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祖庭,是指
道教宗派祖师常住、弘法或归葬的所在。
道教派别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根据宗派派别,道教可以分为
丹鼎派和
符箓派,即
全真道和
正一道,这也是各种道派经过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结果。
全真道
全真道亦称为全真教、全真派,是由
王重阳于
北宋末年建立的钟吕丹鼎道派。全真道建立了传戒和丛林制度,要求道士出家住观修行,不鼓励娶妻,不茹荤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其修炼要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以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证圣成真,谓之“全真”。经邱处机的推动而壮大了全真道,现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之一。有龙门派、华山派、清静派、三丰派、老华山派(陈氏堪舆派)、金丹南宗等支派。
正一道
正一道,又称五斗米教,形成于东汉末年(184),张道陵为“道教教主”。正一派也有三大祖庭,龙虎山,茅山和阁皂山。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张道陵又称张天师,是道教创始人。以法术符咒为主,尊老君为道祖,是为太清派。现为世界道教主流宗派之一。
其他教派
此外还有许多受到道教影响的民间宗教,如福建三一教、香港先天道、韩国金仙会、
越南高台教、东南亚德教等。
道源祖庭
洛阳上清宫是“道源”、“祖庭”,位于邙山
翠云峰之巅。
从道家鼻祖老子在此炼丹悟道算起,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
从中国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修道算起,已经有1900多年历史。
道家鼻祖是从洛阳走出去的,中国道教也是在洛阳发轫,而这一切,都与
翠云峰和上清宫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一祖庭
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习惯上,天师道也称为
正一道。宗坛江西龙虎山。符箓三山为
龙虎山、
茅山、
阁皂山,为正一教祖庭所在。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
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
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
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
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是天师道发展至龙虎宗时张陵后嗣世居之地,是龙虎宗、正一道的中心,在道教诸名山中居重要的地位。该山以张陵后嗣入居最早,据天师道士称,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永嘉(307年—312年)间已赴龙虎山,即龙虎山之有道士和天师道演变为龙虎宗在三国或西晋。此说疑点很多,缺乏佐证,很难当作信史。从古碑刻文字看,龙虎山最早的道教庙宇是南唐保大八年(950)所建的张天师庙,最早居龙虎山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一代
张秉一,此见五代南唐
陈乔所撰之《南唐新建信州龙虎山张天师庙碑铭》:“道之将行,必先于崇奉,乃诏执事建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二十一代张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再光先构,不亦宜乎!”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子孙为二十代
张谌。此期所建宫观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两宋时期,张道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期间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其中,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古籍中关于龙虎山的位置及其在道教创立史上的重要地位,有如下记载:清乾隆版《龙虎山志卷二山水》:“龙虎山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西南八十里之仁福乡(按:应为仙源乡)。于天官斗牛之分野,星纪之次也。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唐上元元年(760)置信州,永泰初(765)割余干、弋阳地置贵溪县,山在其境内。东距广信府二百里,西距饶州府三百里。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电。”
清乾隆乙巳年(1785)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处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最所修宗谱):“上清龙虎山图序”:“第三代系师(鲁)嘱第四代天师(盛)日:‘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篆往住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四代天师自汉中还鄱阳人龙虎山,得其故栖,为世居之图。”同谱“天师世家”:“四代盛……携印剑经莱,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莱,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
据此再参以其他有关记载可知,先是张道陵于东汉时遍历天下山川,自淮人鄱阳,溯流而上,最后选中此山炼丹修道,丹成而名此山为龙虎山;后又在西仙源壁鲁洞(龙虎山东北75公里)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为其晚年二次人蜀创立道教奠定了基础。后百余年,张道陵曾孙张盛遵祖训从汉中回归龙虎山,觅得曾祖丹灶故址,与妻、子定居于此;并建传篆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天师,广收徒众,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教龙虎宗正一道。此后,正一派天师世代在此居住传教,龙虎山遂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
