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谱名远正,乳名正鸽。方志敏的祖父方名庚,是地方上的一名绅士,父亲方高翥在方家排行老三。按照方家不成文的宗族规定,只有老大的长子才能入学,因此,方志敏本没有机会入学读书,但因他自幼聪明,被私塾老先生严常新看重,破例收留他入馆就学。1907年,方志敏在湖塘村私塾启蒙。1910年,私塾闭馆,辍学在家务农。1912年至1913年,在弋阳县烈桥乡张家学堂搭学。1914年,再次辍学回家务农。1916年秋,考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取学名为方志敏。
在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就读期间,他勤奋好学,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大胆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组织了“九区青年社”(后又改组为“弋阳革命青年社”),带领青年学生积极开展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丧权的“二十一条”的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弋阳后,方志敏立即组织学友和爱国青年上街游行示威,并带头抵制日货;同年夏天,从弋阳县立高等小学毕业。
1919年8月,方志敏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入读预科。1920年8月,在“甲工”升入机械科学习。期间,阅读到《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书刊。1921年3月,组织“甲工”学生自治会,被推选为主席;6月中旬,因领导该校学生反对腐败教育,要求教育改革而被校方开除,通过这次斗争,方志敏在南昌进步学生中声名鹊起,不仅成为南昌公认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成为江西先进青年的一面旗帜;同年,加入江西“改造社”,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
1921年9月下旬,方志敏考入九江南伟烈学校中学部学习英语,插入该校旧制中学二年级就读,南伟烈学校是美国教会开办的学校,校方对学生的思想禁锢很严,但方志敏等革命青年仍积极追求进步。1922年春,方志敏在南伟烈学校开始研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并参加了“非基督教大同盟”;7月,因家贫从南伟烈学校退学,离开九江,前往上海,打算半工半读,同时寻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革命生涯
1922年7月,方志敏到上海后,由在上海《民国日报》做校对的罗漫(方志敏在南昌“甲工学校”时的同学)陪同,走访该报编辑部。在《民国日报》报馆,两人巧遇邵力子。由于上学期间,方志敏经常给《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投稿,他的思想活跃、剖析问题独到、文笔流畅,曾引起邵力子的注意,邵力子便关心起他的生活状况。在得知方志敏于上海举目无亲、临时栖身于罗漫的亭子间时,邵力子便邀请方志敏暂留报馆。在邵力子的帮助下,方志敏和罗漫白天到某大学旁听,晚上在报馆做校对。
在上海期间,方志敏遇到了赣籍青年赵醒侬,赵醒侬当时常以卖报为掩护,出入于进步报刊社和团体从事革命活动,两人一见如故。此外,在上海,他还结识了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中共领导人。1922年8月2日,在赵醒侬的介绍下,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月,赵醒侬以党组织的名义委派方志敏先行返,在那里开展革命活动。
1922年9月,在南昌东湖边百花洲席公祠附近,方志敏创办南昌文化书社并任经理,书社主要销售进步书刊,并成为联络革命青年、开展革命活动的据点;11月,受中共中央和团中央的派遣,赵醒侬回到江西,筹建地方团组织;此后,赵醒侬依托南昌文化书社开展革命活动,通过青年刘拜农,联络一些与团的宗旨相合的青年进行座谈,讲解革命理论、开展思想教育,从思想上解决入团的问题。1923年1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组织在南昌成立,有团员7人,即赵醒侬、方志敏、刘拜农、刘五郎、刘修竹、陈之琦、赵履和,指定刘拜农为临时书记;2月,袁玉冰与赵醒侬、方志敏等携手大力发展团组织,在南昌二中成立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在心远中学成立南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江西地方团领导的革命活动,很快引起反动军阀的不满;3月,袁玉冰在南昌牛行车站被抓捕,南昌文化书社等遭封闭,《新江西》停办;4月,方志敏遭到军阀当局通缉,被迫离开南昌,前往南京;8月,赵醒侬出席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他与正在南京东南大学旁听的方志敏商量,组织旅居上海、南京等地的20余名江西进步青年,重新恢复《新江西》季刊,改为半月刊,定刊名为《新江西半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继续指导江西的革命斗争;同月,《新江西半月刊》创刊号在上海发行;9月,方志敏从南京返回南昌,着手南昌文化书社复业。
1924年3月,赵醒侬在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会议后,秘密返回江西,筹建共产党的组织;同月,方志敏在赵醒侬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方志敏与赵醒侬等秘密重建国民党江西省临时党部;同月,中共秘密联络点在南昌一平印刷所建立。5月,方志敏与赵醒侬等建立中国共产党南昌特别支部,直属中共中央。6月,与赵醒侬等在南昌开办明星书店。9月,与赵醒侬等参与创办由国共两党合作的私立黎明中学,方志敏是教师之一。11月,与赵醒侬等建立江西省最早的农民协会——扬子洲农民协会。在赵醒侬、方志敏等人的持续奔走活动下,江西党组织的创建基础不断构筑起来。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江西学联迅速响应声援,成立了帝国主义者惨杀上海同胞江西后援会(后改为“沪案交涉江西后援会”),赵醒侬、方志敏等为主要领导者。6月9日,方志敏与赵醒侬等人发起南昌各校学生总罢课,声援五卅运动
