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志·蜀志·
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晋高祖司马懿(179-251年),字
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
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
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
屯田、修水利等经济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
首阳山。谥号“
宣文”;次子
司马昭封
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
宣王;
司马炎称帝后,
追谥司马懿为
宣皇帝,
庙号高祖。
宋高祖,即
宋武帝刘裕(363~422),汉族,
南朝宋开国皇帝,楚元王
刘交之后裔。字德舆,小名
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在位三年。曾祖刘混东晋时渡江侨居京口,父
刘翘曾为郡功曹,早亡。刘裕少贫困,以
樵渔及贩履为生,曾为北府兵将领
孙无终冠军府司马。
隆安三年(399)任前将军
刘牢之参军,随从镇压
孙恩起义,累官
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桓玄依仗父祖世资,谋夺朝政,以讨
司马道子、
元显为名,入建康自立为
楚王,并翦除
北府兵旧将领刘牢之等,提拔
刘裕使镇压东南沿海的孙恩余众。刘裕对桓玄外示恭顺,内则团结北府将士伺机反抗。桓玄逼安帝退位后,刘裕于元兴三年(404)与
刘毅、
何无忌、
檀凭之等二十七人自京口起兵,杀镇京口的
桓修,次年击溃桓玄。桓玄挟安帝退往江陵(今属湖北),后为刘毅所统率的北府兵击垮,安帝回建康复位。刘裕以平乱功,加侍中,进号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京口。
义熙四年(408),以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入京辅政,独揽朝权。此时,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
南燕政权乘东晋衰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义熙五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
刘裕兴兵北伐。四月,率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岘(今山东沂水北
穆陵关),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追获
慕容超,斩首建康。七年,镇压
卢循起义军。八年,消灭“不能居下,终为异端”的
刘毅,以及可能形成威胁的
诸葛长民、晋朝宗室
司马休之等,清除异己势力,巩固了后方。九年,西攻
谯纵,收复巴蜀。十二年,后秦主
姚兴病卒,子
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刘裕乘机率大军分兵四路北伐后秦,进攻关洛。途经黄河,击败北魏军,翌年进克洛阳,至潼关,命大将王镇恶直趋长安,姚泓投降,后秦亡。晋军收复长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达百年的汉族百姓纷纷向往。这时因留在朝廷坐镇的尚书左仆射
刘穆之病故,刘裕怕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刘义真镇长安,
王修、
王镇恶等率兵万余辅佐,自己仓猝返回建康。长安留守军内讧,夏主
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
刘义真虽被迫撤出长安,但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
青州已为南朝版图,
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
祖逖、
桓温、
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刘裕南返后,加相国宋公
九锡之命。安帝死,恭帝即位,征其入辅,封为宋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他在称帝前后,注意节俭,整顿东晋朝纲弛紊的局面,抑制豪强,杀奴客纵横的京口
刁逵,把刁氏成万顷土地和大量家财分给贫民;以后又杀隐匿人口的
余姚大族虞亮,以图限制兼并。废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赈百姓,禁止豪强封固山泽,继续依界土断,将定居在江南的北方侨人编户纳税服役,精简了
侨州郡县。还减轻刑罚,亲自听讼,兴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江南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为元嘉年间(424~453)“氓庶繁息,余粮栖亩”的状况奠定了基础。
陈高祖,即
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年),字
兴国,汉族,
南朝陈吴兴下若里(浙江省
湖州市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初仕梁,曾辅佐
王僧辩讨平
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年),杀僧辩,立
梁敬帝,自为
相国,封
陈王。败
北齐,排僧辩馀党,受百姓所拥戴。后受禅称帝,国号陈,都
建康,在位三年,谥武皇帝,
庙号高祖。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
陈朝的开国皇帝,志度弘远,恭俭勤劳。
隋高祖,即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汉族。隋朝
开国皇帝,其父(
隋太祖武元皇帝)
杨忠是
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
北周武帝时官至
柱国大将军,封为
隋国公,
杨坚袭父爵。
初唐的
李延寿在
《北史》中赞美隋文帝:“
皇考美
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唐高祖李渊(618-626年) ,汉族,字叔德,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
秦安县北)人。唐朝
开国皇帝。受北周
唐国公爵号,后为
隋炀帝太原留守,兼领
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趁军阀混战时叛乱起兵于太原,定鼎关中建唐,又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后来,其次子
李世民一手导演了
夺嫡的“
玄武门之变”,被迫传位于李世民,被尊为
太上皇。
贞观九年
崩,死后
庙号为“(大唐)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