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湘(1901年-1935年11月),又名王开湘,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黄家村人,中共党员,1926年参加革命。著名红军将领。
人物生平
1901年,黄开湘出生于江西省
弋阳县漆工镇黄家村,虽然只是箍
桶匠,但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是一把斧头,使得虎虎生风。
1926年春,方志敏回家乡开展农民运动,黄开湘用做
箍桶为掩护,走家串户,协助方志敏在近百个村子建立了秘密农协会。不久就由方志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任上饶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参加创建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调任赤色警卫团团长,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7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独立团扩编为
红军第十军,黄开湘为参谋长兼第八十二团政委。8月1日,
赣东北苏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
赣东北特区
革命委员会,方志敏担任主席,黄开湘当选为执行委员。9月,
红十军又攻克
鄱阳、
湖口、都昌3座县城,红十军主力由3个团扩编为3个旅,全军6000余人。不久,
地方武装30多个连加上部分红军游击队编为赤色警卫师,黄开湘任师长。此时,赣东北红军总数达3万多人。在
闽浙赣省第2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黄开湘当选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后来,黄开湘到达中央苏区,周恩来亲切地戏称他是“
程咬金式的斧头将军”,并对他说:“我这块表送给你,给你这个斧头将军装备装备。”朱德听说黄开湘常用斧头肉搏,就把自己的手枪解下来送给他说:“今后不要用斧头肉搏了,这支枪就送给你吧。 ”
1933年1月20日,红十军在
贵溪县神前村改编为红十一军,下辖31、32、33师。由于黄开湘原来就是红十军第82团团长,改编后的红十一军有师的编制,他就担任红十一军第32师的师长。黄开湘到中央苏区不久即入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任
红七军团19师师长。
1933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中央军委成立了红军总
供给部,任命赵尔陆为部长,黄开湘为政委。在“王明‘左’倾
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下,中央苏区日益缩小,红军在军事上遭到惨重损失。黄开湘找到周恩来,要求上前线。1934年春,黄开湘接替
谭政,任
红一军团1师政委。黄开湘与师长
李聚奎率部参加了
广昌保卫战、
石城阻击战、
老营盘穿插战等。
1934年的10月,
中央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12月,
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大半,不得不缩编。经周恩来提议,黄开湘接替
耿飙,任红1军团2师4团团长,
杨成武任政委,两人开始了合作。遵义会议时,黄开湘和杨成武率红4团在松坎警戒7天,担负保卫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
扩大会议的任务,这是黄开湘参加革命以来最光荣,最感荣耀的一次。黄开湘拿着军团党委拍来关于
遵义会议精神的电报,立即迅速传达到每个战士。黄开湘说:“我们一直盼望着毛主席指挥的心愿实现了。”在回师遵义的
土城战斗中,黄开湘充分发挥了指挥才能,立了战功,受到毛主席的表扬。
1935年8月17日清早,
红四团正在开干部会,黄开湘与大家商量过草地事情,突然来了个通知,毛主席指示:“红四团担任先锋团,必须从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条北上的红军路线来。”黄开湘说:“毛主席亲自把首先过草地的重担交给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打下腊子口后,红军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挥师东进,到了哈达铺。在哈达铺休息两天。在这期间,按毛主席的指示,部队进行整编,四团编为一纵队的
四大队,黄开湘任大队长。1935年9月23日,又奔赴
北上抗日征途的最后一段路程,经过
六盘山时,毛主席特意提到英勇冲锋的红四团,鼓励大家发挥过去优良的
战斗作风。11月6日,在
甘泉县附近的村里,中央红军与
刘志丹、
徐海东同志率领的红二十五、
二十七军会师。中央召开了全军干部会议,参加完会后黄开湘还参加了会餐。第二天,黄开湘因长期风餐露宿,与冰雪搏斗,过度劳累病倒了。病来得非常凶猛,病情非常严重,连续数日发高烧到40度,陷入昏迷之中还以为在指挥战斗,自己抓起了藏在枕头下面的
左轮手枪……没有追悼仪式,没有隆重葬礼,只用了一块木板在他的
坟头书写了“黄开湘之墓”,这也是鲜为人知的一面。
1935年11月,黄开湘因病长眠在洛河之畔,年仅34岁。
家庭生活
黄开湘出生于
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黄家村的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下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
黄开湘母亲郑梅莲,女儿黄菊花(黄家五位红军烈士留下的唯一后代),外孙邵爱福。
主要事迹
飞夺泸定桥
长征中黄开湘指挥的最经典战役——
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
1935年5月,一道
天然屏障——大渡河,横亘在长征中的中央红军面前。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大渡河水流湍急,巨浪能掀起几丈高。蒋介石派部队前堵后追,妄想凭借大渡河天险,将2万红军全歼于此。
泸定桥,就是红军快速通过大渡河的唯一路径。
