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小松,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
贵阳市,中国
作曲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
教育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
早年经历
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
1972年初自学
小提琴,同年底入
贵阳市京剧团作
中提琴手。
演艺经历
1978年初考入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瞿小松、
谭盾、陈其纲便是作曲系同一班的学生。在校期间便凭借作品《山歌》获得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一等奖。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用瞿小松自己的话来说,他们78级的同学都非常会折腾。
二十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同学们自己搞演出。在当时掀起了一股中国新音乐的高潮。其实人们都听过瞿小松的音乐,电影《青春祭》《
孩子王》《
盗马贼》《
野人》《
边走边唱》的配乐都出自他的手笔。
而且如果喜欢看动画片的话,那一部《
悍牛与牧童原始人类刘索拉的小说《
你别无选择》里,你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1989年应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美中
艺术交流中心之邀、美国
亚洲文化基金会赞助,赴美作访问学者,并居留美国十年。
1990年,
陈凯歌曾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
边走边唱》。当时,瞿小松就担任
电影配乐。
1993年受
瑞典国民
歌剧院之邀,写了首部歌剧《俄底浦斯》。在《俄底浦斯》里,他突破了西方人观念里
弗洛依德1999年,他曾在瑞典生活过一段日子。秋天又在德国某大学担任驻院作曲家。
2000年2月,重新回到了祖国,定居在上海。在海外期间,他将原先对
交响乐作品的创作重点,转移到了歌剧和
室内乐。
获奖记录
1982年获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大奖。
1985年获第四届全国
音乐作品(室内乐)评奖三等奖。作品有
大提琴与乐队曲《山歌》,交响组曲《山与土风》《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
个人作品
主要作品:歌剧《俄荻普斯》《俄荻普斯之死》《打击乐协奏曲》《MongDong》《第一交响乐》《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弦乐交响乐》和大量的现代室内乐作品,他还为《青春祭》《
孩子王》《
盗马贼》《
野人》《
边走边唱》等多部电影配乐。其主要乐队作品由
中国唱片总公司和香港育限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他的作品还先后在德国、法国、英国、
意大利、荷兰、美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新西兰、瑞典、
波兰等国演出并接受众多音乐节和演出团体的
约稿。
出版图书
社会评价
瞿小松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演奏,并被西方
乐评称为“寂静的大师”、“节制的大师”。瞿接受的作品委约来自:荷兰
国际艺术节、
布鲁塞尔国际艺术节、巴黎
秋季艺术节、瑞典国民歌剧院、
大伦敦艺术基金会、荷兰新音乐团、
柏林电台
合唱团、
慕尼黑双年展歌剧节、美国作曲家论坛、辛辛那提打击乐团、日本Hibiki音乐节、东京艺术中心、
日本福冈音乐厅、台湾
朱宗庆打击乐团、
台湾云门舞集、
香港中乐团、香港舞台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等等。
瞿小松的作品由美国Peer Music及英国Faber Music两家出版公司代理。
1999年秋,在十年的海外生活后,瞿定居上海,任教于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
艺术生活
浓密的
络腮胡、长发,宽大的镜片下闪烁着睿智的目光,抑扬顿挫地朗诵着经文,有时因为过于沉醉,时不时还摇头晃脑一番。瞿小松,俨然就是个饱读诗书的先生,在解读《金刚经》的部分篇章。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最活跃和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瞿小松在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海外生活后,最终还是选择叶落归根回到中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国外生活,始终像是作客。作为音乐家,“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他的第二身份。
行草
无论是
北京国际音乐节,还是上海艺术节,“瞿小松”这个名字都是“
曝光率”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在此次上海艺术节中,这位“寂静大师”带给听众的是打击乐新作《行草》。在这部作品中,瞿小松对于尾音的处理堪称一绝,一个个音符从乐器中迸出,强劲、幽淡、微弱、直到消亡……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见证着声音的流逝。
谈起这部得意之作,瞿小松自然喜形于色。他回忆道,一次非正常的速度播放成就了这部“另类音乐”。“慢一
倍速,慢两倍速,再到四倍速,真是奇妙极了!当音符被无限拉长,居然听不出其中任何的音高。于是我便坐在那里静静地等,等待着第二个音的出现,等待着音乐轻轻地进来,缓缓地消失。”注视着眼前这位作曲家渐渐沉醉的神情,记者似乎也被不知不觉带入奇玄的宁静中。“最妙的是两个低音之间的寂静,它暗示着声音背后一个永久的静默,前后两个声音的存在几乎就是为了提醒寂静的价值而存在的。声音是从寂静中产生的,所以声音最终要回到寂静中去。这就好比我们看蓝天,云会飘过,但云总会散,而蓝天却是永远存在。”
