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经纪人,在演出
经济活动中,以收取
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
其他经济组织。演出经纪人是演出在
市场经济下运行的产物,同时又是推动和促进演出
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健全的
演出市场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环节。
概念
“演出经纪人”一词,在我国
新闻媒体上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与其他行业经纪人相比,还是一个
新生事物。
文化部首次在2002年新修订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法规文件中明确提出“演出经纪人”的概念,对演出经纪人的理论探讨尚处于开始阶段。
所谓演出经纪人,简言之,就是指在
演出市场上为实现演出产品的交易进行
中介服务并获取佣金的文化商人。演出经纪人是文化经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出市场活跃的群体,在加快演出
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密切演出市场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促进演出
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演出市场的规范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虽不是演出产品的生产者,但懂得产品的价值;虽不是演出产品的消费者,但熟谙消费者的
消费心理并可以把这种心理转化成实际的消费。随着演出市场的日益发展,演出经纪人地位将越来越突出。
文化经纪人是指与
文化市场相关的众多行业的经纪人群体,即在演出、出版、影视、娱乐、美术、文物等文化市场上为供求双方充当媒介而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从业资格:首先取得文化经纪人资格证,只能证明已经具备从事文化经纪的资格,但是还不具备从事经纪事物的权利。 从业资质:文化经纪人取得经纪人资格证以后,要进入从事经营文化、演出及经纪业务的经纪机构,并在市
工商局合同科和市
文化局备案,以后开展经纪业务才受国家法律保护。演出经纪人培训已委托各省市演出行业协会
类型相关
演出经纪人按组织形式分类也有
个体演出经纪人、合伙经纪人、法人经纪人之分。
个体演出经纪人
个体演出经纪人:是以从事
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活动为职业的个体演出经纪人,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规定条件,以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活动为职业,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并在文化主管部门以及
工商局合同科备案的经纪人员。
我国开始实行新修订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从 2005年9月1日起,在法律上认可了个体演出经纪人的存在,并对他们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
曹方振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于2005年10月到北京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审批窗口
正式申请个体演出经纪人注册备案,成为了国内众多非
法律承认的个体演出经纪人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担起了一个演出经纪领域拓荒者的责任。
分类
这里介绍几个演出经纪行业里较常见的种类划分。
(一)按经纪对象的数量化分
按经纪对象的数量化分为专项演出经纪人和综合演出经纪人。
演出经纪人主要是围绕其经纪对象开展工作,经纪对象可以使演员、节目、剧目、剧团或演出项目,当演出经纪人把某一个经纪对象作为唯一的经纪对象时,我们称之为专项经纪人。例如某个演出经纪人受一位著名歌星委托,代理歌星的演出
经纪服务工作;并且此位著名歌星是这个演出经纪人唯一经纪服务对象,这种情况下,演出经纪人就是专项演出经纪人。专项演出经纪人中以
个体经济人为主。
当演出经纪人同时选择两个以上经纪对象作为自己的经纪对象时,我们称之为综合演出经纪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以经纪组织、经纪机构形式存在的合伙经纪人、法人经纪人身上。这些经纪机构因为有资金、人员、基本组织的优势,可以同时受理多个经纪对象的业务。
(二)按经纪经营业务性质划分
按演出经纪人业务活动性质划分为简单演出经纪人和复合演出经纪人。
演出经纪人恪守职业规则,在演出经纪活动范围内开展
中介服务业务,通过撮合经纪对象演出交易成功而取得
佣金收入。对这样的演出经纪人,我们称之为简单演出经纪人;演出经纪人在开展演出经纪业务的同时,还进行演出经营业务活动,并赚取利润。对这样的演出经纪人,我们称之为复合演出经纪人。
(三)按是否具有正式经纪资格划分
按是否具有演出经纪人从业资格划分为职业演出经纪人和非职业演出经纪人。
通过演出经纪人从业资格认定后,在
演出经纪机构或取得工商
个体经营资格从事演出经纪工作的演出经纪人,我们称之为职业演出经纪人。没有通过演出经纪人从业资格认定,却实际上从事演出经纪工作的人员,我们称之为非职业演出人。
非职业演出经纪人存在的比较普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演艺人员的亲朋好友,因与演艺人员的私密关系,承担经纪人的工作。二是与组织演出活动有一定关系的个人,利用关系的优势,在演出提供方与演出需要人之间
牵线搭桥,促成演出并从中获利。非职业演出经纪人或称之为自然人经纪人,属于不规范的市场经纪行为,往往带来严重的责任问题和
社会问题,由于不具备承担法人责任能力和经济
责任能力,对经纪对象、被代理人的名誉、权利都会带来直接的损害。
也有人把演出经纪人按是否依法进行经纪活动划分为合法演出经纪人和非法演出经纪人;或者划分为“地上”演出经纪人和“地下”演出经纪人。这些划分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但也有过激之处。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市场法规、经济秩序方面的漏洞以及法规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还不能断言非职业演出经纪人就是非法经纪人。
根据
经济类型不同,
演出经纪机构又可以分为国有演出经纪机构和非国有演出经纪机构。国有演出经纪机构是我国演出经纪人的主体。随着演出市场身份限制的取消,非国有演出经纪机构将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经纪政策
4、演出经纪人实务。
5、涉外与大型演出活动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演出经纪人的盲目趋利及短视行为所引发的不规范运作甚至违规操作,也是妨害
演出市场持续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根源,这在中国不甚成熟的演出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演出经纪人的这种
双刃剑特性,决定了对中国演出经纪人的
基本政策取向,即发展与规制并行,促进发展是基本的原则,加强规制是发展的保障。
2020年10月,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员经纪人委员会制定《
高级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仅面向通过演员经纪人委员会申请持有高级演出经纪
资格证书的相关人员,从2020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
政策取向
对中国演出经纪人的基本政策取向,促进发展并不是一以贯之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定,包括演出经纪人在内的整个经纪行业在我国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经纪业重新兴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的经纪人和经纪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至1995年国家工商局颁布了《
