
Bananeira 巴那内拉
巴那内拉 在卡波耶拉中指倒立动作,名称来源于巴西的
香蕉树。双手分开至肩部宽度以上,腿部并拢保持在头部上方。此外一个细小的差别是卡波耶拉练习者在巴那内拉 中面部和眼睛会朝向其他练习者而不是朝向地面。在做巴那内拉时,双腿可用做防守也可进行攻击。巴那内拉 往往用来做一个快速的停顿及观察对手,把对手拉入圈套,在现代的瑞吉欧内卡波拉学校中,巴那内拉 常常作为一种花样动作用来展示平衡和力量。巴那内拉 被认为起源于非洲班图族的巫医(Nganga),他们通过倒立来展示与祖先的精神联系,而死去的祖先则被认为是通过倒立行走在灵魂世界的。
马卡古 是类似后手翻的动作,不同之处在于,以蹲姿动作起始,一只手放在身体后方,身体收缩,之后发力跳起使整个身体向上翻转的同时另一只手甩过身体后方。当身体翻过来成倒立姿势时,双脚落地之前,可以用甩在背后的手支撑在地面。这个动作看起来跟后手翻(valdez)很像。动作的变种有双脚同时落地等。这个动作通常被称为 “猴跃”,而马卡古(Macaco)直译就是 “猴子”。
● Macaquinho 马卡魁诺 除了更低的姿势,更少的
爆发力外这个动作跟 马卡古 很相像。双膝向前弯曲,一只手放在脚后,练习者不像 马卡古 那样跳起,而是降低他的姿势,使用肘部支撑,另一只手和双腿翻越过去。马卡魁诺,意思为“小猴子”,是马卡古 和奇达-德-瑞(queda de rins) 的动作融合。
● Macaco em Pé 马卡古-恩-贝 这是一种不做跳跃或蹲伏动作的马卡古。马卡古-恩-贝 像是融合了后手翻和
空翻。不需要蹲下再跃起。卡波耶拉练习者背部向后弯曲倒地的同时一只手撑地,腰部以标准的马卡古 姿势向上方和后方翻过去
● Macaco Lateral 马卡古-拉特瑞 也被称作 桑谷(Xango)。这是一种标准的后手翻,不同于先将一只手向后放在地上然后翻跃,而是突然向后跳跃的同时双手向后伸展越过头顶。
Negativa 内伽提瓦
意思是“否定(negative)”, 内伽提瓦 通过低位的侧向动作化解攻击:一侧的腿贴近地面与胸部收缩在一起,另一只腿伸展,同时一只手撑住地面支撑体重,另一只手抬起保护面部。内伽提瓦也可以用更低的姿势,腹部平行地面。内伽提瓦也可用作扫踢。当一个卡波耶拉武者在做踢击只有一腿支撑时,做内伽提瓦一方的人可以用伸展的腿在另一方支撑腿后勾住并使之摔倒。
Rabo-de-Arraia
字面意思可翻译成“
鳐鱼尾”。这是一个很大众化的名称,可用来指在不同的时期及不同的卡波拉流派中若干不同的动作。在不同的时期至少有7个招式可称为拉波-德-阿瑞亚( Rabo de Arraia)。这个名称主要地用来指 “美卢瓦-德-康巴索”(Meia-lua de Compasso)。
Rolê 欧勒
欧勒-这是个“滚动”的动作,与劲戈(Ginga)和阿乌动作一同作为在轮圈(roda)内的移动方式。这个动作可以从劲戈或是大多数 闪避(esquivas)动作开始,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在较低的姿势原地旋转,同时紧盯对手。此动作的特色是,当你反向对着对手时,你是通过双腿的间隙观察对手的攻击的。欧勒可以很容易地以劲戈,内伽提瓦(Negativa),或是多种闪避动作结束。欧勒-德-卡贝萨(Rolê de Cabeça)则是在欧勒的中途用头接触地面以便转换成各种
头手倒立(三点式倒立)技巧。
Troca De Pé 特罗卡-德-贝
字面意思是“换脚”。从内伽提瓦(Negativa)的一腿伸展的姿势开始,轻跳同时伸展的腿成为支撑腿,起防御作用的手变为支撑手,反过来亦然。
Ponte 朋特
朋特(桥)是身体后弓的姿势,腹部朝上,双手双腿撑起,保持背部反弓并离开地面。大多数人练习时从双腿和臀部收在一起开始转入后弓姿势。卡波耶拉练习者可以从此姿势进入可可
琳娜(cocorinha,蹲防)或 奇达-德-瑞(queda de rins),做一个漂亮的轮圈(roda)入场动作。朋特也可作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闪避动作,取决与练习者的技术水平,风格和游戏速度。另一种有趣的事实是,宾巴大师在教给一个有潜力的学生卡波拉技术之前,会给他做一系列测试。其中一项测试就是看这个学生做后弓动作的先天能力。
