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簧,有2种含义。
传说
关于竹簧,各民族都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在拉祜族山寨,古代有两家以狩猎为生的邻居,相处非常和睦。这家有个男孩叫扎缇,那家有个女孩叫娜屋,从小一起玩耍,长大后十分相爱。后来两家有了隔阂,孩子们只能在夜晚相会,两家父母知道后,便在园地中间修起一道篱笆,两个孩子再也不能在一起歌唱、谈笑了。有一天,娜屋手抚竹篱,碰着一片裂开的竹篾,发出悠扬的乐音,聪明的娜屋和扎缇,细心选好几片竹篾,按照自己说话的节奏拨响篾片,又进而把竹篾放在唇边,一边弹拨,一边轻语,传递着相爱的深情。不幸的是,两家的不和,使他俩未能结为夫妻,最后食毒草悲愤而死,但他们弹奏的响篾,却世代流传着。在滇西北的
丽江纳西族,据说很早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特别困苦,尤其到了纳西木代王朝统治时期,人们对这个暴君更加忿恨 ,遇在一起,就互相倾述内心的痛苦,控诉对统治者的不满。统治者害怕人民起来造反,就下令禁止人们在一起交谈,违者就割舌斩首。但是,聪明智慧的纳西族人民,用竹子做成响篾来代替语言,通过互相吹奏来表达思想感情,倾诉内心的愤恨。从此,响篾就像火把一样迅 猛地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烈火,激励人民起来与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响篾就这样在雪山脚下传开了。在台湾
高山族的泰雅部族中,流传着创世纪的神话传说,相传“卑南天王”作部落盟主时,即有了竹簧。云南
景颇族更传说着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竹簧这种乐器。在晋人葛洪的《
神仙传》里,有一个王遥的故事,说“王遥登小山,入石室,中有二人。遥既至,取弟子所担箧发之,中有五舌竹簧三枚,遥自鼓一枚,以二枚与室中人鼓之,良久遥辞去,收 三簧,皆纳箧中。”在这个神话故事里,还提到了有五舌竹簧。
发展历史
竹簧,远古称簧。
先秦重要史籍《
世本》中载有“女娲作簧”,说明我国在
原始社会母 系氏族时期,竹簧就产生了。《礼记》:“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簧” 。《
乐记》也说:“弦匏
笙簧会守
拊鼓”。簧在古代和竽、笙等乐器相提并论,可见它的重要了。关于簧的形制和奏法,先秦文献记载简单,《
庄子》:“使天下簧鼓,以奉 不及之法。”《
诗经》:“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房。”汉魏以来,文献中才有明确记载。
东汉刘熙《
释名》中有:“簧,横也,于管头
横施于中也; 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东汉王符《
潜夫论》:“竹簧,削锐其头……傅以蜡蜜。”以前有人以为簧就是指笙、竽中的簧片,并进而作为
笙、
竽的别名或通称;此后人们才逐步有了认识,除笙竽的簧片外,还有“以竹铁作,于口横鼓”的“簧”。在一些诗赋里,也记述着簧的演奏,如东汉
蔡邕在《
检逸赋》中写道:“思在口而为簧鸣,哀声独而不敢聆。”吴陆云的《为顾彦先妇答诗》中说:“鸣簧发丹唇,朱弦绕素腕”等。甚至在当时还有像今天那样的多片簧存在,如晋
葛洪《
神仙传》中王遥的“五舌竹簧三枚”,南北朝
庾信《步虚词》 中的“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等。从
先秦至晋的
古籍记载可知,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
高雅”的乐器,特别受到
文人雅士的喜爱,甚至连
神仙都爱鼓簧。据《汉宫阙疏》所载,在 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
鼓簧宫”,可见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的盛行了。
我国
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流行着竹簧。在唐代
李延寿《
北史》(卷九十五)和北齐
魏收《
魏书》(列传八十九)中有:“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
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僚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用竹为簧,郡聚鼓之,以为音节。”说明在公元4世纪末,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竹簧已是非常流行的乐器。
