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
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
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
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
阴阳五行学说,
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五运六气学说,
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及
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
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
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发展历程
古代中医
中医产生于
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
分科,已经采用“
四诊”,治疗法有砭石、
针刺、
汤药、艾灸、导引、
布气、
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
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
医工”,金针,
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他已经对“
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
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
外科手术和
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
五禽戏”[6]。唐代
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
高丽、日本、
中亚、
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
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
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
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
成书的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
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
许浚撰写了《
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
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
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
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
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
非典”以来,
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
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
手术后疼痛、怀孕期
反胃、
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
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
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
头痛,
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7]。
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
有效性得到了科学
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8]。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
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中医进程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1996年起),古典中医基础理论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中医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气概念混合统一的气集合,分形经络,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中医
哲学观的新创造,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开创等。
现代化中医又指较
不发达社会或学科通过
社会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思想的、理论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和传递。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中医与西医的距离拉近,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中医现代化从历史上来讲,它主要指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一种倾向以
西欧及
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因此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一般而言,
近代化包括了中医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
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术上的科学化等。
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
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
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
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
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 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
理论变革
气概念
经络观念
1996年
阴阳概念
1998年
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
分形维数,
阴阳五行分形集
现代科学
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新发现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分形集
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胰脏经脉
在
五绝指针疗法治疗
