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目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下的一目
蚤目(Siphonaptera)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的一个目。是一类体型侧扁,以吸血为生的全变态昆虫。该目昆虫成虫一般体小(几毫米,个别可达10余毫米),光滑,黄至褐色。体肢着生向后的鬃刺或栉,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其针状具刺的口器适于穿刺动物皮肤,以利吸血,甚至起固定于动物皮内的作用。
形态特征
蚤目具有刺吸式口器且无翅,是昆虫纲中一冷较小的目,也是一个十分特化的目,俗称虼蚤或跳蚤,简称蚤。全世界已记载约2050余种,我国已记录700余种。
成虫体型微小,能爬善跳,体壁坚韧,体表多鬃毛,身体侧扁,黑棕色或黑褐色,触角棒状,口器剌吸式,无翅,后足发达,为跳跃足。
完全变态。幼虫为蠕虫型,白色或淡黄色,咀嚼式口器,取食有机物碎屑或成虫粪便。胸,腹部无足,仅尾节上有1对短小的臀足。幼虫老熟后吐丝结茧,并在其中化蛹,蛹为离蛹。
雌雄虫均吸血,耐饥饿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雌蚤需吸食正常宿主的血后,才能交尾产卵。一只雌虫能产卵数百粒,产卵期可延续数月之久。卵散产于鸟和哺乳动物的巢穴、粪堆、居室床席或地板、墙角的尘土中。幼虫活泼,生活在阴湿的地面、缝隙等处,取食成虫的粪便或宿主的皮屑等。幼虫期2-3周,3个龄期。多数种类仅成虫吸血时才到宿主身上。成虫刺叮,吸血后引起宿主剧烈瘙痒,还能传播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绦虫等多种疾病。
生活习性
该目昆虫寻找宿主,通常是在宿主栖息的洞巢内,但在宿主离弃或侯鸟迁出以及失足“异乡”的环境下,它们在短距离内依赖触觉(温暖、气流等)、嗅觉(二氧化碳、体臭等)、或视觉(掠影)接近和找到宿主。有些善跳的蚤种能直跳横跃约200倍于体长的距离。另外一些居高栖巢或特殊环境的蚤种,与其跳跃,毋宁爬行更为安全,甚至还有个别完全不能跳的蚤种。
该目昆虫经常迁移和转换宿主。宿主窜洞、散居、季节性迁徙、洞道交叉、染病死亡、互相残食、猛兽猛禽和人类的捕猎,以及蚤类自身的迁移、离尸和散布等,均为蚤类迁移和更换宿主(个体或种类)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宿主染疫死亡和蚤类的离尸活动具有人畜动物间流行病学的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相关信息
蚤目昆虫通称跳蚤,体小型,成虫体长1.0-8.0mm,雌性体型大于雄性。体侧扁,无翅。头小,与胸紧密连接。触角粗短,隐藏于头侧的沟内。口器刺吸式,具发达的下颚须及下唇须。无复眼,仅于复眼部位具若干单眼。胸部小,由可活动的3个体节构成。腹部10节,具一对不分节的尾须。成虫体和足具特化的栉和刚毛,以保护节间膜和气门,抓住毛发或羽毛,防止寄主理毛时脱落。足粗壮、特化,适于在寄主的毛发或羽毛间活动,或跳跃到别的寄主上,基节大,跗节5节,具爪。鸟体上的鸟蚤比哺乳类体上的蚤有更多更细长的刚毛。蚤目有雌雄二型现象。此外,雄性第8腹节腹板、第9腹节背板和生殖器高度特化,雌性只有第7腹节腹板显著变形;雄性头背面通常有纵沟(后头沟),头的前方后部分裂呈明显的缝线或沟,雌性头部有或无分裂;雄性触角一般长于雌性。蚤目形态上多样特化,如头、胸和腹栉的形态,外骨骼的骨化程度,刚毛的长度与数量,发育的口器,跗爪,在附器上组合的鬃,气门的特征,发育的复杂生殖器(尤其是雄性)和内部解剖特征的多样性等,均反映其符合各自寄主种类的多样性。
内部解剖特征对蚤目的系统发育研究同样重要。雌蚤具1或2个受精囊,通常认为具2个受精囊代表原始的现象;大多数蚤只有单一的受精囊,但残存着另一个受精囊退化形成的盲管。大多数科具6个直肠垫、1个具刺的前胃和l条腹神经索;但潜蚤科只有2个直肠垫,前胃无刺,神经索移位背部。
完全变态。成虫营寄生生活。卵小,椭圆形,珍珠白色至深褐色或黑色,直径0.5-1.4mm;刚从母体产出时常附有一层胶质;大部分卵产于寄主的栖息地,如窝巢内,或产在寄主逗留处。卵期通常几天。幼虫蛆形,长0.55-10.0mm。头硬化,胸部3节,无附肢,腹部10节。通常有3个龄期,成熟三龄幼虫作一丝网状茧,外表粘附碎屑物。幼虫脱皮变蛹,称为离蛹。