经纪人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经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可见,国家的
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经纪人及至经纪业基本政策取向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如此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发展成为中国演出经纪人基本政策取向应当是必然的,但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即使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同的阶段对演出经纪人政策也会有所不同,国家的
宏观政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进程、演出市场的具体情况等都是左右中国演出经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演出经纪人──当时谓之“
穴头”──一经出现,便引来了无数的争议。虽然“穴头”对发展演出市场、活跃社会文化生活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人们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看到的更多是他的负面效应:严重冲击专业
文艺团体正常的
艺术生产秩序、
虚假广告坑蒙观众、演出粗制滥造、哄抬票价,有的甚至以色情或者变相色情的表演招徕观众,带来了极坏的社会影响。由于当时“穴头”并无正式的
法律地位,所以对“穴头”的扼制主要表现在对“
走穴”行为的规制,体现在1983年的《关于严禁私自组织演员进行营业性演出的报告》、1991年的《关于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报告》、1996年的《
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演出经纪人最早出现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是1988年《
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建立演出经纪人制度,组建和发展国家、集体、个体演出公司”。1997年国务院颁布《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后来
文化部颁布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首次在国家
行政法规和
部门规章中对
演出经纪机构予以了确认和规范,毫无疑义,这是促进中国演出经纪人发展的一大飞跃。但应当看到,上述
法律文件中对演出经纪人的市场准入还是设置了较为苛刻的条件,如大额
注册资金的限制、从业范围的限制、
外商投资的限制以及不允许成立
个体演出经纪人等。至2005年国务院颁布新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文化部颁布新的《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后,上述限制已经完全取消了,中国演出经纪人迎来了一个
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当前,促进中国演出经纪人发展的具体
政策措施可以而且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这需要符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并适合中国演出市场的实际情况。但是,促进发展作为演出经纪人的基本政策取向应当而且必须是一成不变的,这是由演出经纪人对于建立并促进演出市场健康繁荣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所决定的:
──发挥中介或沟通作用,提高演出交易的成功率;
──优化演出
资源配置,产生最佳的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
──创新演出经营内容和演出营销手段,拓展演出
市场空间;
──促进演出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此外,演出经纪人的发展对于我国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对于创建和谐社会、繁荣农村文化、推动
文化体制改革等也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在全球演出市场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演出经纪人的竞争,没有一流的演出经纪人队伍,就不会有强大的、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演出产业。作为演出产业的后发国家,我们必须促进演出经纪人的发展,为演出产业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促进发展作为中国演出经纪人的基本政策取向,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加强规制
加强规制源于实践中演出经纪人存在的种种问题,往往使其成为
演出市场混乱无序的重要根源。比如,在从事演出中介活动过程中暗箱操作,造成供需双方
信息不对称,演出经纪人从中牟取不当利益;为促成交易的成功,向供需双方提供
虚假信息,致使合同难于真正履行;不恪守信用,不按承诺履行应尽的义务;为获得明星的出场,演出经纪人之间竞相抬价,超限度地提高演出成本;有的演出经纪人怂恿甚至协助歌手假唱;有的演出经纪人不仅自己偷逃税收,还利用签订假合同等手段帮助供需双方偷逃税收;有的演出经纪人散布
虚假广告坑蒙观众;有的演出经纪人哄抬演出票价;有的演出经纪人粗制滥造低质低俗演出,个别的甚至提供色情或者变相色情的表演来招徕观众,带来了极坏的社会影响,等等。
上述问题是个别演出经纪人急功近利思想的表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盲目驱利,结果是造成
演出市场混乱无序,演出产业无法做大做强,单纯依靠演出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无法有效地避免、克服或者解决。在此情况下,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其进行规制是必然的,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中国演出经纪人的萌芽──“
穴头”的出现开始,政府便开始对演出经纪人进行规制,至已经形成了以《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为基础、以《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为补充的完整
法律体系。规制主要表现在演出经纪人
主体资格和演出经纪人
经营活动两个方面。在主体资格方面主要有:演出经纪人从业应当获得资格认定;设立
演出经纪机构,应当有三名以上专职演出经纪人员和与其业务相适应的资金,应当向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应当持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演出经纪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营业性演出经营项目,应当向原
发证机关申请换发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变更登记;
个体演出经纪人,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设立
中外合资经营的演出经营机构,中国合营者
投资比例不低于51%;设立中外合作经营的演出经营机构,中国合作者应当拥有经营
主导权等。在经营活动方面主要有:除演出场所在本单位举办外,营业性组台演出应当由
演出经纪机构举办;演出经纪机构可以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行纪活动,个体演出经纪人只能从事营业性演出的居间、代理活动;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向文化主管部门申请并得到批准;举办外国的或者
港澳台地区的文艺表演团体、个人参加的营业性演出,应当由符合条件的演出经纪机构举办;营业性演出不得含有法律禁止的内容;参加营业性演出的文艺表演团体、主要演员或者主要节目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告知观众并
