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解密
解密网站
维基解密(又称维基泄密、维基揭秘;英语:WikiLeaks),是通过协助知情人让组织、企业、政府在阳光下运作的、无国界、非盈利的互联网媒体
官方简介
维基解密(Wikileaks)试图成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的来源。我们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那些仍然在亚洲、前苏联集团、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中东地区存在的暴政。同时,对于其他地区所有期望得到帮助的人,维基解密也是他们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的好地方。维基解密的目标是发挥最大的政治影响力。维基解密使用与维基百科一样易于使用的界面。已经从持不同政见者社群和匿名消息源接受了超过120万份文档。维基解密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各国政府皆可从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监督中受益。维基解密还相信,监督需要公开的信息。历史上,信息曾是代价昂贵的,人的生命和人权曾因此受到践踏。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在互联网上,加密技术的发展使得传达敏感信息的风险降低。
维基解密所提供的泄漏文档比任何传媒或情报机构提供的更能起到监督作用。维基解密为全球社群坚持不懈地研究任何文档,以确认其可信性合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个论坛。社区成员可以解读泄露文档,并向公众进行适当的解释。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角大楼档案裁决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道:“只有自由不受限制的媒体,才能有效揭露政府腐败” 。我们同意这种说法。
我们认为,保持一个政府诚实不仅仅是该国人民的责任,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有权利监督别国政府。这就是为什么建立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匿名文档揭露途径的时机已经到来。
参与人员
维基解密曾宣称网站是由来自美国、中国台湾、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政治异见者、记者、数学家以及小型公司的技术人员所创立。包括《纽约客》(2010年6月7日)杂志在内的多家媒体指出,澳洲籍的网络行动人士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是网站的主导者。 Advisory Board(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有记者、受到政治迫害的代表者、反贪污分子、人权分子、律师、还有密码学者。
维基解密(Wikileaks) 有超过1,200位的人登记参与。除了分享资料之外,维基解密(Wikileaks) 需要更多能以组织形态参与的人。
首次公开
维基解密首次公开出现在互联网上是在2007年1月。当时网站声明该网站是“由来自美国、中国台湾、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政治异见者、记者、数学家以及公司技术人员所创立”。.维基解密每天接到约30份用户匿名提交的文档,一般他们会先经过顾问和志愿者团队的可信度审核后,以原始的、未经编辑的形式把那些可信的材料贴出来,并附上评论。
维基解密网站托管在以坚持客户匿名著称的瑞典网络服务提供商,这家公司可以承受法律压力和网络攻击。然后送到位于比利时的服务器上,再送到“另一个法律上较为友善的国家”,然后这些文件被删除,转存到其他地方。有一批匿名的工程师提供技术维护,整个流程和提交的文件都被加密,并使用经过修改的Tor网络匿名传输,整个系统即使核心成员也无法全部进入。此外,维基解密还在系统中一直传递许多虚假的提交文件,以使真正的文件难以被发现。
该网站经常披露一些揭露政府和企业腐败行为的“内部文件”。该网站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维基解密”网站成立于2006年,专门公布机密“内部”文件,其宣称要揭发政府或企业的腐败甚至是不法的内幕,追求信息透明化。“维基解密”已卷入大约100场官司。
网站运营
服务器
停止支持
美国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1日突然宣布停止为维基揭秘网提供服务器支持,维基揭秘网的主页一度无法登录。美国媒体2日报道称,维基揭秘网重新与瑞典最大的网络服务供应商BahnhofAB公司展开了合作。
为维基揭秘网提供服务器支持的主机位于瑞典一个被弃用的防空洞内。该防空洞修建于冷战时期,犹如谍战大片中展示的一样,它有着坚固的钢铁大门,而且还能承受核攻击,如今它被开发成了一个地下数据中心。BahnhofAB公司总裁卡隆曾形容该防空洞是斯德哥尔摩民防工程的“心脏”。
BahnhofAB公司此前也曾为维基揭秘网提供过服务器支持,但后来由于受到电脑黑客攻击,维基揭秘网转而与美国亚马逊公司进行合作。
恢复访问
维基解密(WikiLeaks)主站点在被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商EveryDNS停止服务近10天后,2010年12月15日后已经在美国恢复访问。