北宋陈《乐书》(卷一三一)中载有竹簧图,这是见于文献里最早的图像。明代以来,竹簧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明倪辂著、
杨慎编的《
南诏野史》中记载“黑干夷”(即彝)的风俗说:“婚配,男吹(葫)芦笙,女弹口琴,唱和相悦。”并载有《乐书》所载竹簧“且”(
彝族支系):“性好欲,男吹竹笙,女弹口琴,欢饮竟月。”
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在描写滇西
巍山的“且”时写道:“男妇作欢,鸣叶吹薪,弹篾弄枯,音节流畅,合夷曲而杂和之,喑咿可听。”《云南通志》在记述彝族阿倮支系风俗说:“婚嫁悉听男女自择,含口琴吹唱相悦,即为夫妇。”清人张泓在《滇南新语》“口琴”一节中写道:“口琴,剖竹成篾,……横侧贴腮近唇,以气鼓簧,……鼓顿有度,其簧
闪颤成声。
民家(今白族)及夷(彝族)女多习之,且和以歌。”余庆远的《维西闻见录》则有滇西北流传的多片簧的记载:“口琴竹片为之,……三具弦粗细等而下,以左手大指食指排持三片之头,张口而置其正于口间,以右手食、中、无名指拨动……错落而弹。弹者
手舞足蹈而与歌合节。”在《番社采风图》中 ,则记载了台湾
高山族竹簧的形制:“削竹为片,如纸薄,长四、五寸,以铁系环其端,衔于口吹之,名曰口琴。……
麻达(未婚男青年)于朗月清夜,
吹行社中,番女悦,则和而应之,潜通情款。”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竹簧都有自己的称呼。
彝族称和贺、冲,拉祜族称阿塔,
纳西族称控孔、可谷、古谷,僳僳族称马锅、哈列列、齿却、曲曲,傣族称比埋,哈尼族称阿也、拉吉、
和托、恰尔的、拉核、马嘎、驾耳,景颇族称占共,佤族称合浪, 布朗族称冉、筚达甸,怒族称究由,
独龙族称芒锅、冈,基诺族称奇亏,
普米族称响篾,苗族称勃爹,藏族称卡旺、菅、日哥罗,珞巴族称共冈,羌族称竹簧,
哈萨克族称哈木斯斯尔奈依,回族称口弦子,
高山族称笛丢、哈翁哈翁、布鲁,黎族称改、太波、口巴弓。
制作工艺
竹簧用质地坚硬、干透的竹片削制而成。根据
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竹簧和多片竹簧,因演奏方法不同,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竹簧,根据形状和头部样式的不同,又分为凸头形、网针形、平头形、
锥形和管状等多种。
凸头形竹簧流行于
纳西、怒、僳僳、
独龙、
彝等族中。常见者三片一组。形制小巧,长约6厘米~10厘米,宽0.6厘米,凸头长1厘米为弹击部位。
音色清澈明亮,音量较小。把几个单片竹簧的柄端钻孔穿绳,就成为成组的多片竹簧。每组由2片~5片组成。竹簧的音高取决于
簧舌的长短、宽窄和厚薄,如果在簧舌的首部或中部点以蜂蜡,也可使相同的簧舌发出较低的音。
网针形(又称剑形)竹簧:流行于彝、拉祜、佤、布朗等族中。大小不一,头部尖角约60度, 呈网针形,又像剑形。
彝族的大型竹簧,长13厘米左右,宽1.5厘米,小型的长6厘米左右,宽1厘米。制作采用
楠竹片,用锋利刀子刳薄竹片,并在中间三面镂空刻出簧舌, 簧舌长度为簧片的3/5,宽为1/3。片头削尖呈网针或剑形,片尾截齐作簧柄。布朗、景颇、佤 、哈尼等族多用一或两片竹簧,体积较大,布朗竹簧长21.5厘米,声音低沉浑厚。
拉祜族、彝族人民喜用两片、三片、四片或五片一组的竹簧。
平头形竹簧:流行于彝、藏、羌、高山、僳僳、怒、哈尼等族中。头部较厚并带竹节。体积较大,多为单簧。用线牵引发音的拉篾也属此类。
西双版纳哈尼族竹簧长17厘米,宽1厘米,
簧舌长7.5厘米。
锥形竹簧:比较罕见,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长15厘米,头部宽1.7厘米,簧舌长12.2厘米,头大尾小,呈锥形。两边有波浪形缺口,簧面点有红、绿、蓝诸色作为装饰。
管状竹簧:流行于台湾
高山族地区,有管状和半管状两种。上系两片或多片竹簧。竹簧两端系线。奏法和拉篾相同。
演奏
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簧尾,多片簧则使其呈扇形,将
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竹簧头部,引起簧舌振动,便会发出明亮的
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竹簧,多用于各族的单片簧,在簧的头部中间穿一小孔,系一丝线,奏时左手执簧尾,将簧舌靠近两唇间,把线
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舌振动发音。竹簧演奏者,利用双唇向 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变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