1925年7月4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在南昌秘密成立,方志敏当选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同月,受党团组织派遣,方志敏和堂弟方志纯回到弋阳开展革命,他们建立了弋阳县的第一个团支部(共青团弋阳县支部)、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漆工小组),建立国民党弋阳县党部,组织弋阳革命青年社,建立漆工农协(漆工镇农民协会),开展清算劣绅掌管的“冬寒赈济费”、打击土豪减租减息的斗争,弋阳的农民运动走在江西全省前列。
1926年3月19日至22日,方志敏出席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继续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4月,中共南昌特别支部改为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直属中共中央,方志敏任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农工部主任。5月1日至15日,方志敏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期间,晤谈毛泽东彭湃。11月上旬,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成立,方志敏任中共江西农委书记,并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农民部长。11月19日,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秘书长。11月中下旬,指导弋阳九区农民协会占领漆工镇警察所,获步枪三支,其中一支是坏枪(称半条),开始“两条半枪闹革命”的历程。11月26日至29日,会见从上海抵达南昌的毛泽东。此后,在全省范围遴选学员,落实毛泽东开办湘鄂赣三省农讲所的计划。11月,先后在南昌、新建两县,组织数千农民支援北伐军东征。12月,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负责人。
1927年1月,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共江西区执行委员会,方志敏任中共江西区委委员兼农委书记。2月20日至28日,江西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江西省农民协会正式成立,方志敏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3月,“赣州惨案”后,方志敏赴武汉向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请愿。3月2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武汉通过决议,委派方志敏等8人为中央特派员,改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3月30日,方志敏在武汉出席粤、湘、赣、鄂农民协会代表和河南农民自卫军代表联席会议,会上,与彭湃等人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重新分配土地”的主张,与毛泽东、彭湃等13人当选为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委员会执行委员。旋与刘一峰等8人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身份回赣代行省党部职权,并在南昌创办了江西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了农民自卫武装。4月27日至5月9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0日至30日,在重新召开的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5月下旬,中共江西区委改称为中共江西省委,方志敏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兼农委书记。6月上旬,江西省农民协会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方志敏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礼送”出境,受中共江西省委派遣,化名李祥松,秘密离开南昌赴赣南,在吉安等四县领导“二五”减租运动。
1927年8月上旬,方志敏与中共江西省委失去联系,隐匿在吉安县的农民家中。8月中下旬,为避开国民党当局的缉捕,化装徒步从吉安返回湖塘村。8月底,秘密召集在弋阳县磨盘山一带的革命同志,决定组织农民发动秋收暴动。9月,在鄱阳县和中共江西省委取得联系,中共弋阳区委成立,方志敏任中共弋阳区委书记。10月底,领导弋阳九区3000名农民发起武装暴动,由此揭开弋横暴动序幕。11月15日,任中共横峰区委书记。12月10日,发起以楼底兰家为起点的横峰年关大暴动。
1928年1月2日,方志敏在弋阳县窖头村主持召开弋阳、横峰、贵溪、上饶、铅山五县党员会议,即“窖头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五县工作委员会,同时成立了暴动总指挥部,方志敏被推选为五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暴动总指挥。1月上旬,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参加弋阳、横峰暴动的百余村农民革命团,分六路纵队,近6000人,发起了弋横农民武装大暴动。
1928年1月中下旬,弋横武装大暴动推进区域纵横达百余里,参加暴动的农民近8万人,弋横暴动的胜利,初创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2月,方志敏在弋阳九区齐川源村,成立工农革命军第2军第2师第14团,初编一个连,赣东北第一支正规的工农革命武装由此创建。4月中下旬,中共弋阳县委成立,下辖横峰区委,方志敏任中共弋阳县委书记。5月上旬,弋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当选为弋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5月中旬,横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弋(阳)横(峰)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6月,主持召开弋、横两县县委联席会议,批判了埋枪逃跑的错误主张,确定了反“围剿”斗争的基本战略,会后,赴贵溪、波阳、万年、德兴、湖口等县,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组织农民暴动。6月末,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向弋(阳)横(峰)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局部“围剿”。10月,指挥苏区军民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第二次局部“围剿”。12月9日至12日,在湖口县出席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执行委员。
