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社会看,存在一笔可以利用不同市场的
价格差异而赚取的收入,称之为经济租金。
基本介绍
经济租金是
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它场所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
机会成本之差。
无论在
发展中国家还是在
发达国家,经济租金和
寻租行为都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只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从而影响资源配置,都会产生经济租金,就一定存在谋求该经济租金转化为自己收入的活动,即寻租行为(Rent seeking)发生。
寻租经济学就是研究
非生产性竞争活动为主的经济学,研究那种维护既得利益或对既有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可寻之“租”的含义与产生
这里的“租”在经济学里称作“经济租金”,要弄清其含义,得从地租谈起。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
稀缺性,其供给是固定的。地租是
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
服务价格。
由于某些其它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供给也是固定的,故而这些资源也有其相应的服务价格——这种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称作“租金”,亦即地租是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是一般化了的地租。
又有许多要素的全部收入中有这样的一部分,即使减去它也不会影响该要素的
供给量,这样的一部分即称作“经济租金”。经济租金等于
要素收入与其
机会成本之差。租金是经济租金的特例,后者是一个更一般的概念。这样,地租租金经济租金概念组意义是逐渐一般化的。
产生介绍
在
管理经济学中,经济租金是指对一种
生产要素的支付相对该要素的
保留价格的超出部分。
中国的股票发行尚未非完全市场化,一定时期内,
新股的发行量和
发行市盈率相对固定。由于申购到的新股在上市首日抛出都能获利,造成了新股发行量的供不应求,导致经济租金的产生。
为便于研究,我们做如下假设:1、一定时期内新股的发行量是固定的。2、新股发行的需求线和供给线呈
线性相关。
假设某一时期的新股发行量因非市场化因素被固定为s,新股的供应线是s点的
垂直线se。
非流通股的交易价或入股价一般以
净资产为基准,假定其交易价格为p1,该价格即是为取得公司股票所需的最低代价(即
保留价格)。p1点的
水平线p1a既是
非流通股的需求线,也是非流通股的供给线。因申购到的
新股在上市首日抛出都能获利,在新股发行量固定为s的情况下,如果
发行价由市场
自然调节,根据
供求关系,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市场机制下的新股需求线cd将向下倾斜。cd与新股供给线se相交于e点,e点所对应的价格p3将接近于新股上市的交易价。因新股发行的非完全市场化,新股发行价被固定在
每股净资产至p2范围内。由于p2低于p3,在新股发行量固定为s时,
股票发行供不应求,使发行价提高到p2,
一级市场的新股需求线将成为p2处的水平线p2b,其与新股供应线se相交于b点。
如果新股发行价等于或低于p1,投资者入股或购股时没有支付经济租金。但因实际
发行价达到p2,投资者将支付经济租金,矩形p1abp2的面积就是投资者支付的经济租金。
根据分析,我国的
股票融资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租金。至2003年11月底,
A股筹资共计7299.72亿元。如果以股票筹资额的60%(
实际数可能还要高)来估计,经济租金数约为4380亿元。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股票筹资所产生的经济租金中既含有体现企业
内在价值的合理成份,也存在与
实际价值相背离的不合理成份。合理的经济租金还公司以本来价值,不合理的过度经济租金则因主要流向了少数微观单位,没有变为
全民福利,可能造成大量的
社会资金的非合理配置,影响
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原因剖析
根据内容,我们认为股票筹资中经济租金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
1、公司股票筹资行为的非市场化。目前我国的
股票发行制度为
核准制,相比于《
证券法》实施之前的
审批制是一大进步,但市场化进程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公司股票的发行过程中,政府必须谨慎衡量发行筹资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股市稳定之间的关系,
股票发行价、发行量和发行速度都可能不得不变为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在
股票发行中,市场无法充分发挥调节供需平衡的作用,
一级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
非流通股的
