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
战国历史人物
宣太后(约公元前344年―公元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人物生平
生于楚国
宣太后,芈姓,大约生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国宗室之女。
出嫁秦王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熊商死,楚怀王熊槐继位,与秦联姻,时年16岁的芈氏入秦,成为秦惠王嬴驷之妃,生一女三子:17岁时(前328年)生长女嬴氏,后为燕昭王后。20岁时(前325年)生长子嬴稷,后为秦昭王。次子嬴悝,后封高陵君。幼子嬴市,后封泾阳君
叛乱篡位
秦惠王死后(前311年),秦惠文后魏氏所生嫡长子、太子嬴荡19岁继位,即秦武王。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右丞相樗里疾以兵车百乘进入周都洛阳。秦武王在东周太庙举龙文赤鼎,绝膑猝死,终年23岁,无子。秦惠文后魏氏闻讯,即立庶长子嬴壮为秦王,左丞相甘茂拥立。而右丞相樗里疾,尚在护送秦武王灵柩从洛阳返回咸阳的途中。
赵武灵王闻讯,为了引发秦国争位之乱,采纳乐毅之策,派遣代郡郡相赵固把在燕国为质的芈八子长子嬴稷,火速送归秦国。芈八子时年38岁,其异父弟魏冉和外甥向寿等人密谋,策反与甘茂争权的樗里疾,举兵叛乱,另立嬴稷为王。甘茂审时度势,率领百官倒戈。秦王嬴壮与同母弟嬴雍,率领拥戴者逃出咸阳。
嬴稷篡位成功,即秦昭王,时年19岁,未行冠礼,不能亲政。芈八子执掌朝政,自号“宣太后”,同时任命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辅政。
由于宣太后母子并非正当继位,而是叛乱篡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秦国史书《秦记》把正当继位者“秦季君”嬴壮诬为篡位者,而把篡位的秦昭王嬴稷写成了正当继位者。当年司马迁就盲信《秦记》,历代史家又盲信《史记》,两千年来从未澄清,于是这一贼喊捉贼的秦国伪史,流传至今。
宣太后摄政时,追究甘茂拥立嬴壮之罪,甘茂惧诛,逃往魏国。两年后,魏冉剿灭秦王嬴壮与其弟嬴雍。秦乱既平,宣太后赐死秦惠文后魏氏。
干预秦政
公元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韩国使臣尚靳,对他说:“当年妾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妾的身上,妾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妾身上时,妾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妾有什么好处?”因此不同意出兵救韩。
韩襄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与秦将甘茂会晤后,甘茂对秦昭襄王说,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建议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说“善”,随即下令出兵,救援了韩国。
公元前287年,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攻秦未能成功,诸侯在成皋停战。秦昭襄王想让韩国公子成阳君兼任韩、魏两国的国相,韩、魏两国不同意。宣太后通过穰侯魏冉对秦昭襄王建议不要任用成阳君。因为成阳君曾因秦昭襄王的缘故困居于齐国,在他穷困的时候,秦昭襄王没有任用他,而成阳君受宠,秦昭襄王又要任用他,不会使他满意;秦昭襄王任用成阳君而韩、魏两国不同意,会有损于秦国与这两国的关系。秦昭襄王听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诱灭义渠
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内发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庶长操平定内乱。公元前327年,秦惠文王在义渠设县,义渠王向秦国称臣。公元前319年,秦国攻打义渠,夺取了郁郅。作为报复,次年义渠参与了公孙衍合纵楚、韩、赵、魏、燕的五国攻秦之战。义渠趁秦军主力与五国交战之机,大败秦军于李帛。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派兵攻打义渠,攻取了徒泾等二十五座城池,义渠国力大损。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继位时,义渠王前来朝贺,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子。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在甘泉宫诱杀义渠王,秦国趁机发兵攻灭义渠,在义渠的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晚年被废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范睢对秦王说:“现在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
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
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废黜宣太后,并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四贵驱逐出首都咸阳。
失势忧死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忧死),葬于芷阳骊山
历史评价
南朝·范晔:唯秦羋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
南朝·刘勰:宣后乱秦,吕氏危汉。
马非百: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轶事典故
重用外戚
宣太后为了巩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联姻——也就是为自己的儿子迎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同时也将秦女嫁与了楚国。
与此同时,执掌了大权的宣太后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
不用说,亲信都是宣太后的娘家人。在楚怀王的推荐下,宣太后让自己母亲的族人向寿担任秦国的宰相。(从这项推荐来看,芈八子的母亲应该是姓向的)。同时为相并控制兵权的,还有力保外甥为王、居功至伟的魏冉,他被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州市),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这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还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被封华阳君,封地先是陕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变成了河南密县(今河南新密市)。
至于宣太后的另两个儿子,当然更是要封。公子芾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河南南阳);公子悝封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后来又换封地为邓。
宠爱丑夫
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宣太后生病即将去世时,传令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所说有理,于是撤销了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
人物争议
是否称“朕”
部分影视剧中有宣太后在朝堂上自称“朕”的情节,然而据考证,这不合战国的规制,是编剧疏忽或知识缺失所致。
据史料记载,宣太后自称“妾”或“我”,并未自称过“朕”。如《战国策》记载:“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
是否始称太后
有观点认为“太后”的称谓始见于宣太后,该说法出自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一》云:“《史记·秦本纪》曰:昭王母芈氏,号宣太后。王母于是始以为称。故范睢说秦王有独闻太后之语。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但在宣太后之前,史书中已经有“太后”的称谓了,如《战国策》称魏惠王之母为太后,《竹书纪年》称秦惠文后为太后,因此宣太后并非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是否为兵马俑主人
秦兵马俑主人是宣太后一说由学者陈景元提出,但无证据证实观点。考古学界并不认同。
兵马俑曾出土过刻着奇异文字的兵俑,当时的考古学家将其定义为“脾”。但学者陈景元提出质疑,左边的“月”字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当他翻遍《金文编》和徐文镜编写的《古籀汇编》时发现,右边“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写法。然而,在众多的字形当中,没有一种写法符合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那个奇异的文字。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景元结识了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段教授认为,这应该是两个独体字,月边的应为“芈”,兵马俑身上刻的“月芈”和阿房宫遗址筒瓦上刻的“芈月”应该是一回事。
陈景元说,秦俑的一些特点其实是楚风体现。比如秦俑身上以红、紫为主色调的彩衣,其实是楚人的习惯。他还从军事、交通等角度对兵马俑进行了剖析,指出兵马俑的主人若是秦始皇的话,兵马俑的一些特征则成为难解的悬疑。他得出结论,兵马俑的主人并非秦始皇,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
事实上,兵马俑大量证据均表明兵马俑主人是秦始皇,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兵马俑出土的兵器戈胡部两侧均刻铭文,正面:“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诏事图、丞蕺、工寅。”背面:“诏事。属邦。”表明兵马俑系相国吕不韦所造,吕不韦所造兵器绝不可能出现在宣太后年代。
兵马俑身上以红、紫为主色调的彩衣不能作为兵马俑是宣太后的证据,秦国尚黑,但不可能人人皆穿黑,更何况秦国王室来自楚裔的不计其数,比如秦始皇祖母华阳太后。
宣太后葬于芷阳骊山,兵马俑地址并不在芷阳。
史书记载
家族成员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宣太后于第九十七回《死范雎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中短暂登场,篇中只描写宣太后与四贵专权,秦昭襄王重用范雎后,将宣太后安置于深宫,不让其参与政事。
蒋胜男小说《芈月传
影视形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2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