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
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
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近代北方民族,如
满族、蒙古、
赫哲、
鄂温克、
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
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
北亚、中
北欧及
北美的广袤地区。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萨满分为家萨满和野萨满。家萨满作为侍神者,主要负责族中的祭祀活动。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的萨满。神抓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驱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
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
满语学乌云),最后才能确定。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
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
遮脸。身穿
萨满服,腰系
腰铃,左手
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
响器的配合下,边敲
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青年满学家王松林在黑龙江
宁安地区调研考察时,发现宁安满族文化传人
傅英仁掌握大量满族萨满面具图谱。王松林的真诚、痴迷、执着打动了老人,老人拿出了100余个满族萨满面具图谱和25个满族图腾图绘,作为满族史料赠送给他。经过王松林的整理、绘制,满族萨满面具终于在2000年秋面世了,被称为二十世纪末中国
民间艺术的奇观。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
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
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
萨满教的
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
恐惧感、
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
假面舞,或称
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
贝壳制成。近世多用
高丽纸、
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满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信仰和继承着与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
萨满教。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
南宋历史文献《
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
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
多神教,
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
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
山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雨有“
雨神”,地上又有各种
动物神、植物神和
祖先神……形成普遍的
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
祖先崇拜(如
佛朵妈妈等)。在萨满举行
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
腰铃、铜镜、
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这些
满族面具,无论是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民俗价值、
文化价值都是弥足珍贵的。由于满族萨满面具是
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萨满传世珍藏,外人很难见到。
《
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记述:“乾隆八年,更名
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
扬烈舞,是为
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
文舞。”又载:“扬烈舞,用带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跃倒掷,像异兽。”文中所提“马护”既“玛虎”,亦指假面。又具《爱辉十里长江俗记》记述:玛虎之爱耍者,并非只在清宫里,满族民间旺族和大的部落早在金代就有玛虎戏。
满族面具是
满族文化的稀世珍贵遗产,它不仅为
民族学、
民俗学、
考古学、语言学、美术、戏剧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
研究方法和新的启示,并开启了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它也为旅游和民间
工艺美术提供了巨大的开发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