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毛土司
元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
散毛土司,系元明清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清时隶属于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元至元三十年(1293)始设蛮夷官,至正六年(1346)升为宣慰使,明永乐朝之后设宣抚使,雍正十二年(1734)与鄂西十五土司一起恳请改土归流,蒙准,次年(1735)其地入新设来凤县
沿革
散毛府
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四月置散毛洞蛮夷官,三十一年(1294)升为府,属四川行省。
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至正六年(1346),散毛洞蛮覃全在叛,招降之,以为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抚使,置官属,给宣敕、虎符,设立驿铺。
散毛宣慰使司
元末明玉珍改置。
散毛沿边宣慰使司
洪武七年(1374)五月,以覃野旺归降,改置。 十四年(1381)作乱,被江夏侯周德兴平定, 降为宣抚司。 十七年(1384)又降为沿边安抚司。 二十三年(1390)叛,被蓝玉平定,土司遂废。
散毛长官司
散毛长官司。明永乐二年(1404)改置,属大田军民千户所
散毛宣抚司
散毛宣抚司。明永乐四年(1406)改置,属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下辖安抚司二:龙潭土司大旺土司
详史
族源
“来属原七司,散毛为众司之长,其始祖墨来送,为唐贞观安抚使,递传至宋,仁宗朝有野毛者,加散毛宣抚使司,其间因兵灾,残缺不可考。殆后世袭旧职,具为先朝御侮臣”。
元代
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占南宋万州施州,在随后南征散毛时,元军元帅蔡邦光战死。至元十七年(1280),辩士王介劝降散毛洞蛮,乃以散毛两子入朝觐见,辩士进言说:“元帅蔡邦光昔征散毛蛮而死,可念也。”七月,元世祖“赐招收散毛等洞官吏衣缎”,此后鄂西诸洞土酋相继归附元朝。
但是归附之后仍不时反叛。至元十九年(1282)九月,“亦奚不薛之北,蛮洞向世雄兄弟及散毛诸洞叛,命四川行省就遣亦奚不薛军前往招抚,使其主偕来”。至元二十一年(1284)七月,“敕荆湖、西川两省合兵讨又巴、散毛洞蛮”,这次讨伐规模极大,“十一月,诸将凿山开道,绵亘千里,诸蛮设伏险隘,木弩竹矢,伺间窃发。亡命迎敌者,皆尽杀之。遣谕诸蛮酋众率众来降,独散毛洞谭顺走避岩谷,力屈始降”。元将石抹狗狗也“以蒙古军八百,从征散猫蛮,战于菜园坪、渗水坝,皆败之,壁守石寨,月余散猫降,大盘诸蛮亦降”。
至元三十年(1293),散毛洞勾答什用被授予蛮夷官,赐给玺书。三十一年(1294),“四川散毛洞覃顺来贡方物,升其洞为府”。
至大二年(1309),常丰洞蛮大弟什用纠集洗王不鬼、散毛等洞蛮,劫掠永宁之阿那禾砦。至治二年(1322),散毛洞蛮大望什用劫掠黔江县五里荒。
至正六年(1346)七月,“散毛洞蛮覃全在叛,招降之,以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使”。因元末农民起义运动风起云涌,土酋反叛反而得到升职,可见元朝对蛮政策发生转变,只得委曲求全进行笼络招抚。
明玉珍据四川建大夏政权,将散毛宣抚司再升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
明代
(一)明初归附
因最初依附大夏政权,散毛等鄂西南西部的土司归附明朝时间很晚,因而降服明朝时被降职。
洪武五年(1372),散毛等三十九洞反叛,被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镇压。
洪武七年(1374),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覃野旺归降,上缴明夏所赐印诏。复置散毛沿边宣慰司
洪武十四年(1381),散毛土司、水尽源通塔坪长官司等叛,江夏侯周德兴移兵讨平。
洪武十五年(1382),故散毛宣抚覃野旺子散毛五孙南木叟来朝方物,诏赐钞锭。
洪武十七年(1384),覃野旺之子起剌什用来朝,命以为本司佥事,赐冠带钞锭。
