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鲫鱼
鲫鱼红黄色变种
黄鲫俗名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鳓、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茫口、簿鲫、薄口、油扣、烤子鱼。属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 。分布干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
近亲种类
红黄鲫鱼是鲫鱼红黄色变种,又名金鲫鱼红鲫鱼,金凫鱼在古代文献中有金鲫、赤鲋、金银鱼、赤鳞鱼、朱衣鲋、绯鲋、朱鲋、文鱼等多种名称,对其色彩有桔红、橙红、金红、红黄、浅红、粉红、金黄、橘红等不同的描述。
野生红黄鲫鱼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在《述异记》、《高僧传·释昙霁传》、《丛林记拾》、《事物原令》、《冷斋夜话》、《方舆胜览》、《鼠璞》、《咸淳临安志》、《嘉禾百咏·月波楼》、《至元嘉禾志》、《六和寺诗》、《两宋名贤小集》、《东坡志林》、《景定建康志》、《桯史》、《赤城志》、《宋史》、《陵阳集》、《二如亭群芳谱》、《江湖小集》、《涧泉集》、《伯牙琴》、《南湖集》、《东南纪闻》、《能改斋漫录》、《梦粱录》、《游宦纪闻》、《武林旧事》、《昌化县志》《钱塘县志》、《臞轩集》、《朱砂鱼谱》、《东坡七集·东坡集》、《陕西通志》、《浙江通志》、《本草纲目》、《春明梦馀录》、《物理小识》、《三才藻异》等均有记载。
鲫鱼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颜色都是灰色,它是由存在于鲫鱼体内的黑灰、红黄色素体以及淡蓝反光质综合而成,由于受外界环境和其它因素影响,各种色素的比例出现变化而呈现出银灰、黑灰、青灰、棕黄、青褐等不同的颜色,鲫鱼有时也会呈现出金黄色或橘红色,这是由于其体内黑灰色素消失,红黄色素体增加的缘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遗传学奠基人、著名动物学家陈桢在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曾经亲眼目睹过一尾在河中捕获的野生红黄鲫鱼。
生物学特性
栖息于水深4-13米以内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适温5-28度,肉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产卵期南海2-4月,东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
经济价值
黄鲫可鲜销、制咸鱼干或鱼粉。产量较大,其个体小而肉薄,味鲜美,但刺多,含脂肪高,鲜食以干炸或干煎食用最佳,且宜于加工成干制品,在春季的晒干品为白色,秋季的晒干制品呈淡黄色。其咸干品的回食用方法也多以油煎或火烤,所以南方各地又称黄鲫为烤子鱼。 医学认为,黄鲫性味甘、温。能利水消肿、益气健脾,解毒,下乳。适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乏力,呕吐或腹泻;脾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虚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疮出血,臃肿,溃疡等。
本草纲目》载:“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肿:炙油涂,主妇人阴疳诸疮,杀虫止痛;酿五倍子煅研,治下血;酿茗叶煨服,治消渴;酿胡蒜煨研饮服,治膈气。”鱼类鱼在寒风萧萧、冷气袭人的冬季,黄鲫肉肥籽多,味尤鲜美,故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中国古医籍《本草经疏》也对鲫鱼有极高评价:“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黄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常食,益体补人。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维生素A、B族维生素、尼克酸等。据测定,每百克黑鲫鱼中,含蛋白质高达20克,仅次于对虾;含脂肪达7克。 据行家讲,黄鲫下锅前,人们往往忘不了刮鳞抠鳃、剖腹去脏,却很少有去掉其咽喉齿(位于鳃后咽喉部的牙齿)的,这样做出的鲫鱼尤其是清炖、红烧时,其汤汁味道就欠佳,且有的泥味较重。故黄鲫下锅前最好是去掉其咽喉齿
营养价值
黄鲫营养价值丰富,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1、黄鲫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经常食用;
2、黄鲫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黄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3、黄鲫肉嫩味鲜,可做粥、做汤、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适于做汤,黄鲫汤不但味香汤鲜,而且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虚弱者食用,也特别适合产妇食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浮肿之人食用;适宜孕妇产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适宜脾胃虚弱,饮食不香之人食用;适宜小儿麻疹初期,或麻疹透发不快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
