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城之战是指天福九年(944年)二月到三月,
后晋军队与首次入侵的
契丹军队在古黄河南岸的
澶州—戚城附近发生的一系列战争。
战役背景
后晋方面
石敬瑭一朝对契丹称子称臣,并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尽管后晋朝廷与契丹建立了藩属关系,宰臣桑维翰等人也支持对契丹的主和政策,但后晋统治集团也无一例外地认为这一外交关系只是暂时的政策,为蛰伏待机之举。石敬瑭时期,后晋就将黄河沿岸的魏博等军镇进行了新的调整,加强河北道防御。在北方边境,契丹多次干预镇、定二州节度使人选,石敬瑭经多次博弈,将镇、定二州暂时控制在自己手中。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逝,嗣子
石重贵柩前即位。石重贵即位前后,后晋天灾不断,连年的旱、蝗、涝、饥,致使境内饿殍遍野,而南部割据的诸国多依附契丹,对中原之地虎视眈眈。此时,后晋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
刘知远、
杨光远等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后晋内部也存在着许多暗中勾结契丹的官员,并不断向契丹传递后晋朝廷的情报。后晋政权此时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契丹方面
首先,
耶律德光并非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尽管在
述律后的扶持下,耶律德光抢夺了
耶律倍的皇位,但其皇帝身份的合法性危机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其次,耶律德光继位后却并未完全掌握契丹实际权力,因而,耶律德光唯有南下经略汉地、建立军功方能获得作为君主的威望。
耶律德光在石敬瑭一朝获取
燕云十六州后,声望大盛。其中
幽燕的获得使契丹拥有了南下通道,得以长驱中原。除了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外,契丹据有燕云后,收编了近十万汉军,这使得契丹军事力量得以迅速扩张。且十六州汉军以步兵为主,契丹军队的兵种结构也得以从骑兵为主,转变为步骑兼顾的新结构,弥补了原本游牧民族军队单一兵种的作战劣势,使契丹在接下来的南下作战中获得更大的优势。此外,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契丹的农业也得到充分发展,其经济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与刚刚建国的后晋王朝面对的“藩镇未服,府库殚竭,民间困穷”相比,契丹无疑占据着绝对优势。
战役起因
石重贵即位之初,就面临如何向契丹上表的问题。宰臣
桑维翰、
李崧等基于两国国力差距,建议继续奉表称臣于契丹,石重贵却一意孤行采纳掌握禁军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景延广的建议,对契丹“去臣称孙”,意图重塑后晋的法统,不再承认石敬瑭时期的藩属关系。石重贵“背德违盟”之举无疑挑战了契丹的宗主地位,破坏了契丹与后晋的关系。两国交恶之初,当时契丹的掌权者耶律德光并未立刻举兵南指,而是希冀利用外交手段重新恢复契丹与后晋的藩属关系。然而随后景延广囚杀在后晋境内的契丹商人,并发出军事挑衅之后,这一系列尖锐的政治转向,使得耶律德光认为后晋有脱辽自立、强大难制的发展趋势,两国开战已成必然。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
青州节度使杨光远勾结契丹,引契丹军南下。这成为后晋与契丹首次大战的直接导火索。
战役过程
战前战备
契丹方面
契丹已从杨光远等叛臣处了解到后晋天灾不断的内部情况,并以杨光远为内应准备合兵攻取郓州。耶律德光兵分两路。西路军作为偏师,由
安端等人率军出
雁门,以牵制后晋
河东力量。西路军很快就被北京(今太原)
留守刘知远击退,对战局影响不大。东路先派
平卢节度使赵延寿率前锋军自河北南下,准备接应青州的杨光远。赵延寿部进展顺利,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初六日,在内奸邵珂的帮助下,一举拿下后晋的粮草重地、水路要冲