说明理由,观众有权退票;除
不可抗力外,不得中止或者停止演出,演员不得退出演出;不得组织演员假唱,不得为假唱提供条件,等等。
上述政策的实施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效,
演出市场的不良风气得到了净化,演出经纪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演出经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的纠正,演出市场的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演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规制政策伴随着演出市场和演出经纪活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并满足演出
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演出经纪业和整个演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政策建议
对演出经纪人加强规制与促进其发展并不矛盾,而是和谐统一的:规制绝不是限制,而是在促进发展的基本理念下对演出经纪人主体及其活动作出一定的规范,目的是保证演出经纪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制定演出经纪人政策的过程中,绝不能为了强调发展而忽视规制,也绝不能为了规制而放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演出经纪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应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演出市场健康繁荣发展、是否有利于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文化需求为根本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对演出经纪人的发展与规制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提高素质
实行从业资格认定提高整体素质,演出经纪行业的发展,与演出经纪人的整体素质密不可分。实行演出经纪全行业从业资格认定,严把入口关,是提高演出经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现行的法律明确规定,设立
演出经纪机构应当有三名以上的专职演出经纪人员,演出经纪人员的资格由全国性的演出
行业协会认定。为此,
中国演出家协会自2005年起,开始着手建立并实施演出经纪人的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已经对5000余人的演出经纪资格予以认定。但是,由于法律未对
个体演出经纪人是否需要资格认定作出明确规定、部分已经成立的演出经纪机构由于
人员流动造成不符合有三名以上专职演出经纪人的规定、个别机构或个人未冠演出经纪之名却行演出经纪活动之实等原因,导致相当一部分从事演出经纪业务的人员游离于演出
经纪人资格认定制度之外,并常常由此产生违法违规行为。因此,有必要严格落实
演出经纪机构的已有法律规定,明确个体演出经纪人需要取得从业资格的规定,执行禁止非法从事演出经纪业务的规定,对实际从事演出经纪业务的人员实行全行业的从业资格认定,以提高演出经纪人的整体素质。
加强培训
加强演出经纪人员的
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演出经纪人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演出经纪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演出交易的成功率,并间接对演出质量和数量、演出资源配置、演出营销、演出票价等产生影响。取得演出经纪从业资格只是入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出经纪人,必须具有突出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如具有相当的文化
素质修养和
艺术产品鉴赏水平,具有一定的演出经纪理论水平,对国际国内演出经纪经营知识的了解,具有较高的专业
法律素质,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等。这一方面需要演出经纪人本身加强学习,在具体的演出经纪活动中不断总结提高,同时也需要制定
相关政策,强制对演出经纪人进行培训。
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演出经纪人员警示、退出和职业禁止制度,提高全行业的
社会认可度和
诚信度。由于演出受众广泛且
关注度极高,往往由于某个缺乏
职业道德的演出经纪人为一已私利所做的不当行为,就会影响全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诚信度,进而弱化演出经纪的功能,影响全行业的良性发展。清除“害群之马”,符合全行业的共同利益。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演出经纪人的违法警示、退出和职业禁止制度。对轻微的
违法行为,通过公示等方式予以警告,既可对演出经纪人起到警示作用,也能为交易方提供信用参考;对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取消其演出经纪业务的资质,撤销其演出经纪人员的从业资格;对特别严重并造成极坏影响的违法行为,应禁止其再行从事演出经纪活动。
鼓励机构
鼓励
演出经纪机构做大做强。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演出经纪机构普遍存在业务单、资产少、实力差、规模小等特点,根本无法与国际大演出经纪机构抗衡。同时,受生存危机的影响,大部分演出机构根本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急功近利、追风跟潮的思想盛行。促进演出经纪机构做大做强,可以通过对市场准入、税收等政策的调整,鼓励演出经纪机构拓展相关
业务范围、创新
经营模式、提供周边服务、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鼓励国内其他产业或
外国投资者进入演出经纪领域、输入新增资本,鼓励演出经纪机构通过重组与并购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
农村发展
鼓励在农村发展
个体演出经纪人,活跃农民的
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演出市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质高价廉的演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演出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大型
演出经纪机构无法广泛长期地涉足,鼓励发展小规模演出经纪机构,特别是个体演出经纪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理想选择。
体制改革
鼓励文艺表演团体人员从事演出经纪业务,为
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人员通路。解决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是院团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从事演出经纪业务可以作为上述人员的出口之一。成为演出经纪人后,院团与其可以互为资源,实现双赢。不仅如此,较高的艺术素质和长期的演出工作实践使得他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演出经纪人,对演出经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际接轨
鼓励演出经纪人与国际接轨,把中国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把外国优秀的文化引进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
演出市场以更加迅猛的态势融入国际演出市场之中,演出经纪人在此过程中应责无旁贷地担起重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鼓励演出经纪人与国际接轨,对于引进优秀国外文化,特别是弘扬悠久历史的
中国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合同制
