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
梗死的疾病。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
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造成结肠
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
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
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
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
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肠道
缺血,其临床表现类似,虽然数症状和体征无特殊性,但仍有其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
混匀,出血量不大,极少需输血,否则需考虑其他诊断。由于肠道
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
嗳气、
腹胀、腹泻等症状。19例患者中,
缺血性肠病时
腹痛19例,便血17例,出现肠功能紊乱所致的恶心、呕吐的4例,伴有
腹胀、腹泻、便秘症状分别为5例、4例和2例。病变早期肠粘膜及
粘膜下层出现出血及水肿,粘膜呈暗红色。伴随病程的进展及病变的加重,表层粘膜坏死、溃疡形成。病变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透壁性梗死transmuralinfarction),甚至引起肠壁破裂、
腹膜炎、休克致死。梗死面积小者可不穿透肠壁,局部发生纤维化。病变自愈后可因
瘢痕形成引起
肠狭窄。
结肠镜检查
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
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
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根据结肠病变
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一般将IC分为两型,为非坏疽性和坏疽性。其中,非坏疽性又分为一过型和慢性型,一过型病变为
一过性短暂
缺血,病变涉及黏膜及
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
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烂。溃疡在
亚急性期边界清楚,可长达3~4cm,宽1~2cm,周边黏膜水肿、充血,需动态观察。在19例IC患者中:非坏疽性IC14例,其中,一过型11例,和慢性型3例;坏疽性IC4例:见严重
缺血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黏膜病变为
全壁坏死、形成深大纵形溃疡(穿孔1例未做镜检)。
放射学检查
腹部平片19例中16例早期可见局限性痉挛,随后见肠腔积气,节段性扩张,病变肠段结肠袋消失,但无
特异性;7例可见类似小肠Kerckring皱襞样的横嵴,其为本病的特征性
X线征象之一,1例有
游离气体,考虑为严重的
缺血肠病穿孔。
钡灌肠特别是结肠
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急性期17例均可见特征性的多发
息肉样
充盈缺损,称之为“指压迹征”或“
假性肿瘤征”,肠管痉挛、脾曲锐角征早期亦多见,1例肠壁内出现钡剂显影则有特异性,说明坏死深达
肌层。穿孔1例未做。19例中有13例在病变中后期行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肠壁环形增厚、狭窄、扩张积气,
门静脉内气体及腹腔内游离气体,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病因分析
血管病变血管本身的病变是引起肠道
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1)
动脉粥样硬化(有15例):血管管腔缩窄,血流不畅引起相应部位血液供应减少。(2)栓塞(有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肌梗死、
心房纤颤、外伤
骨折、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因为
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故极易接纳来自心脏的
栓子而发生栓塞。其发病率约占急性
肠梗塞的50%。(3)全身性血管病变(结节性多动脉炎有1例):也是在局部的表现之一。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疾病时,肠道
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应不良而出现
缺血性改变。
血液病变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长期
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ICD时及
化疗、
放疗等情况下,血液处于
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1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就是因
妇科肿瘤进行放射治疗,1.5年后因
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结肠穿孔和肠坏疽,并行部分肠切除、端端
吻合术,术后9天再次穿孔致
肠瘘,56天后死亡。
血流量不足凡能引起内脏
血流量下降的原因均可引发肠道
缺血,导致
缺血性肠炎,如
冠心病、
心瓣膜病或
心律失常所致的
心排出量降低,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
灌注不足等,特别是在治疗上述疾病的过程中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β受体激动剂等可作为
外源性刺激进一步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9例患者中6例属于此种情况。
其他疾病如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道及腹部
恶性肿瘤、
肠梗阻、
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
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急性胰腺炎是一临床常见疾病,其并发症的
发生率约为20%,血管
并发症并不少见,19例患者中有2例属于急性胰腺炎侵及肠道动脉和静脉引起
缺血性肠病。患者主要证候表现为
腹痛、便血,伴有恶心、呕吐、纳差,以及
腹胀、腹泻,舌质淡暗或紫暗,
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由于年老体弱,