1929年2月底至3月初,中共信江特委成立,直属中共江西省委,方志敏任中共信江特委常委,代理信江特委书记。4月末,领导苏区军民取得了反国民党军第三次局部“围剿”的胜利。6月至7月上旬,领导根据地军民击破国民党军的“砍树运动”,敌第四次局部“围剿”被苏区军民粉碎。7月16日,领导贵(溪)余(江)万(年)三县总暴动。次月,开辟了贵(溪)余(江)万(年)革命根据地。10月3日,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当选为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信江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给红4军第1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复信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2月上旬,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红4军前委、赣西特委、红5军及红6军军委的联席会议上,方志敏当选为中共共同前敌委员会委员,任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领导红军独立团第1团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整军。2月23日,指挥红军攻克上饶城,国民党军对信江根据地发动的第五次局部“围剿”至此被粉碎。7月中旬,中共信江特委、东北特委合并为新的中共赣东北特委,直属中共中央,方志敏任中共赣东北特委委员。7月,领导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7月22日,出席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由红军独立第1团扩编)建军典礼,任红十军前敌委员会常委。8月1日,江西东北革命委员会成立,方志敏当选为江西东北革命委员会主席,根据地由信江时期进入赣东北时期。8月下旬,闽北苏区划归赣东北苏区。9月中下旬,领导红十军扩编和整军。随红十军转战赣东北。10月16日,主持筹建的赣东北贫民银行成立,批准银行发行股票集资。12月14日,任中共赣东北特委常委。
1931年1月中下旬,方志敏领导赣东北根据地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3月8日,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当选为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文化委员会主席,赣东北根据地成为中共土地革命时期早期六大战略地区之一。3月底,代理红十军政治委员,领导红十军进行第二次整军。4月26日至5月6日,率领红十军进军闽北,红十军首次入闽,连打11仗,仗仗皆捷。5月中旬,赣东北根据地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胜利。8月,主持建立对外贸易处,开展赤白贸易,建立船舶检查局,对过往苏区的货船征税。毛泽东在总结苏维埃经济建设经验时说,对外贸易“这一工作,闽浙赣边区方面实行得较早,中央区则开始于一九三三年的春季。”9月5日,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方志敏任中共赣东北省委常委。10月31日,方志敏以中共赣东北省委名义,向中共临时中央书面报告近期赣东北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及赣东北苏区财政收入的来源,已转到以发展苏区经济和增加贸易税收为主,这是赣东北苏区财政经济政策的标志性转变,后来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我们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明显的效验已在闽浙赣边区表现出来。”10月,将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改制为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并先后在各地增设分行,并领导赣东北根据地军民取得第三次反“围剿”局部胜利。11月7日至14日,主持赣东北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当选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席。11月7日至20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方志敏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大会授予红旗勋章,以嘉奖其为建设苏维埃政权立下的功勋(注:因忙于革命工作,方志敏未能参会,实际于1933年3月召开的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接受该勋章并致答词)。同年,当选为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
1932年9月10日至10月2日,方志敏率领红十军第二次进军闽北,先后攻占赤石、星村两镇和浦城等地,二进闽北历时22天,扩大了闽北根据地,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阶段性胜利。11月下旬,中共闽浙赣省委成立,方志敏任中共闽浙赣省委常委。12月11日,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当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12月,中共徽州工委及其所属组织划归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根据地区域从赣东北扩大到闽北、浙西、皖南。
