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民居
民族特色
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经济早就以农业为主,因此在维吾尔族居住的地方,多为村庄。信仰伊斯兰教后,其民居形式深受波斯——阿拉伯的影响。房屋为中亚地区的平顶,呈方形,墙壁是泥土夯筑的,有较深的带护栏的前廊。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是弹唱、休息、餐饮之所。维吾尔族人民喜爱在庭院或外廊摆设茶具,接待客人。
建筑风格
维吾尔族的建筑物有其独特风格。房屋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室内凿壁龛,并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旧式房屋多系土木结构,窗子较小,房顶开一个窗,通风采光差;室内进门有一连灶土炕,用来做饭取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住房质量逐渐提高,有的住进了楼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较宽敞明亮通风。厅室布置整洁朴雅,四壁呈白色泛蓝,挂的壁毯,靠墙置床,被褥均展铺于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摆设一对镂花方枕。室中央置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遮盖有钩花图案的装饰巾,门窗挂丝绒或绸类的落地式垂帘,并衬饰网眼针织品。地面多装饰民族图案。维吾尔族人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果树和葡萄,整个环境显得雅静、清新。
维吾尔族的居室一般是土木结构平房。其建筑方式是以粗木或沙石作基,土块砌墙,或笆子墙,房顶架梁棱、椽后铺苇席加土抹泥。房屋平顶,开天窗采光,四壁不开窗只留门,房门忌朝西。建筑式样发生变化,多留壁窗,建材也多由土木结构,向砖、混凝土结构发展。室内布置过去较为简单,一般多砌土炕,炕一侧隔矮墙砌锅台,墙上留有壁翕,放置物品,喜挂壁毯。冬季多烧炉子火墙取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立柜五斗橱等家具和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也进入普通人家。室内布置由实用、美观渐趋华丽。院内多植有葡萄和果树花卉。房门口两侧砌土台,上铺毡毯,用以夏天乘凉、睡觉。
民居风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地域辽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人口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新疆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很大,素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再加有七个民族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最多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建筑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维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胚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住宅一般分前后院,后院是饲养牲畜积肥的场地,前院为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和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蔽日纳凉,又可为市场提供丰盛的鲜葡萄和葡萄干,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院内有用土块砌成的拱式小梯通至屋顶,梯下可存物,空间很紧凑。
还有一种“阿以旺”式住宅,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平面布局灵活,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开天窗,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做卧室,一般不开窗。
新疆民居的结构虽以土胚墙为主,但随着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在构造上还是有若干差别。例如,北疆昌吉、伊犁地区,降雨量较多,民居土胚墙就多用砖石做基础和勒脚天山南麓的焉耆地下水位高,人们就采用填高地面地基的做法,并在基础与墙身结合处铺一层苇箔做防潮层,以防土胚墙受到水的侵蚀。吐鲁番地区几乎终年无雨,墙体就全用土胚砌筑,用不着砖石基础和勒脚了。
