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
河北省
衡水市景县城内,原名“
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
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景州塔在中国享有盛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定为第四批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
景县城关镇内,原名“
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
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
舍利,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
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国家的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
此塔既名“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与供奉佛舍利有关,惜无文字可考。
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
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
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
金银珠宝之用。
塔体由
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
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于廊内,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
塔顶成
葫芦形,由青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
铁丝网罩,高3.3米。每有风起,铁丝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
须晴日,登至塔顶四望,近在脚下的县城全貌,远在三四十里的郊野村庄,均历历在目。前人曾有诗说,“绝顶静观真景象,却也身疑在蓬瀛”。
笔者曾有幸登临其上,果有目穷千里、心胸顿宽之感。
景州塔历史
景州塔究竟创建于何时,无确切文字可考。
1931年修订的《
景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和分析,说是古塔上曾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重修既在齐、隋,其创建年代应早于此,当在北魏时代。
佛教在
汉哀帝时(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即已传入我国,在北魏初期已经兴盛起来,但是在
魏太武帝时期,却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
灭佛事件。
如果景州塔修建于
魏太武帝灭佛之前,则此塔也必在被毁之列,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之后,则此塔也必在修复之列,但塔顶之铁匾上没有“北魏重修”字样。
因此,方志史者据此分析,景州塔是根据
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
兴安年间,即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也有的分析认为,
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好佛,奖励寺庙浮图之建筑,当时全国州郡共建1.3万余座寺庙。景州塔如此雄伟庄严,世无其匹,所以,此项大建筑,当必在北魏永平年间,即公元508—512年建造,距今几近1500年。
经历了千年之久的
景州古塔,由于饱经风雨侵蚀,墙檐剥损严重,历代曾数次重修。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之后,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又重修,奠定了现存景州塔之基础,以后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元、明、清朝及
民国均曾重修。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先后进行了四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73年春进行的。
从此塔重修次数之多,可见此塔历史位置之重,
文物价值之高,也正由于重修次数繁多,高耸之塔,已非当初之貌。
从现存的建筑特点、艺术造型及
砖石结构等情况分析,此塔也当为
北宋时代建筑。
景州塔在国内享有盛名,与
沧州铁狮子、
赵州大石桥、正定县
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气候
景州塔所在地交通、通讯便利,
京沪铁路、
京福高速公路贯穿东境,德石铁路、石德
高速公路横跨南部,此地土层深厚,质地多变,但以
轻壤土为主,部分为砂质和粘质。
土壤
矿质养分较为丰富,但
有机质、速效氮、磷养份缺乏,易受旱、涝、盐碱化威胁。
景州塔所在地属
暖温带半
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干湿差异较大。
夏季受
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
连阴雨天气发生。
年平均气温12.5 ℃ ,年平均
降水量554毫米。
历史沿革
景州塔究竟创建于何时,无确切文字可考。1931年修订的《景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和分析,说是古塔上曾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重修既在齐、隋,其创建年代应早于此,当在
北魏时代。
佛教在
汉哀帝时(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即已传入中国,在北魏初期已经兴盛起来,但是在魏太武帝时期,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
如果景州塔修建于魏太武帝灭佛之前,则此塔也必在被毁之列,
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之后,则此塔也必在修复之列,但塔顶之铁匾上没有“北魏重修”字样。
因此,方志史者据此分析,景州塔是根据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复佛教的诏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兴安年间,即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也有的分析认为,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好佛,奖励寺庙浮图之建筑,当时中国州郡共建1.3万余座寺庙。
景州塔如此雄伟庄严,世无其匹,所以,此项大建筑,当必在北魏永平年间,即公元508—512年建造,距今几近1500年。
经历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于饱经风雨侵蚀,墙檐剥损严重,历代曾数次重修。最早是齐、隋重修,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又重修,奠定了现存景州塔之基础,以后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金、元、明、清朝及民国均曾重修。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先后进行了四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73年春进行的。从此塔重修次数之多,可见此塔历史位置之重,文物价值之高,也正由于重修次数繁多,这座高耸之塔,已非当初之貌。从现存的建筑特点、艺术造型及砖石结构等情况分析,此塔也当为北魏时代建筑。
建筑结构
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来形容景州塔之高大,极其宏伟壮观。景州塔为砖砌楼阁式,塔身八角十三层,通高63.85米,底层每边长6.3米。塔内为穿心式构造,从第一层正中直穿塔心,登上两层后折回右侧继续穿心上登,每层均改变穿心方位,使塔的结构不致上下通裂。塔四面辟门,
外檐施斗拱。内部层层有迥廊环绕,迥廊顶部用砖发券,以丁头拱承托砖制天花,现天花砖已失。传说建造此塔时,采用
土屯法,塔垒多高,
土堆多高,塔建成后,再将屯土运走。
景州塔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
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于廊内,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
塔下部为砖砌
须弥座,以仰莲承托刹身,刹身不用相轮而用铁板交替压叠,有如锥形铁框。刹顶为大小不同的五个铜制葫芦相串叠。这种不用相轮而以锥形铁框作为刹身的铁刹尚不多见。塔顶成
葫芦形,由青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每有风起,铁丝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
特产
馓子
古名“
环饼”,又称“
寒具”,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医学家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不仅说明“寒具,即
馓子也”,而且介绍它的做法:“以糯粉和面,入少许盐,牵索纽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这样传统的油煎食品,被
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
少数民族保留了下来,并加以长是地发展。据传,明代开国功臣、回族大将胡大海,在他早期落魄江湖时,就以卖
油条为生。
油香、馓子、
馃馃是穆斯林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佳点美食。
东坡居士诗,有一咏物短章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
缠臂金。”
金丝杂面
是当地的一大美食,相传清朝末年有个太监每次回家省亲,必到
杂面店买一些
金丝杂面,作为礼物带回皇宫,金丝杂面便成为“
宫面”的一种。
金丝杂面丝用
绿豆粉、精
白面、芝麻面、鲜蛋清、白糖、
香油六种原料制成。制作时把各种原料按比例和成面,轧成纸一般薄片,再用快刀切成2尺长的细条,盘成把,然后装起来。因为条细如丝,成金黄色,故名“金丝杂面”。金丝杂面不仅味美适口,营养丰富,而且食用方便。先在锅里配好汤,汤开下面,即可捞出使用,是涮火锅的佳品。
衡水毛笔
亦称之为“
侯笔”,古称象笔。始于明
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朝被奉为御用,
衡水因此被称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
衡水毛笔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衡水毛笔笔尖选取黄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羊须、白马毛、牛耳毛等各种动物
毫毛为原料,笔杆采用
毛竹、
紫竹、
斑竹、
湘妃竹、凤眼竹等材料,笔杆上嵌装牙、骨、角、竹、
硬木等多种样式口顶。
生产工艺精细,样式新颖、造型美观。尤其配上
红木、
黄杨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雕刻镶嵌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双凤展翅、
凤凰戏牡丹以及古装人物、山水花木等图案的高档笔杆,更似锦上添花,成为一件件既有实用价值,而又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