幼虫多营自由生活,生活在寄主的窝内或周围环境中,以动物的血粉、皮屑和排泄物为食。成虫刺入寄主毛细血管或切人组织吸血为食。雌、雄蚤吸血后卵细胞和精子才会发育。雌、雄蚤交配过程复杂:雄虫在雌虫下方,两者同一方向;雌虫基腹板的腹缘镶嵌在雄虫的后头沟内;雄虫触角从两侧扣抱雌虫腹方的基腹板,并用鞭节内侧的小吸盘吸住雌虫;雄虫尾端上翘,利用两侧的抱器紧扣抱住雌虫尾端,可动突和不动突将雌虫的第7腹节腹板扣夹,阳茎端和钩突伸人雌虫的生殖腔,通过阳茎杆输入精子到雌虫受精囊中。
蚤目包含5总科16科:蚤总科Pulicoidea(蚤科);蠕形蚤总科Vermipsylloidea(蠕形蚤科);柔蚤总科Malacopsylloidea(棒角蚤科,柔蚤科);多毛蚤总科Hystrichopsylloidea(切唇蚤科,多毛蚤科,臀蚤科,盔蚤科,栉眼蚤科,柳氏蚤科,奇蚤科);角叶蚤总科Ceratophylloidea(蝠蚤科,钩鬃蚤科,细蚤科,角叶蚤科,剑鬃蚤科)。共计2575种(含亚种),约5%寄生于鸟类,95%寄生于哺乳类,不寄生于两栖类和爬形类。
蚤目或许早在1.4亿年前就随同其寄主哺乳动物出现。然而,已知的化石记录仅有5种,其中3种产于波罗的海的琥珀中(距今4000万年至3500万年),另2种产于多米尼加的琥珀中(距今2000万年至1500万年)。化石标本中体躯上特殊的栉、刚毛和附器遗迹与现代种类相似。此外,分子和形态学研究揭示,长翅目雪蝎蛉科中的雪蝎蛉与蚤目中的雪蚤是姐妹群。有学者认为,雪蚤非真正的蚤,因其非寄生性,而与营寄生的蚤目不同。
蚤类因其寄主遍布各大动物地理区,适应了其寄主身体及生活环境,分布广泛。例如,在气温0℃以下寒冷的南极洲,一种蚤寄生在鸟类身体上和鸟窝里。多种蚤类盛兴于干燥的沙漠地区,寄生在啮齿动物体上和洞穴中。大多数蚤寄生于哺乳动物。每种蚤的延续,依赖于成功找到寄主。遇到寒冷天,蛹期会延长,或一直等待且到寄主临近,寄主走近时产生的振动会刺激蛹立即羽化为成虫。蚤的视力弱,但寄主的阴影、体温和释放的二氧化碳诱使它跳向寄主。
蚤目有6科分布在北半球(角叶蚤科、多毛蚤科、细蚤科、蠕形蚤科、切唇蚤科、钩鬃蚤科),6科分布于南半球(柔蚤科、棒角蚤科、盔蚤科、臀蚤科、剑鬃蚤科、奇蚤科),3科南、北半球均有分布(栉眼蚤科、蝠蚤科、蚤科)。
内容简介
蚤目通称跳蚤。高度特化。体型侧扁,小型,体长多为1-3毫米,棕黑色,长有许多排列规则的鬃毛,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口器刺吸式,适于穿刺吸血,或起固定作用。触角1对,粗短,位于角窝内,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时竖起和抱握雌体腹部的工具。头壮,藏于触角沟中。无翅。后足节粗大,善跳,根据体长和跳跃之比,堪称动物之最。全变态。幼虫蛆形,无足,自由生活,吐丝结茧并化蛹后,茧外粘着土粒尘屑。成虫寄生于鸟类和哺乳动物吸血,是鼠疫斑疹伤寒的传播者。成虫的寿命约自几周至年余。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的时间,视蚤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从2周、几月至1年左右。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广宿主、寡宿主和单宿主3型,绝大多数为寡宿主型。全世界已知约2300余种和亚种,我国已知519种和亚种
分类
1、根据与宿主的关系分类:可分为广宿主、寡宿主和单宿主三型。禽角头蚤、禽角叶蚤、人蚤为广宿主型,可寄生数以十、百种计的鸟兽,个别为单宿主型,绝大多数的蚤种均为寡宿主型。
2、根据对宿主吸血的频度和依附宿主身体的久暂可分为4个类型:
①巢蚤,较多时间栖息于洞巢内,要求温度较低,耐饥力较长,吸血间隔时间较久,如新蚤属、纤蚤属等。
②毛蚤,较多时间消耗于吸血,要求温度较高,耐饥力较差,吸血频率较繁,如客蚤属、鬃蚤属等。以上两型包括大多数蚤类。
③半固定蚤,雌蚤可将口器固定于宿主皮下,相当长期地吸血,随之腹部膨大产卵,经一时期可以更换部位或不同宿主,进行吸血。例如蠕形蚤属和长喙蚤属
④固定蚤,雌蚤一生只寄生一个宿主个体,具有钻入皮下的构造和功能,钻入宿主皮下后,仅在皮上留一小孔,供呼吸、排粪、产卵之用,从此持续吸血产卵,腹部呈豌豆大小,营皮下终身寄生,穿皮潜蚤和盲潜蚤等均属此型。就解剖和生理来看,巢蚤与毛蚤显示周期性的吸血消化过程,而半固定蚤和固定蚤则显示持续性的吸血消化过程。毛蚤对传播蚤媒流行病的意义较大,巢蚤对保持自然疫源性的作用较大,其余两型在流行病学上没有重要意义,但可成为人畜动物的害虫。
