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通常起病急骤,以
高热,
寒战,
咳嗽,
血痰及
胸痛为特征。在X片
胸片中呈
肺段或
肺叶急性炎性
实变。近年来因为
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起病方式,症状以及
X线改变均不典型。
疾病描述
链球菌(streptococcus)是
化脓性球菌中的一大类常见细菌,为链状或者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类的
上呼吸道、胃肠道、
泌尿道及生殖道中。其种类繁多,且大多不致病。但致病者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常见的如
猩红热、
丹毒等,以及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风湿热、
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中的致病菌主要为A 族,亦称
化脓性链球菌(pyogenicstreptococcus),可引起人类肺炎
病因
肺炎
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s),旧称
肺炎双球菌或
肺炎球菌(pneumococci),为
革兰氏阳性双球菌,属链球菌的一种。肺炎链球菌根据其
荚膜特异性
多糖抗原分型,目前
丹麦分84型(丹麦血清研究所为被
WHO认可的唯一
抗血清来源),美国分86个血清型。我国曾在80年代进行全国范围致病菌型调查,从血、
脑脊液和
中耳分泌物分离的菌株以5型最多,其次为6、1、19、23、14、2、3、型等,以第3型
毒力最强,儿童则多为6、14、19及23型。肺炎链球菌可引起
大叶肺炎,皆为
原发性,大多数见于3岁以上小儿,年长儿较多。因此时
机体防御能力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
肺叶或一个节段而不致扩散。婴幼儿时期偶可发生。气候骤变时机体
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冬春季多见,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一定关系。
症状体征
1.症状 起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
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数有上呼吸道
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
寒战,
肌肉酸痛,
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40~41℃。
呼吸急促达40~60次/分,呼气呻吟,
鼻扇,
面色潮红或
紫绀。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
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
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
颈强直等
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
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
脑水肿而发生
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
疱疹。
2.胸部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
叩诊浊音或
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日
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
管性呼吸音等。消散期可听到
湿罗音。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X线检查 早期可见
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图24-8),经治疗后逐渐消散。可见
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
胸腔积液。值得指出,在肺部体征出现之前,即可能用X线透视查出实变。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4.自然病程 大多在病程第5~10日体温骤退,可在24小时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病理生理
病理以
肺泡炎为主,很少涉及肺泡壁或
支气管壁的间质。一般多局限于一个
肺叶或其大部分,偶可同时发生于几个肺叶,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未经治疗的病肺最初显著充血,第2~3日肺泡内含纤维素
渗出物、大量
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以及大量肺炎链球菌,此时称
红色肝变期。第4~5日肺泡内充满
网状纤维素,网眼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红细胞渐消失,肺叶由红色转变为灰色,又称
灰色肝变期。以后,白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蛋白
溶解酶,使渗出物中的纤维素被溶解,是为消散期。
诊断检查
诊断
如早期缺乏
咳嗽和胸部体征,易与其它急性
热病相混。如同时有呕吐、
头痛、
谵妄或
惊厥等脑征,则应与
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及
中毒型菌痢区别,急需
X线透视以肯定诊断。有时
腹痛和呕吐很明显,特别在右
下叶发生
肺炎时,可刺激
膈肌以致在右下腹也出现腹痛,很象
急性阑尾炎。鉴别时应注意肺炎患儿的
腹部压痛不限于右下腹,
腹肌痉挛可在轻缓的压力下消失,并无深层压痛。此外,患
大叶肺炎时,体温和
白细胞总数一般均较急性阑尾炎更高。
支气管结核合并
肺段病变或
干酪性肺炎的体征与X线所见,可与
大叶肺炎相似,但发病较缓,
肺部阴影消失缓慢,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有助于