英国互联网监控公司Netcraft称,维基解密由Silicon Valley Web Hosting提供主机服务,由Dynadot提供域名解析服务。据称,从上周五起,该网站已经恢复运行。
Netcraft安全分析师保罗·穆顿(Paul Mutton)称,维基解密并不包含任何内容,而是将用户重新导向该网站位于俄罗斯的一个镜像站点。尽管如此,鉴于维基解密在美国饱受攻击,该网站在美国恢复访问仍令人感到惊奇。
2010年12月3日,EveryDNS宣布,由于维基解密在公布美国国务院保密文件后,遭遇大规模的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流量剧增,被迫停止向该网站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以免其他50万个使用EveryDNS服务的网站受到影响。
在此之前,亚马逊称维基解密违反了服务条款,不再向该网站提供主机服务。PayPal万事达和Visa也以类似理由先后冻结了该网站的账户。
上述公司均表示,他们的行动并非出于政府施压。但是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李伯曼(Joseph Lieberman)称,在亚马逊停止向维基解密提供服务前,该委员会曾与亚马逊进行沟通。
为了应对EveryDNS的行为,维基解密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建立了超过1000个镜像站点。为了防止DNS提供商停止提供域名解析服务,维基解密与包括瑞士加拿大马来西亚在内的8个国家的不同DNS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
解密困境
亚马逊终止了与维基解密的服务器租赁合同,后者只好在欧洲地区租用服务器。根据最新的消息,维基解密服务器的新家位于瑞典一个名叫Pionen White的三防掩体之内。维基解密账户被停恐“断粮” 支付商或迫于美国压力
美国拍卖网站EBay旗下的网络支付处理商PayPal4日宣布,由于维基揭秘网站违反公司的服务政策,因此决定停止维基揭秘的账户和服务;这意味着维基揭秘将无法通过PayPal获得资金。
PayPal发言人表示,由于美国政府宣布维基揭秘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公司因此决定停止维基揭秘的账户和汇款服务。该发言人表示,PayPal并没有与任何政府机构进行过接洽,是独立做出上述决定的。
而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维基揭秘在微博网站推特上指责PayPal在“美国政府压力”下做出这一决定。
美联社报道说,经测试证实4日开始已无法通过这个帐户向维基揭秘网站捐钱。这个帐户据信是维基揭秘获得资助的最保险可靠的渠道。它的背后是德国一个以一位知名黑客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如今这一渠道关闭之后,维基揭秘面临“断粮”的危险。
黑客支持
黑客发起攻击
2010年12月10日消息,维基解密风波掀起全球网络战,有黑客组织声称召集了四千名精英,攻击针对维基解密的机构。
一个名叫“匿名者”的黑客组织,透过即时通讯工具Twitter
有多个网站受到攻击,包括对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提出指控的瑞典检控方、拒绝向维基解密提供汇款服务的万事达和Visa信用卡公司,另外,互联网付款公司Paypal,早前也因停止为维基解密提供服务,而遭受黑客攻击。
越来越多的与维基解密及被拘留的创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发生纠葛的组织和个人遭到在线攻击,这似乎是为该网站进行报复的黑客所为。
周三攻击加剧,此前一天阿桑奇在伦敦被捕,并被拒绝保释,这与他在瑞典遭到的不正当性行为指控相关。包括万事达信用卡(MasterCard Inc.)、Visa信用卡(Visa Inc.)和瑞典检察官办公室在内的一系列组织都报告自己的网站出现技术问题,似乎是遭到所谓拒绝服务攻击,即浏览量突然激增,使电脑不能显示网页。
遭袭网站升级
2010年12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PayPal、Visa等曾遭维基解密支持者袭击的各大网站已开始升级网络防卫系统,以应对类似黑客袭击事件
PayPal安全部主任接受外媒采访时说,我们已加强了反黑客的应对措施,网站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站转移到另一个网站,PayPal的网站虽然受到一定影响,速度稍慢,但是并没有完全崩溃。而万事达(MasterCard Inc.)网站和Visa表示被袭击的网站上并没有公司业务,只有电子宣传册等文件,重要的客户信息和业务程序并没有受到影响。
据PayPal安全部门主任迈克尔?巴雷特(Michael Barrett)介绍,被黑客袭击的事实给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公司是否充分利用了可用资源来预防类似事件。为此他们加强了防御系统:PayPal网站上添加了另外一种备用付款模式;首页显示每分钟完成的交易数量和通信量等信息,该部分信息由20个工作站负责监控;加强了容易受到攻击的防御层硬件;PayPal的信息安全工作是以前是全球为基础,现将世界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化;在客户终端方面加强防护软件和硬件,效果显著,但是仍存在安装繁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悉,虽然黑客袭击仍在继续,但正在运行的新增防御功能已经发挥作用,成功的拦截了干扰通信,PayPal网站上显示的数据表格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另外FBI已经介入此事调查.
