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
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现代医院供应品种繁多,涉及科室广,使用周转快,每项工作均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如果消毒灭菌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
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
制度完善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中心布局
1.
供应室应建在相对独立、四周环境清洁、无污染源、接近临床科室、方便供应、相对独立的区域。
2.严格区分污染区、生活区、清洁区、无菌区,可采用由“污”到“净”的流水作业方式布局,工作间通风良好,墙壁、地面光滑,有
下水道。3.污染物与清洁物品、无菌物品严格分开(包括下送车及工作人员,专车专管)。
人员编制
2、
供应室人员要求具有
专业技术职称的护士应占二分之一以上比例,并以中青年为主,
消毒员需培训后方可上岗,并持有
上岗证。
3、一般80张床位设1名供应室护士。
基本设施
1.有自来水、热水供应装置和净化装置(
过滤系统,具有自制新鲜蒸馏水的能力和设备)。
2.有电动真空
灭菌锅、
低温灭菌器、干烤箱、手套烘干机、各种冲洗工具,包括去污、除热源,洗涤剂、洗涤池,贮存、
洗涤设备等。
管理要求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
复用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包装、消毒、保养、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定时下收下送。
2.
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损坏及时修理、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各科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
规章制度和技术
操作规程,并预防差错事故。
5.做好物品清点工作,定期交换班次。
6.各班明确分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本室各项任务,并认真做好
统计工作。
7.物品发放、领取、使用等应有严格的手续,
供应室有统一
帐目,各科室有
分户帐,每周清点一次,每月总记一次。
8.发扬自力更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各种物品做到物尽其用,
自己动手制作。
9.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破损报销工作制度。
10.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二小扫,每周一大扫,以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干燥、无尘。
质量监测
1.专人负责,定期、
定时监测消毒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查。
2.每季用
指示剂监测
高压锅的
灭菌性能,每锅有大于5个点的化学监测指标,并有操作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
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
热原试验及
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3.每周
二次抽检注射器的洗涤质量,包括澄明度测定、
酸碱度测定,均需阴性,并记录,每月对治疗包及注射器进行细菌培养、热原试验及氯化物测定各一次。
4.购进一次性使用的
无菌物品,每批抽样监测热原试验及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发放。
5.每天对清洗室、包装室、手套间、
无菌室用
紫外线灯照射
6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月对无菌室进行一次空气培养。
包装制度
1.物品应分类包装,同一品种或类别的物品应按顺序摆放整齐,以便于使用。
2.空
针筒装配时,必须严格检查是否配套、清洁、有无裂缝、漏气管,并按需要放上针头,贮
盛于带有
通气孔、
筛孔的
方盘中,在物品放入后应将筛孔密闭(到灭菌时再打开),写上有效期,签名。
3.对要保管的金属器械上油,尤其是器械的关节处,以防生锈,检查刀、剪是否锐利,其他器械功能是否良好,按各包装所需配齐器械,经第二人核对后进行包装,挂上小牌,注上名称、有效期,并签名。
4.器械包装重量不超过7Kg,纤维类织物应按使用的顺序折叠排放,其
外形尺寸不大于30×30×25cm,重量不超过5Kg。
5.盘、盒、器、皿类物品应
单件包装,若按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盘、盒、器、皿包装在一起时,则有盖的应打开,所有器皿口子应朝一个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湿毛巾隔开,以便蒸汽流通。
6.包布应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大小合适,禁用破损包布和无孔铝
饭盒。
7.打包可捆扎,需松紧合适;包内放132℃压力蒸汽
灭菌标记,包布补贴指示胶带。
物品管理制度
1.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能及清洁、消毒、
灭菌、保养的方法,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常规。
2.污染、清洁、灭菌的物品要严格分开,各种器械包和治疗包应有操作常规及物品卡,装备完毕的各种器械包、治疗包应有专人核对,防止差错。
3.各种灭菌治疗包应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或有效日期、签名和灭菌标记。
4.无菌物品应
专室存放,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打扫、消毒,并每月进行空气采样培养,每日严格检查有效期(
一般治疗用品7~10天,输液器具7天,霉季应酌情缩短),过期或有污染可疑时应重新消毒灭菌。
5.对灭菌物品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检查,输液器具每日作
致热源测定,每种灭菌包(盒)
均应放
苯甲酸等
指示剂测定灭菌效果,未达到灭菌要求者应重新灭菌。
6.对高压铅,应定期保养检修并进行效能测定。
7.岗位明确,各岗一卡,相互检查督促。
8.每日工作完毕,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每周大扫除,每月对室内空气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各种
搪瓷器皿应每月擦洗一次。各种布类用品每次用后应换洗。
9.各科室用过的输液器具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供应室不定期抽样送检,测定
含糖量,并做到及时洗涤、包装、消毒
灭菌(包装后2~4小时内完成),防止致热源产生。
10.每月下科室核对各种治疗器材的贮备基数,征求意见。
11.供应室、洗涤室严禁洗涤非供应范围的一切物品,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12.无菌物品
贮藏室不得存放任何杂物,非本室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取放无菌物品时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
13.收发各种供应器材时,必须填写清单,双方认真查对,签名。
物品洗涤制度
1.凡是曾接触过
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以化学
