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明代壁画
明代法海寺的镇寺之宝
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囗东北约两公里的翠微山麓,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神佛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禽兽、神怪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内容简介
法海寺明代壁画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至於天王、金刚和力士,不仅绘出了勇猛威武的神态,而且还充分表现了皈依释迦如来佛的无限诚心。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丽多彩,千姿百态:妇女梳各种样式发髻,戴各式首饰、璎珞、钏镯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样冠帻、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绘团凤龟背团鹤宝相花菊花和凤戏牡丹等图案,童子则梳发辫,活泼天真。通过画工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从生理特徵上,使人们易於分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从服式、发式和行动举止及构图关系上,又可鲜明准确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充分体现了画工们非凡的艺术才能
历史考证
这些精美绝伦壁画的作者,从法海寺附近一块明正统九年(1444年)甲子冬日太监李福善等立的楞严经幢上发现,其上所题的助缘协力善人的题名中,除了瓦匠、石匠、雕花匠、妆艺匠、嵌金匠等各色工匠的名字外,还有捏塑官陆贵、许祥,画士官宛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要等人的题名。经幢是法海寺修建完工後第二年所立,为工部营缮所副京囗陈敬所书,幢上听列人名无疑都是当时工部营缮所所属来修建法海寺的工匠。由此可知,法海寺这些精湛的艺术杰作,就是这些画士官和画士所绘。
法海寺明代壁画与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相比较,法海寺壁画在规模、力度、气势上不如永乐官壁画,而在人物刻画、图案精微多变,多种用金方法等画工技巧方面,法海寺壁画比永乐宫确实成就较高,在壁画制作工艺上也有新的发展。敦煌壁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但是,敦煌壁画自6世纪发展至清代,连绵不绝,却唯独缺少有明一代的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能够以其精湛的绘画艺术、高超的制作工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补充这一缺憾,弥足珍贵。法海寺壁画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在世界同期壁画中占有突出地位。特别在壁画制作与保存技法上,欧洲15世纪的壁画多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和剥裂,而法海寺壁画画面基本完好如初。
壁画内容
法海寺主要闻名于寺内的壁画,经过五百多年漫长岁月,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六面墙上,完整地保留着九幅极其精美的明代壁画。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後和十八罗汉身後两面山墙上,壁面积达236.7平方米。1993年初,在北京法海寺壁画历史艺术价值论证成果研究讨论会上,经专家论证,法海寺壁画是中国现存元、明、清以来由宫廷画师所作为数极少的精美壁画之一,也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保存的古代壁画中的杰出代表,与敦隍、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中国现存明代壁画中,从壁画艺术、规模、完整程度和壁画制作工艺、绘画技巧、人物造型及用金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论证,法海寺壁画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
佛龛背後绘的是观音、文殊和普贤三尊菩萨以及他们的脊属和坐骑。其中以中间的水月观音画得最为传神和出色。她宽肩袒胸、肩披轻纱,薄似蝉翼,胸饰璎珞,表情温和安详,屈左膝盘左而坐,形态庄重大方给人以清新明净、和蔼祥瑞、出世超凡之感。
十八罗汉身後两幅壁画,以如来佛和飞天为主,衬以牡丹月季芭蕉和菩提等,加以祥云缭绕,显得庄重肃穆。
画法特点
单线平涂,在颜面、花朵各部分适当地采用了丝染的手法,而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非常丰富与广阔的。同样是用线描出,而铠甲就显得凝重有力,纱罗就显得飘飘欲飞;同样是渲染,少女的脸,盛开的莲花与天王、力士们的肌肉就俨然几样效果。所用的线条基本上是“铁线”,间用“兰叶”和“钉头鼠尾”。针对不同的物象,有时势如离弦之箭、脱缰之马;有时又盘曲回旋,迟迟不前,用中锋和焦墨的时候较多;有时也用淡墨和偏锋。可以看出画家针对不同物象,有时以“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的态度惨淡经营;有时又以“即兴”的态度一挥而就,把水月观音身上的那些以“叠晕”方法画出来的团花和普贤脚下以墨笔勾勒成的六牙白象对照来看,前者是需要日以继夜才能完成的,而后者显然是速写性质,只不过几分钟就可以画完,而二者艺术上的成就“各尽其妙”,是很难区别高低的。一般地说,画中的线是稳定简练、准确而有运动的感觉的。这种绵长洒脱的线条,不仅显示了画家们的艺术修养,也体现了明代寺观壁画的传统和渊源。
至于用色方面,法海寺壁画是沿用了重色的方法。由于较多地使用朱砂、石青、石黄特别是在人物的璎珞、钏镯、铠甲、兵器以及各处裙带上,大量使用“描金”和“沥粉贴金”的方法。在国内现存的古壁画遗迹上,金碧辉煌的气氛到了这种程度的还是少见的。许多地方使用了多层的“叠晕”和“烘染”的手法,更增加了画面的美丽华贵的感觉。碑记中叙述的“象设庄严,悉涂金碧,光彩炳耀”的景象是可以理解的。
全殿共画了人物七十七个,男女老幼、神佛鬼怪全有,有说法的,有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而在构图上,处理得井然有序,眉目清楚,统一中有变化。在一铺当中有统一的倾向的同时,个别人物又三五成组,发生联系,互相顾盼,前后呼应,而且宾主分明。人物并没有启口,而我们好像听到他们喁喁低语,画中丝竹不多,而我们好像耳旁飘来了音乐的声音。一座大雄宝殿宁静神秘的气氛,主要地依靠这几铺壁画传达出来,主稿匠师在构图上的苦心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传世珍品
