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是一种
书法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
楷书的基础上发展
起源的,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
字体,是为了弥补
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的。“行”是“
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
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
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
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
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
艺术性高,但是
实用性显得
相对不足。
书写起源
一、据
张怀瓘《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
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字体。清
宋曹云:“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 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务须结字小疏,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风骨洒落。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 有馀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
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 迟则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失势。”
二、据
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云:“
锺繇书有
三体:一曰铭石之书,
最妙者也;二曰
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
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由是而知行书亦称行押书,起初当由画行签押发展而来。相闻者,系指笔札函牍之类。
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
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变出(章)
草书——由“正体字”中派生出别支来。桓灵朝的“
正体字”除了
隶书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们又认为行书就是“八分楷法”的别支。其实它也是同其他
书体一样最初的创始还是一般的
群众书写者,只要把八分书写得同其他书法流走一些而去其
隶体波势,就变成行书了,在汉末一般出土的
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
应用。直至晋朝
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
艺术性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
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北京大学教授、
引碑入草开创者
李志敏评价:“
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南宋姜夔《
续书谱·行书》曰:“尝夷考魏、晋行书,自有一体,与
草书不同。大率变真,以便于挥运而已。草出于章,‘行出于真,虽曰行书,各有定体,纵复晋代诸贤,亦苦不相远。’《
兰亭序》及右军诸帖第一,
谢安石、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之可观者。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稼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
按语:行书结字必须具之动势。方法一,加大横、竖画的倾斜度,增强整个字的动势;二把方形的字倾斜成斜边形,从险势中增强字的动势;三采用倚正相依手法,使字体活泼稳定又不东倒西歪;四采用虚实对比手法,使字体取得动而平衡的要求。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虚实、粗细、枯润变化及其用笔特点,这样写出来的行书自然会有动势。同时由于行书运笔的节奏比较快,所以要特别注意笔调的沉着功夫,要纵得出,擒得定,拓得开,留得住。切忌流滑而犯尖薄虚浮之病,特别是写长撇、悬针等出锋之笔,收
笔时要
尖锐饱满,富有
力度和余势,不可势尽力竭,打头鼠尾满纸皆是,作虚尖飘忽之状。
书写发展
行书是介于
楷书与
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于
东汉末年。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
卫恒《
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
刘德升。”唐代
张怀瓘《
书断》记载:“行书者,
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张怀瓘在其《
书议》又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明代丰坊在《
书诀》中则有更为形象的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正因其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的特有艺术表现力和宽广的实用性,从产生起便受到欢迎,广泛传播。行书历经魏晋的黄金期、唐代的发展期后,在宋代达到了新的
高峰,于各种书体中逐渐占居主流地位。纵观漫长的书史,
篆书、
隶书、
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显学。历代书法大家共同书写了行书发展辉煌灿烂的历史。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
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的《
兰亭序》,
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
寒食帖》,
王珣创作了《
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
鸭头丸帖》等。这些照亮书法艺术星空的经典之作,是历经漫长岁月淘洗留下的艺术精髓,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审美领域的独特贡献。
布局谋篇
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形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调整轻重
“险中求平”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左右挥洒
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它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
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上下贯穿
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力求和谐
以上四点是行书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体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
书写特点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
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
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行书是
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
楷书与行书书写时,
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
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学习要点
学习行书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一、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我给大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再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时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
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
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二、认真的临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
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
卢中南、丁永康、吴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练习硬笔字,对学习书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补。毛笔字是精雕细刻,硬笔字是反复琢磨,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非常有益于加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
三、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我们起点书画班牌匾的书写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爱好和我差不多。他练字的方法就是读帖,很少临帖,写起字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本来是写隶书的,但是行书也非常优秀。学书法有从楷书入手的,也有从
隶书入手的,写隶书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书常常写不好,而田先生的行书,却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风范。据他自己讲,他的方法就是读帖。
四、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之间,只要你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到别人写的好字,学会了,就成了你的字。
创作要求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
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摹,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摹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
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
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代表人物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的《
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
颜真卿所书《
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
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
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
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还有如宋代
苏轼、
黄庭坚、米芾,
蔡襄,元代的赵孟頫、
鲜于枢、康里
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
董其昌、
李待问、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近现代的
于右任、
启功、
李志敏、
沙孟海、
张辛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天下三大行书,因为有
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
寒食帖》与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唐代
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
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
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
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