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造技术
产品设计功能的仿真
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定义
通俗地说: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可以利用极为简洁的“0”和“1”编码技术,来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解码。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和高速处理。数字化制造就是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发展历程
1. NC机床(数控机床)的出现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实现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数控装置采用真空管电路。1955年,第一次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批量制造。当时主要是针对直升飞机的旋翼等自由曲面的加工。
2. CAM处理系统APT(自动编程工具)出现
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公布了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系统。其中的数控编程主要是发展自动编程技术。这种编程技术是由编程人员将加工部位和加工参数以一种限定格式的语言(自动编程语言)写成所谓源程序,然后由专门的软件转换成数控程序。
3. 加工中心的出现
1958年美国K&T公司研制出带ATC(自动刀具交换装置)的加工中心。同年,美国UT公司首次把铣钻等多种工序集中于一台数控铣床中,通过自动换刀方式实现连续加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出现
1963年于美国出现了cad 的商品化的计算机绘图设备,进行二维绘图。70年代,发展出现了三维的 cad表现造型系统,中期出现了实体造型
5. FMS(柔性制造系统)系统的出现
1967年,美国实现了多台数控机床连接而成的可调加工系统,最初的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6.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融合
进入70年代,CAD、CAM开始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由于CAD与CAM所采用的数据结构不同,在CAD/CAM技术发展初期,主要工作是开发数据接口,沟通CAD和CAM之间的信息流。不同的CAD、CAM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规定,都要开发相应的接口,不利于CAD/CAM系统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波音公司和GE公司于1980年制定了数据交换规范IGES(Initia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s),从而实现CAD/CAM的融合。
7.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的出现和应用
80年代中期,出现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波音公司成功应用于飞机设计,制造,管理,将原需八年的定型生产缩短至三年。
8. CAD/CAM软件的空前繁荣
80年代末期至今,CAD/CAM一体化三维软件大量出现,如:CADAM,CATIAUGI-DEAS,Pro/E,ACIS,MASTERCAM等,并应用到机械、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领域。
主要内容
CAD在早期是英文Computer Aided Drawing (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缩写,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的认识到单纯使用计算机绘图还不能称之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真正的设计是整个产品的设计,它包括产品的构思、功能设计结构分析、加工制造等,二维工程图设计只是产品设计中的一小部分。于是CAD的缩写由Computer Aided Drawing改为 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也不再仅仅是辅助绘图,而是协助创建、修改、分析和优化的设计技术。
2.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通常指有限元分析和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可完成力学分析(线性.非线性.静态.动态);场分析(热场、电场、磁场等);频率响应和结构优化等。机构分析能完成机构内零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的计算,机构的运动模拟及机构参数的优化。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缩写,能根据CAD模型自动生成零件加工的数控代码,对加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同时完成在实现加工时的干涉和碰撞检查。CAM系统和数字化装备结合可以实现无纸化生产,为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实现奠定基础。CAM中最核心的技术是数控技术。通常零件结构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线、面的数字量表示,CAM就是用数控机床按数字量控制刀具运动,完成零件加工。
世界上最早研究CAPP的国家是挪威,始于1966年,并于1969年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CAPP系统AutoPros,并于1973年正式推出商品化AutoPros系统。美国是60年代末开始研究CAPP的,并于1976年由CAM-I公司推出颇具影响力的CAP-I's Automated Process Planning系统。
5. PDM---产品数据库管理
随着CAD技术的推广,原有技术管理系统难以满足要求。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前,产品的设计、工艺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图纸、技术文档工艺卡片、生产单、更改单采购单、成本核算单和材料清单等均由人工编写、审批、归类、分发和存档,所有的资料均通过技术资料室进行统一管理。自从采用计算机技术之后,上述与产品有关的信息都变成了电子信息。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原来人工管理资料的方法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先进的设计制造手段与落后的资料管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采用PDM技术
PDM(产品数据管理)是从管理CAD/CAM系统的高度上诞生的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它管理的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产品图纸和编写的工艺文档仅仅是产品数据中的一部分。PDM系统除了要管理上述数据外,还要对相关的市场需求、分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全部更改历程、用户使用说明及售后服务等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PDM关注的是研发设计环节。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对企业的所有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供销链管理,从而达到对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实现科学管理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7. RE---逆向工程技术
对实物作快速测量,并反求为可被3D软件接受的数据模型,快速创建数字化模型(CAD)。进而对样品进而作修改和详细设计,达到快速开发新产品的目的。属于数字化测量领域。
8. RP---快速成型
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近年来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可与数控技术的出现相媲美。RP系统综合了机械工程、CAD、数控技术,激光技术材料科学技术,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可以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价、修改及功能试验,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发展方向
1. 利用基于网络的CAD/CAE/CAPP/CAM/PDM集成技术,实现产品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在CAD/CAM应用过程中,利用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实现并行工程,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通过PDM可以进行产品功能配置,利用系列件、标准件、借用件外购件以减少重复设计,在PDM环境下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通过CAD/CAE/CAPP/CAM等模块的集成,实现产品无图纸设计和全数字化制造;
2. CAD/CAE/CAPP/CAM/PDM技术与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相结合,形成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构架
CAD/CAE/CAPP/CAM/PDM技术主要用于实现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及其管理的数字化;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以实现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的管理为目标;供应链管理SCM用于实现企业内部与上游企业之间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挖掘和改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上述技术的集成,可以整合企业的管理,建立从企业的供应决策到企业内部技术、工艺、制造和管理部门,再到用户之间的信息集成,实现企业与外界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顺畅传递,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开发速度,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3. 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企业、动态企业联盟敏捷制造、网络制造以及制造全球化,将成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虚拟设计、虚拟制造技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形成虚拟的环境、虚拟设计与制造过程、虚拟的产品、虚拟的企业,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设计开发的一次成功率。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通过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和内部网,组建动态联盟企业,进行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然后在最接近用户的生产基地制造成产品;
4. 以提高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的制造技术将得到超速发展和应用
瞬息万变的市场促使交货期成为竞争力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为此,许多与此有关的新观念、新技术在21世纪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并行工程技术、模块化设计技术、快速原型成形技术、快速资源重组技术、大规模远程定制技术、客户化生产方式等;
5.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厂的柔性、可重构性将成为企业装备的显著特点
先进的制造工艺、智能化软件和柔性的自动化设备、柔性的发展战略构成未来企业竞争的软、硬件资源;个性化需求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要求克服设备资源沉淀造成的成本升高风险,制造资源的柔性和可重构性将成为21世纪企业装备的显著特点。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制造过程,可大大提高制造过程的柔性和加工过程的集成性,从而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19:30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