糖尿病的
临床研究中发现,
胰脏也有一定的
经脉循行部位和腧穴,并有很好的治疗疾病作用。根据中医脏腑与脏腑、脏腑与经脉相通、相传理论,确定了各种因素造成胰脏
功能失常或胰经病变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
病机,为糖尿病的辨证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胰脏的位置、结构及作用
胰脏是长形扁平的腺体(也称
胰腺),淡红色,长约12公分,厚约2.5公分,重约80克,位于左
上腹部的后腹膜腔内,在胃的后面,横行于腹后壁,相当于第一、二腰椎间的水平。
胰脏分成三部分,包括:头部、体部、尾部。头部膨大位于右侧,被
十二指肠环抱,体部占胰的大部分,尾部末端朝向左上方,与脾相触。胰脏内部为一横行腺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
外分泌腺由
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
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
碳酸氢钠、
胰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
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
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
胰岛所组成,分泌
胰岛素,调节
糖代谢。每一个胰岛都包含至少4种细胞:A
细胞分泌胰升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C细胞分泌
生长激素,
抑制激素,PP细胞分泌
胰多肽。
胰脏同时具有内分泌与
外分泌两种功能,胰脏的内分泌指的主要是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是使细胞能够利用血液中的
葡萄糖的重要激素,当吃饱饭后,血中的血糖会升高,此时胰岛素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让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利用,降低血糖。胰脏的外分泌指的是
胰液,含有
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多种物质,可作用于肠道分解蛋白质等物质。
在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腑中,胰脏始终是一个缺位,在经脉之中,也是一个空白;但胰脏做为一个实体,终究有它应有的位置及归属。
1.根据胰脏在人体的解剖部位,胰脏藏于肝、脾、肾及肠道等脏腑之中,属于内脏;又根据中医脏腑
定性理论,胰脏有生长、储藏精气及分泌津液的功能,所以属于脏器,应定名为胰脏。
2.根据中医阴阳属性,脏为阴,腑为阳,胰脏属脏,为阴。
3.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胰脏有分泌津液,调节气血及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功能,有土之特性,应归属五行土。
4.胰脏,在脏属阴,由阳腑环抱,在经亦阴,夹行于背部诸多阳经之中,所以是阳中之阴经。在内,布施津液于三焦,
上焦如雾,以滋养脏腑
官窍;
下焦如渎,以化解淤腐,通利肠道。在外,散发
经气,充养肌肤脂肪,使其保持弹性和活力。
5.胰脏的经脉循行部位:根据胰脏在体内的位置与脊柱紧密相连的关系,其经脉起始部位当在后背脊骨之中,其循行的路线,则为沿
督脉向两侧旁开半寸,也就相当于已发现上千年的
华佗夹脊穴位置,与体前夹
任脉而行的肾经路线前后相对。
胰脏经脉之气充盈在整个脊柱之内,经气分布到各个锥体,这就形成了各个锥体间的腧穴点,从颈1椎至腰5椎,两侧共计四十八穴,其穴位名称暂时仍按颈1、颈2、胸1、胸2等等而定。向上的经气沿颈向巅顶部散布,向下的经气由
骶椎向下肢散布,横向的经气由
胸椎向肩、上肢部散布。
胰脏经脉,与膀胱经脉关联密切,膀胱经脉中的腧穴从
大杼穴至关元
俞穴一一与胰脏经脉穴点平行对应分布,紧靠锥体边缘,其胰脏经脉之气则通过每个穴位点散射到膀胱经脉,并随膀胱经脉运行。正因为膀胱经脉与胰脏经脉的相邻、相通关系,所以,膀胱经脉的诸多腧穴治疗胰脏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膀胱经脉有两个腧穴空白点,其一为
膈俞穴与
肝俞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1.5寸,应定名为“胰俞穴”(原被列为
奇穴:
胃管下俞穴)。其二为膈关穴与
魂门穴之间第八胸椎下旁开3寸陷者中,应定名为“胰岛穴”(现被视为无穴)。这两个腧穴点对治疗胰脏及胰脏经脉所发的病候,可起到关键性作用。
胰经受病则见后心沉紧,腰以上、肩胛以下部位闷胀,
头昏、目沉、
视物模糊,肌肉酸楚,四肢无力,懒言少语,胸腹燥热、胀满,咽干口渴等。
6.胰脏的生理功能与脾相近,但不相同,二者的关系如同一对
孪生兄弟,脾主统摄血液,胰主统摄津液,脾为血液生化之源,胰为津液生化之源;胰主调和,主统摄,主通利,主滋养,在体为脂肪,在窍为咽,在志为疑,喜温,喜甘。
(1)主调和:主要表现在调和阴阳,平衡分泌,同时具有一定的藏津功能,藏津功能主要体现在胰内必须贮藏一定的津液,以维护胰的调和及
平衡功能。当身体内血糖过高时,
胰脏为了保持身体内的
血糖平衡,开始进行
自我调节,自动增加
胰岛素的分泌量,降
低血糖;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胰脏就会自动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保持血糖的平衡,体内的血糖始终在胰脏的监控下处于
平衡状态,以保证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各器官功能正常发挥,而当胰脏受到损坏时,就会出现脏腑功能失常,
内分泌紊乱,引发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症。
(2)主统摄:是指胰脏有化生和控制散布津液的功能,使津液在体内正常利用不致外泄。胰统津液的机理,即是胰气的
固摄作用。胰脏是津液的
化生之源,胰气旺盛,就能保证津液的充分布施,如果出现胰不化生和统摄布施,就会产生体内津液不足或流失,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不固,造成消瘦、无力、神疲等
阴阳两虚的症候。所以胰脏具有养阴固阳的作用。
(3)主通利:主要表现在胰脏化生出胰液,注入肠道,有助于肠道的运化正常和排泄通畅。肠道缺少胰液的滋养,蛋白质等物质得不到正常分解,就会出现大
便秘结,肠道不通等症候。
(4)主滋养:主要表现在散射津液于脏腑、官窍、肌肤,使之保持
阴阳平衡;脏腑不得津液滋养则内生燥热,官窍缺少津液则出现咽干、目涩、鼻热、耳聋耳鸣,肌肤失津液所养则粗糙、消瘦、少弹力。
(5)在体为脂肪:胰脏维持体内糖、脂肪的代谢,将食物化生、吸收,保持体内有丰富的脂肪及糖分,以贮藏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热能供求量。主要体现在
葡萄类物质的化生及统摄作用,阻断糖分的流失,以维持脂肪的活性;脂肪的活性强,利于
体内湿热之气的散发,脂肪的密闭性,可抵御风寒外袭进入体内;如果脏腑功能失常,体内津液得不到控制,而挟带糖分等
营养物质外流,则出现脂肪松软无力,体内热量减少而
畏寒怕冷、肢体酸楚无力等一系列病症。
总结:人体内确有胰脏存在,就应有它确切的归类及属性,每一个脏腑都有一定的经脉,胰脏做为一个脏,也必然有其自己的经脉;但具体地说,中医理论中为什么没有胰脏及其经脉之说?胰脏经脉与其它经脉的相连关系是怎样的?胰经有无其它支脉?每个穴位点的命名及具体主治作用有哪些?以及胰脏的确立是否应该将五脏六腑变为
六脏六腑,还是将胰脏定为脏中之脏?胰经的确立是入十二经之类,还是属于奇经八脉之内?等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