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衰竭是最常见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使糖尿病肾衰竭的病情逐渐进展,继而出现严重的
代谢紊乱直至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衰竭患者或
丧失劳动能力或导致死亡。
病理简介
糖尿病肾衰竭是最常见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衰竭可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使糖尿病肾衰竭的病情逐渐进展,继而出现严重的
代谢紊乱直至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衰竭患者或
丧失劳动能力或导致死亡。
糖尿病肾衰竭在临床上分为五期,即
肾小球高滤过期、静息期、
微量蛋白尿期、临床期和肾功能衰竭期。开始肾小球率过滤增高和肾脏轻度肿大;第二期时,在运动后出现
尿蛋白排量增高,肾小球结构出现损害;第三期,持续微量尿蛋白增高,这是诊断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指标,前三期是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若进行有效治疗可以逆转病情;一旦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试纸呈阳性)出现,就进入第四期即临床糖尿病肾衰竭期,则肾病的进展只能被延缓,而不能停止。进入第五期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贫血、
电解质紊乱和
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出现
尿毒症性脑功能障碍,最终死于尿毒症性昏迷、
继发感染、
心功能不全和
心脑血管意外。
发生机理
糖尿病肾病(DN)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症,属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范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
继发性肾脏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
水肿、高血压、高血脂、低蛋白血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氮质血症。
糖尿病肾衰竭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病几率会更高,少有不慎,糖尿病就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而出现糖尿病
肾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导致
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有哪些。
1、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造成
肾小球的生化组成异常,引起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
血浆蛋白漏出,促使
肾小球硬化的形成,
糖尿病肾病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从而导致糖尿病肾衰。
2、幼年糖尿病病人的血浆中
生长激素的水平较高,其与过高的
血糖参与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的形成,因而加重了
糖尿病性肾病的损害,使糖尿病肾衰竭提前进入。
3、糖尿病
肾衰的发生还与糖尿病人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如反复发生的泌尿系严重的感染可以造成
肾皮质坏死。
糖尿病早期,由于其对肾脏的损害具有隐匿性,因此
肾衰竭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
肾小球硬化状态变得明显,受损的
肾小球个体越来越多,越到后来发展越快,最终导致蛋白尿等症状,使其进展为糖尿病肾衰竭。
血液透析
并发症
血液透析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尤其严重,以下便是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常见的
血液透析并发症。
1、低血压,它的发生率约为20%,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当中。可以采取碳酸氢盐或高钠透析液,选择生物和溶性好的
透析膜,同时应用EPO纠正贫血。
2、血透高血压,发生几率约为50%,约有50%的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需要抗高压治疗。可选用
ccb和中枢扩血管药物。
3、
视网膜病变,约有97%的终末期患者有明显的视网膜病变,通过控制
血糖、血压、充分
透析或
低分子肝素透析等方法可以减轻
视网膜的病变。
4、血糖和胰岛素的调节,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M患者对
胰岛素敏感性可升高或下降,因此其胰岛素调节较困难。DM患者在透析中和透析后血糖升高,对
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引起DM透析者
低血糖的原凼有透析不充分、食欲降低、进食减少;肾脏胰岛素降解率下降、
内源性胰岛素增加;用B受体阻滞剂,干扰糖的代谢;用无糖透析液。充分透析后,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DM胃轻瘫可致
胃排空延迟,出现餐后低血糖。
5、与
血管通路有关的问题,动-静脉瘘主要并发症有血栓、狭窄、感染、
假性动脉瘤形成和高动力性
心衰。少数DN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动一静脉瘘可导致慢性手肿、拇指疼痛综合征和桡动脉窃血综合征。
6、骨病,DN行血液透析者的骨病特点为低转化骨病,血透几年后,钒在骨表面沉积,最早在
透析后2年即出现骨痛和骨折,因此DMESRD行血透者不应服含铝的磷结合剂,可用活性维生索D,、钙剂以及去铁胺驱铝治疗。
7、
营养不良的症状很常见,要达到满意的营养状态,膳食总热量应达到104.6~125.5 kJ/(kg·d),其中50%的热量来自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人量达到1.3~1 5∥(kgd)。在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期间,应通过胃肠内或胃肠外加强
营养支持治疗。用含糖透析液进行
血液透析,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最少达到11.1 。mmovL。
8、心理和社会问题:几乎所有的DM ESRD患者都会发生一过性和(或)永久的抑郁状态。失明、害怕截肢、饮食和水限制的压力均促成
抑郁状态的发生。
方式
无论何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都要进行相关的综合考虑。此阶段的
透析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血液透析(HD)和
腹膜透析(PD),由于受老年、开始透析时存在的合并症及
蛋白质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是非糖尿病透析患者的1.5倍,因此,在透析方法的选择上应当谨慎。
血液透析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是糖尿病终末期
肾衰竭患者最长选择的方式。它的特点是高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4-5h)有效地清除毒素及体内过多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紊乱,在透析过程中会丢失一些氨基酸和肽类,蛋白质丢失量较少,同时它还便于经常随访。但是,容易使患者出现