签名支持阿桑奇
2010年12月14日消息,“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即将在伦敦二次出庭受审,日前,全球约60万维基解密网站支持者在网上签名请愿,希望伦敦法院不要打击阿桑奇及其合作者。  这项请愿行动是由全球采取行动组织Avaaz面向全球发起的,目的是向伦敦法院及有关方面请愿,“立即停止打击‘维基解密’,不要惩罚阿桑奇及其合作者”,“尊重信息自由、新闻自由”。
截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3日下午4时,已经有59.4万人在这份网上请愿书上签名,估计截止到13日16时签名者人数早已突破60万。
阿桑奇即将于15日下午在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第二次出庭,届时律师将陪伴他一同出庭,并再次向法庭申请保释。据悉,阿桑奇的不少支持者已经计划在其出庭时守候在法院外,以抗议对其的持续拘押。
“维基解密”网站因为披露了数十万份美国外交密电使华盛顿陷入尴尬境地,美国总统奥巴马谴责“维基解密”的做法“糟糕、悲哀”。因泄密文件中涉及全球多个国家的政治密事,该网站在多国遭到封杀。不过“维基解密”也想出了各种办法逃过封杀,仍在稳定运营中。
破产传闻
2011年10月25日,根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日前警告称,由于受到美国金融机构的“经济封杀”,维基解密网站可能于年底破产。
阿桑奇说,维基解密网站已经停止公布信息,正集中全力筹集网站运营的资金。他将维基解密网站遭遇的困境归咎于美国银行、万事达、 Visa、PayPal以及西方各国的联合“非法经济封杀”。这种封杀导致网站在过去11个月中,损失了95%的捐赠收入。
阿桑奇说:“我们现在必须集中所有资源对抗银行封锁。如果这种金融攻击行为没人阻止,它将成为一种危险而不民主行为的先例。以后任何与强大的金融公司或其政治盟友发生冲突的组织,都可能遭到这种司法程序之外的惩罚。如果公布有关战争真相的行为引发华盛顿圈内人的攻击,那么所有发布维基解密网站提供的材料的媒体都面临着遭封锁的处境。”
阿桑奇说,如果这种经济封锁继续下去,维基解密网站恐怕无法维持到2012年。维基解密网站的律师已经在英、美、丹麦比利时冰岛以及澳大利亚开始诉前行动,他们也希望欧盟竞争委员会(European Competition Authority)公开调查Visa以及万事达等公司的错误行为。
经济来源
维基解密的运营成本并不高,主要用于打官司和服务器。据官方视频介绍每年有100万用于打官司,服务器维护20万。但每年由于账户被冻结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则多达惊人的1500万。而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志愿者和团体的的捐助以及团队成员自掏腰包。
网站隐秘
该网站自打运营以来,就让不少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头痛不已。
“维基解密”虽然致力于揭露机密,但它自己却“深藏不露”:该网站没有公布自己的办公地址和电话号码,也没列举该网站的主要运营者的姓名,甚至连办公邮箱都没留。外界既不知道它的总部在哪,更不知雇员是哪些人。美国情报部门曾怀疑朱利安·阿桑奇的“维基泄密”是受“国际七三学社”指使,朱利安·阿桑奇似乎参与了2012年白宫泄密事件,但此猜测遭到“国际七三学社”总部否认。
“维基解密”没有总部或传统的基础设施,该网站依靠服务器和数十个国家的支持者做了很多事情。它的创始者说,那些上传材料的人也都是匿名。由于它本身具有秘密特征,“维基解密”相对而言很少受到审查者、律师或地方政府的压力。
这个全球性的“泄密机器”也不受传统的新闻伦理以及平衡报道原则的限制。
该网站的运营费用据说每年为30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支付服务器和技术支持的费用。借助于本身的超高人气,该网站正想方设法吸引新的捐助者以及基金会的支持。
传播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表单匿名上传材料,然后“维基解密”给予核实。作为给嵌入表单的回报,这些网站将得到经过核实的保密文档,并首发报道。“维基解密”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转发这些新闻故事,并自由传播。
截止到2009年“维基解密”提供三种文档提交方式:上传到网站,email和邮件。截止到2009年10月末,该机构已经发布了120多万份文档。“维基解密”称此举很可能会改善调查性报道的质量,减少政府腐败,重建企业伦理文化
曝光内容
公布线人
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上千名线人身份遭媒体谴责
2011年9月2日,沉寂了半年多的维基解密网站因公布约13.4万份美国国务院外交电报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公布的电报均未经编辑,众多秘密消息源的姓名全部遭曝光。
2010年年底,维基解密网站曾向《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媒体提供了251287份美国250多个驻外大使馆和领事馆与美国国务院互发的秘密电报,这些媒体在进行公开报道时,删除了被认为可能遭到报复的消息源的人名。
2011年9月15日,维基解密网站提出要原封不动地公开所有电报内容,被合作媒体拒绝,于是从8月30日开始,维基解密在短短几天内就在其网站公开了约13.4万份未经处理的电报。这些电报大多是美国驻各国大使、参赞等外交官发给美国国务院的最新情况汇报。
