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容翊(
朝鲜语:이용익,1854年—1907年),
朝鲜王朝后期大臣,普成学校(
高丽大学前身)的创建者。
字公弼,
号石岘,本贯
全州。早年为
褓负商出身,
壬午兵变时因保护
闵妃避难而入仕,
大韩帝国时期因其理财能力出众而深得高宗皇帝
李熙的宠信,长期担任
宫内府内藏院卿一职,官至
度支部大臣。对外则采取亲俄反日的立场,并积极协助高宗在
日俄战争时的中立化政策,后又为高宗的秘密外交而奔走,1907年死于
俄国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
谥号“忠肃”。
人物生平
步入宦途
咸丰四年
庚戌(1854年,
朝鲜哲宗五年)正月初六日,李容翊出生于
朝鲜咸镜道明川郡。他本贯
全州李氏,是
朝鲜王朝王室的远房亲戚,系
朝鲜太祖李成桂之兄
李元桂的17世孙。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系已经没落,沦为
庶民阶层,李容翊也在年轻时从事
褓负商、水贩等低贱职业。当时全国褓负商都归闵氏外戚权臣
闵泳翊掌管,因此李容翊自然也投入闵泳翊门下。
光绪八年(1882年,
朝鲜高宗十九年)六月,朝鲜爆发
壬午兵变,朝鲜王妃
闵妃逃之夭夭,李容翊在这时追随闵妃一起逃难
忠州。由于他“捷脚步,能日行数三百里”,故负责高宗和闵妃的秘密联络,往来于
忠州和首都
汉城(今
韩国首尔)之间。
壬午兵变平定以后,李容翊因功被授予监役之职。
光绪九年(1883年,高宗二十年),李容翊被任命为端川府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调任
北青府使,光绪十三年(1887年,高宗二十四年)任
永兴府使、
咸镜南道兵马
节度使(南兵使)。李容翊的任地均在
咸镜道,是当时
朝鲜矿藏最丰富的地区,李容翊经常挖金子献给高宗和
闵妃,因此更加得到高宗和闵妃的信任,不仅提拔他的官位,还让他兼任
咸镜南道矿务监理。但同时也因为他莅任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导致
北青、
永兴一带的民众闹事,并向朝廷投诉李容翊贪虐,故高宗迫于压力,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高宗二十五年)将李容翊逮捕下狱并流放
全罗道智岛。不过两个月后就获得释放。
光绪十六年(1890年,高宗二十七年)正月,李容翊被任命为
工曹参判,闰二月外放
江界府使,兼任西北矿务监理。光绪十七年(1891年,高宗二十八年)二月再度获任南兵使,
开国五百三年(1894年,高宗三十一年)八月又兼任
咸镜南道矿务监理。开国五百四年(1895年,高宗三十二年)改为
二十三府制,李容翊任
咸兴府观察使。
建阳元年(1896年)1月辞职,同年8月实行
十三道制后再起用为
平安北道观察使,次年3月改任中枢院议官。随后又因涉嫌诬陷金鸿陆等人而被
反坐,流放
黄海道铁岛十年。
光武元年(1897年)10月,刚登基为
大韩帝国皇帝的高宗下令释放李容翊,并起用他为
度支部典圜局长,负责铸造
货币,并监督各道各郡金银铜铁煤炭各矿事务,对他委以重任。
韩皇管家
光武二年(1898年)8月,
独立协会发起对李容翊的弹劾运动,李容翊一度逃到一个
日本人家中躲避。独立协会被取缔以后,李容翊复出,于光武三年(1899年)2月被任命为
宫内府内藏司长,8月内藏司升格为内藏院,李容翊也成为内藏院卿,担任此职一直到光武八年(1904年),成为韩国皇室的大管家。李容翊精于
理财,深得高宗皇帝信赖,他不仅继续掌管全国矿山,还包揽了驿屯土、
红参、水轮、杂税等财经事业的管理,竭力为皇室增加收入。此外他还任宫内府铁道司监督、西北铁道局监督、中央银行副总裁等官职,筹划
京元线、
京义线铁路及
中央银行的建设,成为
光武年间炙手可热的人物。以上是他在宫内府所任的职务,在政府中则于光武四年(1900年)出任
度支部协办,次年署理度支部大臣,在任期间“奏劾守令犯逋(隐瞒税收)者二百余人,限百日免官惩罪,二日内清刷二十七万元,典屋鬻产相望于道”。光武八年(1904年)1月任
军部大臣,旋即转任
度支部大臣,是他仕途的顶点。
李容翊虽凭借理财能力得到高宗的宠信,但所有的骂名都由他一人担当,可谓
众矢之的。史料记载“容翊以内藏院卿管上私帑,贩榷
剥割,不顾怨诅,是秋署理度支,督府郡税逋,囚及妻孥,僇辱搢绅,于是举朝切齿,若私雠焉”,时人对他的风评也是劣迹斑斑,如“容翊致内藏院于其私第,专管皇室财赋,以聚敛为事,民甚怨苦”“自李容翊之为典圜局长,滥铸白铜货,物价腾踊,至是益铸之,百物日益翔贵,民不聊生”。针对他的弹劾与攻击也接踵而至,当时严贵妃(