洪武二十三年(1390),凉国公蓝玉攻克散毛洞,擒土酋剌惹、覃大旺等万余人, 散毛土司遂废,于是以散毛地方大水田设置大田军民千户所,隶属于施州卫
(二)叛服无常被废
洪武十七年(1384),散毛沿边安抚司安抚覃野旺之子起剌来朝,命为本司佥事。 景川侯曹震言:“散毛等洞蛮时寇掠为民患,已令施州衞及施南宣抚覃大胜招之,如负固,请发兵讨。”
二十三年(1390),凉国公蓝玉克散毛洞,擒剌惹长官覃大旺等万余人。 置大田军民千户所,隶施州卫。以蓝玉奏散毛、镇南、大旺、施南等洞蛮叛服不常,黔江、施州衞兵相去远,难应援。今散毛地与大水田连,宜置千户所守御,乃改散毛为大田,命千户石山等领土兵一千五百人,置所镇之。
(三)永乐定制
明成祖永乐元年起,大规模恢复土司政权,并将洪武以来形成的以及新制定的管理土司的有关政策逐渐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轻易不再作变更。这使得土司制度臻于完善,该制度也走向全盛时期。
永乐二年(1404),设散毛长官司,置流官吏目一员,以覃友谅为长官、田应虎为副。
永乐四年(1406),升为宣抚司,覃有谅为宣抚、谭本良为同知、黄琢为副使、于文义为佥事。
正统三年(1438)命散毛宣抚覃友谅子覃瑄试职。初,友谅以罪械赴京,中路逃匿,后为官军所获,毙狱。至是,本司以其子为蛮民信服,乞袭职。帝以友谅罪重宜革,第以蛮故诎法信恩,命瑄试职图后效。
正统六年(1441),命故散毛宣抚司副使黄琢子黄瑨瑄袭职。 景泰二年(1451),散毛宣抚司副使黄缙瑄杀亲兄,律应斩,其妻谭氏遣子忠等贡马赎罪,然缙瑄罪重,法不可宥,给钞以酬马直,黄瑨瑄被处斩。
万历二十八年(1600),散毛宣抚使覃玉鉴应征统领土兵1000名征剿播州土司杨应龙,随同出征的还有土舍覃可符。此次施州各土司出兵情况如下:施南土司3000名、容美土司2000名、龙潭土司500名、大旺土司500名、忠孝土司500名、忠峒土司500名。可见散毛土司的军事实力可居前三。
清代
清初覃勋麟归附。吴三桂叛乱,覃勋麟随王师征,吴平,赐将军印,沙溪六峒等处属司。
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湖广故散毛宣抚使司宣抚使覃勋麟子覃弘基袭职。
改土归流
明末清初时散毛等土司侵占大田军民千户所大量屯田,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纽正巳就任大田所,方用“有约者计价值,无据者量开垦”的办法赎回屯田,散毛土司于是退出以下屯田:马湖坝、青水堡、麻谷溪、忠堡屯(今咸丰县忠堡镇)、南千坝、魏家山、大寺、小寺、马官屯、泡木园。
覃弘基去世后,其子覃烜应承袭,但其堂兄弟覃璠与之争袭。之前覃勋麟生有长子覃隆基和次子覃弘基,因喜爱次子而未遵守宗法制度的嫡长子继承制,此时覃璠以自己的嫡长孙身份而请求承袭,地方官审理后支持其请求,康熙五十四年(1715)覃烜携带官印逃亡。 五十八年(1719)桑植土司宣慰使向国栋帮助覃烜平定了覃璠之乱,覃烜得以承袭。
康熙五十四年(1715),散毛宣抚使覃烜之母田氏,将所属客寨等处土地,卖与贵州铜仁的原籍湖南辰州的冉静庵等人,冉等于是搬家招揽佃户开垦荒地,已经多年。之后各客户因觉土司赋税繁重而控诉于上司,于是湖广督抚于雍正四年(1726)认可布政司之建议,遵照“汉土不许买卖田土”之判例,命令土官返还所得价金,并将冉等260余户1600余人饬回原籍。但因为各客户已经落业十余年,而不愿意领回价金返乡,于是形成悬案。迈柱任湖广总督后,各客户又前往诉请,表示情愿为朝廷升科办粮,并称土司覃烜抓人烧房。雍正六年(1728)三月,迈柱上奏:该土地以六百余两出卖,而今客户搬家造屋、招揽佃户、开垦荒地,所费数倍于价金,而且荒地已经是出产2600余石的膏腴,似应不遵旧例,而仍令客户耕种,并且划定界限,改属朝廷征粮范围,覃烜如敢借机滋扰就改土归流雍正帝朱批:所见甚属合情顺理,即如是处断可也。
于是清廷命宜都知县柯煜前往散毛司勘定汉土边界,此行他写下了数首诗歌,其中记录散毛土司的如下:
《散毛司即事》
谁道南荒行路难,圣朝冠带遍群峦。
计程不似巴山峻,莅众宜知汉法宽。
岂有凭依成险阻,共遵礼教自平安。
石庵行处皆称佛,莫作苍鹰乳虎看。
雍正十二年(1734),覃烜等恩施十五土司奏请改土归流蒙准,其地入来凤县
覃烜自请归流后,“赐世袭千总,拨发汉阳房产,煊无嗣,诸列宪欲题请其弟承袭,固辞蒙允。题奏扶兄回籍。督课儿孙,家尚孝友,于今沐浴圣化,敦勉诗书,儿侄辈渐次游庠食吸书香,颇蔚起云”。与其他被迁居外地的土司不同的是,散毛覃氏家族选择了放弃世袭武官,重回故乡来凤县,从而仍是一方大族。乾隆《来凤县志》的编修人员中就有散毛土司后裔,“监镌:……散毛司舍 覃禹基、覃瑛、覃珩、覃玿……”