英国《卫报》透露,新解密的电报中至少公开了1000名“线人”的真实身份或他们的代号,令这些人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对于维基解密的一意孤行,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法国《世界报》、西班牙《国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这五家曾刊登维基解密外交密电的媒体联合予以谴责。2011年9月2日,《卫报》发表了这份谴责声明。声明说,对维基解密公布未经处理的美国国务院电报的行为他们深感痛惜,他们之前与网站的合作是基于保护消息源原则的。
文件公开
2006年12月,维基解密发布了它创建以来的第一份文件,由索马里反对派领导人谢赫·哈桑·达赫·阿威斯签署的一份“秘密文件”,声称将对政府官员处以死刑,因为他们雇佣“罪犯”来袭击他人。这份文件是在中国黑客通过Tor网络传送的信息中找到的。
阿桑奇声称他们一般都会在文件公开前尽可能通知文件中涉及到的人物,但是难免还是会造成一些伤害。
泄露美军机密文件
2010年3月,据报有一份由美国军方反谍报机构在2008年制作的军方机密报告称,WikiLeaks网站的行为已经对美国军方机构的“情报安全和运作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份机密报告称,该网站上泄漏的一些机密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军方在国内和海外的运作安全。”该报告是在3月15日被泄露到了网上。
2010年4月,WikiLeaks发放了美军在2007年于巴格达滥杀平民的片段。2010年7月25日,WikiLeaks通过英国《卫报》、德国《明镜》和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92000份美军有关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文件。
2010年8月25日,WikiLeaks再度发表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备忘录,里面主要是述及“如果恐怖分子号召美国公民在美国组织攻击活动并作为攻击基地,会有何相关影响”作分析。
2010年10月23日,WikiLeaks公布了391,832份美军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机密文件。
泄露美国外交电报
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泄露了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文传电报。内容包括中东、伊朗、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官方黑客入侵事件和美国外交官员对一些国家元首的直白评价等。
2010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引述WikiLeaks公布的机密文件指出,美国认为Google于2010年1月表示遭受网络攻击是来自中国,该遭骇事件是中国官方操作,使得Google在2010年3月22日宣布,中文搜索服务从中国大陆移转到香港,并扬言退出中国市场。
重要的泄密
英国《每日电讯报》2010年7月26日梳理了“维基解密”所泄露的几大秘密。
1.美军袭击伊平民视频 该视频显示,驻伊美军在直升机上朝人群开火,造成包括2名路透社记者在内的15人死亡。
2.关塔那摩监狱手册(2007年) 该手册内容显示,监狱管理士兵有权阻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探视囚犯。表现良好的在押人员可获得一卷手纸。
3.气候学家擅自更改数据(2009) 超过1000封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的邮件内容显示,气候学家擅自更改气候数据,以证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4.佩林私人邮件账号(2008年)
5.50万条9·11短信(2009年)
6.极右政党“英国国家党”的匿名成员名单(2009年下半年)
7.数十万份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有关的文件(2010年初)
维基解密曝必和必拓“搅黄”力拓与中铝合作
维基解密的一份绝密美国外交电报内文显示,澳大利亚财长史旺(WayneSwan)的办公室主任曾告知大使馆官员,称必和必拓公司精心部署了一次破坏它的竞争对手力拓公司与中国国企中铝公司的一份价值不菲的合约,可谓技高一筹。必和必拓称对上述市场传言不作评论。
阿拉伯国家高官为美国当间谍
阿桑奇在专访中宣称,大量在阿拉伯国家担任要职的高官与美国情报局CIA有密切的接触,他们经常访问美国在这些国家的使馆。他说,“这些重要官员是美国在这些国家的间谍”,不过,阿桑奇没有公布这些人的名字。
公布美国新监控项目受害国名字
“维基解密”网站2014年5月20日宣布,将公开美国国安局新监控项目中受监控国的名字。此前,美国政府试图压制这一消息的发布。
美国新闻网站TheIntercept19日刊文称,基于斯诺登的泄密材料,相信国安局一直暗中实施一项新的监控计划,旨在大量截取两个海外国家的通信信息,并记录下所有通话内容。该网站只公布了其中一个受害国名字——巴哈马,称美窃听该国的全部通话记录,受害国民达250万人次。该网站称,公布另一受害国名字或将导致“暴力冲突升级”,因此不予公开。
伊拉克战争纪录
2010年4月,维基解密在一个名为“平行谋杀”(Collateral Murder)的网站上公开了2007年巴格达空袭时,伊拉克平民遭美国军方杀害的影片,同年7月,维基解密再发表阿富汗战争日记,内容包含超过76,900份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文档,在此之前这些文档都不曾对大众公开。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又公开了超过400,000份文档,称为伊拉克战争纪录。
棱镜门泄密事件