法海寺明代壁画最为珍贵的壁画要算北墙门两侧所绘《礼佛护法图》。该图由帝后、天龙八部和众鬼神组成浩浩荡荡的礼佛护法行列。两幅画共有人物35人,三五成组互相呼应,人物服饰华丽,仪表庄重温雅,色泽艳丽而浓厚。左面一幅画分三部分: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是四个肤肌丰润表情庄重的天女。一个侍女手托花钵走在最前面,接看是女后双手合十缓缓前行,另外两个侍女捧盘跟随在後,後面簇拥着一群撑幡的嫔从。在她们身後担任护卫的是立目瞪目、体态魁伟的广目和多闻天王。此画的中央部分所绘是如意观音,她的脚下有狮子、狐猩和豹。观音前面走着三个女侍,一个手托菩提树,两个撑飘拂宝幡。画的後面部分绘金刚、力士、小鬼和帝王。金刚手执斧钺,力士拿杵,小鬼扛艮锯,长发鬼手撑风幡,他们都伴随戴冕旒的长发帝王正在行进。右面一幅画也分为三部分:前部绘帝王和女像。画面以一个手捧插珊瑚铜壶的俊美少女为先导,随后是头戴冕旒、神态肃穆的帝王,帝王身後分别撑幡和捧盘的伴随仕女,护卫他们的是怀抱琵琶和手执宝剑的增长天王持国天王。中部所绘是八双手臂拿着不同法器的观音,伴随他的是手持香炉的比丘和举幡女郎,随後是天帝和天后。天后裙带艳丽多彩,神态丰满多姿。壁画的后部绘的是不空羂索观音韦驮以及帝后,结尾是一个长发夜叉和捧着珊瑚瓶的鱼精。这些佛画都严格遵照佛教的仪轨,没有儒道掺杂的痕迹。除此,大雄宝殿顶部三个藻井天盖上所绘“曼陀罗”和天花板上所绘的以梵文代表的“毗卢遮那佛”和菩提像,也都极为精美。彩画以翠绿靛蓝色和描金制作,显得异常华丽严谨,形式朴素大方。
历史地位
巅峰之作
明代中国壁画的颠峰之作壁画出自明代宫廷画师之手,绘制十分考究。法海寺《帝释梵天图》(北墙西侧)重大特点是继承了唐宋时期纯粹佛教内容的风格。元代之后的多数壁画在内容上都是佛道掺杂,而法海寺竟然跃出当时的主流,继承了唐宋时期的风格。因此有专家指出,与唐宋时期一脉相承的《帝释梵天图》唯有在法海寺壁画中才能看到。
法海寺壁画的价值无法用具休的东西衡量。可以算做中国美术史上-个杰出的历史成就。1993年在京的文物界、美术界的著名专家对法海寺壁画历史、艺术价值进行论证,认为法海寺壁画是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做的精美壁画,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
细致画笔
画笔细致超过敦煌
内容以宗教题材为主。分布在大雄宝殿北墙门的两侧、中佛像座龛背后和左右两面山墙上。佛龛背后绘的是观音、文殊和普贤三尊菩萨以及他们的坐骑,其中的水月观音尤为出色。
概述
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 2万年。中国陕西咸阳秦宫壁画残片 ,距今有 2300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壁画逐渐衰落。1949年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新建筑中增设壁画,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记载
历史记载, 汉武帝 画诸神像于 甘泉宫 , 宣帝 图功臣像于 麒麟阁 ,也都是壁画。自 魏 晋 到 唐 宋 ,佛道两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 敦煌 壁画保存了当时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 明 清 卷轴盛行,壁画渐衰。 唐 骆宾王四月八日题七级》诗:“铭书非 晋 代,壁画是 梁 年。” 唐 段成式 张希复 《游长安诸寺联句·诸画联句》:“惜哉壁画世未殚,后人新画何汗漫!”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江渎庙 西厢有壁画犊车。”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 太微宫 里面有壁面,是名画家 吴道子 的手笔。”
分类
广义分类:史前时期的岩画、洞窟壁画和地画等类型。
狭义分类:宫廷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等。
技法
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绘画型
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壁面上。具体画法有:①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②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③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明、易干、有坚硬感;④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⑤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⑥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以上画法有时混用,或与工艺制作、浮雕结合。
绘画工艺型
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由于手工工艺或现代工艺的制作,加上各种材料的质感、肌理性能,能达到其他绘画手段所不能达到的特殊艺术效果,故被现代壁画广泛采用,分:①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石质、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②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③镶嵌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④ 陶瓷壁画,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还可利用各种工艺制作壁画,如磨漆、漆画织毯、印染、人造树脂、合成纤维等。现代壁画涉及门类较多,已成为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等学科间的一种边缘艺
石器时代
壁画发展及特点
壁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
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的神秘岩画。在云南沧源发现的岩画反映了人类的活动,包括狩猎、舞蹈、祭祀和战争。岩画的构图更趋于复杂,所表现的内容也由单个的物体发展为互相关联的具有动感的人。它们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中国先民的杰出创造。此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的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出土于河南临汝闫村。该图以写实手法所描绘的鸟、鱼及斧据说代表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历史事件。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象,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
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现代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岁月,人们更青睐于写实的、具象的、内容繁冗丰富的,但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受着过量信息的困扰,内心变得疲惫,需要的是放松、明快、简约的东西被再一次的肯定,壁画领域也随之而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来符合人们的需要与发展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17:3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历史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