危急时刻,红四团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一道,带领红四团直扑泸定桥——此时,他们距泸定桥240里,他们要一昼夜飞奔240里,夺取泸定桥。
红四团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35年5月29日下午4点钟,红四团的22名勇士背插
马刀,手提
驳壳枪,带着
手榴弹,爬上了铁链,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前冲去。黄开湘在桥头坐镇指挥,杨成武带着
第二梯队紧跟在
敢死队后面配合。全团的
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
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向对岸敌人开火,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震撼山谷。
最终,
泸定桥被拿了下来。但是,这并不是最后一场恶战。
川甘交界处的腊子口,陡峭的岩壁直上云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如不迅速拿下,国民党追兵赶到,红军就可能在这里全军覆没;如果调头回去,红军将重新陷入
雪山草地的绝境。9月15日,红四团接到军委命令:“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扫清前进中阻拦之敌。”在这里,红四团遭遇巨大阻击,10多个小时里, 5次进攻都没打下来。
趁着夜色,两个连,上百人,每个人别了十多颗手榴弹,在黄开湘的率领下开始迂回突袭。一名被叫做“
云贵川”的
苗族小战士,率先攀爬上了崖壁,然后甩下绳子,黄开湘和战士们顺着长绳一个个往上爬。凌晨,翻越天险的黄开湘带领战士们居高临下用手榴弹炸毁敌碉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军全线崩溃。
腊子口战斗是红军长征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充分显示了黄开湘的
军事指挥才能。事后,毛泽东风趣地说:“有斧头将军(指黄开湘)和白袍小将(指杨成武)为先锋,就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
身份确认
1985年《
杨成武回忆录》公开出版,
开国上将杨成武在书中多次提到他的好搭挡——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引起了弋阳县委办一位同志的关注。
“这个王开湘,是不是就是下落不明的黄开湘?”时
任县党史办主任的李松河带领一支调查小组,来到北京,面对面采访了杨成武。
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松河眼睛发亮:“听说我们是黄开湘的家乡人,将军站起来,热情和我们握手。”
访谈持续了3个多小时。杨成武回忆道:“遵义会议前夕,耿飙团长调师部,黄开湘被派到四团任团长,我任政委。他是江西弋阳县人,是赣东北红十军锻炼出来的干部。”他补充说,在江西口音中,“王”“黄”不分,“黄开湘”成了众人嘴里的“王开湘”。
一系列确认后,杨成武感慨万端:“土城狙击战、飞夺泸定桥、夺袭腊子口,场场都是恶战、险战,他的指挥才能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表扬。过草地是毛泽东点的将,要我们四团为先锋团,黄开湘一马当先、英勇果断,确有
大将风度。”
他还详细讲述了黄开湘病逝的具体细节。1935年11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接到中央通知参加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两人策马一口气跑了50多
里路,出了一身汗。回来的路上又淋了一场大雨,结果都得了
伤寒病。“我送他到军委
卫生部住院,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成了诀别。”
当时的医院缺少药物,只能靠酒精、
苏打水和
云南白药给战士们治疗。黄开湘连续半个月
发高烧,经常神志不清。11月中旬的一天夜里,黄开湘在高烧迷糊的状态下扣响了枕头下的左轮手枪,子弹击穿了头部。
“噩耗传来时,我震惊了,也顾不上自己在患病,跃马直奔罗汉川红军医院,谁知到达时,黄开湘的遗体已经埋葬了。”
“他是长征的英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最后,杨成武一再交待:“你们回去要好好宣传黄开湘,他是人民的大功臣。”
此时,距离黄开湘病逝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李松河说,在关上笔记本的那一刻,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英雄终于有了准确的身份,这对于他的后人也是一个交代。
后世纪念
2016年10月14日,
央视网刊文《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英雄 黄开湘:以必胜决心 置死地而后生》。
2016年11月21日,以
上饶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上饶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黄开湘为原型的
赣剧现代戏《斧头将军》在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排演。
2019年,由导演
吴子牛执导的革命历史剧《
可爱的中国》将杀青,由
张哲人饰演方志敏(
林江国 饰)的学生黄开湘。
2021年年4月,陕西
甘泉县委书记
杨宏兰收到陕西
志丹的一位朋友发来的文章《黄开湘:英雄传奇尘封八十年》,作者叫朱冬生,原
解放军出版社社长。2021年5月30日出版的《延安日报》在“悦读”版面刊文《寻找黄开湘 让英雄回家》:黄家一门忠烈,母亲郑梅莲养育的5个儿子全部参加了红军,都牺牲在战场上,遗骸至今都没有找到。黄开湘的妻子也死于寻夫的路上。他们的女儿黄菊花直到20世纪80年代看到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录,才得知父亲50多年前已经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