“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2013年6月22 日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爱德华·斯诺登提供支持。根据“维基解密”的声明,阿桑奇指责奥巴马违背了其建立透明政府的承诺,背叛了以斯诺登和布拉德利·曼宁为代表的有技术头脑的年轻一代,是真正的“叛国者”。曼宁先前任驻伊拉克美军陆军情报分析员,2010 年 5 月遭拘押。美国检察部门指控他从军用网络系统内窃取机密文件并提供给“维基解密”。
棱镜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2013年7月1日通过“维基解密”网站发表声明, 抨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并威胁向外界披露更多机密。阿桑奇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声明说,无论美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出逃的结局如何,将继续公布有关美国特工部门国家安全局的机密文件。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13年7月1日报道,维基解密网站披露,美国“棱镜门”事件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在向厄瓜多尔和冰岛申请庇护后,又向19个国家寻求庇护。根据维基解密网站曝光的名单,这19个国家包括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中国、古巴芬兰、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爱尔兰荷兰尼加拉瓜挪威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士、委内瑞拉
当地时间2021年1月4日,英国伦敦一家地方法院法官将就是否同意美国政府引渡“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案,作出裁决。
陈水扁金援巴拿马4500万美元 不曾查核
巴拿马《新闻报》(La Prensa)根据维基解密的美国驻巴拿马大使馆机密电文,2011年5月22日在头版及内页报道,陈水扁指定将捐款交给巴国前总统莫斯科索的白手套“南海基金会”,且不曾进行查核。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该报道引述台湾“驻巴外交人员”称,1999年至2008年任总统的莫斯科索曾向他们施压索贿,直到他们屈服为止。
莫斯科索说访台时,陈水扁问她台湾可以帮助哪些工程。斯科索提出更新圣托玛斯医院、新建外交部大厦等计划。陈水扁同意全数援赠,但必须透过一个当时并不存在的私人基金会来收受款项。
电文指当时“台湾大使”胡正尧向美方说,台湾并没有规定捐款必须经由私人基金会收受。但据了解,胡正尧不仅同意向基金会拨付巨款,新当选总统杜里荷斯就职前还提醒“台湾大使馆”,停止向“南海基金会”拨付数十万美元款项,而胡正尧并未接受。杜里荷斯就任后透过多米尼加总统转告台北,限令胡正尧在十日内离职,否则将宣布“断交”。
该报第五版以“台湾不诚实的捐款”为题的报道,引述前公使阿瑞卡说:“几百万台湾捐赠给巴拿马的钱,被前总统和她的姊姊(前第一夫人)鲁比。莫斯科索中饱私囊,其中一部分盖了空置的‘长嘴鸟博物馆’,而这些款项原是要用做社会福利。”
台湾的捐款在“南海基金会Mar del Sur”曝光后引爆丑闻,这个私人基金会的董事几乎都是莫斯科索的亲信,这些人挪用了台湾原来要捐给慈善工作的4500万美元,总审计部也无权监督。
创始人
维基解密创始人是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19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
2006年,朱利安决定创建“维基解密”,在他看来,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
2019年4月11日,厄瓜多尔撤销了对“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的政治庇护,英国警方随后逮捕了阿桑奇。以后将被引渡到美国。
获得奖项
维基解密曾获得数个奖项,包括2008年的《经济学人》杂志“新媒体奖”。维基解密在2008年发表了《肯尼亚:鲜血的哭泣 - 司法审判之外的杀戮和失踪》(Kenya: The Cry of Blood – Extra Judicial Killings and Disappearances)文件,这篇由肯尼亚国际人权协会所发表之关于肯尼亚警察滥杀的报道,在2009年6月获得了国际特赦组织所颁发的英国媒体奖(“新媒体”类型)。在2010年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将WikiLeaks列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中的第一名。
各国态度
美国
在2010年泄露美国外交电报时,维基解密网站每天持续受到DDoS攻击,维基解密官方推特声称这些攻击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维基解密网站所利用的亚马逊(Amazon)网站托管服务、PayPal转帐服务皆被关闭或终止,EveryDNS也终止了“”的域名服务。美国同时禁止联邦政府雇员与特约员工阅读维基解密披露的文件,并通知部分大学生不要散播机密。
外交部敦促美国解决泄密问题。
俄罗斯
维基解密曾威胁准备公布关于俄罗斯的秘密,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官员发出强硬声明称,维基解密网站如果披露俄罗斯机密,将会永远消失。
英国
2024年5月20日,英国高等法院做出裁决,“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可就引渡美国案继续在英国上诉。