推行演出经纪业务的
合同制,保护
演出市场各方
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演出经纪人的各项活动必须依法、合法、守法。在演出经纪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推行合同制,有利于明确演出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预防违法行为发生的目的。
行业协会
积极发挥演出行业协会作用。演出行业协会是演出经纪人的行业
管理组织,主要任务是加强
行业自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随着
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特别是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行业协会的功能和效用日益显现。
中国演出家协会作为全国性的演出行业协会,在资格认定、普及知识、培训业务、
调查研究、提供服务、加强自律、信息传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演出经纪人的发展和规制起到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但是,与日益发展的中国演出经纪业相比,演出行业协会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资格证书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中国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和最具
市场潜力的新行业,文化经纪人也成为国际上公认的“
金领职业”。培养专业的文化经纪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得以
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政策解读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管理规定(试行)》和《
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加强演出经纪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演出经纪
人员管理和
服务水平。
一、《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和《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是列入《国家
职业资格目录》的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被列入
行政许可清单。根据行政许可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有关要求,演出经纪人员
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资格证管理和继续教育等配套制度亟需建立和完善。
二、《规定》和《意见》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规定》和《意见》主要是依据《行政许可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制定。
三、《规定》和《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定》共16条,主要明确资格证的
组织管理和资格证的申领、变更、补发及注销规定。同时,明确了上述业务的办理流程。
《意见》从总体要求、组织管理、
教育内容、监督落实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明确了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细化了
工作机制和内容形式,建立继续教育学时
记录制度,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
行政部门和
用人单位将继续教育情况作为表彰奖励、晋升等的重要参考。
四、为什么要开展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
一是建立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演出经纪人员是促进演出市场
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建立与资格考试相配套的继续教育制度,是持续提升演出经纪人员
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适应快速发展的演出市场的现实需要。
二是建立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是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的要求。2015年人社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适应岗位需要和
职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演出经纪人员是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适用此规定。
三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各行业通行做法。相关部门对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均有明确要求,开展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是各行业的通行做法。
五、演出经纪人员必须参加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织的培训吗?
演出经纪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加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织的培训。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内容应当包括
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
技术信息等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需要掌握的
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考虑到演出经纪业务面广(包括演出项目经纪、演出票务经纪、演员经纪等),不同业务对技能要求差别大,演出经纪业务
知识更新快且实操性强,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需求多样化;同时,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力量有限,在培训形式、内容、针对性、
时效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引入
社会力量开展多元化继续教育,能够有力补充行政部门培训的不足。考虑到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具有专业和人才优势,因此规定上述机构在自愿、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可向演出经纪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的
培训服务,做到因需施教、增强针对性,
因人施教、增强实用性,因案施教、增强灵活性。
六、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结果如何应用?
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记录制度,记录演出经纪人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情况。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对演出经纪人员实施分级
分类管理、
信用评价、奖励优秀、表彰先进等的重要参考。鼓励用人单位建立本单位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与使用、晋升相衔接的
激励机制,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