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炉女》是臧克家写的一本生活集,选自臧克家文集。
臧克家现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该诗讲述了一个旧中国的中年妇女的悲惨经历。
作者简介
臧克家,现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
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臧克家的《当炉女》,写的是一个旧中国的中年母亲,在丈夫生病的家庭中,和孩子还能聆听自己丈夫的拉动风箱的声音,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和温馨。但是,第二年当重病的丈夫离开人世的时候,这个中年的妇人马上陷入了生活窘迫的状态之中。自己拉着风箱,两个孩子一个帮忙,一个哇哇大哭,但是,这样一个妇女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的扛起生活的重担,面对残酷的生活。
人物经历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
山东诸城。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
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
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
新诗。
1925年首次 在全国性刊物《
语丝》上发表作品,
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
北伐战争。
1929年,在
青岛《
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 《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
国立青岛大学,得到
闻一多(时任
山大文学院院长)、
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
难民》、《老马》、《
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
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
罪恶的黑手》,揭露了
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
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
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
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
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
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
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
襄阳 、
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
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 参议。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 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
白色恐怖严重,被迫前往
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共党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 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
研究员,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49年10月臧克家来到北京纪念
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还写下了《
有的人》一诗。(为纪念
鲁迅先生)1951年6月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曾任
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在“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
咸宁“
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
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后被家人安葬在
诸城,长眠于
故乡地下。
文学作品
《野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自己的写照》,《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宝贝儿》、《生命的零度》《有的人》
作品来源
早年生活和学诗经历
1905年,臧克家出生在
山东诸城臧家庄。这是一个封建家庭,但它的文化空气很浓。诸城在
胶东半岛上,这个县属古琅琊,两千年前,
秦始皇东巡时曾在那儿刻石纪功,至今那儿还有非常有名的
琅琊刻石。臧家庄在城西南十八里,它孤高地踞在一个小山岭上,村旁边有两座青山,一座是
常山,一座是马耳山,
苏东坡在密州作知州时,曾到常山打猎,留下“试扫北台看马耳”的诗句。
他的祖父、曾祖父都在前清有过不大不小的“功名”,他的父亲是从法政学堂毕业的。他8岁时,生母便去世了,他父亲患有肺病,终年咯血,仅仅活了34岁。
由于家庭的不幸,诗人在入
私塾之前有机会和贫苦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从而对农民的悲惨、辛酸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又因为他家里文化空气浓,他从小就对文艺感兴趣,诗人后来年老了还能清楚地记得他儿时听到的一些歌谣,如:山老鸹,尾巴长,娶了
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媳妇背到炕头上,出啦出啦吃面汤,吃完面汤想他娘,他娘变了个屎壳郎,碰了南墙碰北墙。
臧克家的祖父和父亲都爱诗。祖父为人严肃沉默,令人不敢接近,但一高兴朗诵起诗来,声音里就饱含
情感,进入诗的境界而成了另一个人。他小时候,祖父教他念古诗,当时臧克家虽不了解,但却能背得滚瓜烂熟。什么“打起黄莺儿”;“自君之出矣”;“床前明月光”;“壮士别燕丹”;什么“少小离家老大回”……。祖父又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祖父总是亲手写春联,而年少的臧克家就负责按纸,堂屋里的门联年年换,大都是古人的佳句。像“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水能澹性为吾友,竹附虚心是我师”;“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等。
大约在八九岁的时候,臧克家上了私塾,12岁的时候上本村的初级小学校。在私塾读书的那几年,他竟能背熟六十多篇古文。长点的像《
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
李陵答苏武书》;短些的像《
陋室铭》《读孟尝君传》等。他后来回忆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在初小的两年间,孙梦星老先生常常慷慨陈词:我们堂堂大中华,有几千年的光荣历史,竟被小小
日本这样欺压!而当局又一味忍让,弄得国亡无日,四万万黄帝的子孙,全将变成
亡国奴了!臧克家怀着悲伤而激烈的心情倾听,年少的心灵撒下了仇恨帝国主义的种子,也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一年臧克家14岁,他考入县城“第一高等小学”。夏秋之间,北京学生运动组织派了当地的一名大学生丘纪明回乡做宣传鼓动工作。臧克家和同学们跟着他打着小旗到街头去宣传,还到商店去检查日货,登记封存、没收日货。
在
诸城县内有两处古迹,一处是秦始皇的琅琊碑,另一处是苏东坡的“
超然台”。“超然台”是臧克家时常登临的地方。事隔千载,人隔生死,他似乎和
苏轼心有相通。每临此境,臧克家北瞰潍水,南瞻“马耳”,东望庐山,西眺穆陵,口吟“大江东去”,时觉豪气满胸。他常默想:做一个诗人多好啊;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被东去的流水淘尽,而诗人的诗句,却永世长存,打动人心。
在“高小”学习了三年,臧克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眼界和心智,都放宽了一些。“高小”三年毕业,当中因为丧父休学,臧克家推迟了一年毕业。
1923年,臧克家到
济南,升入山东
省立第一师范。该校校长
王祝晨先生是高等优级师范学校毕业的,立志终生为教育献身,思想进步开明,常延请名人到校讲演,启迪学生的眼界和心胸,
杜威、
周作人、
杨晦等人都曾到一师讲演过。
在全班中,臧克家的国文
成绩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作文总是得到
老师的好评。就在那时,他开始写起了白话诗。一次,他向《语丝》投稿,周作人复了信,不久《语丝》将他的投稿登了出来,这是臧克家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大刊物上发表作品。接着他又向
林兰女士主编的《徐文长的故事集》投去三篇稿子,又被采用,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书上,他真是“不亦乐乎”。
当时,山东第一师范算得上济南的一个开明学校,也是“五四”新思潮、新文化传播的一个阵地。在学校里,臧克家如饥似渴地读着许多新出版的书。那时,为了鼓励学生读书,学校还成立了“书报介绍社”,
邓广铭就是它的负责人。
1926年秋,
奉系军阀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非常黑暗,臧克家感到压抑得透不气来。正当此时,
郭沫若的《革命与文学》中有几句话给了他很大触动:“彻底的个人自由,在现在的制度之下,是追求不到的。”他便和同学结伴到武汉,那时武汉成立了革命政府,“南军”声威震全国,许许多多青年心向往之。
1927年初,臧克家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随
部队参加讨伐
杨森、
夏斗寅的战斗。他的诗集《自由的写照》就是描写武汉大革命生活的。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故乡,不久,因受
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臧克家逃亡东北。诗人用诗歌给我们记录了他在东北的生活。
原文
去年,什么都是他一手担当,
喉咙里,痰呼呼的响,
她坐在门槛上守着安详,
小儿在怀里,大儿在腿上,
她眼睛里笑出了感谢的灵光。
今年,是她亲手拉风箱,
白绒线拖在散乱的发上,
小儿在地上打转哭的发了狂,
她眼盯住他,手脚不停放,
果敢咬住牙根:“什么都由我承当!”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生活诗,诗人不借助直接的抒情和说理,却把自己的感受直接灌注在两幅生活画面中。两幅生动而具体画面彼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含而不露地表达了逆境常常能激发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的生活哲理。在第二幅画面中,诗人对妇人的艰难困苦的深切同情,饱含对她毅然勇敢地承担了全部生活重担的所表现出的坚忍精神赞美之情。
“喉咙里的痰响”、“白绒线”以及两儿的两种状态本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成为诗人细心捕捉来的生动情节,这就使整首诗鲜活起来,给人以诗在生活中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