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里
语素、词组合的次序。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
修饰语与
中心语的排列顺序,修饰语之间的排列顺序。解释
语序构成
主词、
受词、动词的排列方法一共有六种,以下以S代表主词(主语)、V代表动词(谓语)、O代表受词(宾语),依照最常使用的语序到最少使用的排列:
SOV─像日语、韩语、藏语、土耳其语、
巴斯克语、
波斯语、
巴利语等,
人造语言逻辑语使用SOV语序也是可被接受的用法,纵然在
逻辑语中,SVO语序比较常用,详情请见逻辑语文法;在汉语中也有这样的语序(如
“把”字句);另外
拉丁语这个基本上语序自由的语言也最常用这种顺序,纵然六种语序皆可,德语、
荷兰语以SOV做为次要语序(用于
子句从句当中),而法语、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等在受词为代名词时也使用SOV语序。值得注意的是,学语中的幼儿,在三岁前都是用SOV,而全球的
手语都不约而同地是采用SOV的。
SVO─像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汉语、
越南语、
马来语及
印尼语、
爪哇语、
斯瓦希里语、
基切语、人造语言世界语、逻辑语等,以及许多种类的
克里奥尔语(如托克皮辛语)
VOS─像
斐济语、
马达加斯加语、古爪哇语、索西语(玛雅索西族语言)等
OSV─像Xavante语,萨丁尼亚人讲意大利语时经常使用此语序,英语(尤其电影《星际大战》角色
尤达讲的英语更是如此)、汉语(主要和话题优先有关)和人造语言
克林贡语有时也使用此语序。汉语的
被动式为此种语序。
OVS─像Hixkaryana语,人造语言克林贡语等,这种语序最少被人类
自然语言所使用,许多SVO语序语言的
被动式即为OVS(但汉语例外)。德语和
荷兰语在
主句只有一个动词时其语序可视为SVO,但是在主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或者是从句时为SOV,关于这两种语言的语法请参见
动词第二顺位。
使用SOV语序和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所有语言比例的75%以上(根据日语版
维基百科,使用SOV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45%,使用SV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35%,使用VSO语序的语言占了全球语言的18%)。
中心词位置
SOV语序(和其他语序为宾语先于谓语的语言)语言倾向于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此类顺序称之为中心语后置;VSO语序(和其他语序为谓语先于宾语的语言)语言则正好相反,倾向于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后面,此类顺序称之为中心语前置。对于SVO语序的语言而言,中心语后置和中心语前置的安排都是常见的。
日语(SOV语序,中心语后置):黑い猫
英语(SVO语序,中心语后置):The black cat
法语(SVO语序,中心语前置):Le chat noir
文言文语序
古汉语的语序和
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但是在
古代汉语中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宾语前置、谓语后置和
定语后置等。
宾语前置
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
谓语动词之前。
例: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
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元年》)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战国策·齐策》
曰:“奚冠?”曰:“冠素。”(《
孟子·滕文公上》)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如果动词前有
能愿动词,
疑问代词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疑问代词作
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
这种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格式,一直为后来写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
岳阳楼记》)
(二)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这种句式需要同时具有两个条件: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2、宾语必须是代词。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韩非子·外储说下》)
愿,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滕文公上》)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舜丧于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礼记·檀弓上》)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如果动词前有能愿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能愿动词之前。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
魏风·硕鼠》)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要求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严格,因而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代词宾语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汉语中两种格式都有出现。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王风·黍离》)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汉果不击我。(《汉书·赵充国传》)
汉代以后后置现象逐渐多了起来,但后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
宾语前置的情况,例:每自比于
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三)宾语用代词
复指: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使宾语前置以后,还可以借助
指示代词“是、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句子格式为:宾语 + 是(之)+
谓语动词。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
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
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晋语》)
宾语用代词复指的格式中,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唯(惟)”,形成“为……是(之)……”的固定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很明显。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
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列子·汤问》)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由
疑问代词“何”作定语的定中结构短语,那么复指的
指示代词一般用“之”。例:苟得闻子大夫
之言,何后之有?(《
国语·越语》)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更法》)
如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有两种方法:1、沿用原来格式,复指的代词只用“之”。例: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新语·资质》)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不用复
指代词,直接把代词“是”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
周南·葛覃》)
尔贡
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除了以上三种情况外,古代汉语中再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尤其是介词“以”的宾语。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论语·为政》)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军喊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
项羽本纪》)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孟子·离娄上》)
若晋军朝以入,则
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
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李斯《谏逐客疏》)
除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而使之前置以外,其他一些介词有时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
邶风·日月》)
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此外,还有一种