1933年1月初,中革军委致电中共闽浙赣省委、省军区,指示红十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南渡信江,策应红1方面军行动。1月20日,红十军在贵溪县神前村改编为红11军。1月20日至22日,方志敏临时兼任红11军政治委员,深入部队工作,要求大家从革命大局出发,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1月25日,红1军南渡信江后,在贵溪县上清镇与红1方面军会师,不久,红11军赴中央根据地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战斗。1月下旬至2月下旬,在方志敏的领导下,闽浙赣赤色警卫师扩编为新的红10军。3月18日至23日,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方志敏继续当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3月下旬,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被闽浙赣苏区军民粉碎。8月至9月上旬,方志敏指示闽浙赣省财政部成立招股委员会,推销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的股票,同时扩股工作也在白区进行。3个月后,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共募集股金20余万元。11月末,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继续担任闽浙赣省苏维埃主席。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方志敏被增补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举行,方志敏与毛泽东等人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评价闽浙赣苏区的财政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赣东北的同志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2月3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方志敏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7月1日,批准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发行10万元决战公债。7月至9月,苏区人民超额认购决战公债达14万元。
1934年7月6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6000余人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经福建向浙皖赣方向进军。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从瑞金等地出发,实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11月1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7军团)抵达闽浙赣根据地德兴县重溪、绕二地区。11月4日,中革军委在长征途中电令,将红7军团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方志敏被任命为闽浙赣省苏维埃主席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11月18日,方志敏收到中央军区电报,被任命为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率红10军团向皖浙边出击,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杭州地区,继续执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11月24日,率领红10军团军团部及红20师指战员离开葛源,开始执行出击皖南的行动。12月10日,率部抵达安徽汤口镇,与先期抵达的红19师会师。次日,在汤口镇召开红10军团全军誓师大会,正式宣布红10军团的成立,再次亮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12月中旬,红10军团遭到国民党军队约20万兵力的围追堵截。12月中下旬,率红10军团在皖南数县转战。
被俘牺牲
1935年1月初,红10军团在黟县、祁门和遂安等县不断转移,其间,被兵力明显占据上风的国民党“追剿队”穷追不舍。1月15日,红10军团重返赣东北途中,途经江西省德兴县港首村,遭敌第49师攻击,与粟裕等率800余人,进入德兴陈家湾村,其余部队由军团长刘畴西指挥,未能突破敌军阻击,部队被打成两截。1月16日,令粟裕、刘英率先头部队转移,伺机冲出封锁线,方志敏自己仅带十余名警卫人员留在陈家湾,等待与大部队会合,当晚,粟裕等率部冲破敌军封锁线,进入德兴苏区,国民党军各部以14个团的兵力,在怀玉山区完成对红10军团主力的合围。1月17日至19日,重返包围圈,找到红10军团主力后,率部队多次突围未果,退入怀玉山中。1月21日,率红10军团主力,在玉琊山、八亩等地,受到敌人优势兵力的攻击,经极其英勇惨烈的战斗后,部队建制被完全打散;当晚,将打散的部队,收拢继续寻机突围。次日,又被打散。1月23日至28日,与刘畴西等“不分昼夜地爬山越岭,要偷过敌人封锁线。”1月29日清晨,在怀玉山的高竹山附近被俘;当晚,写就《方志敏自述》,文中坦陈“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
1935年2月2日,方志敏被押至南昌,囚禁于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2月7日,被国民党军警用铁甲车押至南昌豫章公园“示众”,虽戴着手铐脚镣,但始终傲然站立台上,大义凛然。2月10日,蒋介石下令,想尽办法劝降方志敏。2月中旬,方志敏开始撰写《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3月中下旬,他与看守兵已相处如朋友,得知暂不会被杀的消息,改变斗争策略,在争取越狱的同时,书面总结从事革命斗争的经验。3月下旬,由普通号转入优待号,自传《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完稿。其后,写成《我们临死以前的话》。4月20日,拟就《在狱致全体同志书》。5月,撰就《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给某夫妇的信》。6月上中旬,监狱方传达国民党当局的旨意,所写“自传”限定8月31日前交稿。6月至7月,写成《狱中纪实》《给党中央的信》《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序言》《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第二章》《遗信》等文稿。6月中旬至7月,将部分文稿交狱中囚友胡逸民保管(注:当年秋后,胡逸民经保释出狱,将这部分文稿带出,并于1936年11月带到上海,几经周折后交给胡子婴,后胡子婴将文稿交给宋庆龄,宋庆龄再转交给中共中央驻上海办事处)。7月上旬,方志敏又将分别写给宋庆龄、鲁迅邹韬奋等人的信和部分文稿委托狱中看守高家骏的女友程全昭送往上海(注:程全昭到上海后,将书信与文稿交给胡子婴,几经辗转,这批文稿被送达中共上海特科,抄件转送共产国际东方部)。
