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理学院
江苏无锡公立大学
江南大学理学院是2001年由无锡轻工大学的计算科学与信息传播系、江南学院数理学部、无锡教育学院数学系和物理教研室组建而成,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数学教育与应用系、应用物理系、工程数学部、基础数学部、基础物理学部和普通物理实验室八个系部。具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时招收食品物理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理学院承担着全校学生的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和物理实验等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为各专业的后继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校简介
集数学和物理的严谨,开基础与应用结合的新风。它既有历史过程的厚重,又有新生力量的蓬勃。它随着无锡轻工业学院的诞生而奠基,随着江南大学的组建而生成。它根基于江南文化的沃土,成长于太湖水天的丰蕴。理学院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多年艰苦努力,理学院从小到大,羽翼渐丰,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和专业发展为两翼,正在跃向腾飞的征程。
理学院拥有光学工程应用数学两个硕士点,拥有食品物理博士专业。目前有教职工126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40名。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在读硕士26人,在读博士11人。这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这是一支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和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共计开出本科课程21门类,研究生课程12门类,专业课程60门类。这支队伍严于学、精于教、勤于行、重于德,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取得了累累硕果。主编教材 部。获得国家级成果奖13项,获省级成果奖15项。指导江南大学学生在全省高等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
全院教师在圆满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数理为基石,不断攀登高峰,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内,共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0篇,SCI及EI收录论文近20篇。完成科研项目15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项 1项,科研成果被采用 1项,争取科研经费共30 余万元。目前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这些研究成果和项目成为教师提高和人才培养一片沃土,成为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源动力。
理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习研究环境优美,求知与修身并重,内敛与开放同行。理学院保持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国际学术界保持互动。与日本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的纽卡斯尔等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理学院将定期派遣学生去莱斯特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理学院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有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任理学院的特聘教授。同时派遣教师赴国外学习和开展合作研究。
理学院将紧密围绕着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和教学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基础。以和谐发展为动力,以提升总体实力为目标。理学院全体教师正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研再上台阶,教学提升质量,加快学科的建设步伐,为实现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学校层次
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
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80所知名高校
在中国大学整体评价排名中,2010年位列58位,2011年位列53位,2012年位列52位,其中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国际if设计高校排名中名列全球第12位,2011年IF ranking(设计)全球院校排名中晋升为全球第5位,在美国ESI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工程学、农学和化学3个学科位列全球大学前1%。
基本数据
江南大学基本数据(2010年7月)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2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8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61%。拥有部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5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引智基地3个。由60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南大学是我国轻工、食品、工业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建有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14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拥有纸质图书200多万册,数字图书400多万册。“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666项,共获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4.03亿元;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1530篇,其中SCIE623篇、EI767篇、ISTP140篇;申请专利3235项,授权专利1568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充分发挥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
学校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甘肃、河南等省的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通过资源整合、学科交叉,在全国高校中建立了首个农产品加工研究院。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学校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贵州甘肃河南等省的20多个地市开展全面合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武贵龙
校 长  陈 坚
党委副书记 周小浦
副校长  冯 骉
党委副书记 符惠明
副校长  高卫东
副校长  金征宇
副校长  纪志成
副校长  符惠明
副校长  徐 岩
副校长  田 备
科技园地
2001 年,以江南大学重点优势学科为支撑,以在无锡的省部属重点科研院所为依托,无锡市大学科技园在无锡国家高新区内正式启动建设。2001 年10 月,经江苏省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江苏省无锡大学科技园正式成立,2006 年10月,与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同期被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正式认定为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江苏省第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技园成立至今,经过多次重组、调整,已基本建设成为融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技术创新示范、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信息集散等功能于一身的无锡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型孵化器,成为体系完备、活力涌动、激励充分的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综合性孵化器,成为多功能、现代化,孵化能力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和市场竞争力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区域性孵化器。目前在园企业100 余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
随着科技园对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的增强和园区内创业氛围的日趋浓厚,园区内集聚了一批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科学、新药制造、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项目,并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
重点研究
国家级:
国际黄酒工程技术中心(共建)
省部级:
江南大学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
国家轻工业局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轻工业局食品工程重点实验室
国家轻工业局表面化学及工程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经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
江苏省产品创意与设计文化重点研究基地
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
江苏省生物医药(无锡)技术转移与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省生物医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
轻工业设计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家轻工业包装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
中国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和信息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小麦)
江苏省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
江南发展研究院
无锡市工业装备节能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6:23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