音色。运用不同的奏法,竹簧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在一副三片簧上,能奏出每片簧的
纯五度泛音,可发出六个不同的音,它的音程组合也较多,常见的为g、a、d1,g、c1、d1,a、c1、d1等。1980年,在四川
凉山州民族民间器乐会演中,有两位
布拖县彝族妇女,第一次用多片簧齐奏,她们以五度、八度泛音变化,并通过节奏交错,奏出二声部重奏和持续音衬托的效果,韵味无穷,受到好评。在我国的傣、哈尼、景颇、佤、拉祜、苗、
柯尔克孜、锡伯、回、蒙古、
达斡尔、
鄂温克和黎等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的是手指
弹拨的竹簧;
高山族则流行抻动的竹簧;彝、
纳西、傈僳和白族,这两种竹簧民间都有。
竹簧制作简便,容易演奏,尤其在西南、台湾和海南等
竹材丰富的地方,竹簧更是广泛流行。在彝族,不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人都有一副竹簧,用一个精致的小
竹筒盛装,挂在胸前,休息时便取出弹奏。
在少数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同竹簧联系在一起,曾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我心上的人哟,我们生在一个地方,住在一个地方,但相见是这么的难哟!……”说的是古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同在一个财主家做工,他俩彼此爱慕,但在
封建社会,这种爱情是不允许的,他俩连说句话也不可能,只好通过竹簧声来传递相思之情,后来他俩出逃寻求自由,当他们的幻想破灭以后,便用竹簧抒发内心的悲痛,并一起跳下雪山而死。在漫长的旧社会,像这样情死的悲剧太多了;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换了人间,每当晚霞点缀在
山岗,田野披上了暮色,
彝族的青年男女劳动一天之后,就相聚在一起,弹响心爱的竹簧,向对方倾诉爱慕之情。因为竹簧的音响与少数民族的语调相近,所以当它表达
思想感情时,甚至能抒发出诗人笔下都难以描绘的意境。有时为了不让第三人听到,竹簧声低得像耳语一样,只有情人之间才能明了其中的奥妙。在凉山彝族,有一首微声轻奏的《古树相会》竹簧曲,词意是:“心中的话多得像星星,借着这支竹簧来谈心。明天晚上,等月亮爬上来的时候,轻轻带上家门,你再到这两棵古树下。亲爱的,紧记在心头,那时候听我的竹簧声。”竹簧是
彝族青年男女随身佩戴的乐器和装饰,在一年一度的
火把节之夜,当人们兴尽渐渐散去、篝火渐渐暗淡的时候,田边、地角又会隐隐传来深情的竹簧声。居住在
苍山脚下、
洱海之滨的
白族人民,还把竹簧作为定情的赠礼和纪念品。每逢大理“
三月街”等盛大节日,白族青年男女在定情时就唱起这样的竹簧曲:“把这支竹簧挂在你的胸前,当你想念我的时候,只要拿起它来轻吹一曲,就好像我们又在相会。”在
纳西族民间,竹簧甚至成为青年人选择配偶的一个条件,如果那个青年的竹簧弹得好,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意中人。在
景颇族和苗族当中,竹簧是姑娘们专用的乐器,当宁静的月夜来临,姑娘们总爱拨响竹簧, 同心上人畅叙衷肠。苗族的未婚女青年,多在胸前挂一支竹簧,每当男友相邀会面时,姑娘就用它来讲“悄悄话”,表达爱慕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
怒江两岸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常用竹簧来传情。竹簧在
高山族民间,是青年人恋爱、求婚的伴侣。黎族的男女青年,喜欢用竹簧来表达彼此的感情,男青年更以竹簧作礼品赠送女友。
竹簧是少数民族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乐器,除用来弹奏爱情曲调外,还用来弹唱反映生产、生活的各种民歌、
小调,叙述人们从播种、耕耘到收获的辛勤劳动,歌唱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 。它还可以同芦笙、
葫芦笙等乐器一起,为民间舞蹈伴奏。各族的竹簧曲都很丰富,在
纳西族,竹簧调据说有72种之多,曲调感人至深,能使悦者欢欣、悲者落泪,富有感染力。滇西北傈僳族的竹簧调也很丰富,有反映愉快劳动的
生产调,这些曲调,除舞曲以外,大部分都有唱词。各族人民演奏竹簧时,几乎没有固定的曲调,他们随感而发,即兴奏出,使竹簧曲千变万化,绚丽多彩。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竹簧已用于
彝族民间器乐合奏《接亲路上》,这是竹簧第一次登上中国民族音乐的大雅之堂。它发出的音量虽然微弱,但经过电扩音以后,
音色独特,颇富彝乡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