转让定价普遍偏低。首先我国的
资产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重置成本法,非流通股
转让价格往往以
净资产为基准,但净资产定价存在诸多缺陷,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其次,非流通股中
国家股占大头,在社会
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转让价值容易被低估。第三,非流通股的产权流动性不强,
政府干预力度大,不利于非流通股
内在价值的发现。第四,企业
并购重组行为往往没有发挥“1+1>2”的作用,降低了并购重组
中非流通股价值的提升。
3、股市发展的先天不足,造成
流通股股价的偏高。首先,国内
投资渠道不足,
新股供不应求,造成
发行价偏高。其次,股权割裂,不利于投资者对不同类别
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第三,投资者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投资理念不成熟,博弈心理严重。第四,许多
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长期投资价值,且
流通股股东利益常常受到侵害,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性。
危害表现
经济租金的存在提高了企业改制的积极性,有利于资金的募集和加速企业的发展。但是过度经济租金的存在易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主要表现在:
1、过度经济租金易导致市场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失效。发行上市是企业实现大发展的一种手段,过度经济租金的存在,易使企业为寻求巨额的不合理财富,把发行上市当成目的,忽略企业
内在价值的提升,造成本末倒置。
2、过度经济租金易导致市场
价值发现功能的失效。由于
股票发行的非完全市场化,质地优良的公司会由于内在价值被低估而不愿上市;质量低劣的公司因存在过度经济租金会想方设法要混上市,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
3、过度经济租金易导致寻租和造假行为的产生。过度经济租金易导致寻租动机的产生,如果监督不到位,违规成本低,在现行的发行体制下,政府有关部门、
中介机构和有关人员均可能成为被寻租的对象。过度经济租金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造假行为泛滥,打击投资者信心。在
市场调节不能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过度经济租金的存在,易导致社会
资源分配的不公。
有效途径
理论上减少
新股发行中过度经济租金的理想方式是充分发挥
市场调节的功能,只要符合
发行条件,是否发行以及如何发行均由企业自主决定,使股票供需情况变为图2模式,实现市场的自然均衡。但在我国
证券市场股价
双轨制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市场主导的方式如在短期内实施,过度的经济租金将引发巨额的发行量。因而只能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适当的步骤,在较长时期内逐步朝这种方式过渡。我们认为目前可行的措施如下: 1、提高
上市公司和
拟上市公司的
内在价值。这是抬高p1、支撑p2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公司质量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督促上市公司健全法人治理;另一方面改革发审委,实施
保荐人制度,加强对上市源头的控制。这些举措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2、规范
非流通股转让行为。这是减少因非流通股
价值低估产生经济租金的有效途径。
国家股转让中应改进转让价格的确定标准,进一步提高交易透明度;增强非流通股的流动性;推动企业间的
并购重组,提高国家股的
内含价值。
3、进一步保护好
流通股股东的
合法权利。流通股股东作为企业股东中的
弱势群体,如果其利益得不到保障,将降低
流通股的
投资价值。因此应通过建立类别
股东表决机制等方式来恢复流通股股东应有的要权利,让其在市场再融资、非流通股参与市场流通等
重大事项上发挥重要作用。
4、进一步完善
股票发行定价机制。这是有效改善
发行价p2的结构的一种途径。降低p2不能搞一刀切,虽然一刀切的方式能够降低过度的经济租金,但可能进一步加剧“
劣币驱逐良币”的程度。因此,有必要设计更加完善的股票发行定价
指标体系,并适度引入市场参考指标,让
股票发行价更能够体现企业的
内在价值。
5、积极稳妥地实现
非流通股的
全流通。这是使
市场机制能发挥重要作用和消除股价
双轨制的根本举措。由于目前股价双轨制的存在,非流通股(包括非国有股)如要上市流通,同样会产生巨额的政策性经济租金。
6、倡导理性投资。理性投资要求投资者具备客观分析
企业价值的能力,即具备理性衡量p1和p2的能力。为此,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素质;另一方面应进一步超常规地培育成熟的
机构投资者,让理财专家们来引导市场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