句容市与
金坛区交界处,距南京大约60公里,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约宽5公里,面积50多平方公里。
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时,
陕西咸阳南关
茅盈、
茅固、
茅衷兄弟三人,来茅山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药炼丹,为民治病,济世救人,遂将句曲山更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句容市,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
扬州学派代表人物
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这就是说,
汉景帝时期,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
高辛氏时代人
展上公修炼于
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
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
郭四朝修炼于
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
乾元观);三国时
葛玄曾居茅山学道;东晋时句容人
杨羲、
许谧传上清经,南朝齐梁间著名道士、炼丹家、医药学家
陶弘景辞官归隐茅山,充实发展上清道派,开创道教
茅山宗(又称茅山派),隋末唐初道士
王远知敕建太平观,唐宋时期,茅山高道辈出,羽流云集,上清道派大兴,敕建宫观众多,极受皇室推崇;从魏晋至元代,茅山共有四十六代宗师传承,金元时北方兴起全真道,后不断南下,渐传入茅山,此时的茅山,宫、观、庙、宇、馆、殿、堂、亭、台、楼、阁、坛、精舍、茅庵、道院、丹井、书院、桥梁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300余座,5000多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明代以后,茅山道教日趋衰弱。清末至民国间战火连绵,茅山道教宫观庙宇多遭焚毁,后仅存
九霄宫、
元符宫、
崇禧宫三宫与
德佑观、
仁佑观、
乾元观、
玉晨观、白云观五观,俗称三宫五观。抗战期间,日寇曾对茅山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扫荡,茅山仅存的三宫五观多遭破坏,所存亦多破烂不堪。
解放后,茅山原来的三宫五观合并为“
茅山道院”,文革期间,宗教活动被迫中断,后仅存九霄与元符二宫破烂殿堂房舍20余间。
1982年茅山道院经过三十多年的修缮与建设,已形成了两宫一观的格局,即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与句容葛仙观。1997年在元符万宁宫后积金峰南侧山腰塑造了一尊高达33米的紫铜太上老君露天神像。2010年恢复重建原三宫的崇禧万寿宫,第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2011年下半年对九霄万福宫的大部分建筑进行维修和改造并于年底竣工,2012年5月下旬进行第二期维修和改造工程,2012年底竣工。
市道协和两宫一观有在职道士39人,职工81人。市道协与两宫一观职能分开,两宫一观设立宫观民主管理委员会,由宫观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茅山道院九霄万福宫由道协副会长简祖洪道长任管委会主任,元符万宁宫由道协副会长冯可珠道长任管委会主任,句容葛仙观由道协副会长郑志平道长任管委会主任,1990年茅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阁皂山
唐末宋初,道教到达历史上最为兴盛时期,南方道教逐渐形成了以
龙虎山、
茅山、
阁皂山为活动中心的三个派别,即龙虎山的
天师道、茅山的
上清派、阁皂山的
灵宝派。三山符箓分别为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
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史称“
符箓三宗”。
宋哲宗绍圣年间,朝廷下令,封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本山的正一道(即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为“经箓三山”。当时三山分足鼎立,领导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道教。后来到了南宋,皇帝因为正一道的张天师禳灾有功,封
张可大为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龙虎山的地位因此超过了茅山和阁皂山。再往后至元成宗年间,北方
全真教崛起,并且迅速盛极一时,为达到与全真教分庭抗礼的局面,南方符箓各宗派逐渐合流为正一派。即便在北方全真与江南正一并存的格局下,灵宝派仍然与其独特的儒、佛、道合一的门派结构得以存世发展,其灵宝法箓也得以独立传承。
灵宝派始创于
东晋末年,历来以重视众生性命、济世度人为立教宗旨。“灵宝”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的道教经典《
太平经》,原为神灵宝贵之意。灵宝派的基本信仰,是长生成仙。其修炼方法,主要是符箓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其传承弟子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从灵宝派导引炼气讲究存神、服气、叩齿、咽津来说,与上清派接近;而从其重视符箓科仪方面说,又与与上清派有区别,而与天师道相接近;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来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不完全相同。
进入明代,阁皂宗传承未绝。俞策《阁皂山志》卷上云:“壬辰(1352),山寨邓克明之变,(崇真宫)台基殿俱毁。明洪武(1368~1398)初,道士徐麟洲复之。十七年(1384),授五十代孙李半仙为灵官,王圭石副之。二十七年(1394),复授张尊礼为灵官。宣德(1426~1435)初,授黄谷虚,第五十二代也。至八年(1433),岁饥,有采蕨者遗火,延毁宫观。谷虚稍修复之,嗣后教典不坠。”说明至宣德年间,阁皂宗仍有传绪,其教仍有相当传播,但在此后即趋衰落,以致一蹶不振。上书云:“至嘉靖(1522~1566)中,积负虚税,黄冠星散,仅存一二人。万历(1573~1619)间,道士刘开化欲还旧观,未果。”时“惟仙公殿、东岳殿、丹井尚存,其余琳宫绛阁,弥望丘墟矣。”
至清代,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曰:“今所存者惟八景坛基,有碑记及诗。”光绪《
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二亦云:“今所存者为八景坛基。”祖宫凋零如此,其教之不振,可想而知。
全真祖庭