然而,另一些人对这部作品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看法。由于每个音符
延续的时间过于漫长,这不免有些沉闷。初闻这一评价,瞿小松一阵错愕,数秒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淡定,似乎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专家的看法往往会有很多的局限,因为他们太过于注重细节,有太多的趣味、太多的记忆、太多的知识。而这些东西就像个牢笼,在他们欣赏音乐时形成一个定势,使他们有个固定的期待。一旦有任何期待之外的
音乐元素出现,他们就会失去原有的感悟力。这么做,不是出于技巧的考虑,因为真实的感觉,就是需要那么长。”作为一个不断进行音乐探索的作曲家,他始终希望通过自己对音乐新元素的尝试,将音乐最本真的一面还原给听众。然而,面对这样的外界质疑,他万般无奈,甚至有些痛心疾首。良久,他吐出一句话:“行内外行多,行外内行多。” “因为行外的人不在行内,所以不会把注意力纠缠在细节和技巧里,那他听到的就是音乐最本质的东西。而在行内,他们之所以会觉得音乐太长,那是因为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相反,对于行外人来说,因为他们没有既定的期待,所以音乐能够在他们的耳边自然地游荡,渐渐地深入内心。其实,知识就是道闸门,当你的理智在判断的时候,你的心就关闭了。”
一路踉跄
出生于贵州贵阳的瞿小松在习乐之前,曾在黔东南苗族山区插队务农。对于那段自由的农村生活,瞿小松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乡村的
自然环境激发了我的野性,
苗家儿女的对歌也给予了我十分鲜活的音乐灵感。”
瞿小松是1977年“文革”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招收的首批学生之一。或许谁都没有想到,正是这个“78届”撑起了“
中国现代作曲”的一片天。
郭文景、瞿小松、
谭盾、
叶小纲、
刘索拉、
陈其钢……如今活跃在国际乐坛的他们,代表了当今中国作曲的最高水平,于是也被
音乐界誉为中国作曲界的“黄金一代”。而瞿小松与其他音乐家相比,算得上是个多面手。他不仅在歌剧领域硕果累累,在室内作品方面也是成果多多。此外,他还为《青春祭》《孩子王》《
盗马贼》《
边走边唱》等电影配乐。2004年,他的文字处女作《
一路踉跄》出版,该书记载了他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瞿小松认为无论什么人,在做什么,重要的是生活状态。他喜欢简单、天然、无拘无束,喜欢乐善好施。他说,这么多年,他感悟到的最深哲理就是慈悲。“
文艺复兴提出的博爱是以人为本的,但我认为真正的慈悲应该是
众生平等,这种慈悲是最宽阔的爱。”
摔琴
瞿小松的前妻也是他的同学
刘索拉的音乐《摔琴》选自《蓝调在东方》(Axiom公司1994年出品)。刘索拉因写小说《
你别无选择》而成名。近十几年在美国从事先锋音乐。
听到了
刘索拉谭盾爵士乐有联系。她的那个制作人,她的乐手都非常好。她曾经和琵琶手
吴蛮在一起合作的《中国拼贴》就是一例。但那些很流行的
鼓点布鲁斯爵士音乐中国民族元素
刘索拉和瞿小松、
谭盾、
陈其钢这一拨作曲家都用了
中国民族汉民族的许多乐器,比如二胡、
琵琶民族传统的问题,有的人决定完全使用西方体系来创造,而有的人则将
传统音乐作为贩售自己的工具。这两者在瞿小松看来都是极其不妥的,极不自然的。
艺术观点
瞿小松曾说他很喜欢瑞典大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的一句话———“一切的艺术都是无足轻重的。”瞿小松说“这句话我也是听来的,如果要问就得远赴重洋去问他咯。”但一个人如果心中有天地、有宇宙,那他的时间状态和分寸感觉就会很不一样。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宽阔的意境,才会有此感悟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山,见花见草见树见路不见山。站得远,有距离,身在外,识得山之为山。看见山的全貌原形,更见了山所在的大地,涵山与大地的虚空。如果跳出了艺术这道门,或许从整个时空范围看,它确实也就无足轻重了。”
瞿小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佛经、
禅道。他说他信佛,但却不承认自己是个
佛教徒。从前有家德国媒体评价说,“瞿是无法归类的行者。”对于这个说法,瞿小松似乎很乐意接受。“我发现我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标准的个体。”确实,他是一个作曲家,但却满嘴老庄。他喜欢研究古代哲学,但他却反复强调作曲的时候不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
谈起目前的
教育体制时,瞿小松突然变得言辞犀利起来。“在所有的艺术创作中,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就无从个性,没有个性又谈何创造。目前的音乐教学把欧洲300年的辉煌成就看作了唯一的音乐,孰不知这是一块多么窄小的天地呀。”音乐就像自然,
非洲有非洲的植物,
亚洲有亚洲的植物,它们的生命状态和
生态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解释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因此这些所谓的技巧都是人为的,是
排他性的,其中或多或少会磨掉一些当时不被主流所接受的音乐元素。然而一些音乐学院却把这块内容作为唯一的音乐进程来教。其实,任何技巧都是时代的产物。技巧在变,没有一个是超时间的。作曲不是法律,有唯一的裁定标准。音乐是一门活的艺术。需要依靠创作者通过内心的感悟去表达、诠释。过多的规则和标准去约束只会抹杀很多音乐上的可能。”
个人语录
瞿小松在文章中强调:“我体会,无论中西,古往今来引发艺术变化的,不是非怎样不可,而是它可能会怎样。生为中国人的作曲家、
戏剧家应该感到幸运。这里头大大的天地,若能真正立足于
中国戏曲的根本,立足于
中国文字艺术及中国文字声音的根本,必有真建树。乐意舒舒坦坦继续过西方瘾的,也是自己喜好,由不得他人。”
我认为中小学对
西方音乐的教育最好不要普及,等到
中国音乐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都能以平等的心态和眼光对待
世界音乐的时候,再来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