Queda de Rins 奇达-德-瑞
奇达-德-瑞(腰撑,或低位侧手撑),可以用作来闪避或是其他动作的起始。这个动作包括用内侧的手肘和头部支持身体,往往将双膝放在支撑手肘上。头部的位置最低可与脚平行,最高不过45度。双腿可以收拢在一起也可分开,取决于姿势。
防守动作
Cocorinha 可可琳娜(蹲防)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防守动作。练习者蹲姿收缩躯干,双脚接触地面,胸部贴住膝盖,一只手臂保护躯干和头部,另一只手支撑地面。 一种变化是,当蹲下时,双手交叉在面部的前上方。
Esquiva 厄斯奇巴(闪避)
直译是“逃跑 (
escape)” 或 “躲藏 (dodge)”. 有多种的形式存在,不过都跟将头部和躯干移向攻击方向的另一侧。厄斯奇巴 使卡波耶拉得以与其他武术区分开,因为厄斯奇巴 仅仅是沿着攻击路线躲开,之后进行针锋相对或更具杀伤力的反击。对卡波耶拉里那些凶猛的腿法,如果不是躲开而是去硬碰格挡的话,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格挡对手的攻击会使游戏的节奏和气氛被破坏,因此,相比之下,在轮圈(Roda)里,厄斯奇巴就用的更多了。格挡动作偶尔也会用,往往是练习者在疏忽大意的时候下意识地用出,最常见的情况是格挡手部攻击。
● Esquiva de Baixa 厄斯奇巴-德-巴沙—也被称作 厄斯奇巴-德-芬彻(Esquiva de Frente),“低位躲闪”,看起来像是姿态极低的劲戈。后腿完全向后打开,使臀部靠近地面。上身也向前弯下使头部位置降低。如果左腿是在后面则右手支持在地面,左手则用来保护头部和面部。
● Esquiva Lateral 厄斯奇巴-拉特瑞—“侧闪”或“侧躲”的意思。当双脚平行的时候实施。这种躲闪仅仅是将上身顺着对手的
进攻方向的一侧降低重心,一只手抬起保护头部,也可将手放在面部前方保护。许多流派将不做防护动作的那只手撑在地面,使姿态更低。
● Esquiva Diagonal 厄斯奇巴-迭亚过那—这是一种在躲闪的同时向前移动的动作。与直接向下或向一侧躲开的 厄斯奇巴-拉特瑞(Esquiva Lateral)或厄斯奇巴-德-芬彻(esquiva de frente)动作不同,卡波耶拉练习者向攻击方向的斜对角方向移动,前脚相对于后脚垂直,上身蜷伏在膝盖高度,成一种低姿态的弓步。一只手根据攻击的方向抬起保护面部,另一只手保持身体平衡。这是一种相当有用的闪避动作,因为许多反击动作可以从这个姿势实施而节省时间,例如马代落(martelo,锤),甘绰(gancho,钩子)或是
文伽提瓦(vingativa,
别腿摔)。
Queda de Quatro 奇达-德-夸托 字面意思为“四点落地”,通常是在快速向后转向避开对手之后变为简单的向后方成爬行姿势。
Queda de Três 奇达-德-特斯 字面意思为“三点落地”。向后跌倒时靠双手和单腿支撑,另一腿抬起,因为往往是练习者从单腿支撑的状态被外力放倒。例如:一方练习者用 阿尔玛达(armada,
后旋踢)被另一方用扫踢打击支撑腿时,则很有可能转换为此姿势。
Resistência 哈斯特夏 这个动作与它的姐妹动作 内伽提瓦(negativa)很相像。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用整个脚底支撑全身重量,而是用前脚掌承受大部分重量的同时,手臂在相对应的一边作为辅助支撑,支撑手的手指应放平以保护腕部。另一只手比稍微抬起保护面部,一只腿(不做支撑的那个)略微弯曲,向外伸出。对于伸出的那只腿而言,略为弯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防止由碰撞所引起的可能损伤,如果是腿完全伸直,则有
骨折的可能。由于膝盖伸展至离支撑腿甚远,所以(大腿的)四头肌与小腿的肌肉必然会由于作用在膝盖上的伸展张力而得到拉伸。因为许多初学者做本动作时倾向于眼睛盯着地板,在此强烈建议眼睛要一直盯着对手。由于在一些卡波耶拉团体中动作的名称有所不同,哈斯特夏(Resistência)有时也被称为内伽提瓦(negat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