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失衡
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含义
货币失衡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Md≠Ms。
类型
货币失衡主要有两大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
总量性货币失衡
总量性货币失衡是指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状态。这里也有两种情况: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小,或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前一种货币供给不足的情况很少出现,即使出现也容易恢复,经常出现的是后一种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货币失衡。造成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原因很多,例如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以融通财政赤字,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适当的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等,其后果之一就是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货币失衡
结构性货币失衡是另一大类货币失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指在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结构性货币失衡往往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经济运行中的部分商品、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又求过于供。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结构性货币失衡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而经济结构的刚性往往又使其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总量性货币失衡与结构性货币失衡的关系
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关系,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往往是两者相互交织、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以至于难以分辨。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过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
原因
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如下:
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扩大后货币供给没跟上;货币供给正常状态下,央行收紧银根;经济危机时,信用失常,货币需求急剧膨胀,而央行货币供给没有跟上。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财政赤字面向中央银行透支;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扩张性货币政策过度;经济落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条件的相对恶化和国际收支失衡,在出口换汇无法满足时,由于汇市崩市、本币大幅贬值造成货币供给量急剧增长。
结构性失衡是指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不一致。
实现条件
均衡的利率水平
所谓均衡的利率水平是指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均衡利率是货币均衡的重要条件。
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同样的道理,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货币供求,使其处于均衡状态。例如,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适当提高利率水平,可减少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适当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并增加国民收入。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均衡的国民收支
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经过企业的初次分配之后,还要经过财政和银行的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消费基金。只要这两部分基金形成的国民支出与同期国民收入均衡,货币供求就处于均衡状态。
解决政策
1.加强汇率弹性,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摆脱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地大量增发基础货币,避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加快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放宽对企业和个人外汇交易需求的限制,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适当减少美元成分,增加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比重,将未来以市场为基础的均衡汇率与世界多元化经济体联系在一起。
2.加强对外资流入资产市场的监测和管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切实贯彻执行规范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打击房地产投机和炒作的力度,防止房地产价格的反弹和泡沫的滋长。同时,在加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外资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和监测,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体系。严格限制短期投机性资金的流入,对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等行业的投机行为课以高额交易税,以挤压投机获利空间。
3.高度关注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要高度关注我国经济不断积累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 科学 分析CPI指数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大宗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情况,跟踪监测资产价格消费价格的传递,在货币调控中处理好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造成不良 影响 。
4.合理估计资本外流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步消除,国外资金可能获利撤出国内市场,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在加强对国外投机资金流入资产市场管理的同时,逐步增强外汇储备的稳定性,适当控制债务性外汇储备,提高债权性外汇储备的比重,避免未来资本外流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政策效果
汇率变动的效果看,尽管人民币处在一个不断的升值过程之中,而且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汇率创新高,但贸易顺差不减反增,汇率对抑制贸易顺差增加的作用十分有限。道理很简单: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动,主要受制于出口商品的结构和价格、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相形之下,汇率只是一个影响不甚重要的变量指标。
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看,中国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则连续多次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拉大,这实际上起到了刺激“热钱”进入的效果。而且,由于提高利率会进一步吸引“热钱”进入,客观上增大了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使得央行在利率政策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两难境地。
至于“对冲”操作的政策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其一,如果说前几种政策调节是事前调节的话,“对冲”操作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后调控,即在巨额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已经形成后采取的调控措施,其旨在弱化外部失衡的消极后果,对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是力所不及的。其二,这是一种缺乏主动性的被动调控。央行“对冲”操作时间的把握和“对冲”操作规模的确定,都以顺差结汇的时间和数量为依据,这限制了央行政策调控的空间,使央行的政策操作处实际上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其三,这是一种成本较高且具有“互逆效应”的调控。作为央行“对冲”操作筹码的央行票据发行成本,每年都以百亿元人民币计。或许更令人忧虑的,是“对冲”本身具有的“互逆效应”,使“对冲”的客观效果与政策调控者的预想反差很大,甚至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比如,“对冲”规模的持续扩大,会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进而推高利率总水平,而在人民币存在很强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又会刺激海外“热钱”大量流入,引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加剧外部失衡,从而使“对冲”效果与央行的调控初衷截然相反。
为什么货币政策对缓解外部失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为己任,作用范围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直接调控对象是商业银行一类的金融机构,其主要影响金融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而巨额贸易顺差生成于实体经济部门,现有的缓解外部失衡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对出口企业的行为并不能施加有效的影响。于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调控效果被打折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6:54
目录
概述
含义
类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