英国高等法院3月26日宣布,推迟裁决阿桑奇被引渡到美国上诉案。法官表示,将给美国有关方面三周时间作出保证,其中包括如罪名成立阿桑奇不会被判处死刑、阿桑奇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等。4月,美国根据英国高等法院要求,提供上述保证。20日,英国高等法院在对美国的保证进行评估后,裁决阿桑奇可继续在英上诉。
相关质疑
“9·11”恐怖袭击事件手机短信
2009年11月26日,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逾50万条美国民众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当天发送出去的手机短信,其中包括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地方官员的短信。不过,绝大多数短信都来自民众,其中许多人的亲友在世贸大楼或附近工作,恐怖袭击发生后,他们纷纷发短信询问亲人的安危。
维基解密表示,这批短信是匿名人士提供的。纽约警方和消防单位表示,无法证实911当天他们的内部通讯是否曾遭到拦截。美国电话公司认为,如果手机短信真的被拦截,那么是何人要这样做、怎么做到的、并为何选择将其公布在网站上,其动机不得不让人怀疑。
标榜反腐败 常曝内部文件
一家非官方的国际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与驻阿富汗美军行动计划有关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未公开的阿富汗平民死亡数字及塔利班获得的高性能武器等许多方面的细节。美国政府对此作出反应,表达“愤怒”和谴责,称这一做法将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美国“维基解密”网站于2010年7月25日公布了大约9.2万份美军在阿富汗行动的秘密文件。“维基解密”说,为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它决定推迟公布另外大约1.5万份文件。这一事件被形容为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泄密事件,因为无论是涉及到的文件之数量,还是文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都是有史以来极为罕见的。
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于当地时间25晚同时刊登了“维基解密”所提供的涉密文件
“维基解密”此次披露文件所覆盖的时间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内容几乎覆盖了自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以来的整个阿富汗战事,其中许多内容并没有过时。
这些被“维基解密”组织所泄露出来的秘密文件显示,北约和美国方面一直担心和怀疑阿富汗反叛武装组织得到了邻国巴基斯坦和伊朗暗中的支持,并认定巴基斯坦情报部门表面上配合联军,暗中却支持阿富汗叛军对付联军,甚至披露了巴情报高官于2008年曾秘密会晤塔利班人员,密谋暗杀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同时表明塔利班已经拥有具有热能跟踪的便携式地对空导弹,而这一消息迄今并没有公开,因为担心会影响到驻阿联军的士气。
此外,文件还显示:美国陆海军组成了一支特别部队,即“373特遣部队”,专门在阿富汗等地开展抓捕和暗杀塔利班头目及其组织首脑的行动,美军规定“373特遣部队”的士兵们可以不经请示、不经审判就地击毙那些组织头目。与此同时,文件还披露了在一些塔利班路边炸弹攻击事件和美军攻击行动失误中丧生的阿富汗平民的数字,这些数字此前也一直没有被公开过,文件里甚至还有误杀阿富汗平民的过程描述,比如射杀平民车辆、袭击婚礼现场等。
反应:美国政府强烈谴责
上述文件在网站曝光之后,美国官方立即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白宫谴责这一事件为“极不负责任之举”。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琼斯说,这些文件泄密“可能会给美军及其盟军士兵的生命构成威胁并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但琼斯同时表示,“这起不负责任的泄露行为,将不会影响我们加深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伙伴关系、打击共同敌人的承诺,并继续支持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的意愿。”
社会影响
阿巴政府严重不安
“维基解密”还披露了阿富汗政府试图与塔利班激进分子和解的内幕。自从2010年1月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结束以来,卡尔扎伊总统一直在积极落实一个计划,也就是重新接纳那些放下武器、支持宪法并切断同国际恐怖组织联系的激进分子,同他们和解。巴基斯坦官员长期以来一直表示支持这个计划,甚至还提出,由于在20多年前苏联占领阿富汗时期,巴基斯坦曾支持过这些激进组织,所以巴基斯坦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帮助双方进行调解。
阿富汗官员表示对这些文件未经允许而被公布表示失望。阿富汗总统发言人奥马尔在喀布尔谴责了这起事件,他说,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文件会被泄漏到外面。但他对记者说,这些信息不是什么新东西,阿富汗政府正在研究这些文件。奥马尔说:“大部分内容都不是新的,过去已经讨论过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我们经常与国际合作伙伴讨论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警觉。”