纯献皇贵妃)得宠,李容翊向高宗说:“您宠爱严贵妃,就像
唐明皇宠爱
杨贵妃!”高宗虽然认为他在开玩笑而原谅他,但此话传出后,平素就痛恨李容翊的众臣抓住把柄,于光武六年(1902年)11月底掀起了倒李风潮,议政(总理)尹容善等率群臣连上三疏,弹劾李容翊“以人臣不敢言之句语,凌逼莫严之地,且比拟不伦,凶狞无惮”,要求将李容翊明正典刑。李容翊躲进宫中,高宗也保护了李容翊,在
俄国公使觐见时让公使将李容翊带去公使馆避难,12月恢复了李容翊内藏院卿之职,让他前往
上海买米。于是李容翊乘坐俄国军舰前往上海,购买了10万包
安南米,来纾解韩国国内的饥荒。光武七年(1903年)4月,法部协办
李基东欲暗杀李容翊而被捕,后被判终身流放;同年6月,李容翊因病住进汉城医院,他的病床下
炸弹爆炸,此时他正外出纳凉,所以幸免于难;8月又破获了朴羲秉、李璿载谋杀李容翊未遂案。可见当时李容翊的处境是危机四伏。
李容翊对外则表现出亲俄反日的态度。在
日俄战争前夕的韩国中立宣言事件中,他扮演重要角色。在日俄战争爆发前两天,他还自信地说:“让
俄国和
日本打吧。韩国不会卷入他们的战争。我们皇帝已宣布中立,如果我们的中立遭到破坏,那么列强就会自动来保护我们。”但在光武八年(1904年)2月8日,日本挑起
日俄战争,并无视韩国的中立宣言,派兵攻入
汉城,强迫韩国与日本缔结同盟条约。李容翊对此强烈反对,多次游说高宗皇帝不要接受日本提出的条款,并斥责与日本缔约的
李址镕是大罪人。日本驻韩公使
林权助为了除掉这一障碍,在光武八年(1904年)2月22日将李容翊骗入日本公使馆,然后将他押送日本。次日《
日韩议定书》签订,韩国被拉入日本阵营。李容翊被押走后,“舆情莫不痛快”,一时“攻者
蝟起”,以发泄对他的怨气。
后期活动
李容翊被日本扣押10个月,于光武八年(1904年)12月26日返回
汉城。他回国后已物是人非,他之前所经营的势力已全部瓦解,被日本人所控制,因此他转而致力于新式教育,他先从日本购买并翻译了600多卷关于施政改善和人民教育的书籍,并成立了普成小学校和普成专门学校(
高丽大学前身)。同时他还经常出入宫中,为高宗出谋划策,写了发给列强的5份
国书,以控诉日本对韩国的侵略并呼吁列强干涉。探知李容翊行径后的日本公使
林权助向高宗施压,要求对李容翊采取“敬远策”,高宗迫于压力,于光武九年(1905年)2月17日外放李容翊为
庆尚北道观察使。李容翊赴任时遭到亲日组织
一进会的抗议与威胁,李容翊不顾一进会的阻挠,毅然赴任,莅任时颇有政绩,受到民间称颂。光武九年(1905年)5月18日改任帝室会计审查局长,5月20日擢为军部大臣。李容翊成为军部大臣以后,日本人又坐不住了,其外相
桂太郎于光武九年(1905年)8月12日致电林权助,称李容翊“常在背后上怂恿皇帝,下煽动愚民,以阻隔日韩两国间之关系,其事实不可掩盖。依与伊藤侯协议的结果,帝国政府要让此人今后从韩国政界隐退,无容喙任何国事之余地,为此认定有采取断然措置之必要”,
林权助接到指令后,进宫谒见高宗,要求驱逐李容翊,
一进会也在民间展开排斥李容翊的活动。高宗又被迫在8月14日将李容翊贬谪为
江原道观察使。
事实上李容翊并未前往
江原道赴任,而是受高宗密旨,秘密离开韩国,于光武九年(1905年)9月11日抵达
中国上海,展开救援韩国的外交活动。9月29日又从上海出发,11月1日到达
法国巴黎。李容翊委托韩国驻法公使闵泳瓒斡旋拜访法国高级官员,但在日本的阻挠下,李容翊没有成功,于11月16日转向
德国,11月19日到达
柏林,在那里再次受挫后又于12月辗转抵达
俄国圣彼得堡。在韩国驻俄公使
李范晋的斡旋下会见了一些俄国要员,以将全国矿产、森林和荒地开垦权转让给俄国为条件,请求俄国的保护。但此时的他没有任何官衔与委任状,所以无果而终。光武十年(1906年)1月,旅俄韩人金显土暗杀李容翊未遂,李容翊便离开
俄国,前往
上海。他在上海与高宗取得联系,又前赴俄国
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海参崴期间,他设立学校,热心于当地韩人的教育事业,又曾参与高宗派遣
海牙密使的谋划。光武十一年(1907年)1月,高宗再次密令李容翊前往俄国首都
圣彼得堡。但李容翊还未出发便于2月24日客死在海参崴了。临终前留下遗疏,谓“国家独立在于人才教育,则应广兴学校,发达人民之智识。若多设官立学校,则必然有日人之沮戏,故应于京乡间广设私立学校”。死后普成学校召开追悼会,高宗亦赐
谥号为“忠肃”。
历史评价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