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浊音界
医学术语
在心脏的叩诊检查中,心脏不含气,不被肺掩盖的部分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其边界为绝对浊音界;心脏两侧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相对浊音。叩诊心浊音界是指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
正常
正常人心脏左界在第二肋间几乎与胸骨左缘一致,第三肋间以下心界逐渐形成一个向外凸起的弧形,在第五肋间处距前正中线最远。右界除第四肋间处稍偏离胸骨右缘外,其余各肋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正常心脏第五肋间相对浊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为7~9cm(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为8~10cm)。
各部组成
心脏左界第二肋间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三肋间为左心耳,第四、五肋间为左心室,其中动脉与心脏左心交接处向内凹陷,称为心腰。右界第二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第三肋间以下为右心房。心上界相当于第三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第二肋间以上又称心底部浊音区,相当于主动脉、肺动脉段。心下界由右心室及左心室心尖部组成。
心浊音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心界大小、形态和位置可因心脏本身病变或心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心脏病变
(2)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仅心脏绝对浊音界增大,相对浊音界增大不明显。显著性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但由于心脏同时沿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因此向左增大较显著。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等。
(3)左、右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左下扩大,呈普大型。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
(4)左心房增大:左心房显著增大时,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心浊音界向外扩大,使心腰部消失甚或膨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及肺动脉
(5)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第一、二肋间心浊音区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6)心包积液:心包积液达一定量时,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其相对浊音区与绝对浊音区几乎相同,坐位时呈三角烧瓶形。但患者取仰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区明显增宽,心尖部浊音区可变小。这种心脏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的特点,是鉴别心包积液还是全心扩大的要点之一。
心外因素
(1)胸壁较厚或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重度肺气肿时可能叩不出心浊音界。
(2)心脏邻近存在可产生浊音的病变时,如胸腔积液、肺浸润或实变肺部肿块纵膈淋巴结肿大,心脏浊音区与胸部病变浊音区可重叠在一起,使心脏本身的浊音区无法辨别。
(3)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患侧的心界叩不出,健侧心浊音界外移。
(4)大量腹腔积液或腹腔巨大肿瘤:可使膈抬高,心脏呈横位,叩诊时心界向左扩大。
(5)胃内含气量增多时,Traube鼓音区增大,可影响心脏左界下部叩诊的准确性
正常心脏
注:左锁骨中线前正中线的距离8~10cm。
叩诊方法
1,叩诊采用间接叩诊法,受检者一般取平卧位,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板指与肋间平行放置,如果某种原因受检者取坐位时,板指可与肋间垂直,必要时分别进行坐、卧位叩诊,并注意两种体位时心浊音界的不同改变。叩诊时,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由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变化来确定心浊音界。通常测定左侧的心浊音界用轻叩诊法较为准确,而右侧叩诊宜使用较重的叩诊法,叩诊时也要注意根据患者胖瘦程度等调整力度。另外,必须注意叩诊
时板指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过大,并在发现变化时,需进一步往返叩诊几次,以免得出的心界范围小于实际大小。
2,叩诊顺序:通常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对各肋间叩得的浊音界逐一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4 16:41
目录
概述
正常
各部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