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四关是东
函谷关(东汉后被潼关取代),西
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居其四关之中的地域统称关中。关中四大关塞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重要关塞,见证了过往血雨腥风、金戈铁马的岁月。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
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风陵晓渡、
谯楼晚照、
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
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
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
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官方要隘,素有“畿内首险”、“
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古称
桃林塞,系东汉末年所设。范围包括今潼关以东到河南灵宝县西境。地处关中东部,位于今
陕西省
潼关县境内,南障秦岭,北阻
黄河,东连函谷,西拱华山,形势险要,为长安的东大门。《
山海关志》载:“畿内之险,唯潼关与山海为首。”潼关建关后,最初以黄河由北向南冲击关山而取名“冲关”,后因关西有潼水更名为“潼关”。
据介绍,古潼关城门外
横额书“
第一关”,里额书“金陡关”,均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关隘当险而立,山峰夹道,仅容单车,行走五里,视力所及,一线青天。唐代诗人
杜甫有“丈人视要处,窄路容单车。艰难奋长戢,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以赞其险。
20世纪60年代之前,潼关基本上保持着原貌。只有城楼,因目标太大,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拆除。整座潼关城依山而建,周长约5000米,均为
夯土墙,城门处和重要地段以
青砖包
夯土,残高数米,利用山势为墙的地方高达数十米。
20世纪60年代,因修建
三门峡水库,潼关县南移数十公里。后来,三门峡水库的水并没有到达这里,城内古老的街巷、房屋得以保留下来,但那些伫立千年的古城墙慢慢风化、坍塌,砖墙大都被附近的村民捡回去修建自家宅院。
距潼关县城东约3公里的
潼关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俗称
墩台。沟底经水流长期冲刷,形成一个平坦斜坡道,成为通往潼关城右侧的一条军事要道。当地居民介绍,小时候就听说这些是烽火台,如果发现敌军,就点起狼烟给城里报警,以做好防御。而如今只剩一个个黄土堆似的墩台伫立在田野里,略显突兀。
即散关。在陕西省
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
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
曹操 《秋胡行》之一:“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宋
陆游《
观长安城图》诗:“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 清
吴伟业《
圆圆曲》:“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始于西汉,废弃于明代。西周时期,这一带为散国所在地,陈仓故道亦由此经过。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通。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
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在今川陕公路19.5公里处的路北悬崖上,镌刻有“古大散关”4个大字。
大散关亦称散关,
关中四关之一,为
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西约50里处。此关是关中与
汉中、
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所必争。“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武关位于
丹凤县东
武关河的北岸,与
函谷关,
萧关,
大散关成为“
秦之四塞”。位于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处的谷涧间,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沿该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岭
分水岭后,可直达
蓝田,逼近长安(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
南阳盆地。武关凭险而立,自秦、汉、隋、唐以来,均为京都咸阳、长安的南大门。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
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武关,关城基本完好,砖砌东西门洞依然可见,唯东去的小路,已成为宽坦的公路,气象已非昔日可比!
萧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
泾水相伴。
萧关历史上不仅是
军事要地,而且是
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然而,这一要塞如今只剩城墙让寻访它的人获得一点慰藉。
经过时间的侵蚀,隐约可辨的城墙与周围两座山峰上的
烽火台形成一个
天然屏障。它的南侧,三条道路直通宁夏、
内蒙古及甘肃等地;经
环江、
马莲河、
泾河直抵关中。“可以说萧关是关中的北大门,
战略地位不容忽视。”薛正昌指着这一片继续介绍道:“秦、唐、宋、元等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秦设
乌氏县,修
长城,汉置高平城,唐通丝绸之路,宋修城寨,元设
安西王府。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
目之所及,这里和其他三个关塞一样易守难攻,深谷险阻。
顾祖禹称萧关为“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每当人们提起萧关,就把它与
胡笳羌笛、
蒿草满目、白骨累累、野兽出没无常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来。多少文人墨客曾亲身经历了萧关道路之险要、战争之残暴,用笔记载了古萧关的历史。如今,尽管山头上仍然有着烽火台的遗迹,
秦长城的痕迹也依稀可见,但是那都已经成为历史的印迹。“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和熙熙攘攘的丝绸之路早已被草木和四通八达的现代
交通网所替代。
时过境迁,关中四关作为古来征战要塞的历史地位已经消散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关中四关跨越了其
历史使命最辉煌的时刻,归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