1935年8月初,国民党当局认定方志敏信仰不可动摇,也不可能交出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决定提前行刑。8月6日晨,方志敏在南昌市下沙窝就义,时年36岁。
主要作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方志敏在《新江西》季刊上发表了《私塾》《哭声》《血肉》等作品,揭露社会黑暗。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了小说《谋事》、诗歌《呕血》《我的心》《同情心》等多篇作品。在《寸铁》旬刊上,发表了揭露张念诚(操纵选举的土豪劣绅)的文章——《猪仔议员》。在《工农报》上,发表了《庆祝消灭林炮台的胜利》《为全部实现省苏农业生产计划而斗争》《加紧一切斗争迎接中央红军》等社论。在《突击》上,发表《加紧白区工作来开展大块的新苏区》《关于白区乡村工作的几个问题》等评论文章。
方志敏被俘入狱期间,面对严刑逼供,他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16篇,近14万字的文稿和信件。主要作品有《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我们临死以前的话》《在狱致全体同志书》《可爱的中国》《死》《清贫》《给某夫妇的信》《狱中纪实》《给党中央的信》《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序言》《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第二章》《遗信》等。
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创刊号,刊载方志敏狱中遗著《我们临死以前的话》。1936年1月29日,《救国时报》把《我们临死以前的话》作为《方志敏烈士遗嘱》全文刊载;同月,方志敏两篇遗著《在狱致全体同志书》和《我们临死以前的话》,连同他人撰写的《方志敏传略》及几篇文章,一并集结油印出版,这是方志敏狱中遗著在社会传播的最早版本。1939年,上海史社、霞社先后出版《民族解放先驱方志敏》和《方志敏自传》,这是建国前国内首次公开出版方志敏狱中文稿。1951年10月,上海出版公司将方志敏的狱中遗著《清贫》、《可爱的中国》、《遗信》的手稿影印出版,书名为《可爱的中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方志敏遗著的第一个版本。在此前后,方志敏的狱中遗著被多次译为多种语言文字出版,其中有俄文版、日文版、英文版、朝鲜文版、维吾文版、蒙文版、藏文版,还多次发行了盲文版。1985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方志敏文集》,该文集收录包括方志敏狱中遗著在内的各类著作共四十四篇,二十八万余字,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注:1984年6月,邓小平为《方志敏文集》题写书名)。1999年8月,为纪念方志敏诞辰一百周年,《方志敏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2012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方志敏全集》,该书由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与江西省党史研究室发掘整理,在原《方志敏文集》的基础上,汇集方志敏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共收入方志敏文稿67篇,约45万字,较《方志敏文集》新增篇目23篇,增加5万余字,《方志敏全集》分为上、下集,上集为方志敏狱中文稿以及他的文艺作品,下集为方志敏关于农民运动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斗争及苏区建设方面的著述、文告。
个人生活
成就贡献
方志敏是江西农民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江西地方党团创始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
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造了拥有“铁的纪律”的红十军;创造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诀。
方志敏在苏区首创了股份制,发行了股票;首创了地雷战,把人民战争提高到新水平;首创了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数条开放型贸易路线;首创了列宁公园,创办了一批学校和文教卫生单位。
后世纪念
撰文纪念
1935年9月12日,哈马丹撰写《方志敏——中国人民的英雄》一文,在苏联《真理报》发表,方志敏的英雄事迹,在国外产生影响。
1936年1月29日,《救国时报》辟“纪念方志敏烈士被捕一周年”专栏,以整版篇幅纪念方志敏被捕一周年,把《我们死以前的话》,作为《方志敏烈士遗嘱》全文刊载。同时报发表了《民族英雄方志敏传》、《方志敏同志等被俘一周年纪念》、《红军抗日先遣队在闽浙皖边的艰苦斗争》等纪念文章。
1936年,《方志敏同志传》连同其他二十四位英烈传略,被编入在莫斯科出版的《烈士传》一书,扉页注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丛书”。
1937年1月24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发表了邵式平撰写的《纪念我们的领袖民族英雄方志敏同志》等三篇纪念文章,讴歌方志敏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
遗骨安葬
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寻找方志敏遗骨的决定。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的指示下,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成立由方志纯等组成的方志敏遗骨调查小组。1957年春,在南昌下沙窝发现一堆已被风化的骨殖。1958年5月26日,经国家司法部法医研究所鉴定、确定其中九块为方志敏烈士遗骨。1960年,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梅岭修建方志敏烈士墓。1964年11月9日,毛泽东为方志敏烈士题写墓碑:方志敏烈士之墓。1965年,方志敏就义30周年,原计划准备举行他的遗骨安葬仪式。但因文化大革命,仪式未能举行。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8月6日,在方志敏牺牲42周年的时候,经党中央批准,江西省委、省革委会为方志敏举行了隆重的遗骨安葬仪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送了花圈。