贝州(今河北清河),随即驻扎于黄河北岸之
南乐。 正月十六日,耶律德光亲率主力随前锋军南下,进驻南乐附近之
元城(今河北大名)并包围
邺都,并派兵多次袭扰
黎阳(今河南峻县)。从直线距离来看,契丹军驻地西南距晋都汴州仅三百余里,东距杨光远盘踞之青州六百余里。此时有东西两条进军路线可选:西线是直接南下,自澶州一带渡河,直取汴州;东线则是先向东进攻,寻找晋军沿河防守的薄弱处,抢渡黄河后与杨光远合兵,再转向西南,奔袭晋都。
后晋方面
战争爆发前期,杨光远之子单州刺史杨承祚的出奔暴露了其父的谋叛意图,后晋随即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军事部署。首先是两次增兵
郓州,其次是加强黄河下游沿岸巡检。郓州作为位于
东京汴州东北的水陆要冲,是防御青州之敌的军事重镇,晋军增援此地,是为保都城无虞;而加强黄河下游巡检,则是为切断杨光远与契丹的联系。可见晋方早已清楚,杨光远叛乱有招致契丹南侵的危险,而契丹首次南侵的军事部署则表明这并非杞人忧天。
后晋方面考虑到契丹南下,须自北而南渡过黄河、攻取汴州,为保都城安全,以
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以
符彦卿、
皇甫遇分别为马军左、右厢排阵使,
王周、
潘环分别为步军左、右厢排阵使引兵至黄河南岸抵御契丹。后晋曾两次遣使求和,都没能成功。石重贵也北上亲征至
澶州,自此后晋皇帝、军将、禁军、藩镇兵在短时间内都集中于布置于澶州一带的西线战场,后晋重兵和坚固的城防使契丹的西线军队进展缓慢。
战争前期
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底,东线契丹军队攻取
博州,在马家口开始渡河。其先头部队已渡过黄河,在黄河南岸扎营,下一步将攻取郓州。一旦郓州被攻破,京城再无险可守,东线压力剧增。石重贵被迫分兵万人驰援东线战场。二月三日,后晋分兵后,西线契丹军主力才突然出击,对戚城附近的晋军发动突袭。西线的的后晋军队先锋指挥使石公霸首先遭遇契丹骑兵,就迅速被包围。而高行周、符彦卿率领的北面行营军前军当时正在林下休息,闻之大骇,迅速出兵参战,亦陷入契丹军队的重围。高行周部曾一度被围于铁丘(位于顿丘西北五里),符彦卿率数百骑兵将其救出,此后撤退到戚城,又被契丹骑兵追上,陷入数重包围。此前,石重贵担心北面行营统帅权力过大,又以其亲信景延广为御营使辖制诸军,然而景延广命令西线各军严守本部,不得相互救援。三人拼死力战,率军突围无门,亦无援军来救,情形危急。三人在戚城斩杀敌军良多,遂派人突出重围向景延广求援。景延广收到三位大将被围困于戚城的消息,并没有立刻出兵救援,仍坐守城池,将军情缓报于晋少帝石重贵。石重贵闻后立刻率领亲军解围,与坚守戚城的高行周部,里应外合,大破契丹军,遂解戚城之围。
战争中期
西线晋军在戚城击退敌军后,支援东线的
李守贞等也于马家口大败契丹,摧毁了渡河部队所筑的营垒,契丹军队仓皇撤退,溺亡被杀均有数千。契丹进行渡河作战时,杨光远也派兵西进,企图与东线契丹军会师,但亦受阻于郓州。耶律德光见东西两线进攻皆受阻,遂集中兵力于西线,准备与晋军决战于澶州城下。
耶律德光先假意从元城撤退,实则埋伏于古顿丘城(今河南清丰县北二十里),准备等
杜重威率领的恒、定两州兵马与澶州后晋军合兵时,以骑兵优势在旷野之地一举歼灭后晋所有主力。然而因为连日大雨,后晋军队守城不出。契丹军队空等十多天,反而因长期驻扎于旷野,导致人困马乏,军粮短缺。耶律德光采纳赵延寿的建议决定主动出击,准备夺取澶州德胜渡的浮桥后抢渡黄河。
战争后期
三月初一日,耶律德光率军十万横陈于澶州城北。晋军主力在澶州城,先头部队高行周在戚城的南面。契丹军队发挥骑兵高速、机动的优势,采用契丹传统的包抄战术。先锋赵延寿率领几万骑兵出击晋军的西面,耶律德光亲自带领精锐骑兵出击晋军的东面,两面合围后晋军队。两军交战,互有胜负。
两军鏖战至下午四五点钟,耶律德光采用骑兵的“突阵”战术,率精锐骑兵从中间杀入后晋军阵。此举正是利用契丹骑兵精湛的骑射技术和骑兵本身巨大的冲击力量,以期瞬间压倒敌军阵的一部分兵力,从而打开敌军阵营的缺口,让己方军队从缺口进入敌阵,将敌人分割,进而在运动中消灭敌军。石重贵立刻率亲兵列为后阵稳定军心,同时令后晋主力向东西两面渡河,摆成
偃月阵威胁契丹骑兵的侧翼来应对耶律德光的本次冲阵行为。后晋步卒在变阵后,军阵依然保持旗帜鲜明,军容严整。突阵失败后,耶律德光命骑兵往返冲阵,利用“环寨而过”的骑射战术,远程骚扰后晋步卒,打击后晋士气,以期找到后晋步兵方阵的薄弱点来冲散军阵。但是后晋军有皇帝亲自督军,军纪严明,岿然不动,以数万弩箭迎击契丹骑兵。面对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弩箭,契丹军的游骑骚扰效果非常有限。契丹军久攻不下,逐渐退却。