种属分布
该目昆虫全世界已知约2300余种和亚种,隶属于3总科、16科、250余属。中国已知519种和亚种,隶属于2总科、8科、72属。中国已知种类比1949年所知80种增加了5倍有余。在区系方面分为2界3亚界7区19亚区,以三北和西南地区较多。迄今约有258种和亚种为我国所独有,这表明高度的地方性。
该目昆虫地理分布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地理分布,在食虫目翼手目、兔形目、啮齿目、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鸟纲等温血动物身上常有蚤类寄生,而寄生于啮齿目的较多。地方性种类广见于南、北极、温带地区、青藏高原、阿拉伯沙漠以及热带雨林,其中有些蚤种已随人畜家禽和家栖鼠类的活动而广布于全世界。
危害
该目是医学、兽医昆虫学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医学上的重要性表现两个方面:首先是直接的侵袭,蚤类于人畜家禽寄生吸血后,其涎液可导致皮炎、奇痒或变态反应,影响生活甚至生命安全。例如,热带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穿皮潜蚤雌虫主要由土面钻入人畜足趾皮下寄生,而由皮肤伤口引起继发性感染以至死亡。长期大量寄生猫狗的栉首蚤、寄生绵羊、牛类的蠕形蚤和长喙蚤以及寄生鸡的禽角头蚤,都是世界著名的害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蚤类可直接传播蚤媒病,特别是腺鼠疫。欧洲中世纪曾因鼠疫流行而夺去1/4人口的生命。世界不少地区仍然存在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全世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近200种和亚种,中国已知36种和亚种,在这些疫源地仍须采取监测措施。此外,蚤类,特别是印鼠客蚤,还是鼠源性斑疹伤寒的主要媒介。在啮齿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蚤类保持和传播土拉伦菌病和俄国春夏型脑炎。欧洲兔蚤传播兔粘性肿瘤病毒,在英国曾引起养兔场的灾难。
大洋洲由于传入的欧洲穴兔猖獗成灾,曾有意地利用欧洲兔蚤进行生物学灭兔。很早以前有人发现蚤类是犬绦虫宿主,蚤类在犬猫间、偶尔在儿童间传播,造成绦虫病
分类进化
蚤目的祖先可能发源于长翅目,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前胃内壁有刺、腹方神经索都表现性别二态现象(雄虫多一神经结)、6个直肠腺、卵巢简单、精子构造同属一型——具一活动的鞭毛或尾,缺乏九小管的外环。长翅目中的雪蝎蛉属分泌节肢动物蛋白的构造和方式与蚤目相似。雪蝎蛉翅退化;幼虫基本营地表生活,看来实非偶然。大洋洲曾发现2亿年前的化石蚤,另2个欧洲化石蚤(渐新世)则被认为与“近代”蚤相似。
蚤目内部的进化缺乏古生物的资料,只能根据系统发育材料和寄生虫的一般进化规律,了解一些情况。从寄生方式来看,可能是从巢蚤向毛蚤→半固定蚤→固定蚤发展,也就是从周期性吸血消化向持续性吸血消化发展,从独立于宿主的繁殖向全受宿主繁殖的控制发展。从宿主动物来看,显然是先寄生于兽类,特别是洞居的啮齿类,至“近代”则发展到鸟类寄生,或由寄生洞居兽类逐步发展到寄生裸露的兽类。随着寄生方式或寄生宿主的演变,势必带来形态上的改变,例如从体外寄生的多鬃(栉、刺)向皮下寄生的少鬃发展;又如寄生有蹄类就导致口器的长度和分节的增加等。
总之,只有从体外寄生向皮下寄生才能保证无限丰富的血源供应,有利于增加产卵和繁衍种族。特化最高的潜蚤属即其代表。
蚤目 Siphonaptera分类
盔冠蚤科 Stephanocircidae
蝠蚤科 Ischnopsyllidae
多毛叉科(列毛蚤科) Dolichopsyllidae
盲蚤科 Hystrichopsyllidae
蚤科 Pulicidae
缩胸蚤科 Hectopsyllidae
潜蚤科 Tungidae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5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