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
鼎的结构
三足鼎,是指鼎的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基本信息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 .青铜铸的铜鼎
历史典故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周武王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子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子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分类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 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青瓷三足鼎
鼎作为古代象征这权力的艺术文物,流传至今的仍然完整保护好的鼎已经不多了,这其中具有文化气息的青瓷鼎更是百里挑一。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的铜鼎。青铜器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后朝历代基本都有仿造青铜器的作品诞生,特别是在唐宋以后直至清末,从三足鼎演变而来的三组香炉备受人们喜爱。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款三足鼎,是比较早期的一件作品:青瓷三足鼎。青瓷是中国最早起源的瓷器种类,从商周起源直至唐宋间才陨落,烧造时间持续了一千多年,更不乏精品。虽然这件藏品算不上青瓷的精品之作,但其完整的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此类作品应该算是当时人们家中的必备之品。此鼎直径16.5cm,高16cm,应属于日常用器。胎体施釉较薄,晶莹润透,鼎盖保存完整,鼎身饰以弦纹,简单朴素,是难得一见之珍品
现代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鼎:一般为圆腹,立耳,三足,少数为方形,四足,鼎耳可以穿杠或搭钩。 鼎原系人类创造的一种烹饪器,是用来煮肉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有河北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钵形鼎,盆形鼎,其时代为公元前五六千年。奴隶社会鼎成为最重要的礼器,不同的鼎有不同的用场,从而形成了一套用鼎制度。鼎有三类:一是镬鼎,系用以煮牲及鱼,腊的大鼎。著名的司母戊鼎便是镬鼎的代表。第二类鼎是设食鼎,说曰正鼎,有的学者命名为升鼎,其主要功能用,是盛放镬鼎煮熟的肉食。第三类鼎是羞鼎,又称陪鼎。它是用牲及禽兽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镬肉及盛到正鼎内的肉是无滋味的,所以食用时还需要以羞鼎内的羞味调和裹汁。统治者地位越高,用鼎规格就越高。在鼎的形制方面,晚商周初大体近似。西周晚期至春秋,多为圆底、附耳、蹄足。晋国率先创制新款式的铜器。春秋晚期鼎式的多样化。战国中期以后,普遍兴用素面附耳鼎,直至秦汉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
参考资料
青瓷三足鼎.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8:57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历史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