此时耶律德光从间谍处获悉“后晋军东面人少,沿黄河的护城栅栏也不坚固”,于是再次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快速转变正面攻坚作战方式为侧翼突袭。耶律德光亲率领精锐骑兵从后晋军阵东面防御薄弱处进行突阵。后晋军阵当即被击溃,士兵向南败逃,契丹骑兵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澶州水寨。当时有一千多后晋马军兵士正在河堤之间修治水寨,旗帜的末端冒出
围堰河堤。契丹军远望,以为是后晋伏兵,遂停止追击。后晋军队趁势重整部队,双方再次交战,后晋军队再次向后败退,后晋大将李守超遂率几百骑兵持短兵器径直杀将过去,稳住后晋军阵,契丹军逐渐退却。
当夜,契丹军首先鸣金收兵,又趁夜北退三十里扎营。
战役结果
三月初三日,耶律德光令赵延照留守
贝州,下令契丹大军分两路北撤,一路自
沧州、
德州北撤,另一路则向东后沿
深州、
冀州北上回国。契丹骑兵在撤退途中,对沿途的后晋城镇大肆破坏,掠夺财物和人口,致使后晋的河北地区赤地千里。耶律德光连夜撤军时,曾有契丹小校向后晋投降并将这一军机报告后晋军主帅。然而主帅景延广担心这是契丹的计策,即通过假装撤退将后晋军队骗出城池再伏击歼灭,因此只是坚守城池,而没有派兵追击。
四月,石重贵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保义节度使王周留守
澶州,封赏诸将后返回
东京汴州。
战役评价
后晋石重贵:“朕以契丹显违信义,辄肆侵陵,亲御戎车,往平
桀虏,
灵旗一举,狂寇四奔。”
后晋
景延广:“晋朝有十万口
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当成后悔矣。”(战前)“意契丹强盛,国家不济,身将危矣,但纵长夜饮, 无复以夹辅为意。”(战后)
后晋
刘知远:“中国疲弊,自守恐不足,乃横挑强胡,胜之犹有后患,况不胜乎!”
契丹国主
耶律德光:“
杨光远言晋朝兵马半已饿死,今日观之,何其壮耶!”
王夫之:“伟王败而太原之兵遁;石重贵自将以救
戚城,而溺杀过半,恸哭而逃;高行周拒之于
澶州,而一战不胜,收军北去……当是时也,中国之势亦张矣;述律(按,太后)有蹉跌何及之惧,气亦熸矣。”
《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者:利用优势骑兵之机动力,与晋方
青州节度使杨光远相呼应,深入大河南北,予晋方以重大之打击。如作战进行顺利,即渡河进攻
大梁,否则即行撤退……第一次南犯,主力经
安国深(州)冀(州)指向
魏州,拟以有力一部由
博州方面渡河配合平卢节度使杨光远之行动,以威胁晋方之右翼。及其渡河部队为晋方所阻,正面复遭坚强抵抗后即行撤退。
洪纬:契丹军以骑兵为主,其行军路线选择比较固定,难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后晋军队通过派遣大将率大军屯驻在
定州等地,来加强
易州—定州沿线的布防,以阻碍契丹南下。其次,没有足够的草场或草料就限制了契丹主力骑兵的作战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中原王朝往往利用契丹军队依赖草场,不可久战的弱点,坚守避战,契丹围困不久便撤军而回。
战役影响
从
契丹军队南下作战的过程而言,契丹本次南下的军事目的是越过黄河征服
后晋,其在
戚城之战的失利使其征服中原的愿望已成泡影。而对于后晋政权,此役的胜利使得后晋治下的军事要地戚城、
澶州得以存留。澶渊一线是当时契丹军攻取汴京的最近渡河路线,而契丹军多为骑兵,不善攻城亦不能久战。后晋军队凭借黄河南岸的一系列城池,将南下的渡口浮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彻底阻断了契丹军队从澶州一带渡河后,快速南下攻取汴州的军事企图,迫使契丹首次南侵无功而返。此役后,契丹军中长时间弥漫着“恐晋”气氛。后晋军屡战屡胜,乘胜收复
贝州、德州、青州等北方重镇。即使在本年末契丹第二次南下入侵时,契丹军前期也多次被后晋军击退,其在退军途中,常常“自相惊曰:‘晋军悉至矣’”,包括耶律德光在内的契丹军闻晋军至便“即时北遁”,不复初时之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