结核诊断。此外应与其它病原引起的肺炎如
肺炎杆菌肺炎、
支原体肺炎相鉴别。
实验检查
白细胞及
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9/L以上,偶达50×109~70×109/L,但也有少数病儿的白细胞总数低下,常示病情严重。作气道分泌物、血液、胸
水培养可获
肺炎链球菌。此外,可采用从血、尿标本用CIE、LA等方法检测肺炎链球菌
荚膜抗原,用
放射免疫、杀菌力试验和
ELISA等方法测定肺炎链球菌抗体作辅助诊断。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
C反应蛋白往往阳性。
治疗措施
一般疗法
可参阅
支气管肺炎治疗节。由于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菌株仍对
青霉素很敏感,一般应用
青霉素G可迅速治愈。常用剂量为5~10万u/(kg·d),或每日给60~100万u或更多,分4次
肌注或静脉
给药。
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静脉注射
红霉素100mg/(kg·d),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治疗应持续1~2周,或完全退热后3~5天。如青霉素用药后2~3日病情未见好转,应考虑偶见的抗青霉素菌株而改用其它
抗菌药物。可根据
咽拭子培养出的肺炎链球菌
敏感试验结果而改用其它药物。由于
小儿肺炎常常不能在24小时内作出特异性病原诊断,因而可使用
广谱抗生素来治疗不明
致病菌的肺炎,近年来多应用一代和二代
头孢菌素如
头孢唑啉(Cefazo1in)、
头孢噻吩(Cefalot-hin)、
头孢呋肟(Cefaroxime)等。对表现
感染性休克或
脑水肿、
脑疝的病例,应按感染性休克或
颅内高压征专章所述进行抢救。对晚期就诊者必须注意较常见的
并发症,如
脓胸、
肺脓肿、
心包炎、
心肌炎及
中毒性肝炎,而给予适当的治疗。脓胸需穿刺抽脓。肺炎链球菌并不产生真正的
外毒素,荚膜
多糖抗原也不会引起
组织坏死。因而
大叶肺炎愈后通常不会遗留
肺损伤。但是多叶肺炎遗留在肺中的
瘢痕偶可引起慢性限制性肺疾患。
西医治疗
一经诊断即应给予
抗菌药物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霉素G,用药途径及剂量视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而定:对于成年轻症患者,可用240万U/d,分3次
肌内注射,或用
普鲁卡因青霉素每12小时肌内注射6O万U。病情稍重者,宜用青霉素G 240万-480万U/d,分次
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重症及并发
脑膜炎者,可增至1000万-3000万U/d,分4次静脉滴注。对
青霉素过敏者,或耐青霉素或多重
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
呼吸氟喹诺酮类、
头孢噻肟或头抱曲松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等。
(二)支持疗法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
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防止休克。剧烈
胸痛者,可酌用少量
镇痛药,如
可待因15mg。不用
阿司匹林或其他
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扰真实热型,导致
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
失水者可输液,保持
尿比重在1.020。以下,
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中等或重症患者(
PaO2<60mmHg 或有
发绀)应给氧。若有明显
麻痹性肠梗阻或
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
胃肠减压,直至
肠蠕动恢复。烦躁不安、
谵妄、失眠者酌用地西洋5mg 或
水合氯醛1-1.5g,禁用抑制呼吸的
镇静药。
(三)并发症的处理
经
抗菌药物治疗后,
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
脓胸、心包炎或
关节炎等。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尚有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或混合细菌感染、
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
肿瘤或异物阻塞
支气管时,经治疗后肺炎虽可消散,但阻塞因素未除,肺炎可再次出现。约1O%-20%肺炎链球菌肺炎伴发
胸腔积液者,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确定其性质。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
脓胸,应积极
排脓引流。
并发症
未经适当治疗的病人可发生
肺肉质变、
机化性肺炎、急性浆液性
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脓胸、
关节炎、
脑膜炎、
心肌炎、
化脓性心包炎等。败血症病人可并发感染性休克、
DIC。抗生素治疗后并发症已少见。
预防
在某些
国家和地区,易发肺炎链球菌感染的
高危人群(包括小儿,尤其是患有
镰状细胞病的儿童最易感染)试用多价肺炎链球菌
多糖疫苗预防,认为有效。目前仍在继续研究中。
疫苗作用 我国使用的
肺炎球菌疫苗为“多价肺炎球菌疫苗”(
纽莫法23),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生产,经我国
卫生部批准在全国推行。
该疫苗是将肺炎球菌杀死,提取其
荚膜多糖制成的,接种后诱发产生抗体,有效的预防
肺炎球菌肺炎和败血症。该疫苗包含了主要引起肺炎和
败血症的23种肺炎球菌,对90%的肺炎球菌产生免疫力,故称“多价”。该疫苗经一次注射后,15天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期至少持续五年;必要时,在一次注射后第六年再注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