世系
墨来送。来凤县《覃氏宗谱》记载,莫来送为散毛土司始祖。
覃顺。至元三十一年(1294),散毛洞主覃顺进贡,元朝升其洞为府。
大望什用。至治二年(1322),散毛洞蛮大望什用劫掠黔江县五里荒。
覃全在。至正六年(1346),散毛洞蛮覃全在叛,招降,改为散毛誓厓等处军民宣抚使,置官属,给勅虎符,设立驿铺。
覃野旺。洪武七年(1374),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帅覃野旺遣人来朝贡方物,上其所授伪夏印诏,赐文绮袭衣。遂置散毛沿边宣慰使司。
起剌什用。洪武十七年(1384),散毛沿边安抚司安抚覃野旺之子起剌什用,来朝,命以为本司佥事,赐冠带钞锭。
覃友谅。永乐二年(1404),复设散毛长官司,以覃友谅为长官。
覃瑄。正统三年(1438)试职。覃友谅,“以罪械赴京,中路叛匿,后官军获之,毙于狱,至是司以其子,夷民信服,乞令袭职,上以友谅情犯深重,难令其子袭职,第以蛮夷之故,特屈法伸恩,令瑄试职管事,若踵前恶,必罪不贷。”
覃本林。景泰元年(1450),贵州群蛮作乱,围平越,按察御史黄镐求援于朝,上命都督方瑛会湖广总督侯琎率散毛司颁附近土司合兵剿之,覃本林破二百八十余寨,缚其酋长,封都督元帅。
覃国珍。成化二年(1466)从征靖州、铜鼓、无开、武冈,克八百余寨,世袭都督元帅。
覃显琮。正德二年(1507),“散毛宣抚司宣抚覃显琮等遣把事黄子虎等,庆贺贡马及方物,赐宴并钞锭彩叚等物有差。”
覃斌。正德十六年(1521),“湖广散毛宣抚司宣抚覃斌,遣把事惹木来贡。”
覃棨。“李尧德……隆庆二年(1568)以车架副郎任湖广按察使司佥事,驻扎施州卫,振武敷文,诛黄中族党,戮散毛宣抚覃棨、施南宣抚覃宁。”
覃玉鉴。万历二十八年(1600),从征播州杨应龙
覃可达。
覃青霄。覃可达长子。
覃翀霄。覃可达次子。
覃勋麟。清初覃勋麟归附,仍准袭职。
覃弘基。康熙二十五年(1686),湖广故散毛宣抚使司宣抚使覃勋麟,子覃弘基、袭职。
覃烜。康熙五十四年(1715),与堂兄弟覃璠争袭。 雍正十二年(1734),覃煊纳土。
地理
散毛宣抚司,在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西三百二十里。
宣抚司衙署,成化年间(1465-1487),覃显琮建造。
酉水。发源忠峒土司,经散毛司治东三十里,即辰州之北江。
散毛关。在大田军民千户所与散毛宣抚司分界处。
图1为《康熙皇舆全览图》中的散毛司,其下辖龙潭土司大旺土司(辖东流土司、腊壁土司),与忠建土司施南土司桑植土司为邻。大田所原为散毛土司领地。
遗迹
老司城
位于来凤县三胡乡上河坪村,来凤站西南800米处。这里三面环山,只有东边是一片平地,漫塘河从此流过。它原为散毛宣抚司的司城,乾隆元年(1736)“改土归流”后废弃,故名老司城。老司城地势十分险要,土司时期筑有城墙,靠上河坪的一面,迄今尚有墙基的遗址,依稀可见。中间一处叫衙院,即土司衙门的所在地。原有一块五尺见方的石板,相传为土司洗澡的地方;还有官井一口相传为土司饮水用井;如今的“棉絮田”,即为土司时期的棉絮街。种种遗址表明,司城颇具规模。
土司墓
据同治《来凤县志》记载,清末尚存数座土司墓:
都督元帅散毛宣抚使覃本林及其子覃显宗之墓。在尚虎城。
蓬莱墓,相传为明镇远将军散毛司宣抚使覃玉鉴之墓。位于官坟山。“墓制甚巨,无碑无铭,上刻‘蓬莱墓’三字,中有石门,日影倒入石隙,可以窥见。左右千章古木,大皆数十围,常有大鸟数千旋绕上下。”
镇远将军散毛司宣抚使覃勋麟之墓。位于苏家堡。“丰碑、穹窿、人马、望柱具备,碑刻诰敕及志铭,久经风雨,涣灭不能成篇。”
散毛宣慰使司覃鸿基之墓。位于猴栗堡。“距城十五里,旧日衙署之西,今衙署已毁,土人尚呼为衙院云。”
原土官舍人、处士覃璠之墓。位于猴栗堡。来凤县训导萧琴为其撰写墓志铭:“土曰王土,臣曰王臣,薄海内外,莫不尊亲,兹蛮裔,敢凭险阻,以劳王师,抗命戎虏?皇帝曰:咨咨尔十五司,率土归诚,用沛恩施,予尔世职,以辅我国家无穷之墓。公也当袭,再拜固辞,曰:有子可教,有书可读,何世职之云云。”
其他信息
2015年7月24日,湖北恩施州咸丰县高乐山镇小模村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出土精美陪葬品。据专家介绍,此地明代属于散毛土司地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1:17
目录
概述
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