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广东省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背景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全省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立足当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加快走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上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实施范围
“百千万工程”以广东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
分类发展
县域分类
2023年7月,广东根据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把57个县(市)划分成创先类(15个)、进位类(27个)、消薄类(15个)三条赛道,推动各地立足县情实际,找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着力点、突破口。
街镇分类
《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将全省的镇划分为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等5类。
典型名单
2023年11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共有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入选。其中,22个典型县按照创先、进位、消薄三类形成分类考核体系,分别有9个、10个、3个。具体名单为:
广州市从化区(进位类)、广州市增城区(进位类)、深圳市福田区(创先类)、珠海市斗门区(进位类)、汕头市濠江区(进位类)、佛山市顺德区(创先类)、韶关市南雄市(进位类)、河源市东源县(进位类)、梅州市梅县区(消薄类)、梅州市蕉岭县(进位类)、惠州市博罗县(创先类)、汕尾市陆河县(消薄类)、江门市鹤山市(创先类)、阳江市阳西县(进位类)、湛江市廉江市(创先类)、茂名市信宜市(创先类)、茂名市高州市(创先类)、肇庆市四会市(创先类)、清远市连州市(消薄类)、潮州市饶平县(进位类)、揭阳市惠来县(进位类)、云浮市新兴县(创先类)。
保障措施
对口帮扶协作
广东省将推动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全面建立县级结对帮扶关系,同时也对惠州江门肇庆的12个县(市)参照开展产业协作。广东还将大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市县在珠三角发达地区设立产业、科创的“反向飞地”。
珠三角地区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帮扶关系,分别是广州市梅州市广州市清远市深圳市河源市深圳市汕尾市珠海市阳江市佛山市云浮市东莞市韶关市中山市潮州市;新增安排广州湛江深圳汕头佛山茂名东莞揭阳,对原有市、县级对口帮扶关系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将珠三角地区12个县(市)纳入对口帮扶协作范围,首次实现了对口帮扶协作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两级全覆盖。
广东省将强化省对县(市)的纵向帮扶,结合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重点老区苏区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属国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组团式帮扶。
产业有序转移
广东省将推动县域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增强县域造血功能。强化统筹协调,确保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1+14+15”政策体系落实到位,强化考核,以奖促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产业转移承接载体,支持各县做大做强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扩权强县
广东省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将60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市县实施,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扩围至全部57个县(市),县级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县镇扩权赋能改革。
百校联百县
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简称广东省“双百行动”。2023年8月3日,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动员部署会在广州召开。根据“双百行动”结对安排,广东将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推进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109个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推动高校院所作为纵向帮扶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
“双百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两强化、两突出、两参与、一提供”,即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强化城乡规划建设服务,突出基本公共服务支持、突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参与集体经济运营、参与基层改革创新探索,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千企帮千镇
广东省将动员有意愿有能力的民营、国有企业,结对帮扶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重点支持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1123个乡镇的脱贫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老区苏区所辖镇村,参与东西部协作。通过村(镇)企共建、结对帮扶、项目认捐、投资参股等形式,建立新型帮扶关系,助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目标任务
“百千万工程”可概括为“一三五十”目标任务: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
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经济强县、经济强镇、和美乡村脱颖而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在县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望2035年,县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省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施方向
突出县域振兴
县域活则全省活。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壮大县域综合实力。
乡镇联城带村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在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广东着力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努力将之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稳步乡村建设
深化防返贫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汇聚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精兵强将”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路线图
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县域振兴,高水平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
2023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2023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正式印发。
2023年2月13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在广州召开,统筹部署建设农业强省和实施“百千万工程”。
2023年2月24日,全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围绕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新阶段广东省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落实。
2023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4:42
目录
概述
实施背景
实施范围
分类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