消毒剂处理(浸泡30分钟),然后进行常规清洗。
2.常规清洗时,先用
洗洁精浸泡、擦洗,以去除物品上的油污、血垢,然后用流水冲净,具有关节、
齿槽和缝隙等的器械和器械皿,以及注射器的外管和内芯,都应尽可能张开或拆卸洗刷干净。
3.用流水冲净的物品,需用
蒸馏水冲洗一次,测
PH值中性后,方可包装、消毒、
灭菌、供应临床使用。
4.各种穿刺针头清洗时,注意针套与针芯配套、
斜面一致。
5.清洗手套时,先用消毒剂浸泡,取出后用适量
洗衣粉在洗衣机中,正反面各洗涤10~20分钟,再用流水洗涤,甩干水分,自然晾干上粉。
6.各种导管经常规处理后,用加压器冲洗各导管15分钟,沥干水分,检查各导管,用
松节油去胶布痕迹及污迹。
7.敷料、布类、纤维类织物,应在洗涤后予以晾干。
环境管理
2、
室内环境整洁,无蝇、无虫,墙上
无裂缝、无灰尘、无
霉点、无
蜘蛛网,地面无垃圾死角,每天一小扫,每周二大扫。
3、每室工作前后均用
消毒液擦抹物体表面一次,
无菌室、包装间及其他各室
抹布,拖把应分开固定放置,并有标志,地面用消毒液拖擦,每月二次。
4、严格区分无菌区、
清洁区、
污染区,路线采用强行通行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污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
人员管理
1、
供应室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得着
工作服进食堂、幼儿园和离院外出。
2、注意认真洗手,操作前洗手,操作后洗手。
3、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体检,
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如
乙肝三系阴性者,注射
乙肝疫苗。
4、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灭菌的方法、程序和
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
5、供应室工人须培训方可上岗,消毒工人应持有上岗证。
6、定期深入临床科室,检查无菌物品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并提出改正意见,应有记录。
污染物品处理
1、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无菌区和污染区。
2、下收下送应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上层放无菌物品,下层放污染物品,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车子,每周彻底擦洗 ,车轮上油。
3、收回的污染物应在回收间分类,进行初步消毒后再作处理。
4、凡经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物品,应先做初步消毒处理,包扎后送
供应室,对有红色标志的传染物,应先用压力蒸气灭菌后,再做常规处理。
无菌物品管理
1、加强对注射器、针头等物品洗涤质量的监控,按常规含糖耐量测定和热源测定及细菌监测,每月一次。澄
明度、PH值每周测定二次。
2、各种消毒标记明确、完整、必须有名称、有效日期、责任人、核对者。标记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每包应粘贴胶带和132℃压力蒸气
灭菌指示管,测定灭菌效果,未达到要求者,重新灭菌。
3、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消毒员应严格执行
高压灭菌操作程序,保证消毒效果,及时检查并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指示剂显示结果,并按规定保留7天,每晨每台
预真空压力锅灭菌前进行一次13-0试验。
供应室应有质量监测员,随时督促检查。
4、保证
高压锅灭菌结果,每季度一次用嗜热嗜酸脂肪杆菌作为
指示菌,以测定
热力灭菌的效果。
5、经高压灭菌后,无菌物品在
传递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
消毒室车子(分为灭菌物品车、清洁物品车)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并有标志。
无菌室管理
2、室内、柜内清洁、无杂物、无积尘,清洁工具(拖把、抹布等)专用,有标志,应每月用消毒液湿擦抹二次。
3、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入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换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4、接收无菌物品时应检查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针筒盒的孔有无关闭,监测每包
3M胶带是否达到灭菌效果。物品应按顺序放置。每月检查,不得有过期物品。有效期通常为7天,霉季为5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者应重新消毒灭菌。
5、无菌室消毒合格,空气培养细菌菌数低于4cfu/(φ90mm平皿。5min)。
6、
无菌室及各包装间
紫外线灯管每天用95%酒精擦拭灯管,并记录照射时间,每60天(2个月)用紫外线强度卡自测强度一次,低于70μw/
cm2时报告
医院感染科,得测后确实低于70μw/cm2时,更换灯管。
一次性用品
1.由
供应室统一向设备库房领取一定数量的一次性
医疗用品,在进货的同时,认真检查产品的
三证是否齐全,同时,检查
批号、
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消毒日期、
外包装消毒标记等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方可领用。
2.对每一批号的一次性输液用品均应抽样检查热源反应、细菌培养,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发放给各临床科室。供病人使用。
3.随时征求各使用科室的意见,如发现有输液器漏水、漏气等现象,及时与设备科联系,或作退货处理。
4.各种输液用品由供应室统一以一对一调换的方式给各临床科室,及时回收用过的
一次性用品。
5.回收后的一次性用品统一浸泡在1:100的施康等消毒液中,半小时后捞出沥干,固定放置,并毁形。
6.每月由
卫生厅(局)指定的回收单位统一回收一次性用品。
指导规范
在国内,涉及到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主要有:(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4月1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包括WS 310.1-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
灭菌技术
操作规范;WS 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据效果监测标准。(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11月颁布的《
消毒技术规范》,包括:总则、消毒
产品检验技术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以及
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指南与规范包括:(一)ANSI/AAMI ST79 Comprehensive guide to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sterility assurance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二)Central Service Technical Manual,以及,(三)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