新疆民居的屋盖多用土胚拱券,以满足夏季隔热冬季防寒的要求。阿以旺式住宅则用密梁平顶,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多的回族民居,多喜用内地木构架起脊的屋顶,平面布置也采取四合院、三合院形式,和汉族的住宅没有多大差别。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喜好清洁,很重视沐浴,特别讲求水源的洁净。在没有渠水可引的地方,几乎每户都在庭院自打一口井,并严格保护水源,使其不受污染。
为了在节日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和接待亲友,每户居民通常都有一间上房,一般在西面,最少是两开间,使用面积约30~40平方米。考虑到人群聚散和空气流通,常设内外两重门,房中有一个通长的大火坑,火坑对面的墙壁悬挂着古兰经字画麦加圣地图画,便于老年人做礼拜
在建筑装饰方面,多用虚实对比,重点点缀的手法,廊檐彩画、砖雕、木刻以及窗棂花饰,多为花草或几何图形;门窗口多为拱形;色彩则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调,表现出伊斯兰教的特有风格。
民居特色
虽然砖饰所采用的材料不过是最普通的砖石,但经过锯、切、打磨后,工匠却可以通过相互穿插、交错、重叠、拼砌将它们组合成各种花饰。据说,一个高明的工匠可以将这些砖石拼砌成上百种图案。石膏雕花也是维吾尔族民居最常采用的装饰手法之一,主要用于庭院前廊端部和室内外窗间墙壁等处,以花卉、植物、几何纹饰等作为边框陪衬,看上去像是一幅完整的装饰图画,又像是一幅镜框。 维吾尔族的院落结构也很有特色,据清代《新疆图志》卷48记载:维吾尔族居民的房屋“皆与汉同,而门多北向。富室高构重楼,砌土为榻,穴墙为炉,圆上而方下,其高三尺,突出屋顶……燃之则一室温和。墙中皆穿洞为阁庋藏食物……屋顶开天窗,洞达阳气……四壁饰以人物花卉,兑为洁丽。富家巨室屋旁多筑园林,沟以渠水,为销夏燕游之处……市居者,门左右筑土为台,旅陈仁货,谓之‘巴扎尔’。”而伯克和王公贵族的府第华丽壮观,如哈密郡王的‘王府在城东隅,附墙筑台,高出城上。头二门内,正宅三层,皆在平地。宅之左,即拾级登台,台上屋舍遐环,悬窗下瞰,其内院也。宅左,步长廊更进一门,则园林在焉。亭台数座,果树丛杂,名花异草,列盆成行,俨然内的风景。(《西藏杂述诗》卷三)
许多年过去,记载中的许多场景或许已经难以重现,但其中的一些特色却完整保留了下来。例如在六星街,大多数维吾尔族民居依然保留着天窗和门廊。门廊有顶有柱,两侧还有类似汉族建筑美人靠的长凳,供人们休憩和纳凉。院门也多用双扇,门面采用镶边贴花、雕刻等手法组成各种图案,做工尤为精致。
维吾尔族同胞的庭院大多也十分宽敞,住室的门前都有宽敞的廊檐,然后在葡萄架下放一张床,称之为“卡塔”。这是一种比双人床还要宽大的木塌,床面有的用整板,有的用格板钉成,一张“卡塔”可以躺下三四个人。在夏日里,即使在中午,躺在“卡塔”上也格外凉爽。
民居结构
住宅有前室——后室、客室——后室、外间——客室等几种组合形式。室内设有壁炉、璧龛。壁炉用来取暖,壁龛用来存放物品。壁龛和壁炉均饰以精致的石膏花。墙壁用砖砌成图案花纹或挂有壁毯,地上铺设地毯或毛毡。室中央放有长桌或圆桌,家具及陈设品多由装饰巾遮盖。
吐鲁番盆地全年基本无雨,生活在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就地取材,用土坯建房,建成单层或双层带半地下室的土拱平顶房。院子周围以平房和楼房相穿插,用土坯花墙、多种形状的拱门、平台、葡萄棚等组合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宅内各组房间之间由葡萄棚或天棚组成的宽敞过道相连。院内引入渠水,通风良好、避日纳凉的庭院成为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中心。室内外装饰较少,仅有用木模压印出的图案花纹装饰墙面。
伊宁地区寒冷多雨,维吾尔族住宅多为砖土木结构的坡顶房屋。房屋与果园以绿篱(葡萄棚等)分隔,绿篱与房屋外廊搭接,组成凉爽的户外生活场所。门廊有挂落和栏杆,墙面和顶棚为浅蓝色木门窗板有装饰性木雕。室内陈设较为讲究,用工艺刺绣、壁毯、大幅织花窗帘装饰。
喀什、和田的维吾尔民居多为砖砌,不讲朝向,室内多壁龛和石膏花饰,精美华丽。因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装饰颜色多为绿色。
建筑装饰方面,由于石膏质地细腻、洁白,涂色和不涂色使用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维吾尔族常用它来装饰民居。石膏花饰有用于墙顶边缘、壁龛周边的带状图案,有用于壁面的大幅尖拱形图案和用于顶栅的圆形、多角形图案。图案取材于牡丹荷花葵花菊花花、玫瑰等。石膏粉花饰中的植物纹几何纹结合自然,疏密有致。
另外,彩画、木雕、拼砖等手法也常用于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彩画色调浅淡柔和,在顶棚边缘和密梁等处稍加点缀,效果突出。木雕花纹多取材于桃、杏、葡萄、石榴、荷花等植物花卉,主要用于柱子、梁、枋和门窗装饰。木雕花饰多用原色材料或施加彩绘,在雕法上有线雕浅浮雕及透雕等。拼砖所拼砌出的花纹为各种几何纹,施工中要求有高度的拼合技巧,主要用于装饰砖砌的墙面、台基柱墩和楼梯等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18:55
目录
概述
建筑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