宾语前置的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它代词不多见,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转·齐桓公伐楚》)
谓语前置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现代汉语的常规句式,但在古代汉语中有
谓语前置的现象,主要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一)表示感叹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
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
(二)表示疑问语气。例: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
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2.用之。“中心词+之+
后置定语”的形式。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
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
石钟山记》)等。
状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
状语后置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语序。状语后置的情况:
1、含有介词“于”的
介宾短语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含有介词“以”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
项羽本纪》)
3、含有介词“乎”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例:生乎吾前,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
师说》)
4、还有的句子省略了介词并且把状语后置;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Q&A
一、 如何理解语法的抽象性、
生成性?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有语法的,哪怕是最原始的语言也是如此,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法具有抽象性和生成性两种最基本的特征。
抽象性是语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从成千上万个具体的个别的句法结构中可以归纳出一些
语法规则出来。例如:
“一张纸/两支笔/三匹马/四碗饭/五辆公共汽车……”可以归纳出“数词+量词+名词”组合成的偏正关系的规则。各种语法规则的聚合就形成了语法。因此,语法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抽象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法规则就象是
数学公式,公式的数目是有限的,但是当填入不同的数字时,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来。因此,词语必须一个一个地学习,而语法规则却可以一套一套地学习。
抽象的语法规则表现在人们说话的话语中,储存在人们的大脑里,它是
客观存在的。
生成性是语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数合法的句子来。这就表现为语法无限的生成性。语法规则的生成性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组合关系”和“
聚合关系”。
语言有
自然属性,也有
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是它的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的集中表现就是它的民族性。
汉语语法不
象印欧语那样,有明显的形态变化,但是汉语不是没有语法,而是比较隐蔽。
印欧语的语法就好像一条基本上在地面上流着的明河,人们可以一目了然;汉语语法却不然,它就象一条基本上在底下流着的
暗河,虽然有时候也会冒出几个
泉眼,有时候也会有一小段明河,但是总的来讲,它是相当隐蔽的。所以我们要用更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它、发现它。
递归,是从数学中借来的术语,语法上的“
递归性”是指各种语法结构的关系是有限的,但是在
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可以反复无限地使用这些有限的规则。例如:名词前边加定语构成
偏正结构,再以偏正结构作中心语(即替换中心名词)前边加定语,构成扩展的偏正结构。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制的替换扩展下去,句法结构因此由简单变得复杂,以满足表达的需要。例如:他去。
我同意他去。
小张听说我同意他去。
四、 什么叫“组合关系”?什么叫“聚合关系”?试举例说明。
词语跟词语发生横向的
结构关系,这就叫做“组合关系”。例如:我读书/他看报/。其中“读”和“书”;“看”和“报”之间是述宾的
组合关系;“我”和“读书”;“他”和“看报”之间是主谓的组合关系。按照这样的组合关系还可以造出很多类似的结构来。
可以相互替换的词语
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做“
聚合关系”。例如上面的句子中“我”和“他”之间是聚合关系;“读”和“看”、“书”和“报”之间也是聚合关系。
五、 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
语法关系、表现
语法意义的
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
词序变化、
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
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
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
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 语词类跟
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
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
联合 哥哥弟弟 兄弟 团结,团结,在团结。
偏正 牛皮箱子 皮箱 伟大的人民!
述宾 管理家务 管家 欢迎新同学。
述补 说得明白 说明 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 年纪轻 年轻 我们上课。
六、
请以“不怕辣”、“
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
述宾结构、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
否定词“不”的
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辣不怕”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七、 有人说,汉语没有语法只有修辞,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这种说法不正确。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法构造。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所以它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语法。它的语法构造比之
印欧语来讲,显得更加隐蔽,更加难于把握。任何一种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又是不可能没有修辞的,所以有修辞也是我们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
八、有人认为: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谈谈你的看法。
由于印欧语是有形态变化的,如有表示数、格、时、体、态、性等的形态,因此印欧语有明显的以形统意的特点,强调语法成分的形式分布。看到了
语法形式,就可以说明语法关系。而汉语的语法没有明显的形式标志,于是在汉语的语流中,语言单位、成分之间结合往往显得比较松散,移动自由,往往以意治形,即所谓的
意合法。比如:“木头桌子”可以是偏正结构,也可以是联合结构,其中没有形式标志,需凭
上下文来判断语义。又比如汉语
主谓结构比较松散,主谓之间可以停顿,主语也可以省略。“我没有看第一本”“第一本我没有看”“我第一本没有看”三句话四块语言单位在不影响语义表达的情况下排列显得松散自由。但实际上表意还是不同的。
九、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流行说法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在
印欧语的立场上,拿印欧语来看汉语,这样就不免得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表现形式,特点也是和其他语言比较得来的,还有许多语言没有研究,所以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如果站在我们的立场上也可说印欧语缺乏语序、虚词等的说法。这种表达显然是不合适的。
例如汉语有特殊的
助词系统,如体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吗、啊)都是英语没有的。汉语较少形态变化,所以往往靠严格的语序和虚词来表现
语法意义。比如在短语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名词
中心语在后,语序表示意义。“树叶绿”是
主谓结构,“绿树叶”是偏正结构,意思不同。一些虚词表示主从关系,如“的、地、得”;一些虚词表示
并列关系,如“和、同、也”。它们成为短语的结构标志,具有重要的
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