西安重阳宫
重阳宫,又称为重阳万寿宫、祖庵,中国著名道教宫观。重阳宫是我国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
王重阳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重阳宫位于钟馗故里、刘海故里的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南40公里处,行政区划今属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街道。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其教为全真。其弟子
丘处机受到
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兴盛。王重阳、丘处机都有著述流行,以阐述全真教义。西安重阳宫,是为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的开山祖庭,北京
白云观、山西
永乐宫虽也号称“祖庭”,其实不过是王重阳弟子所建。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自焚其居,东行至山东宁海,得
丘处机、
刘处玄、
谭长真、
马钰诸弟子,创全真道教。王重阳卒后,弟子护送其遗骨葬于旧居。马钰(丹阳)袭掌全真教,于其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额。嗣后,王重阳弟子
王处一上奏,请于其址建灵虚观,丘处机又请改名重阳宫。
元世祖时乃更名重阳万寿宫。重阳宫在元代的北方道教中影响很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尊称,悬挂在山门上方的元代皇帝御赐金匾仍清晰可辨。
元代时,重阳宫殿堂建筑共计约5048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
南山,北近
渭河,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全真道徒往往云集于此,最盛时近万人,宫观规模之大为国内道观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明清以后,屡遭破坏,宫院逐步缩小。明代以后,重阳宫开始衰落,规模逐渐缩小。现存的灵官殿、七真殿均为清同治十三年重建,建制和规模远非元代可比。作为元代盛极一时的大重阳万寿宫所存除碑石、石棺之外的实物,仅有闲置在院中的几块硕大的筑基石和一间残存的屋脊,可以让想见当年宫殿的宏大气势。
1962年,
户县人民政府将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旧址,形成
祖庵碑林。1973年建敞房十一间,使碑石得到妥善保护。正门前由著名书法大家
杨隆山先生撰写对联。收集陈列元时道教全真振石刻文物80余通(件),大多数为螭首龟跌或方趺,碑石55通,尤以31通巨型元碑最为著名,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号称“三绝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元代皇帝圣旨碑(蒙汉文对照碑)和堪称国宝的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圣旨碑是研究中国现已失传的蒙古最古老的
八思巴文仅存的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的12通,二级10通,三级4通。这些碑石记载着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教义、修炼要旨等。按内容可分为宗教历史类、书法名碑类、八思巴文类、内丹功法类四种。另有7通元代圣旨碑,其中5通是蒙汉文合刻碑。因此,“祖庵碑林”被人们誉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小“碑林”,2001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大元敕藏御服之碑》《皇元孙真人道行碑》为元代大书法家
赵孟頫所书,殊为珍贵。而《皇帝玺书碑》等5通蒙汉文对照碑,碑文为
八思巴蒙古字与汉字合刻,“对于研究元代文献译名的还原及演变,尤其具有重要价格,对于古代蒙古语言的研究也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存八思巴古字碑在全国已发现者约有20余种,祖庵碑林即保存有5通,侮这样大量集中保存元代全真教金石文献者在全国实属罕见。
碑铭比较详尽地反映了重阳宫和道教全真派发展起落轨迹和状况,较为集中地反映出全真教与金、元社会政治发展的紧密关系,所记载的全真教修炼方法,为研究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碑石还提供了大量有关寺院经济的重要资料。这里还有吴道子戏笔、重阳画像碑、北七真画像碑,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多方位研究元代历史和道教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山西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
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原址在永济县
永乐镇,因三门峡水利工程,1959年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至芮城县新址复原保存。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殿规模十分宏伟,布局疏朗有序,殿堂气势巍峨,整个建筑群十分壮观。
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的碑文记载,这里是道教“八仙”之一的
吕洞宾的诞生之地,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在金代末年的时候扩充为道观,到绍定四年(1231年)时道观毁于火灾。当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
丘处机等人,深受朝廷的宠信,祖师吕洞宾备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观为宫,封真人号曰“天尊”,并派河东的南北两路道教提点
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说永乐宫于1247年动工,至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施工期前后长达一百十一多年,几乎与元朝相始终,明清时曾进行过小规模的维修和对壁画的补绘。永乐宫的主要建筑主要是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占地86000多平方米,其中宫门是清代的建筑,其余的都是元代所建,永乐宫是现存最早的道教官观,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元代建筑。