中气亏虚,日久“因虚致瘀”,使肠道脉络瘀阻,致血不循经,血溢脉外而便血;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故
腹痛、
腹胀;
中焦枢机不利,故恶心、呕吐、
纳差;舌质淡暗或紫暗,脉沉涩或沉迟或结、代也是因虚致瘀的表现。
诊断鉴别
由于
缺血性肠病症状上无特异性,因此,根据临床表现进行
早期诊断较困难。
有发生
缺血性肠炎基础病变者,如出现持续或突发
腹痛,经检查无特殊时应想到
缺血性肠炎的可能,如胃肠分泌物中
潜血阳性或
血便、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出现剧烈腹痛、
急腹症或休克体征需警惕有无
肠穿孔之可能。急诊内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
结肠癌的鉴别诊断。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1)如有持续
腹痛、便血及腹膜刺激征应考虑
坏疽性,镜检为禁忌证;
(2)禁用盲目滑镜、钩拉、解袢等手法,加重出血,甚至穿孔;
(3)结肠镜检查:考虑
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行此检查,镜下可见肠黏膜节段性病变和
溃疡,发病24小时时,肠腔内充满血性液体,局部黏膜充血,黏膜易出血;48小时后,局部发白、水肿,并间有充血红斑,伴黏膜下淤点或散在浅溃疡。由于某些血管的病变造成
血供不足,使
缺血病变部位与非病变部位有明确的界限。
直肠为双重血管供血,因此很少累及直肠黏膜病变。
(4)黏膜下出血通常很快被吸收或被溃疡替代,因此发病后72h内进行内镜检查非常重要。对疑及该病者必要时可行
血清学、
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及内镜等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是一无创伤相对敏感的检查手段。有学者对24例缺血性肠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通过测定肠壁厚度,肠道动脉血流,发现对
缺血性肠病诊断的
敏感性达82%,特异性达92%,
阳性预测值为81%,因此
彩超对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及
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肠腔内特殊气体测定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主要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克隆病、结肠癌相鉴别。
钡剂检查:坏疽性缺血性结肠炎时,可见结肠边缘有弧形
切迹指压一些症状比较重的病人,
肠镜下见到局部黏膜明显水肿、隆起、充血、出血,以及
肠腔狭窄,肠镜不能通过,可能会误诊为结肠癌,因此要注意鉴别诊断。
慢性期时结肠黏膜苍白、萎缩、血管纹理不清。慢性期可出现肠腔狭窄,使肠镜不能通过。结肠镜检查必须慎重操作,以免穿孔。
肠镜
活检组织学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可见黏膜下出血和水肿,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消失,
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亦可见黏膜
隐窝脓肿形成,腺体结构破坏,
巨噬细胞内有
含铁血黄素。慢性期黏膜萎缩伴
纤维组织及
肉芽组织增生和再生上皮形成。
B超:可发现肠壁增厚,多普勒检查血流改变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需更多的经验。
疾病治疗
概述
对于由
缺血性肠病引起的
肠功能紊乱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如积极纠正休克,禁食、
静脉高营养,使肠道充分休息,并给予
广谱抗生素。心功能正常时则尽可能撤去造成
肠系膜血管收缩的药物如洋地黄和
血管加压素。严重的肠功能紊乱不仅不利于
缺血病变的恢复,而且可以加重缺血,甚至引起
水电解质紊乱、蛋白缺失性结肠病、结肠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应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如结肠
胀气者给予肠管排气减压和经
鼻饲管抽气减压;恶心、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和
胃肠动力药物;腹泻者给予肠道黏膜
保护剂如
思密达、
次碳酸铋剂。解痉剂如
阿托品、
山莨菪碱等和
鸦片类制剂如
苯乙哌啶、
洛哌丁胺等可以减少
肠蠕动,使盐和水由于增加了与肠道接触时间而增加
重吸收,从而减少大便次数和缓解腹部疼痛,但由于些药物有诱发
肠麻痹和肠穿孔的可能,故在实际工作中应慎重选择。糖皮质激素对
缺血性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的可能,故不提倡使用。大部分非坏疽性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在1周内可以得到改善,如仍继续腹泻、出血或有明显梗阻症状,一般即需外科手术。
一般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
补液维持
水和电解质平衡,输血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急性肠系膜
缺血一经诊断应立即将
罂粟碱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g/ml,以30~60mg/h用输液泵经肠系膜上
动脉插管输入对于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罂粟碱输注持续24h,根据血管痉挛缓解情况决定罂粟碱是否停药,通常24h即可,但也可延长至120h。糖皮质激素对
缺血病变恢复无帮助,且有促发肠穿孔之可能,不提倡使用如怀疑肠坏疽、肠穿孔应进行
剖腹探查。部分病例可行肠系膜动脉血管
置换术进行治疗。
中医疗法
本病应属中医“
血证”范畴,为因虚致瘀,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所致。在中医学对血证的特色理论中,
缪希雍的“治吐血
三要法”及
唐容川的“
治血四法”尤其重视
行血消瘀之法。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强调了行血、
补肝、
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对出血性疾病
治法的新发展,并带有补偏救弊的性质。临证时一定应根据病情辨证地对待行血—止血、补肝—伐肝、降气—降火这三对治法。清代唐容川在《
血证论》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的治血四法。因此,治疗血证时并非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故消瘀之法确实是治疗
缺血性肠病肠功能紊乱的大纲,值得临床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