方志敏故居
方志敏故居是一座清末四榀木瓦结构的民宅,由方志敏祖父所建。方志敏的童年、少年均在这里度过,外出求学及后来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回家时也都居住于此。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反动势力十分仇视方家,这座旧宅先后被焚烧17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原计划按原貌在原址上恢复方志敏故居,乡亲们乃至周边县城的群众闻讯自发赶来,献工献料,最终建起了现在的六榀木质大屋。
方志敏纪念馆
方志敏纪念馆,又称弋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弋阳县城北面峨眉嘴山顶,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1977年9月,为纪念江西地方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团的主要缔造者方志敏,以及全县9288名革命先烈,中共弋阳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动工兴建方志敏纪念馆,并于1978年9月竣工。1987年3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1995年7月,被上饶地委、行署公布为上饶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10月、2008年11月,该馆先后两次改建和改造。馆内现有四个陈列室和一个展厅,分别介绍方志敏参加江西地方党组织创建、领导江西农民运动闹革命、创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团以及狱中斗争等事迹。纪念馆后为烈士陵园,林木葱郁,碧水回环。馆前广场上,大理石雕刻的方志敏塑像肃穆庄严,底座上刻有叶剑英挽方志敏的一首词:“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方志敏陈列馆
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位于南昌市东湖区下沙窝地段。2009年,为纪念方志敏,南昌市东湖区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建立了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2009年8月6日,方志敏爱国事迹陈列馆隆重开馆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陈列馆以“立志报国”“求索系国”“革命救国”“以身殉国”“永恒纪念”等主题内容,充分展现了革命烈士方志敏“爱国、清贫、奉献”的一生。
方志敏烈士陵园
方志敏烈士陵园,位于南昌市昌北梅岭山脚,陵园内林木葱郁,碧水回环,占地136亩,是为纪念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和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方志敏于1962年开始兴建的,建成于1965年。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中宣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民政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
纪念座谈会
1999年8月13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举行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追忆他光辉的革命生涯,缅怀他不朽的历史功绩,学习他伟大的人格风范。
1999年8月20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2009年8月21日,由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社科联、中共江西上饶市委联合主办的“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诞辰110周年纪念展”暨《方志敏年谱》出版座谈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
人物评价
1953年4月,毛泽东在视察浙江登莫干山时,对身边的同志说:“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并称赞方志敏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人民英雄,把他与岳飞等历史英雄人物并举。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称赞方志敏有“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革命情操”。
1999年8月,胡锦涛在北京纪念方志敏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高度评价了方志敏的历史地位与功绩: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德,将永垂青史,他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党和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方志敏同志是我们党的骄傲,人民的骄傲。在他身上体现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述方志敏的故事,也曾多次读他在狱中写下的《清贫》。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特别指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叶剑英为方志敏题诗有语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赞扬他继承了文天祥的凛然英烈之气。
1935年12月,共产国际文件中,把方志敏和毛泽东、朱德并列一起,评价为“中国红军之父”,是“中华苏维埃和中国红军的领导者”。
2009年9月10日,方志敏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方志敏.人民网.
方志敏.新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4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