黄鲫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参、蜂蜜、猪肝、鸡肉、野鸡肉、鹿肉,以及中药麦冬、厚朴一同食用。吃鱼前后忌喝茶。
烹饪
(一)黄鲫汤 做黄鲫汤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火候的把握。步骤如下:
1、买新鲜现杀的黄鲫两条,个头要适中。洗的时候要把鱼鳞全部弄干净,鱼肚里也要洗净,免得汤有腥味。
2、洗好后,在鱼身上涂抹适当食盐,腌放十分钟;准备好香葱三根,洗净,打结备用;
3、切好姜片若干(根据鱼的大小和量);均匀涂抹姜汁于锅内(防止鱼皮粘锅),倒入色拉油,点火;
4、油不宜太热,将火旋小,轻轻放鱼入锅,同时放入姜片,把火调大;煎至鱼皮微露金黄色,将鱼轻轻翻身,直至也微呈金黄色;煎的过程中,注意转动锅,使鱼均匀煎透;
5、把火调小,加冷水至淹没鱼为止,放入备好的葱结,开大火,煮沸;把鱼翻身,再煮五分钟,放入适量的盐,继续煮,直至汤呈现奶白色;加味精,煮两分钟。
6、同时准备好吃鱼的料:蘸鱼的陈醋少许倒入碗中,放少许盐,糖,味精,搅拌均匀。将鱼单独盛在大碗里,鲫鱼汤盛在汤碗里;鱼蘸着料吃,汤即喝。
(二)、黄鲫豆腐汤做法
【原料】
鲫鱼1条(约300g以上为好),内脂豆腐一盒(约300g以上)
调味料
黄酒,葱、姜,精盐,味精,食用油
准备工作:
将鲫鱼洗净,沥干(这样在用油煎的时候,油不会溅得很厉害),鲫鱼身上不要划刀,不然鱼刺划断,吃起来更麻烦了。豆腐在盒内时用小刀划成小块(大小视自己喜好),生姜切成细粒,葱切葱花.
鲫鱼豆腐汤烧的步骤:
锅里倒下油烧至七八分热,放下鱼煎至两面都微黄时,在鱼的两边放下姜粒,使姜粒在余油里略炸片刻,即倒黄酒于鱼身,再放清水(水的多少视自己的喜好,一般放的水是自己食用汤的一倍半),加盖煮沸后用中小火烧鱼汤呈乳白色(共约7-8分钟),开盖放盐,放豆腐.再烧片刻(约5分钟),放葱花,味精装碗就成了。
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黄鲫要获得高产效益,养殖技术是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分辨鱼种优劣 养殖户在购买黄鲫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黄鲫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伪劣,避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二、设计好鱼种放养密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 1.用池塘培育黄鲫鱼种,每亩放养黄鲫夏花0.8—1.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g的目的。 2.进行黄鲫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g时,每亩放养黄鲫鱼种1500---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g。 三、确定搭配品种
培育大规格黄种不要配搭草鱼和鲫鱼,而应选择鱼和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四、鱼种驯化 1.培育鱼种阶段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
2.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黄鲫摄食面积和数量。
3.密度对驯化的影响。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要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 4.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
5.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6.驯化时管理人员需要耐心认真。
五、饲料粒径和投饲率
1.黄鲫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就小不就大”。一般黄鲫规格在10g/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mm;lO---30g/尾时选1.5mm;75—100g/尾时选2.0mm;150--300g/尾时选2.4mm;300g每尾以上时选3.2mm。
2.鱼的摄食能力受到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故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而不应该一成不变。
六、鱼病防治 黄鲫的抗病能力虽强,但近年来仍发现了黄鲫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黄鲫大量死亡。严重患病黄鲫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七、预防方法
①在黄鲫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lppm。
②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黄鲫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一lOmL。
参考资料
新县野生红黄鲫鱼.信仰农业信息网.2010-09-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30 16:56
目录
概述
近亲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