不过,阿富汗政治分析家达维说,如果泄漏文件中的内容属实,那么巴基斯坦就是在玩一场令人担忧的“两面派游戏”,特别是因为它还在从美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援助。达维说,这些文件显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代表曾直接同塔利班会面,帮助塔利班组织针对联军和阿富汗军队的袭击,并策划刺杀阿富汗领导人。达维说,巴基斯坦可能希望除掉那些同情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人,这样,如果卡尔扎伊想同塔利班激进分子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寻求伊斯兰堡的帮助。他说:“巴基斯坦当然能削弱卡尔扎伊,当然能动摇他在阿富汗的地位,减弱阿富汗各部落和各种族对他的支持。”
巴基斯坦官员则否认该报告中指认的巴基斯坦情报机构与塔利班勾结合作的断言。巴基斯坦驻阿富汗大使称,被公布的美军在阿富汗文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已知的,没有什么新内容。白宫和其同盟此举被认为是为了淡化此次机密文件泄露造成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富坎尼则谴责维基解密不负责任,强调巴国打击武装分子不遗余力,美国行政与立法部门强调所泄漏的文件只能反映过去的状况,与现实已经脱节。一些观察员认为,巴基斯坦秘密情报部门如今仍然不愿意斩断这个联系,因为它认为,在西方从阿富汗撤军后,如果巴基斯坦想对阿富汗施加影响的话,塔利班还是用的着的。
澳洲ISTS卷入旋涡
“维基解密”背后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可怕的不是朱利安·阿桑奇和泄密网站,而是为泄密网站提供情报的网,有分析家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情报体系,不是一般的组织所能为,美国中情局只是想通过朱利安·阿桑奇找到背后的网,毋庸置疑,美国人想到一个庞大的联谊会——国际七三学社,因为这个学社的成员遍及世界所有国家,成员有数十万之多,朱利安·阿桑奇正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有消息称朱利安·阿桑奇是这个学社的骨干成员。所以,“维基解密”引发澳洲ISTS(国际七三学社)许多成员遭受调查。
美国全军封杀U盘
为防止军事机密泄露,美国军方下令禁止全军使用USB存储器、CD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违者将以军法论处。
美国空军网络部门指挥官理查德·韦伯少将2010年12月3日发布“网络控制令”,要求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在所有系统、服务器和连接国防部秘密网络的电脑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报道称,美军其他军种也收到类似命令。
报道称,军方此举是为防范军事机密再次被“维基解密”一类的网站泄露。早在两年前,美国军方曾下令禁止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理由是防止病毒传播。但由于禁止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给军方数据传输带来很大麻烦,2010年2月,该禁令被取消,结果为“维基解密”大开方便之门。从2010年4月开始,“维基解密”网站陆续公开数十万份有关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文件。经美国军方调查,文件的泄露者是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情报分析员布拉德利·曼宁作案工具就是移动存储设备。他从军方网络下载大量机密文件,并刻录在一张标为“Lady Gaga”的CD中,之后他将机密文件传输给“维基解密”网站。
“维基解密”事件发生后,美军方采取大量措施,一份8月份内部报告显示,五角大楼已限制所有机密电脑向移动设备复制文件的权限。截止到2010年12月,美军大约60%的计算机与主机安全系统连接,监视任何异常行为
维基解密被称为美国外交史911
迄今外交史上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2011年11月28日如期发生。当天,“维基解密”网站曝光逾25万份据称是美国国务院的机密文件,将诸多美国外交内幕和盘托出,事件引发的影响,被称为美国外交的“9·11”。
作为一家专门揭密的网站,“维基解密”2011年7月和10月曾分别公布9万多份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和近40万份伊拉克战争机密文件。前者将驻阿富汗美军滥杀平民的种种细节曝光,后者则指仅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伊拉克战争就造成10.9万人死亡,其中包括6.6万名平民。
此外,身份盗窃在当今的互联网已经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催生出了一个以非法监控个人信用记录和身份为基础的完整地下行业。