低血糖、
高钾血症、低血压和血管道路功能不良等症状。
腹膜透析则具有易于纠正贫血、液体控制度和血压控制度较好、
腕管综合征发生少、有益于
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可在腹腔内注射胰岛素和不依赖机器等优点,但同时也有加重胃瘫痪、
腹膜炎的危险等不利因素。
没有随机的进行相关比较在两种
透析方式中糖尿病患者的存活率。于HD相比,患者小于45岁进行PD有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少的合并症,尤其是开始透析时无心脏病和不吸烟的患者;年龄较大的(大于60岁)患者,以HD较好。
终末期
糖尿病终末期
肾衰竭患者开始
透析的时机要比非糖尿病所致者早一些,当
肌酐清除率(
CCr)为10-15ml/min时,便应该开始,如果尿毒症症状明显,CCr为15-20ml/min时就应该开始透析治疗。因为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
肾功能不全,经常进展迅速,常见的现象便是当患者还处在
肾病综合征阶段,其CCr已经开始下降,在肾功能损害并非很严重时,则可出现明显的
尿毒症症状和难以控制的
水钠潴留,它与患者存在的其它
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胃肠道病变等和
低白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当CCr小于10-15ml/min时,则不易控制血压,可加速糖尿病的
视网膜病变、加重心脏、脑血管病变等。如果及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肾脏方面的众多问题,还可以较好的纠正营养不良状况,更好的保持残存的视力。
疾病预防
1.严格控制
血糖及
干体重。因为长期
高血糖状态及肥胖是
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也是预防的关键。
2.饮食上:控制盐及油的摄入。每日植物油20~30ml;补充维生素、叶酸及矿物质。应限制磷的摄入量在800mg/天以下;蛋白质的摄入,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不限制蛋白质的量,而一旦进入
肾衰竭下降到60ml以下或有蛋白尿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会加重
肾脏损害。这时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低于0.8g/kg,并尽量选择优质低蛋白质(鱼、肉、
蛋类)采取限制保质的原则。
4.胰岛素治疗。对于口服药控制不好或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5.若合并高血压须降压治疗。
6.定期进行
血糖及尿蛋白的检测,一旦发现蛋白尿应尽快找出相关医生诊治。
7.糖尿病患者要每天在家人或者护士的带同下适当的做身体锻炼,不易过劳,要保持好的心情。
饮食治疗
当尿中出现微量蛋白时,即是肾功能损伤的最早信号,就要开始保护肾功能、减轻肾脏负担的各种措施,以防肾功能损害的加重。饮食治疗的重点是控制
血糖、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和质。
⒈热量要充足: 适当增多糖类的摄入,以保证每日每千克体重30~40千卡的热量摄人。饮食方面可适当多吃山药、土豆、粉丝、粉条、
藕粉,甚至水果、蔗糖、
麦芽糖等。
⒉
优质低蛋白饮食: 应限制蛋白质摄人总量1期2期病人蛋白质总摄人每日应控制在30~40克,4期病人控制在30克以下,5期病人则应控制在 25克甚至20克以下。应适当增多优质蛋白在蛋白质摄人总量中所占比例,可多吃牛奶、鸡蛋白等
动物蛋白,减少
植物蛋白摄人,可少吃主食,禁食豆类食品及其制品。
⒊高钙
低磷饮食: 限制高磷食品,禁用动物内脏及
南瓜子等干果,适当加用含钙高的食品,如海带丝、绿色蔬菜等。动物蛋白如瘦肉等含磷较高。可通过先煮肉,弃汁炒肉的办法,减少磷的摄人。 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饮食 禁食
动物油,尽量少吃
肥肉,多吃
玉米面、荞麦面等粗粮、甘 薯、
芋头、
海带丝、蔬菜等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食品,
血糖控制好 者,也可吃桃、梨、橘、柚、橙、苹果等水果。
检查
(一)
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
糖尿病肾病可出现
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
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
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沉渣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
白细胞时提示
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
血尿。
(三)糖尿病肾病晚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
血尿素氮、
肌酐增高。
(四)核素肾动态
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
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五)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
动脉瘤等糖尿病
眼底病变。
病分期
Ⅰ期:这一期主要的以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的病变与患有
高血糖的水平是一致的,但是可逆的,经过医院给予的胰岛素治疗可以得以恢复,但是专家解释会所不一定能完全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Ⅱ期:该期患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已呈现正常但
肾小球已出现结构上的改变。这期肾脏内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24h),运动后UAE增高组可恢复。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GBM)开始增厚,系膜基质开始增加,GFR多高于正常范围并与
血糖水平呈现一致,GFR>150mL/min患者的
糖化血红蛋白常>9.5%。GFR大于150mL/min和UAE大于30μg/min的病人更易发展为
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很大。
Ⅲ期:此期又被叫做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min,病人的血压出现轻度的升高趋势,开始出现
肾小球的功能减退。
Ⅳ期:是临床上的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的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患者开始出现大量的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
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开始变得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为终末期
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
持续性尿蛋白就有可能发展为
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
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坏退,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