永乐宫以其保存下来的、举世罕见的元代壁画闻名于世,整个永乐宫几个主要的大殿内都有精美的壁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笔法高超,是中国绘画美术史上的杰作。
龙虎殿又称无极门,原来是永乐宫的大门。殿的台基高耸,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内部梁架简洁,殿内的壁画所绘的神荼、郁垒、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二十六个守卫仙界的天神,手持各种兵器,铠甲庄重森严,显得威风凛凛,虽然壁画略有残损,但元作的气魄仍然存在。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永乐宫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殿,因为原来是供奉祭祀道教神话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座神像的,故而得名。台基高大平坦,雄伟壮观,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殿顶用美丽的黄、绿、蓝三彩相间的琉璃浮雕相连,组成了五条室脊,做工精湛,色彩鲜丽;鸱尾高大雄伟,色泽美观,仙人、走兽精致活泼,栩栩如生。殿的内部宽敞明朗,殿顶施彩绘,琳琅满目,藻井雕刻精细,人物、花卉、龙、凤、麒麟等造型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各个构件上的彩绘保存完好,有彩绘有雕塑,彩塑结合,在它处十分罕见。悬塑的天尊,面目丰腴,神态自若,迎风立于海波之上,其后云海茫茫,如同蓬莱仙境一般。殿内布满壁画,画面高达4.26米,全长94.68米,总计有403.3平方米,是元泰定二年(1325年)绘制,内容是《
朝元图》,即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图像,以八个帝后装的主像为中心,四周围以金童、玉女、逃凇、力士、帝君、宿星、仙侯、仙伯、左辅、右弼等共计290多尊塑像,背衬浮腾的瑞气,足登线绕的祥云,一派仙境的景象。壁画的主像高3米以上,侍者2米多高,前后排列有四五层之多,构图严谨,场面开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表情栩栩如生。该殿壁画的画法采用了“重彩勾填”的方法,设色多以石青、石绿为主,从而显得纯朴自然、浑厚有力,在衣冠和宝盖部分,大量运用沥粉贴金,使画面主次更加分明,绚烂多彩,精致有加,称得上是古代绘画中的精品。
纯阳殿又称吕祖殿,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单檐九脊顶,殿的内部仅用四根金柱支撑,大梁跨越四间,从而使大殿的空间显得异常开阔。殿内四壁和扇面墙壁满绘着描绘吕洞宾生平事迹的“纯阳帝君仙游显化之图”共计52幅,每幅画自成一体,相互之间用山水、云雾、树石等自然景色相隔连,画面上的亭台楼阁、酒肆茶舍、园林私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贵官、学士、商贾、平民、农夫、乞儿等各类人物造型神态动人,表情各异,这些画像是研究元代中国人民生活情况的珍贵资料。殿的神龛背面,还绘有
吕纯阳向
汉钟离问道的壁画,画面开阔,景色秀丽,用笔简练,技法精湛,是典型的元代绘画风格。纯阳殿壁画是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等人绘制的。
重阳殿为五开间,殿内以连环画的笔法描绘了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传教活动,共计49幅,刻画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与纯阳殿如出一辙。
烟台烟霞洞
烟霞洞,位于
昆嵛山西北隅,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椭圆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全真教“烟霞洞”三个大字。洞内供奉着“七真人”雕像。洞外,峰峦环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径回绕,逶迤多姿,奇秀壮观。每当阴霾天气,山头白云缭绕,滴翠浮青,云海如浪,烟雾缭绕,并时有霞光出现,或明或暗,宛若烟霞缥缈,景色奇绝。古人诗云“青天重叠水潺,闻到此处别有天。洞里仙人何处去,烟霞风景自年年”。
此洞僻静清幽,背山傍水,藏风聚气,历来成为道人居士潜心修炼、讲道阐玄之处。金大定七年(1167),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东下,聚徒讲道于烟霞洞中,并收丘处机等七个弟子,号称“北七真人”,以此为中心,在宁海(牟平)、文登、莱州等地传道,创立了道教中的一个新的宗派——全真派。烟霞洞即成为创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处机最为有名,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国师,尊为“神仙”,成为统领全国道教的一代宗师,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国盛行。烟霞洞
神清观是全真教的祖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道教宗奉的圣地。如今,金庸武打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七子”石雕像、铜碑、圣旨碑、丹井、“七真”墓保护完好。
相传王重阳在此闭关成功,继而发展出全真教,出现全真七子。烟霞洞位于昆嵛之烟霞山上,烟霞山在昆嵛山西北岩,风景秀丽,静雅清幽,确为修道栖真之胜地。
郭元釪《
全金诗》卷六十有王重阳《烟霞洞》诗言:“古洞无门掩碧沙,四山空翠锁烟霞。天开玉树三清府,池涌青莲七子家。阐教客来传道法,游仙人去换年会。可怜此地今谁管,春暖桃夭自发花。”
在开凿烟霞洞的过程中,王重阳屡示神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王嚞》言:“师领马钰等住昆嵛山。始至,指而言曰:‘是中有烟霞洞,我先世修道之所也。’命凿之,其器具之朽者与玉池井尚在。”《甘水仙源录·终南山神仙重阳真人全真教祖碑》也言:“八年三月,凿洞于昆嵛山,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真人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山间樵苏者欢呼作礼,远近服其神变。”由于受到王重阳这些神异表现的吸引与感化,丘、谭、马、王四人对王重阳更是信服崇敬有加,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跟随王重阳修道的决心与信心。
王重阳在昆嵛山烟霞洞居住的时间并不长,从大定八年(1168)二月末至同年八月,约有半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