甚至还有更多的迹象证明,互联网是敌对国家间的新战场:2009年4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的电力网络曾受到“来自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间谍的入侵”。7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称,朝鲜向韩国及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网络进攻,白宫、五角大楼及其他“高级别机构”遭到攻击。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战争也蔓延到了网络:格鲁吉亚指控俄罗斯在对格开战的同时,还向其政府网站发起了一系列网络进攻。安全专家警告称,“网络战”时代已经降临,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的特点,所以想要确定罪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他相关
与维基百科关系
出于法律方面的原因,维基解密(Wikileaks) 与维基百科没有任何官方的正式关系。不过,维基解密(Wikileaks) 与维基百科使用了相同的维基用户界面和网站技术;并且,二者在鼓励任何人成为条目作者和编辑者方面,在以此方式下获得更广泛和更精确的共同创作成果方面,它们的指导哲学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皆依赖于消息灵通的公民组成的社区。不同的是维基百科是百科全书,而维基解密(Wikileaks)是解密档案。
维基百科为维基解密(Wikileaks)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维基百科成功地为人们带来准确而更新及时的百科全书条目,让许多人都为之惊叹。维基百科证明了基于一群活跃的社区用户而进行的共同创作,是可以产生大量精准内容的,并且符合快速、民主、透明的原则。维基解密(Wikileaks)致力于提供快速而精确的,基于解密文档信息传播、查证、分析、说明以及更深解读,以此造福世界各地的人们。 WikiLeaks(中文媒体译作:维基解密、维基揭密、维基泄密)是一个与维基百科或维基媒体基金会没有建立任何关系的站点。在2010年8月11日,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已于英国一份报章说明此项内容(《Jimmy Wales: people think I'm responsible for Wikileaks》)。
维基解密域名之登记者为Wikia的员工,这些域名显示之内容是由Wikileaksorg提供,这或许有些误导。 此外,Wikia与维基媒体基金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组织,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维基百科创办人之声明:“Wikia并未提供服务给这些网域名称的网站。这些域名在网域名称服务器(DNS)内的CNAME记录均导向至wikileaksorg.这些网域名称在很久以前已合法转移给Wikileaks,但不知何故,Wikileaks从未完成移转的技术流程。Wikia已多次要求其尽速完成之,但并未有结果。Wikileaks创办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Paul Assange)先生表示他目前忙得不可开交,以目前发生的有关新闻事件来看,其所言看起来属实。”
2010年12月初,Wikia网域显示其为域名停放或页面不存在。
2010年12月8日吉米·威尔士又在其用户讨论页回复了一条相关提问:就这个问题来说,当维基解密网页初公开时他们发布了一份新闻稿,宣传自己是“(泄露)秘密的维基百科”。当时我们对他们没有任何头绪,搞不懂是骗局、滥发信息或者其他什么的,为了保护域名而注册的域名。我们立刻联系了他们了解事情始末,而他们就误用维基百科的名字道歉并处理了问题……但他们尚未完成(域名)转移的设定。
法律现状
法律背景
维基解密的法律地位非常复杂。阿桑奇将维基解密视作一个保护告密者的中间组织。担心被曝光或受到惩罚的告密者可以泄密给维基解密,之后由维基解密帮他们泄密给媒体,这种方式胜过直接告诉媒体。它的服务器遍及欧洲且可以通过任何一个未受到信息审查过滤的网络接口接入。该组织总部位于瑞典
可能面临的犯罪指控
美国司法部在外交电文泄露开始后不久就展开了针对维基解密的调查。司法部长Eric Holder证实该调查“不是暴力恐吓”,而是“一个积极的,持续的犯罪调查。”《华盛顿邮报》报道,司法部正在酝酿对其提出间谍罪指控,一份前任公诉人的提议指出其困难之处:第一次宪法修正案保护媒体言论自由。数个在最高法院进行判决的案例都表明了宪法支持非法获得信息并发布给公众的人其在获取过程中并没有违反法律的立场。联邦检察院也本打算以买卖国家财产罪控告阿桑奇,但因为外交电文要机密于物理财产,这种方式也面临障碍。任何对阿桑奇的指控都需要将阿桑奇引渡到美国,根据先前的从瑞典进行引渡的案例,这一步总是制造了复杂的司法流程和潜在的时间上的拖延。阿桑奇的一个律师说,另一方面,他们正在力争把阿桑奇引渡到瑞典因为他可能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的律师马克-斯蒂文斯曾“听说来自瑞典作家的消息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有一个高级陪审团”聚集并讨论有关维基解密案件的犯罪指控。
在澳大利亚,当局和联邦警署没有声明维基解密所触犯的法律,但是总理吉拉德曾声明组建维基解密基金会和从外国窃取美国政府的保密文件是非法行为。吉拉德在之后的对其声明的解释中引用了那句“最初美国新兵对资料的盗窃行为的严重性胜过阿桑奇先生”。Spencer Zifcak,一个名为自由维多利亚的澳大利亚公民自由组织的主席,提醒人们,没有控告和完整的审判流程及结果就不能说维基解密是一个非法组织。
当许多政府对阿桑奇发出威胁时,法律专家本-索尔驳斥道,把阿桑奇做为犯罪者或者恐怖分子的全球性的污蔑战争的目标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美国宪法权利中心发布了一份声明,在声明中用“多个法律触及不到或者谬误的案例”强调了有关拘捕阿桑奇的危险性。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6 10:30
目录
概述
官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